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懷裡求安慰|藝人仝卓事件「一問三不知」,如何確保追查到底?

2021-01-09 上遊新聞

【驚險】

男子酒後駕駛被查嚎啕大哭 結局反轉撲進交警懷裡求安慰

@青蕉視頻 消息,6月3日,江蘇南京雨花臺區,交警在進行交通違法整治行動時發現一輛小車有異常。民警上前攔截查看,一男司機下車後哭哭啼啼個不停。經過酒精測試檢測,未達到酒駕標準。得知檢測結果後,男子突然轉悲為喜,立即撲向交警懷裡求安慰,隨後竟笑了起來,還與在場執勤的警力一一握手。原來,司機當晚喝了一瓶啤酒,自己感覺問題不大,就僥倖開車回家,不想半路遇到交警檢查。交警提醒:無論是否達標,酒後駕駛都是非常危險的,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爭議】

仝卓事件「一問三不知」,如何確保追查到底?

紅星新聞微信公號消息,近日,藝人仝卓在一次直播中自曝「曾在高考時將自己的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被指責涉嫌高考舞弊。由於其觸及「教育公平」的底線,引發了輿論的極大關注。總臺記者向相關部門了解事件最新進展。

藝人直播自曝「用手段」 「往屆變應屆」

5月22日晚,藝人仝卓在一次直播回答網友的提問環節中,自曝 「用了某些手段」,把往屆生的身份改成了應屆生,但還是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

藝人仝卓:考學的壓力我也有啊!我還復讀了呢!當時考我心儀的大學,但是這個大學只招應屆生,我還搞了很多所謂的手段,然後我就成了應屆生。還是沒考上,完事兒我就上了中戲(中央戲劇學院)。

公開資料顯示,仝卓1994年出生在山西臨汾,是中國內地男歌手、影視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參與過多檔綜藝節目的錄製。他的這場直播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

校方發布聲明 教育部稱堅決追查到底

5月29日,仝卓母校中央戲劇學院發表聲明表示,「我院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本科招生的各項法律規定,並密切關注此事,配合教育部開展調查。」

當晚9點,仝卓本人在微博發出手寫道歉信,表示已向母校中央戲劇學院申請撤回學籍學歷,並願為此事承擔一切後果。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很顯然,按照教育部發布的有關國家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他涉嫌更改了自己的學籍信息、戶籍信息,也就是說偽造了身份去參加高考。按照這樣的一個做法來講,它是嚴重的高考作弊行為。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如果是大學畢業之後發現,將取消他的(被)授予的學位和學歷。

教育部官方微博隨後也發文表示,「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查。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

最新進展:相關部門「三不清楚」

總臺記者首先向山西省教育廳辦公室了解情況,工作人員稱,自己不掌握此事具體的進展情況。

之後,記者致電山西省臨汾市教育局詢問,工作人員也稱「不太清楚」,隨後記者電話被轉為傳真。

陝西省教育廳新聞辦工作人員稱接到教育部通知,盡力協助調查,但事情目前什麼進展,還不掌握。

此外相關專家還指出,對於仝卓在直播中提及的「心儀的大學」,如果確實存在不招收往屆生的規定,為何還能允許同一人在第二年繼續報考該校並參加考試?這也是值得教育部門嚴肅追查的問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一般來講學生前一年參加了學校的考試,尤其是藝術類考試、校考,那學校應該有他的檔案信息。如果這個學校明確規定只招應屆生,但是第二年來的是一個復讀生,那這個學校就有責任了。學校是沒有理由不能發現這種情況的。如果學校發現了卻沒有向有關部門反映,沒把這個學生更改身份信息的違規操作給堵上的話,那學校是有責任的。

紅星評論

仝卓事件「一問三不知」,如何確保追查到底?

在這場關係到當地公信力的「考試」中,有關部門能夠給出什麼樣的答卷,亦取決於他們對待信息公開的處理方式。

5月22日,藝人仝卓在一次直播中自曝「曾在高考時將自己的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被指責涉嫌高考舞弊。對此,教育部官方微博5月29日發文表示,「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查。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而央視記者日前採訪山西的相關教育部門時,相關工作人員對於目前此事的調查進展基本是一問三不知。

距離仝卓自曝事件至今已經兩個多星期,然而,相比於「敏感」的網民和媒體,當地相關部門似乎反應較為遲鈍,尤其是在教育部已經明確要求當地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查的情況下,當媒體聯繫負責調查的相關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對此卻似乎更像一個旁觀者,什麼情況都聲稱「不掌握」「不清楚」,任何信息都不透露。這不僅讓媒體的正常採訪受阻,同時也無法保證關注此事的社會大眾的知情權。

該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在於高考系關乎萬千考生命運的重要時刻。在激烈的競爭下,高考的起點公平尤為關鍵,任何破壞這一底線的行為都是對其他考生權益的損害,更是對高考公開、透明原則的破壞。如果把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那這場競爭從起點開始,便蒙上了不公平的色彩。

仝卓涉嫌高考舞弊,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當地相關部門應第一時間展開調查,並且及時公布調查進展。當媒體正常採訪時,不該以如此「一問三不知」的態度回應。須知,媒體的每一次相關採訪和報導,也是公眾行使知情權的「同步在場」,每離事件真相近一尺,也就離社會公義近一步。

如果個別部門或工作人員對此事依然無法採取正確的應對態度,對媒體回應遮遮掩掩,一方面有違其所承擔的職責,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對當地公信力的損害。畢竟,當工作人員對於任何問題都「無可奉告」時,媒體和公眾亦會對其部門調查此事的執行能力產生疑慮,甚至會有更多的猜測。

歷史已多次證明,當信息需求被阻隔,人們就只能憑藉自己的想像來推測相關事宜,進而出現各類指向事件的說法。當掌握相關信息通道的相關方沒有做好信息發布,沒能及時對公眾和社會釋疑解惑時,也就會導致信息真空所帶來的傳聞蔓延空間。

隨著現在信息公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如今,在很多重大事件發生後,我們都可以看到有關部門及時站出來承擔發布關鍵信息的責任。有時,相關部門能夠以一天一次,甚至一天多次信息發布會的高頻率形式,統一發布事件進展信息,回應媒體代表民眾所提出的各類問題。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證事實的全程在線,民眾可以隨時了解事件處理進展,也就消除了「傳聞」的產生土壤。

就此而言,相關部門應就媒體對仝卓事件調查進展的採訪,給出更多信息,讓公眾看到教育部門的處理態度,這可能更有利於推動對該事件的全面調查。在這場關係到當地公信力的「考試」中,有關部門能夠給出什麼樣的答卷,亦取決於他們對待信息公開的處理方式。

【雞湯】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1

一是,清醒時做事。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得了一把不錯的紫砂壺,每夜都放在床頭。一次失手將壺蓋打翻在地,驚醒後,甚惱,壺蓋沒了,留壺身何用?於是抓起壺身扔到窗外。天明,發現壺蓋掉在棉鞋上,無損。恨之,一腳把壺蓋踩得粉碎。出門,發現昨晚扔出窗外的茶壺完好地掛在樹枝上……

有句話說得好,衝動是魔鬼。

當我們思維混亂或者情緒不穩定時,做出的選擇和決定往往是錯誤的,甚至是得不償失的。如果你再晚幾分鐘,等自己平復了心情,變得清醒和理智時再從長計議,可能結果就大相逕庭了。

衝動行事,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傷害。

2

二是,糊塗時讀書。

不知你是否發現,人在能力不足、經歷尚淺時,無論是對人情世故,還是對學問知識,總是會有諸多困惑之處。彼時,你身邊或許沒有能幫你解疑答惑的良師,也沒有可以指點迷津的益友,所以你只能靠自己尋找出路。

讀書,是這個世上成本最低的投資。你可以在浩瀚的書籍中汲取充足的精神養料,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也可以在廣袤的書籍中汲取到超群的智慧,開闊思維和格局;更可以在包羅萬象的書籍中學習借鑑前人的經驗和思路,讓自己不必繞遠路。

當你感到糊塗時,不妨拿起手裡的書開始閱讀。也許書籍並不能立馬幫你走出困境和迷途,但讀書的過程卻可以幫你避開更大的認知局限和盲區。

3

三是,獨處時思考。

許多人在生活中最害怕獨處,因為當他們一個人時就會感到孤單、感到無聊,甚至感到無所適從。其實,當一個人獨處時,是最安靜最平和,也是最不易被打擾的,你可以利用這個大好時光去思考。

有人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他自己。」

一個人每天說了什麼不妥的話、做了什麼不妥的事,其實都需要不斷檢討和反省。一個人對明天有怎樣的打算、對未來有怎樣的規劃,也需要計劃和安排。唯有獨處時,你才可能摒棄外界的喧囂和浮躁,靜下來去傾聽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聲音,你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在越來越忙碌的生活中,一個人能夠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當你擁有獨處的時光時,千萬不要盲目地扎進人堆裡湊熱鬧,而是要學會安靜下來,不斷反觀和調整自己。

4

四是,動怒時睡覺。

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刻吧,有時是因為工作中的不順利,有時是因為朋友之間的矛盾和隔閡,又或是家人的不理解。白天,也許你還能表現得雲淡風輕、若無其事,但夜深人靜時,你可能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委屈。

人在情緒的低谷,不僅容易胡思亂想,還可能做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的決定,所以動怒時最好就去睡覺。

你不必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也不必與不順的事糾纏到底。尤其到了夜晚,一定要把煩惱清空,這樣既能讓自己有一個好的睡眠,也能讓自己徹底冷靜下來。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今日的事情,盡心、盡意、盡力去做了,無論成績如何,都應該高高興興地上床恬睡。」好好睡一覺,你會發現,即便有暫時邁不過去的坎、熬不下去的難、讓你感到萬分痛苦的事,第二天醒來,一切宛若新生。

願你擁有快樂和幸福,無憂無慮地過好每一天。

相關焦點

  • 藝人自曝將往屆生改為應屆生身份引熱議,教育部:追查到底!
    「不知知網」之後,近日又一位藝人直播翻車了。仝卓22日自曝為報考心儀的大學,把自己變成了「應屆生」引發爭議。仝卓直播稱,當時希望心儀的高校要求應屆生身份,於是「通過一些手段」修改了自己的考生身份。事件發酵後,他又在直播中強調高考復讀的壓力,應屆生是考學失利復讀時的自我暗示,哽咽稱道「當藝人好難,說話不自由」,並沒有對往屆生改應屆生的操作做正面回應。此舉激怒了不少網友,大家紛紛指責他「對真正的應屆生太不公平。」「這是違法行為,堅決不能做!」「儼然成了又一個翟天臨,把自己搞翻車。」5月29日,仝卓微博發布手寫信道歉,表示已經申請撤銷自己的學籍學歷。
  • 藝人仝卓自曝高考舞弊,教育部回應:堅決追查到底!
    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他是何許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仝卓是1994年5月20日出生在山西臨汾,在2016年的時候,作為男高音獨唱演員參加了「新華之春」新年音樂會,正式進入演藝圈。仝卓從小的時候就有突出的文藝天賦,擅長的樂器是薩克斯,也學習過聲樂。高中畢業後參加了《中國紅歌會》,之後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
  • 藝人仝卓改身份參加高考?教育部:追查到底;中戲:已經核實
    針對藝人仝卓在直播中稱把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參加高考一事,教育部29日晚通報稱,教育部注意到近日仝某在網絡直播中自稱將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參加高考,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查。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
  • 藝人自曝曾篡改往屆生身份參加高考 教育部回應:堅決追查到底
    仝卓在其微博發布的道歉信。人民網點名批評仝卓高考偽造身份事件:教育公平容不得一絲舞弊造假近日,中央戲劇學院本科畢業生、歌手、演員仝卓自曝高考時將往屆生改為應屆生身份,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5月30日,山西省教育廳在其網站發布聲明:山西省教育廳高度重視仝某在網絡直播中自稱將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參加高考一事,已經聯合有關部門和市政府全面開展調查核實。山西省教育廳表示,將徹查到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公正。如發現違規違紀問題,嚴肅追責問責。
  • 教育部最新回應:追查到底!仝卓連夜道歉:「已申請撤銷學籍學歷」
    此前,藝人仝卓在直播時,自曝高考時將往屆生改為應屆生身份。
  • 教育部:堅決追查到底
    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5月29日下午,就中央戲劇學院本科畢業生、歌手、演員仝卓高考時的身份問題,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針對日前媒體與公眾關注的『仝卓更改往屆生身份』事件,我院嚴正聲明如下:我院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本科招生的各項法律規定,並密切關注此事,配合教育部開展調查。中央戲劇學院 2020年5月29日」。
  • 仝卓事件大結局:秒變高中學歷,黨員沒了,爸爸被撤職
    近日,網上鋪天蓋地都是仝卓的新聞,「藝人仝卓涉高考舞弊事件」可謂是「火」遍了整個網絡。「當藝人好難,說話不自由。」但是這種毫無誠意的變態反而激起了大家的反感。各大部門表態,相關部門調查5月29日,仝卓母校中央戲劇學院發表聲明表示,「我院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本科招生的各項法律規定,並密切關注此事,配合教育部開展調查。」
  • 仝卓事件大結局,背後的原因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仝卓事件大結局,誰也沒想到,某知名衛視力捧的明日之星會因為自己逞一時嘴快斷送大好前程,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5月22日,藝人仝卓在網絡直播的時候自爆參加高考時為了考進自己心儀的大學,不惜將自己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身份,事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也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且馬上安排山西教育廳、有關高校以及中學展開調查,同時也表示對高考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雖然事隔多年,但還是會追查到底。5月29日,仝卓也在其微博上發布手寫道歉信,稱高考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已向中戲申請撤銷學歷。
  • 教育部回應:零容忍,追查到底!
    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此外,就中央戲劇學院本科畢業生、歌手、演員仝卓高考時的身份問題,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獨家聲明稱,「針對日前媒體與公眾關注的『仝卓更改往屆生身份』事件,我院嚴正聲明如下:我院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本科招生的各項法律規定,並密切關注此事,配合教育部開展調查。中央戲劇學院 2020年5月29日」。
  • 追查到底!男星自曝「往屆生變應屆生」參加高考,教育部回應
    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明星直播中自稱往屆生改為應屆生身份參加高考仝卓自2018年參加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出道以來,受到不少粉絲喜愛。隨後,仝卓出來解釋,認為對他「鑽空子」的指責讓他很委屈,還以大段篇幅激動陳述了自己回老家復讀期間的壓力,「應屆生」是自己考學失利後復讀時的自我暗示,並直言「我看著像不善良的人嗎,當藝人好難,說話不自由」。但是,對於「往屆生改應屆生」的操作,則未給出正面回應。
  • 這個歌星的事大了:中戲發聲明,教育部要求追查到底
    這個歌星的事大了:中戲發聲明,教育部要求追查到底 2020-05-29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男星自稱改身份參加高考,教育部:堅決追查到底!
    男星自稱改身份參加高考,教育部:堅決追查到底!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事件回顧仝卓自曝疑似高考「舞弊」行為近日,以《聲入人心》出名的歌手仝卓在直播中的一番話,引來爭議。
  • 仝卓事件水落石出,該警醒些什麼?
    6月12日,山西省教育廳發布仝卓以偽造應屆生身份參加高考問題的調查處理通報顯示,仝卓2013年參加高考的各科成績無效,隨後中央戲劇學院撤銷仝卓2018年取得的畢業證書(仝卓因不符合授予學士學位標準,當年未獲學位證書)。一夜回到高考前,仝卓求錘得錘。而受其「連累」的還有一眾官員和教師等,比如其繼父仝天峰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政務撤職處分。
  • 仝卓再上熱搜,八字告別湖南衛視充滿不舍,自作孽不可活
    娛樂圈中也是一個更新換代的圈子,很多的明星漸漸的淡出了娛樂圈,名氣大不如以前,新生一代的明星崛地而起,這個時候螢屏上,媒體上關於那些新生一代的明星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而你卻一臉蒙比的不知道誰是誰?今天說的這一位就是仝卓,這個姓氏念(tong),這位新生代的一位歌手演員,這位明星的事情兩次空降熱搜,第一次熱搜的話就是關於仝卓在直播中自曝曾為考心儀大學將往屆生身份修改成應屆生,這一事件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件事情有關部門也是迅速展開調查。
  • 仝卓發自毀前程事件後,繼父被撤職節目被拿下,被網友打趣
    在娛樂圈裡很多藝人都是步步為營,生怕自己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但凡錯了一點都會被鋪天蓋地的輿論壓的喘不過氣,但是也有很多藝人做事不夠小心而自毀前程的。都說樹大招風,很多娛樂圈的藝人動了別人的奶酪都會被買通稿被黑。不過自己毀自己前程的還真是罕見,仝卓就算的上自毀前程。仝卓在娛樂圈裡也是小有名氣的,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聲入人心》這檔綜藝節目。
  • 德雲社當紅演員與仝卓互動,把郭德綱的話當耳旁風?
    說起仝卓,不少網友的第一反應都是自爆高考舞弊,之後斷送了前程的事情。在出事之後,不少和仝卓有接觸的人,走自動撇清了和他的關係。但最近有個德雲社演員,竟然和仝卓公開互動,引得粉絲十分擔憂,自家演員會被仝卓潑上髒水。近日,有網友在個人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讓網友猜猜這是誰。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仝卓告訴你何為「言出法隨」
    這句話放在仝卓身上,倒是有一些諷刺意味。於仝卓來說,的確是因為大嘴巴亂說話,把自己的大好前程都弄丟了。但是對於全國人民來說,這件事情卻是一件值得並且應該被揭露的醜聞。5月22日,仝卓在直播中說起了自己高考相關的事情。在第一年的藝考中,他沒有能夠考取自己想要的學校。
  • 《追查到底》亞姐郭金首演躁鬱症患者
    《追查到底》劇照《追查到底》劇照>(文/韓爽) 一部講述青年幹警打入犯罪分子內部,與罪犯們鬥智鬥勇、徹底搗毀偽鈔製造販賣集團的二十八集懸疑劇《追查到底》將於4月3日起在東方電影頻道播出。電視劇《追查劍底》描寫了兇殘、狡詐的黑道老大錢海洋為首的犯罪分子,利慾薰心,惟利是圖,為確保自己黑道地位,翻臉無情——槍擊手下弟兄,招致眾叛親離,錢海洋鋌而走險,殺戮無數……而打入犯罪份子內部的臥底幹警戚兵,忍辱負重,直面暴力威逼和利祿誘惑毫不動搖;為了不露破綻,對同志舉起了沉甸甸的手槍,與多疑的錢海洋、冷酷的羅子軍、鬥智鬥勇,走上義一條「無間道」。
  • 仝卓tweet鄭雲龍,過去的兄弟怎麼會這樣?
    湖南衛視真的不太平,還有幾個主持人作弊改分,早在幾年前,明星學術造假事件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事實上我們不要求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只要他們真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很強的個性,不一定必須追求所謂的「高學歷」。
  • 前有屈楚蕭、仝卓,又來張銘恩,13級中戲學生到底怎麼了?
    5月22日,中戲13級學生仝卓在直播中自曝自己修改了應屆生身份,從而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此事一出了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紛紛質疑其剝奪他人公平競爭的機會,依靠著家裡的關係才考上了中戲。而仝卓本人卻對此事一副無所謂的姿態,還曾在視頻中進行辯解,此等行徑更是加深了網友對他的壞印象,「翟天臨第二」之名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