少年得志之所以稱之為不幸,在於其沒有經歷過社會磨練,做事容易想當然,脫離實際,而且少年時代及受人追捧,阿諛聲一片,雖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和關注,但更容易養成年少輕狂、目中無人等壞習慣,影響日後發展。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人生最高得志的人,就是10歲前就當上了皇帝,很多人也取得了輝煌的人生,成就了中國的一個時代,是非曲直你們自己去評價。
一百多天當皇帝的是東漢殤帝;
二歲當皇帝的有東漢衝帝和東晉穆帝;
三歲當皇帝的有北魏孝文帝和清明的宣統;
四歲當皇帝的是清朝的光緒;
五歲當皇帝有東晉的成帝、北魏的孝明帝、南宋的恭帝;
六歲當皇帝的有清朝的順治和同治;
七歲當皇帝的有後廁恭帝和元朝的寧宗;
八歲當皇帝的有七個:西漢的昭帝、東漢的質帝、三國時的吳廢帶、北齊的幼主、北周的靜帝、南宋的帝易、清朝的康熙;
九歲當皇帝的有西漢的平帝、東漢的孝靜帝、南宋的端宗、明代的英宗;
十歲當皇帝的有東漢的和布、三國時的魏廢帝、南朝的宋後廢帝和宋順帝、北宋的哲宗。
縱觀歷史的娃娃皇帝,「少年得志」這一現象我覺得不能完全持否定態度,畢竟它表現了一個時代賦予它的使命,同時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該怎樣合理利用它的優勢?我衷心地希望少年得志的朋友們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而這種精彩是永遠的。
你認同我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