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紅白喜事為什麼有這樣的規矩?

2021-01-12 鄉下軼事

原創文章,禁止商業轉載!

在農村生活,就是生活在一個被親近的、熟悉的人包圍的世界中。因為一個村本身就是一個微縮的社會群體,相對於城市而言,由於面積小、人口少,所以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每一家人都非常的熟悉,那麼自然就有很多的人情往來。

在過去,一個村幾乎都是一個姓,加上物質條件也不那麼的豐富,不管誰家中有什麼事,都是大家互相幫襯著。農村的人情往來不外乎婚喪嫁娶、建房上梁、小孩滿月及老人慶壽等。人情往來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感情的紐帶,是農村人禮尚往來的表達方式。

以紅白喜事而言,這裡面也是非常講究禮數的,如果你對其中的門道不清楚,失禮了的話,就很容易被村民們說道,大家會覺得你「不懂事」。有這樣一種說法:「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的地方也說是:「紅事叫,白事到」,都是說的一個意思。這就非常直白的說明了農村人在紅白喜事中的人情世故和應該遵守的規矩。

「喪事不請自到」:講的是村裡如果有人過世,不用主家邀請,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就自己口口相傳通知,自己帶著紙錢前去弔唁。大多數農村人都知道這個理,家裡有了白事,孝子孝孫媳婦閨女的,都不迎客不送客,守在靈前哭喪,答謝來弔唁磕頭的親朋好友。這個規矩主要是因為家屬因為家人的去世,都沉浸在悲傷中,還要張羅後事,並且白事的禮數很複雜,孝子孝孫們往往都會忙得暈頭轉向,所以一般都是別人看到孝子披麻戴孝了,不用主家邀請,自己就會帶上紙錢主動的去幫忙,分擔痛苦。

在農村,非常的注重「死者為大」,死者一了百了,生前的各種恩怨,都一筆勾銷,所以一般村裡有老人去世了,全村人都會去的。同時,向逝者致敬,讓老人走得風風光光,也是最起碼的尊重。

「喜事不請不到」:在農村,如果誰家有喜事,都需要主家提前擬一份名單,挨個下請帖邀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結婚對於誰家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往主人家也是希望能辦得越熱鬧越好。需要鄉親們幫忙的話,也是會一家一家通知的,很多人收到邀請後,家中的媳婦們就會前去幫忙幹活。

但是農村人往往非常講究傳統,很多人娶媳婦會找人算新人的生辰八字以及結婚的良辰吉日,會看看那一天有沒有什麼屬相是和新人不合的,所以會有「喜事不請不到」說法。有些不請的人則是可能因為平時來往中有什麼仇怨的。但無論哪種情況,貿然參加婚禮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農村的人情來往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傳統文化的延續,鞏固維持一個家庭,家族之間的關係。讓朋友親人能夠多多聯繫,也是社會關係的一個縮影。農村社會的人情往來,看似冗繁,實則蘊含著樸實的親情味兒,畢竟不是所有的事兒,都可以用錢來解決的。大家覺得呢?你們那兒還有些什麼不一樣的規矩嗎?

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不要忘記關注小編哦,您的認可和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因為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天幹活代表著全年都是勞碌命。
  • 塔灣村57年喪事不待客 喜事有標準
    村紅白理事會主任呂保信告訴記者,1957年前,只有一個塔灣村,因設立太行堤水庫需要,塔灣村群眾集體南遷到此。1978年開始,塔灣村部分村民因種地不便陸續返遷,這樣就有了「北塔灣村」和「南塔灣村」兩個行政村。  呂保信說,塔灣村南遷之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不說,就連孩子滿月、生日、六歲、老人過壽等也都興師動眾。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高興的喜事了,就要和親朋好友目前們一起分享,並慶祝一下,所以在古代就有了辦喜事的習俗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而說到辦喜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紅喜事和白喜事。
  • 對對聯,上聯: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請接下聯?
    紅事是指男女結婚,結婚是多以紅色裝飾,比如新年的衣服、床上用品、婚禮用品、鞭炮等都為紅色,門上的對聯顏色,所以叫紅事,紅事是喜事。白色是指高壽的人病逝,喪事多以白色裝飾,比如孝子的衣服、幔帳,門上的對聯顏色,所以叫白事,白事是喜事,所以有紅白喜事之說。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農村地區有很多傳統習俗,尤其婚喪嫁娶方面的講究,禮數是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
  • 俗語新解之「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
    緣起『紅白喜事不得不說的秘密』農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流傳下通俗易懂的俗語,它們帶著一點點玄幻的色彩,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學會很多人生道理。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理解。
  • 三河市文明辦倡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三河市文明辦關於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全市居民: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國內出現多點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疫情爆發為嚴格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減少人群聚集,防止交叉傳染,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現就我市舉辦各類紅白喜事等聚集性餐飲活動發出如下倡議:一、喜事緩辦。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城鄉居民要切實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倡議將婚慶、喜宴延期舉辦,推遲到疫情解除或緩解,防止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聚集發生交叉傳染。二、喪事簡辦。
  •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不成文的講究,有啥道理
    在農村,有兩件事是所有農民眼中的大事,那就是紅事和白事,每當誰家有了紅白喜事,都是免不了要送禮的,紅白喜事送禮的支出佔了農民份子錢的絕大部分。出了送禮之外,如果是左鄰右舍,又或者是親朋好友的話,自然是少不了要去幫忙的,這也是農村人互幫互助的一種具體體現。
  • 蒼南發布紅白喜事細則:訂婚宴不超過5桌 殯期不超過3天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蒼南縣召開移風易俗綜合改革行動動員大會,出臺《蒼南縣移風易俗綜合改革行動實施方案》《蒼南縣喜事新辦實施細則》和《蒼南縣喪事簡辦實施細則》等文本,明確劃定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等紅白喜事合理標準。
  • 關於疫情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全力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全縣舉辦各類紅白喜事等聚集性活動發出如下倡議:二、喪事簡辦。本著特殊時期一切從簡的原則,全縣範圍內有白事的家庭,提倡喪事速辦簡辦,嚴格控制參加人員範圍,減少聚集時間,提倡一天辦結,並做好必要的防護防控措施。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有的村的總管不招人待見,為什麼紅白喜事還要請他們呢?
    作為一名農村人,看到這樣的問題,我也就毛遂自薦,當仁不讓來回答,畢竟自己是在農村長大的,對於這樣的事見的多了也很了解。這個其實是兩個問題,第1個問題,在農村有的總管不招人待見,的確有這樣的人,能在村裡當總管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在村裡混的風生水起,也可能覺得自己混的很好,喜歡趨炎附勢,見了有權有勢的人一副嘴臉,見了窮人沒有多大本事的卻看不起,於是就讓人感覺到很討厭,有的人見了這樣的人也繞著走,真的很不待見。
  •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怎麼回事?有些講究
    對於農村來說,由於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一般誰家有了紅白大事,總是會有許多人上門,紅事的上門賀喜喝杯喜酒,白事的上門幫忙料理後事,鄉裡莊鄰總是非常純樸自然,過去還會表現得更加講究一點。那麼,為什麼農村俗語有這樣一種說法:「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其中又有什麼道理呢?
  • 為什麼農村紅白喜事管事人,在村裡沒官職,卻深受人們尊重?
    可我母親不準我去,也許她有忌諱,我是常年在外的人,怕沾上晦氣,而她卻一個人上那家人去了。天剛亮時,有人在我家大門外叫我,我出門一看,兩個戴白號布的男人跪在大門口不動,是昨晚去世老人的兩個兒子。帶著孝子過來的,是他們的叔叔。他向我說明來意,想請我當這場喪事操辦的總管。我跟他們說,我什麼都不會,怎麼能做總管呢?他們的叔叔說,我會幫你。
  • 《江南百景圖》紅白喜事介紹:可以體驗生老病死與婚喪嫁娶!
    最近知府大人們應該有發現部分居民開始生一些奇怪的病。那是因為在《江南百景圖》中,百姓會經歷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狀態,進而觸發「紅白喜事」。 在民俗說法中,結婚做壽是「紅喜事」,高壽的人病逝是「白喜事」。而喜事喪事並在一起說,便是「紅白喜事」。
  • 紅白喜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先主動讓道?老一輩人:其中有大講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買了車,旅行工具也不像以前那樣單一,而是現在多元化的旅行,汽車普及後,旅行變得非常方便,提高了生活質量,但是,隨著汽車的增加,交通也更加擁擠了,交通事故也多了,也有交通的危險性,尤其是家裡有喜事的,都會講究大排場,租賃很多豪車增加面子,這就更加引發道路擁堵了,除了喜事之外
  • 農村俗語:「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都有哪些講究?
    在農村,人們把喜事也就是結婚這種事情叫做「紅事」,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結婚的時候,家裡都是張燈結彩的,遠遠望去一片紅色;而要是家裡有人去世了的話,就叫做「白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大家都會披麻戴孝的穿上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因此農村就流傳出了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是辦白事的時候,一般情況不用邀請,鄰裡街坊的自己就會來了。
  • 農村紅白喜事的掌舵人「大老執」,風俗禮節的全才!
    言歸正傳,聽老楊哥說一下喜事的流程:先選結婚的日子,男方根據男女雙方生辰八字擇吉日,或選法定節假日就親朋休息日結婚,就不需要考慮農曆的日子。擇定吉日,男方買禮品去女方家送娶貼,告知女方,雙方商定結婚的日子。擇日後雙方為婚事進行準備。
  • 遵化市文明辦、民政局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遵化市文明辦、民政局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遵化市文明辦遵化市民政局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疫情時有發生
  • 「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農村白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幾種?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因此對農村的朋友來說,弄清楚這些禁忌十分重要,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