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的聖誕節前後,朋友圈總是會冒出一兩句「12月24日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日子,所以他們將這一天定為狂歡夜。」更有甚者會演變成「是中國人就不過聖誕節」之類的言論。
嗯,愛國沒錯,銘記歷史也沒錯。但我們是不是應該建立在正確的認知上?八國聯軍聖誕侵華的言論傳了很久,相信大部分觀聽者都會在那些言之鑿鑿,看似有理有動態下被渲染,也更少有人會去查證。但事實上,任何懂歷史的人都會對此嗤之以鼻。
據官方記載,由英、法、美、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的聯軍是於1900年5月以「鎮壓義和團」的名義入侵北京,天津。截至8月14,天津、北京相繼淪陷,數萬官兵在京燒殺搶掠3天,並對京實行分區佔領。10月17日,聯軍將紫禁城的儀鑾殿設置為總司令部。到1961年6月份,這處象徵中華恥辱的聯軍總司令部才撤去,卻是以各國逼迫清政府籤訂《辛丑條約》為代價,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此舉也象徵著當時的中國正式淪為半殖民地封建社會。
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族的黑暗時期才正式宣告結束。而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任何西方國家有膽量再挑釁我們。前後百年,變化之巨大讓人唏噓。
那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當年侵略我們的8國聯軍,如今又過得怎麼樣了呢?
當年的八國聯軍,它們分別是: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
在這8個國家中,已經有3國滅亡——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奧匈帝國。
俄羅斯帝國,就是當年的沙俄帝國,於1914年的二月革命中解體,之後成立了俄羅斯共和國,卻又在10月革命中被推翻,然後就有了後來的蘇聯。
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巔峰時期國土面積高達3400多萬平方公裡。不過隨著二戰的爆發,英國日漸式微,世界各地的民族獨立運動的紛紛興起,大英帝國也就順勢被瓦解了。
奧匈帝國,現如今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等國一帶,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最後一個國家,全稱「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也是當時的世界級強國。可一戰戰敗後,各成員國開始內訌,最終鬧翻解體成多個小國。
在侵華八國聯軍的名單上,除了以上3個已經滅亡的成員外,其他國家比如德國、日本、義大利、法國也都不復往日輝煌,有的甚至已淪為二流國家,體量加起來也比不過中國。最後,也就剩下個美國能一騎絕塵,發展成如今的超級大國。不過,即便是如今的美國,也開始對中國忌憚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