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鳳院士11月14日就任北大校長

2021-01-16 科學網
周其鳳院士11月14日就任北大校長 61歲生日接到新的任命;花鼓戲唱得有板有眼

周其鳳

周其鳳常與學生一起在學校食堂進餐,了解各方面情況。(資料照片) 

今天(11月14日),北京大學舉行儀式,6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周其鳳就任北大校長。他是湖南省瀏陽龍伏鎮尚埠村人。回憶自己的人生履歷,他不無感慨地說:一提到瀏陽,「走起路來頭都抬得比別人高一些」。

 

61歲生日接到新的任命

 

初冬的北京陽光暖暖地瀉在大地上,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紅葉燦爛。就在今天,北大師生員工將告別退休的老校長許智宏,迎來新校長周其鳳。

 

11月5日,吉林大學校長周其鳳就接到了中央有關部門通知他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的任命。而且,這一天,恰好是周其鳳61歲生日。面對組織的關心和鼓勵,周其鳳十分激動。「真是機緣巧合,十分高興,十分感恩。」周其鳳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

 

那一天,吉林的朋友們在長春的華天大酒店舉辦了一個小型聚會為周其鳳送行,並祝賀他的生日,他喝了一點酒。的確,人生能有幾個60年?61歲,在周其鳳腳下,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也許前面的路依然艱辛,但我會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我會把感恩銘記心中,把祝福留在心底,把理想付諸行動!」這是周其鳳的生日感言,更是他對新徵程的宣誓,仿佛歲月並沒有在他臉上寫下過多的痕跡。

 

「我由衷地感謝中央對我的信任,同時也懇切地希望得到北大全體同志們的接納、認可和歡迎。作為新一任北大校長,我深感責任重大。我要做一任合格的北大校長,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偉大事業作出應有的積極貢獻!」擲地有聲,一諾千金!北京大學建國以來的第十任校長周其鳳,61歲的瀏陽伢子周其鳳,依然十分年輕!

 

周其鳳是在2004年7月出任吉林大學校長的。此前,他曾經擔任過北大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北大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北大副教務長等職。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山溝溝裡飛出去的金鳳凰」

 

1947年農曆10月,周其鳳出生在瀏陽龍伏鎮的尚埠村。「當時的尚埠村,是隱在大山裡的窮溝溝。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把我們兄弟四個拉扯大,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回憶年輕時在家鄉走過的路程,周其鳳至今仍唏噓不已。

 

「其鳳,人如其名,他是一隻鳳凰,一隻從我們這個山溝溝裡飛出去的金鳳凰。」現在,當有人在龍伏鎮說到周其鳳時,當地熱情好客的鄉親們一定會滔滔不絕地這樣來說關於周其鳳的故事。在他們的心目中,周其鳳代表著這裡不向困難低頭、不懈進取的民風與精神。同時,周其鳳是他們中間的好兄弟,寄託著他們的光榮與夢想。

 

「小時候,家裡窮得常吃不飽飯,有上頓沒下頓的,上學的學費更是常常付不出。」而5歲的周其鳳偏偏倔強地要提早讀書,由於年齡不夠,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虛報自己7歲,這種執著使他比別人家的小孩早一年多踏入學堂。

 

苦難的生活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或許是一種天賜的歷練。周其鳳讀初中時離家有60裡山路,高中則是80裡。而這樣的艱難求學路,由於家境拮据也常面臨輟學的窘境。小學時,好心的學校老師常常寬容他拖欠學費。有一次實在不好再拖,周其鳳拿走家裡僅有的一隻銅壺去學校,想以此抵當學費。母親追出來,周其鳳因恐慌把銅壺丟進水塘裡。後來母親撈起銅壺,借錢給他補交學費。還有一次,他放學回家,母親病得很重,弟弟哭泣並埋怨他,說母親是為他交學費急成重病。周其鳳聽後一邊哭一邊跑出家門,躲進村後山林。母親請全村人舉著火把敲鑼敲鼓才找到他。從此以後,家人不敢再提退學的事了。當時,他也可以退出高中回到鄉裡做鄉村教師。那時候,他也曾經盼望著有機會成為村裡的汽車司機。

 

1965年,周其鳳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那一年,從老家到長沙去坐火車,他打著赤腳走了兩天兩夜。「那時候的路真難走。」也許是對腳下的「路」早就有深刻的認識,以後的日子裡,人生的路再難,他也走得紮實穩健。

 

美國麻省大學歷史上的惟一

 

在北大,他得到最高助學金,19元,相當於當時一個城裡人的月工資。

 

「文革」中的大學生活,當大部分學生都熱衷於鬧革命時,周其鳳卻借了一本英文版的《普通化學》,沒事就拿出來讀。那個年代,明目張胆地讀原版書,除非吃了豹子膽。周其鳳偷偷躲到蚊帳裡、被子裡讀。自己能讀懂的地方自己看,讀不懂的,他就整段整段地背下來,然後利用勞動工餘時間請教外籍教師,就這樣,他不僅重新梳理鞏固了基礎化學知識,也增強了英文。

 

1978年,周其鳳在恢復高考後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取國內著名高分子化學家馮新德的碩士生,幾個月後,他又考取國內首批赴美國麻省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留學生,那一批,全國只去8個!周其鳳1983年2月獲博士學位,只用了兩年零7個月,以如此短的時間獲得博士學位,這是美國麻省大學歷史上的惟一一個。

 

1983年5月,他回到母校北大執教。從美國回到國內,周其鳳長期在高分子領域高端思考和探索。在80至90年代的高分子合成和液晶高分子領域,全世界科學家基本上只用兩種思路研究和合成。一種是以美國人為代表的,利用縮合聚合方法合成剛性分子,合成後的材料在物理上具有很好的強度和力學特性。這是由特定化學結構給出材料物理性能的方法。還有一種是以德國人為代表的,用加成聚合方法,這種方法合成出來的化學材料具有很好的柔性,可用於製造光電方面的功能性材料。在充分了解、認知和掌握國際上關於高分子領域科研和合成方法的基礎上,周其鳳提出了第三種研究和合成的方法,這一種合成方法合成的液晶高分子獨成系統,既區別於德國人的又不同於美國人的,屬於第三類液晶高分子。

 

周其鳳這一理論同時促進了國際上高分子學科理論和試驗技術上的提升和發展。當前,圍繞和跟蹤這一理論進行的科研和實驗,始終以中國人做得最好,並在科研中不斷有新發展。最近該理論在應用領域可能有較大突破,這一方法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是當前信息領域最有特性的材料,美國專家跟周其鳳開玩笑說:「你要發財了!」

 

當然直到今天,周其鳳也沒發財。他執著地堅守於教學與科研領域,傾其全部心血,付出了常人不能想像的努力。1999年,52歲的周其鳳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做人、做學問、做官,周院士都是一流的,尤其是做人,堪稱極品。」熟悉他的人,都對他朗朗的笑聲和溫暖的大手印象深刻。「跟他在一起,你不敢撒謊,不敢偷懶,他的真誠與勤奮讓你做不了這兩件事。」在醫學界享有盛譽的博士生導師王冠軍如是評價周其鳳。

 

「堵槍眼」的吉林大學掌門人

 

2004年7月,周其鳳受命於危難之中,擔任吉林大學掌門人。對於擔當這個副部級的職務,周其鳳起初反而並不樂意。一是他熱衷於教書做學問,跟學生在一起,不想當官;二是當時他還有別的更好的工作選擇。當時的教育部長找他談話,說:「我不是讓你去當官,我是讓你去堵槍眼!」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今天的周其鳳依然有些激動!「我是湖南瀏陽人,那個地方出過譚嗣同,出過胡耀邦,當組織上對你說讓你去堵槍眼的時候,作為湖南人,你還能猶豫嗎?我說那我去,我沒提任何條件,我來了!」湖湘文化中的霸蠻、執著、雖九死而猶未悔、九頭牛拉不回的「一根筋」,在周其鳳性格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周其鳳當時面對的現實是:由六所高校合併而成的新吉林大學,學校的平穩過渡和實質性融合過程曲折,亟需一次「化學反應」讓彼此凝聚團結起來;六校合併後師生員工近10萬人,但負債達30億元,教學科研發展舉步維艱。周其鳳上任的第二天,就收到附近一家法院的通知,要求學校交納教師的失業保險金和滯納金7000萬元,這正是學校當時在銀行裡能用的錢數。

 

「我沒有任何個人的追求,我不要求什麼,我只希望將來別人評價我時說,周其鳳珍惜了組織上給予他的工作機會,做了對得起良心的事情。做事情就會得罪人,這個我懂。但如果拋棄個人的私心雜念,從國家和大家的根本利益來考慮,也就無所謂了。我只做事,絕對沒有整過人,自信沒有因私得罪過人。」周其鳳在回顧自己四年多東北工作的歷程時,這樣說。

 

與此相映照的是,如今的吉林大學變挑戰為機遇,各項事業穩步推進,學校發展的規劃已經明晰,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初露端倪,學校綜合實力穩步上升,全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大學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不久前,教育部在對吉林大學和他本人進行為期兩周的詳細考核,廣泛聽取了師生的意見後,從六個方面對他的工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讓周其鳳長舒了一口氣。他的堵槍眼之旅,取得了圓滿成功。

 

花鼓戲《劉海砍樵》唱得有板有眼

 

與周其鳳接觸,常常會被他對家鄉的摯熱深情所打動,那是骨子深處的一種自然流露,那是融入毛細血管的一份渾厚表達。他常說,很慶幸自己是個瀏陽人,「一提到這,走起路來頭都抬得比別人高一些。」

 

周其鳳對自己的家鄉同行有很高評價:「長沙是一個國際性城市,同時高教事業發展很快,是個名不虛傳的大學城。」去年春節,他參加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湘籍高校校長座談會。他就如何進一步推進長沙大學城建設、進一步加強高校科技產業成果轉化,以及家鄉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抓緊建設教育強省等發言,他的建議得到張春賢書記、周強省長的高度評價。

 

周其鳳喜歡與老鄉來往,對老鄉的事情非常熱心。在他的概念裡,老鄉往往與「故鄉」有著相同的內涵,因而有著特殊的感情。

 

周其鳳愛家鄉,愛得很深沉,大事小情只要與他扯得上關係的,他都捨得出力。村裡的水泥路通了,周其鳳為此沒少費力;鎮裡五保戶和老人的生活,他很是關心。就在今年9月,他領著從北京獻愛心的軟體企業來到瀏陽,使不少中小學課堂都用上電腦。那一天中午,為了款待北京來的企業家,周其鳳和他的弟弟親自將家裡養的一隻山羊殺了,還到塘裡打了一網魚,擺了三桌豐盛的酒席招待客人。

 

「瀏陽的煙花應整合資源,創立馳名商標。」周其鳳多次提議。現在,在他的推動下,瀏陽煙花創立馳名商標的工作正在積極運作中。

 

周其鳳非常關注家鄉的文化產業發展。他的湖南花鼓戲唱得十分好,經典劇目是《劉海砍樵》,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令人忍俊不禁。他說,湖南花鼓戲應該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呼籲社會各界都來關心包括花鼓戲在內的文化產業的未來,使這個本土的文化能夠源遠流長。其實,周其鳳最為關注的是家鄉的旅遊業。就在今年國慶期間,在與長沙市領導袁觀清、陳澤琿見面時,他還非常急切提出希望抓緊宣傳開發瀏陽石柱峰風景區。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羅森新書《猶太人的大夢想》中文版出版 北大校長周其鳳作序推薦
    新華網北京8月1日專電(記者 白瀛)美國猶太裔聯合會主席傑克·羅森的最新著作《猶太人的大夢想》中文版日前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從政治、金融、法律、電影和房地產五個行業入手,以大量美國猶太人的成功案例,闡明了猶太人成功的原因,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為其作序。
  • 勵志的「北大保安」們:出書、詞彙量一萬五、會編程……還有人已當...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已自己辦學當校長絕大部分求學的北大保安都有著相似的背景。北大保安大隊隊長王桂明曾向媒體介紹,保安們主要來自全國各地農村,多是初中學歷,是「因為貧窮沒有圓大學夢的人」。當這樣的年輕人貿然進入社會,沒來得及或沒條件學一門手藝,也不想進工廠,他們的選擇極其有限。
  • 北大:從12月17日到5月4日
    正值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北大人和北大精神都正在經受歷史的考驗。  40周年本也是大慶,可是形勢卻根本不同了。在北京出的1938年「北京大學40周年紀念」資料,相對於此後8年來說是最盛的一次,但其時北大已經陷入日寇之手,所謂北大其實已是偽北大。真正的北京大學不與侵略者合作,按照國民政府的指揮撤退到敵後,先是長沙臨時大學,後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此後就以臨時大學正式開課的11月1日為校慶日。
  • 畫說北大|蔡元培校長與北京大學
    日,黎元洪頒布總統令,「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 蔡元培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到校視事。1月9日,發表就職演說,強調指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希望首先打破學生將大學當作升官發財的階梯的陳舊觀念,勉勵學生應當為求學而來。
  • 歷史上的今天——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
    1900年8月3日,清廷下令停辦京師大學堂。1902年12月,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責成經理」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得以恢復。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併入大學堂。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舉辦開學典禮。
  • 3年背15000個英語單詞 北大保安許文龍再上熱搜
    3年積累單詞量15000個,幫助留學生找醫院,被外國人點讚……11月11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上,北大保安許文龍講述了自己在北大和英語結緣的故事,贏得了陣陣掌聲。當天,許文龍身穿保安服、頭戴保安帽、手拿文件夾,向觀眾講述了自己的求學經歷。
  • 歷史上的今天: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憤而辭去北大校長的職務。
    READING蔡元培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因教育總長彭允彝幹涉司法獨立,非法要求逮捕北大兼課教師、財政總長羅文幹,憤而辭去北大校長的職務。18日,北大全校學生舉行大會,通過「驅逐彭氏」、「挽留蔡校長」、「警告國會」等項決議。19日,北京大學學生聯合法政專門學校、醫學專門學校、工業專門學校1000餘名學生到眾議院請願,阻止投彭允彝同意票,並力主挽請蔡元培回校復職,被軍警包圍毆打,300多人受傷。——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蔡元培先生的北大往事
    1917年1月4日。他的雕像至今佇立在燕園,與北大共沐春夏秋冬。 蔡元培的到來,書寫了北京大學乃至中國文化思想界的嶄新篇章。 彼時北大非此時北大也。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學慶祝建校120周年。長期以來,北大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在各個領域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 北大校長致歉: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
    原標題:北大校長致歉,就念錯字致歉 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附106個易讀錯漢字)5月4號,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因讀錯鴻鵠的「鵠」字讀音,一時引起廣泛關注。
  • 「公考面試用「鑫」學」北大校長讀錯字
    鑫鑫與公考用心陪您學公考題目:北大校長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將鴻鵠之志念成了鴻浩之志,對此你怎麼看?各位考官,大家好:我認為北大校長讀錯字之後能夠馬上道歉,這告訴我們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在告訴我們:要能夠嚴於利己,寬以待人。
  • 一個科研狗對「南開校長曹院士論文造假事件」的完全剖析
    我周圍認識曹院士的人對他的評價是:能力強,人品好。總之我傾向於認為,曹院士是牛逼科學家,但手下帶的人多了,學術倫理漸漸惡化,帶出了P圖的惡劣風氣。 最近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出40多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數據圖有PS痕跡。
  • 中國最低調大學,2018年ESI排名全國第一,遠超清華與北大!
    1月15日,ESI資料庫更新了2018年11月最新數據,中國內地高校ESI綜合排名榜單隨之出爐,這也是今年最後一期ESI數據,該數據統計覆蓋時間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在今年的ESI排行榜中,排名全國第一的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科教融合、獨具特色的高等學校。
  • 雲端相聚,北航校長徐惠彬院士寄語三句話!
    1月16日上午9:00在學院路校區晨興音樂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2021學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趙沁平院士,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新洲,副校長陶智、劉樹春、王雲鵬,黨委副書記趙罡、程波,優秀校友代表、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型號總師房元鵬,導師代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院士等領導和嘉賓出席
  • 蔣夢麟:任期最長的北大校長,倔強又多情,三次婚姻後,含恨而終
    作者:山佳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南開、北大、清華)應運而生,弦歌不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其實,還有一個西北聯大,由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1937年9月,在西安成立。只是一年不到,分崩離析。當然,西南聯大三校之間也有過矛盾,主要在北大與清華之間,北大資格最老,而在聯大實力不及清華。
  • 錢學森院士12月11日迎來97歲生日
    錢學森院士迎來了97歲生日昨天(12月11日),「中國飛彈之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迎來了97歲生日。記者獲邀前往錢老家中,為錢老送去生日的祝福,希望他的晚年生活能夠幸福安康。 對話 生日未到提前「惦記」 12月6日,記者專訪了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他向記者介紹,錢學森近來一切安好。在錢永剛眼中,父親因為始終持有一顆超乎常人的「平常心」,才得以享受現在這份難得的安寧。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北京大學中文系」微信公眾號2021年1月16日消息:2021年1月15日,中國語言文學系召開新一屆行政班子宣布會,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組織部部長寧琦等有關同志出席會議,中文系新老行政班子成員及系內教職工參會。會議由中文系黨委書記賀桂梅主持。
  • 江蘇如皋六大名人:第一位是院士、第四位是空軍少將,江蘇的驕傲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市百歲老人為524位,比2019年新增84位。百歲老人中,105歲以上的16位。 當然如皋市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並指正,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
  • 大曝光:被除名的院士原來是他倆
    一個是中國科大原副校長方勵之,一個是華東理工大學原校長陳敏恆  新快報訊12月10日,上海某報刊出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兩名院士因嚴重違背科學道德被除名。昨天有媒體報導,兩院士是中國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方勵之和華東理工大學原校長陳敏恆。  據了解,中科院歷史上還從未有過院士除名的記錄。消息傳出來後,《南方周末》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 2020版北大學霸上線!
    鄭宇軒曾獲國家獎學金、北大三好學生、校長獎學金、專項獎學金、五四獎學金等榮譽。02不負性命相託,致力臨床科研第三臨床醫學院2020級博士生高冠英託馬認識到非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學術領域他聚焦於西非地區安全研究、中非安全戰略合作研究,於2020年1月同導師劉海方合作在GlobalTimes發表學術評論《US exit from Africa may worsensituation》,並在2020年9月參加首屆「西亞非洲國家治理論壇」,發表演講「全球化下薩赫勒地區國家實現現代化治理的路徑及其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