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改建次數最多的唐代佛塔 初建五層後增至九層 最後固定為七層

2021-01-17 朱桀的行走筆記

導讀: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作為唐朝都城的古長安更是到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這座千年古都裡,到處都是歷史遺存下來的名勝古蹟,漫步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都能夠感受到這座千年古都古色古香的古韻,而且還有很多的歷史古蹟,不僅記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而且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記憶中一座標誌性的建築。在西安眾多的歷史遺存古蹟當中,大雁塔前後經歷過五次,不僅是著名古蹟,還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並且在2014年6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國內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因為現有了佛寺才會有修建起佛塔,大雁塔亦是如此,因寺建塔。在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是唐玄奘傳送佛法的地方 ,寺廟的建成也成為我國大乘佛教的聖地。在唐永徽三年(公園652年),唐玄奘法師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希望能夠妥善安置從天竺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上奏朝廷在唐長安慈恩寺的西塔院才建造了一座五層磚塔。

玄奘法師為了能夠妥善的保存從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所以上奏朝廷並得到認可和支持之後,主持修建了大雁塔。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雁塔總共是七層,但是在歷史上大雁塔前後總共經歷過五次改建,從最初的五層佛塔,後加蓋至了九層,隨著歷史的變遷和自然災害等遭遇,大雁塔的層數和高度也經歷過數次的變更,最後才固定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

佛塔,是以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入中原地區的。大雁塔最初的建築圖樣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禮佛高塔——佛陀伽耶(大覺塔),是典型的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玄奘法師親自主持建塔,前後歷時兩年建成,為磚面土心,是不能攀登的,共有5層,高60米,保存從天竺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而且每層都有存放著舍利,數量超萬餘顆。

在歷史的更迭當中,大雁塔也隨著改建了數次。前三次改建大雁塔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佛塔不安全需要修繕的因素,而是當時的皇帝的「迷信」。唐高宗李治改建大雁塔的原因,只是因為大雁塔是仿印度式樣的建築,矗立在當時長安城的總體建築風格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對其進行了改建,將塔高加高至了九層。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武則天對唐朝佛塔開始大衛改革,並且打破了唐朝佛塔早已形成的陽性奇數層高的固定慣例,大雁塔從奇數九層加高增至偶數十層。但是這個說話並不完全,在民間還流傳著另外一種說法,大雁塔並沒有增加至十層,而是由武則天和達官貴族們共同捐資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一座七層青磚塔。

大雁塔經過前年一系列的改建之後,並沒有最終的定形,經歷過幾次大地震之後,在明萬曆年間的修葺才是最後的定形。在五代後的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大雁塔進行了第四次的大規模的改建,再次將佛塔恢復到七層。但是在隨後的西安地區發生了幾次大地震,大雁塔哉地震中並未能倖免於難,其塔頂被強大的地震震落,塔身也被震裂。直到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大雁塔進行了第五次修葺,這是一次並不是在原址上重建,而是對其進行重大的維修加固工程,基本上保存了唐代塔體的建築造型,在塔的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釐米厚的包層。這一次修葺後的大雁塔也是歷史上最後一次的改建,這便是如今我們看到的塔高64.5米,塔基底邊長25米,佔地2061平方米,我國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

相關焦點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塔大多才建7層,為何卻有「九層妖塔」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塔大多才建7層,為何卻有「九層妖塔」?在中國有句俗語,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用於教導世人要多積德行善,救危濟困。「浮屠」,又叫「浮圖」、「佛陀」,是佛教用語的音譯詞。因此,「浮屠」的意思,既可以理解為佛教、佛陀、和尚等;又可以理解為佛塔之意;還可以理解為是浮屠道,或浮屠鎮。
  • 寧波「最孤獨」佛塔,外表7層,實際卻有14層,名字和武則天有關
    走過很多旅遊城市,看過很多寶塔,有文塔,也有佛塔,一般來說,但凡建有佛塔的地方都有一座寺廟,寧波市區靠近城隍廟的地方卻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佛塔,看不到寺院。這座佛塔現在是寧波城裡一道特別景觀,和對面的城隍廟步行街相映成趣。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浮屠是什麼?「七級」是最高等級嗎?
    而其最早以文字記載是在明朝《增廣賢文》之中,另外在《西遊記》第八十回中,唐僧被耗子精所迷惑,也曾說出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話語。在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所謂「七級浮屠」其實指的是七層佛塔。佛教是在兩漢時期才傳入到我國,初傳入時,其被稱之為「浮屠教」,與「佛陀」一樣都是音譯過來的。
  • 大雁塔在西安屹立上千年,為何是七層寶塔?原來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但是很多對西安並不是很了解,這裡曾經在唐朝的時候非常的繁榮,西安著名的大雁塔就和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有關,在李世民上位後為了將佛教發揚光大,就命玄奘去印度遊歷求取真經。玄奘在印度遊歷十九年後,返回大唐,他的出使促進了中印的文化交流,並且在返回時帶回大量的經書,他需要將這些經書都以漢字的形式翻譯出來,讓中國佛教得以採用流傳,他開始了漫長的翻譯之路,因為經書的數量較多,他需要一個清淨的地方,於是他就修建了一座佛塔來存放經文,並且可以讓他安心翻譯。並且得到皇帝的贊助,在公元652年的時候在唐高宗的幫助下,建成了一座佛塔。
  • 湖北鹹豐界坪,發現清朝年間的「總管廟」遺址和神秘七層佛塔!
    舊時因山高路遠,少有人至,「忠堡大捷」戰役激烈之時,青壯年男子為前線運送彈藥糧食,老人婦孺便暫避界坪山間。如今山路便捷,這裡倒成了閒逸之人的避暑之處。30分鐘後,我們來到界坪村村委會,友人邀請的嚮導沙大哥早已在此等候。沙大哥是當地人,喜歡到村裡的溶洞「探險」,他在洞裡拍了不少新奇照片,忍不住跟我們分享。
  • 緬甸佛塔如同奶油蛋糕,七層塔基象徵七座大山,脫了鞋才能進入!
    自古以來,佛教就是很多人尊崇的信仰,在佛教之中,人們能夠找到自己心靈的安身之處,從而得到慰藉,那在世界上,有眾多國度都以佛教為自己的信仰,緬甸就是其中之一。素來享有「千塔之國」美譽的緬甸,佛塔自然是其必不可少的建築物,在緬甸,到處都可以見到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寺廟佛塔,這些佛塔給人們提供了信奉的場所,讓人們真正能夠靜下心來,感受佛教的別致美麗,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佛塔之中,值得一提的當屬聞名於世的欣畢梅佛塔。
  • 「九層妖塔」現身?考古家卻只能挖兩層,最後七層竟被詛咒?
    當下探險尋寶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很是火熱,而《鬼吹燈》和《九層妖塔》就是典型的代表,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看到了很多的視覺創意,但老話說藝術本就源於生活,所以在科學家和考古學家的研究下,「九層妖塔」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它位於「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之上。
  • 臺灣的佛塔_華人佛教_鳳凰網
    臺灣的佛塔大多在佛寺中,成為佛寺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功能或存放靈位,或埋葬舍利,或禮佛拜佛。臺灣佛塔有的造型奇異,在臺島內罕見。如臺南市大北門外的開元寺,寺後的三座舍利塔,共建於一個基座之上,三塔排成「品」字形,中間最高,六層,五角形,樓閣式,前面兩側,一對三層六角形,樓閣式,三塔下面都設欄杆,塔頂均立高聳的剎柱。簷脊卷草,華麗精緻,色彩鮮豔,富有濃鬱的地方建築裝飾特色,塔周有短垣,題名「圓老寂照」,為臺灣省唯一的三塔組合實例。嘉義縣番路鄉的柴雲寺,內建有蓮花造型寶塔,在臺灣殊為罕見。
  • 考古學家進入九層妖塔前兩層,後面七層沒敢挖,這是為何?
    考古學家進入九層妖塔前兩層,後面七層沒敢挖,這是為何?其實,藝術來源於生活,很多盜墓小說的陵墓在現實中都有原型,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大名鼎鼎的「九層妖塔」吧!可能很多人覺得九層妖塔只是小說中虛構的大墓,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朋友們,九層妖塔不是小說中虛構的,在現實中還真有一個九層妖塔的存在,那麼現實中的九層妖塔又是什麼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 考古九層妖塔,為何挖剩七層就不敢繼續了?
    九層妖塔,對於愛好探險與尋寶的人來說一定不會陌生。特別隨著近幾年盜墓探險題材小說的風靡一時,九層妖塔的「妖名」更是言猶在耳。但讓人使人難以置信的是,九層妖塔它並不是小說家們天馬行空的空想產物,它是基於現實的實物加上懸疑恐怖元素的渲染從而相應而生的。
  • 考古學家進入九層妖塔前兩層,後面七層沒敢挖,這是為什麼?
    可能很多人覺得九層妖塔只是小說中虛構的大墓,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朋友們,九層妖塔不是小說中虛構的,在現實中還真有一個九層妖塔的存在,那麼現實中的九層妖塔又是什麼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事實上九層塔在我國的文明歷史上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之所以普遍,是因為九在佛家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所以很多古塔都是九層,這是一種文化象徵。
  • 要光腳參觀的甘南奇特建築,實際只有八層卻被稱為九層佛閣
    這些寺廟或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或規模宏大、香火旺盛、或安於一隅、守護神山,很少有像我們今天要說的九層佛閣一樣「鶴立雞群」的。九層佛閣全名叫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層佛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城北,以下簡稱米拉日巴佛閣。與上面提到的各個寺廟來比,它們都是宗教類建築,然而每座寺廟都有屬於自己的派別,米拉日巴佛閣確是供奉佛教各個派別佛陀的樓閣。
  • 【走遍福安】 七層塔被雷劈原來是因為這!!
    往那方向穿過健身器材區,再爬一段臺階,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有些年份高約七米的密閉式石塔。據說,取出一枚硬幣對著石塔許願,最後將硬幣用力摁在石塔上,你的願望就會實現。由於塔身凹凸不平,因此只要你使的力氣夠大,摁的時間稍久些,硬幣就會粘在塔上。至於許願靈否,我就不敢打包票了。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想只要一個人堅持追逐夢想,總會有成功的一天的。許願的人多了,塔身的硬幣也多了,倒也算一道不錯的風景。
  • 文昌塔為什麼是七層?多少層文昌塔效果最好呢?
    那麼,七層的文昌塔是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嗎?若是我們去請文昌塔,幾層的效果才會是最好的?今天就來看一看。坦白的來說,七層文昌塔沒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它只是文昌塔的一種款式,分為七層,其它的就沒什麼了。文昌塔,我們所能見到的一般有七層、九層、十一層或者十三層的,當然,肯定會有人比較多少層的文昌塔效果是最好的,這一點,下文當中會為大家做具體的介紹。
  • 「收藏品騙局」的「七層妖塔」
    本月(2019年3月)初,濟南先後曝出兩件新聞,在兩個素不相識的女士身上發生了幾乎同樣的事情。她們先是被忽悠買下了一些「藝術品」,銷售人員承諾說可以很快升值。可是等來等去,也沒等到升值的消息,就找到了賣藝術品的公司。結果,人家告知說,他們公司根本就沒有什麼承諾;那些承諾是銷售人員的個人行為,而銷售人員因為違規承諾、已被辭退。
  • 風水知識五行五層
    內圈:正北是1,正南是2,正東是3,正西是四,中間是五,一,二,三,四,五是出生的數字,因為中間有五個,所以他們都加上一個5組成外圈,一加五等於六,正南,二加五是七,正東,三加五是八,正西,四加五是九,五加五是十所以:六、七、八、九、十是五加五這是河圖的生成數和生成原則,我們的定位有固定的五個要素
  • 九層妖塔是真的?考古學家僅進入前兩層,剩下七層沒敢挖
    而對於黑暗的、未知的世界,人們往往帶著恐懼,又不免充滿無窮的好奇與想像,在中國,這種想像甚至在最後延伸成為了一個文學分支,學者稱為"神鬼志怪小說"。這個文學分支歷史深遠,最為出名的,遠有戰國時期的《山海經》,近有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更別提還有流傳於民間許許多多的民俗傳說,通常都與當地民俗傳統緊密聯繫,具有極強的地域性。
  • 真正的「九層妖塔」,只挖了兩層,剩下七層為什麼不挖了?
    除了這兩部電影外,還有一部電影也是最能盜墓電影的代表,就是《九層妖塔》。電影主要講述了探險人員探秘九層妖塔的過程,更是把它說成了鬼族的封印地,那裡隱藏著關於鬼族的秘密。於是很多人好奇,真的有九層妖塔存在嗎?事實上真的有九層妖塔存在,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九層妖塔,它的原型就是在考古界比較轟動的「血謂一號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