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鑫與公考
用心陪您學公考
題目:北大校長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將鴻鵠之志念成了鴻浩之志,對此你怎麼看?
各位考官,大家好:
我認為北大校長讀錯字之後能夠馬上道歉,這告訴我們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在告訴我們:要能夠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具體我是這樣理解的:
第一,北大校長讀錯字,其實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多公眾的關注,這恰恰代表了公眾對於北大的期許,對於中國教育的期許。北大代表的是高等學府,連北大校長都能夠讀錯字,難免可能會影響一些人對於中國教育的信心。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網友會去評論北大校長讀錯字這一事件。當然,沒有關注就沒有動力,公民關於我國教學質量的關注,可以更好地助推我國教育水平的發展。
第二,我們也要看到北大校長也不是完人,他在道歉書當中解釋了自己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在那個時候的環境當中,有一些基礎知識不紮實。北大校長並沒有一味地推諉扯皮,而是通過主動承認錯誤的方式來讓大家了解事情前因後果,更體現出真誠改正的態度。我認為這值得所有人學習,因為孰能無過,但如果能夠改正,那麼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錯誤的同時,樹立好榜樣的作用。
第三,我們要看到,這些事情其實於我而言給了我一個啟發,那就是在這個終身性的學習社會當中,我們一定要能夠注重加強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夠不被淘汰,這樣我們才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知識的盲點,也不至於存在讀錯字等這樣的情況出現。陝西某高校手寫高校錄取通知書,這就很值得我們學習,通過這種拉近人和人之間情感的方式,將漢字文化進行了傳遞。所以,我覺得面對北大校長讀錯字這件事本身,我們沒有什麼可過多討論的,也不需要上綱上線。
但在今後,無論是國民教科書體系當中,還是我們已經步入工作,單位組織的一些活動,都應該對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漢字文化等來進行推廣,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終身性學習的氛圍。漢字聽寫大賽等這樣的活動應該越來越多,這樣,我們可以在學習當中及時發現問題,即成為我們祖國漢語的傳承者,又成為我們漢語的發揚者。
同時,第二,我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更要能夠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如果別人出現了一些問題,只要不是原則性的,要能夠與予以包容,但我們更要通過吾日三省吾身的理念進行自省,發現自身的問題要能夠及時改正,這樣,北大校長讀錯字也算是給我們做出一個正確的示範,我們可以更加注重教育水平的提升的同時,也注意自己要能夠更好地約束自己。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題的看法,回答完畢。
鑫鑫與公考原創內容,謝絕轉載
我能一直陪伴你到什麼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