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被八國聯軍砍頭的直隸總督,臨死前高喊: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2021-01-09 歷史真相

在現代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會有直隸總督這個頭銜,直隸總督一般是地方總督中,職位最大的,至少比現在的省長還要大,屬於級別很高的官員了。但是,在清末,國家積貧積弱下,八國聯軍竟然直接抓了直隸總督,押到刑場砍頭,為中國歷史最屈辱的一刻。

這位總督叫做覺羅·廷雍,是清末難得的一位主戰派,硬漢。其本來不是總督,只是直隸的布政使,但是在八國聯軍攻打天津的時候,當時的總督裕祿戰敗自殺了,清朝政府於是立刻提拔廷雍為總督,主持直隸省的事宜。而廷雍那是位堅定的排外分子,極力支持義和團對洋人的打擊和驅逐洋人的勢力。

其上任後,就開始殺洋人,下令緊閉保定城門,以防止洋人傳教士跑了。而且將在保定城中的23名洋人及其家眷,全部抓了起來,還抓了中國的信徒100多人,全部押到保定城外的鳳凰臺砍頭,其中有幾個洋人僅僅還是個孩子。而八國聯軍在攻下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跑路後,除了留一部分在北京燒殺搶掠外,還派了一支軍隊,直接南下攻打保定,其實就是報仇來的。

當聯軍攻打保定,保定守軍寡不敵眾,直接戰敗。而廷雍奉了李鴻章的命令,打白旗出來投降,而且準備了厚禮,率領直隸省的官員出城迎接八國聯軍。但是,八國聯軍統帥明顯不買帳,上來就將廷雍以及守將還有城內參與殺洋人的士紳全部抓了起來。而且將他們的衣服全部脫掉,進行了象徵性的審判,就要給這些人砍頭。

而廷雍此時高喊,「事皆由我,斧鉞由汝!」也就是這些事都是我幹的,現在要殺要剮隨便。而且還說士紳都是奉了我的命令才殺洋人的,與他們無關,最後廷雍等3位朝廷大員被八國聯軍直接押送到鳳凰臺砍了頭。堂堂直隸總督啊,大清最顯赫的地方大員,卻被外國侵略者直接拉去砍頭,古今中外還沒有這個事。

事後,慈禧也覺得丟失大清顏面,損了大國威風,但是也無可奈何。因為,當時的大清實在是比較弱小。除了抗議也沒有任何的辦法,而且慈禧太后還要討好洋人。不僅下令開始絞殺義和團,而且還把抵抗過洋人的朝廷官員交給八國聯軍處理,《辛丑條約》也直接體現了,懲辦戰爭罪犯,到了洋人那裡,那就是一刀了事。所以慈禧才來了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無恥到了極點啊。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

相關焦點

  • 直隸總督,被八國聯軍抓去砍頭,臨死前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被八國聯軍抓去砍頭,臨死前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城,慈禧帶著光緒帝棄皇城而去。   這位直隸總督,名叫覺羅·廷雍。說到這裡,不免有人會說,八國聯軍燒殺搶掠,殺個清朝官員有什麼稀奇。夫子只想說,你肯定是不知道直隸總督是多大的官級。  清朝時,全國有8總督16巡撫。
  •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勿忘國恥!
    聯軍進犯 1900年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徵華計劃相繼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進攻中國的戰爭爆發。 1900年6月10日,北京使館對外通訊斷絕。各國駐天津領事及海軍將領召開會議後,決定組成聯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於次日乘火車前往北京。
  • 歷史上真正的八國聯軍
    那麼,真實的八國聯軍,最終一國是哪國呢?哈哈,那就是我國了,除了外國七軍以外,還有一支戎行,那就是我國大軍,看到七個國家的戎行來了,許多我國人自覺地給他們供給幫助。給日本兵送水,給英國兵送肉,給俄國兵領路,乃至送地圖,當守軍潰散時,這支「我國民兵」蜂擁而至,哄搶故宮的文物。所以說真實的八國聯軍是:英俄日法好心奧「中」。
  • 當年火燒圓明園的八國聯軍都是哪些國家,現在怎麼樣了
    但也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好比現在的社會階層固化一樣,富人永遠都是富人,窮人都是窮人一樣,除非出現重大變故一樣。富人淪落成窮人,而窮人經過打拼成為富人。不是沒有,只是概率很低。
  • 網警闢謠:「狂歡夜的由來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紀念日?」謠言!
    「聖誕節」、守「狂歡夜」的由來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紀念日?謠言!謠言截圖如下:最近朋友圈裡瘋傳這樣的信息,謠言文章裡「一本正經」得「胡說八道」說道:「狂歡夜的由來是1898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打到遼寧省丹東市!這天晚上是他們的所謂狂歡夜!」
  • 聖誕節與八國聯軍無關,真相是……
    不過,最近有人在網絡上傳播一則關於聖誕節的謠言,把聖誕節的起源歸到八國聯軍侵華的歷史上,一本正經的說:1860年12月24日,八國聯軍準備進攻北京之夜,被確定為平安夜。12月25日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這一天被定為聖誕節。12月26日,八國聯軍為了慶祝勝利而狂歡,把這一天定為狂歡夜。這則謠言喊著愛國的口號,用捏造事實的方式煽動仇恨的情緒,鼓動別人抵制聖誕節。
  • 平安夜是八國聯軍的「狂歡夜」?「愛國謠言」信不得
    最近幾年的聖誕節前後,朋友圈總是會冒出一兩句「12月24日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日子,所以他們將這一天定為狂歡夜。」更有甚者會演變成「是中國人就不過聖誕節」之類的言論。嗯,愛國沒錯,銘記歷史也沒錯。但我們是不是應該建立在正確的認知上?
  • 敘詭筆記|雪中虎:「罪人子」是怎樣逆襲成直隸總督的
    旉南公和沈椒園覺得這是個孝子,就請他上車,但車廂狹窄,容不下三個人,於是商議輪流兩人坐車,一人步行,一共給那少年省了六十裡之勞,依依惜別時互道珍重。二十年以後,旉南公和沈椒園都已經當上地方官員,一起入京覲見,「途中忽有直隸總督差官來迓,固邀至節署相見」。
  • 百年前的農曆新年,直隸保定1919年
    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從薊遼總督中析出,其獨立總督保定、山東、天津、登萊四巡撫之地。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於城內西南角建淮軍公所。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天津至保定的電報線路完工。光緒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會在址舫頭東建基督教堂。
  •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這一句話最近經常在網上看見,大家都非常喜歡用來做表情包,但是很多網友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是什麼意思呢?想知道的就往下看看吧。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
  •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在太監攙扶下賞雪,陝甘總督左宗棠繃著臉
    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山海關,破壞這一帶清軍的防禦設施,1901年在《辛丑條約》中確認了駐軍特權。從此,清軍在此地的力量大為削弱,成為朝廷的肘腋之患。 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
  •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 小叮做事小叮噹梗介紹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 小叮做事小叮噹梗介紹時間:2020-04-27 22: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 小叮做事小叮噹梗介紹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這一句話最近經常在網上看見,大家都非常喜歡用來做表情包,但是很多網友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晚清兩廣總督下場很慘:輕者革職問罪,重者死於非命
    兩廣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一,負責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清朝中期以來,朝廷施行閉關鎖國政策,僅在廣州設置通商口岸。這就使得廣東一帶繁榮富庶。兩廣總督自然也成為大家趨之若鶩的「肥缺」。可是,晚清時期,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廣東成為中國抵抗西方列強入侵的前沿陣地,兩廣總督猶如置身火山邊緣,壓力巨大。從1840年到1911年,朝廷一共任命了34名兩廣總督。其中,湘軍名將劉長佑於1862年升任兩廣總督,還沒到任,就轉任直隸總督;吳棠署理兩江總督,因為江淮未戢未能成行,他們不算數,因此只有32名實際任職兩江總督。
  • 小小說:一人做事一人當
    ·隊長這條狗(小小說)·我從分隊調入支隊,雖說還是個普通隊員,但待遇要高好多。別的不說,每日三餐頓頓有葷菜,難怪分隊的隊員們夢寐以求嚮往這裡。「小賈,好好幹!努力個幾年,爭取提幹或者調總隊!」支隊長找我談心,這樣鼓勵我。「是!謝謝隊長!」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8-29 14:23   來源:太平洋網絡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一人做事一人當小叮做事小叮噹什麼意思什麼梗?
  • 李鴻章臨終前的絕筆,寫的是什麼,慈禧為什麼會「震悼失次」
    在此之前,李鴻章出任兩廣總督。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大清政府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但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下,清軍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抵擋列強訓練有素,火器先進的進攻。8月15日,北京淪陷,慈禧帶著一幫皇室成員倉皇西竄。臨行之前,清廷催促李鴻章北上的電報,像雪片一樣飛往廣州。慈禧任命他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要求他務必馬上回京和各國列強議和。
  • 處理「吃空餉」不能一人做事一人當
    原標題:處理「吃空餉」不能一人做事一人當  崇左市近日通報6起「庸懶散奢」典型案例。通報稱,自去年3月至今年3月,扶綏縣柳橋鎮政府一公職人員唐某連續曠工12個月,涉及吃空餉金額37472元,給予其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並依法追繳其吃空餉資金。(11月23日《南國早報》)   常言說得好,一人做事一人當。
  • 八國聯軍是哪八國,後來怎麼樣了?
    八國聯軍是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分別是:英國、俄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下面我按照這個順序說。英國:老牌殖民帝國,世稱「日不落帝國」,意思是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在其殖民地上,永遠有太陽照耀,可想而知英國的殖民地有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