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2021-01-09 餘音提琴

我們在買到一把比較理想的小提琴,作為進入調試程序中的第一步工作是什麼?是努力尋找安放琴碼的最佳位置。下面那就告訴大家如何尋找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因為,琴碼的作用太重要了,無論怎樣強調都不會過分。許多從事專業演奏職業的有識之士,不惜以重金購買高級的進口琴碼,原因就在於此。令人嘆息的是,有幸獲得盡如人意好琴碼的機會簡直微乎其微,找到一個完美無瑕的琴碼其難度絕不亞於提琴。人們對琴碼木纖維的密度、強度、硬度、彈性以及聲音傳導速度與自身震動頻率近似於苛刻的要求,比對背板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琴碼是小提琴的咽喉,作為從音源過渡到音箱的橋梁,它所承擔的使命不僅僅是負責架設起四條琴弦,不僅僅是負責聲音的傳導,更為重要的是決定了音箱的共鳴程度與效果,並進而由此直接影響到小提琴的音量是否宏亮,音質是否純淨,音效是否均衡,音色是否優美(即是否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在提琴整體結構及其質量檔次基本定型而且不可能輕易改動的前提下,尋找琴碼安放最佳位置的意義理應得到適當的強調與重視。

  所謂最佳位置,從理論上說,就是面板的中心部位,敏感部位;從實踐上說,就是最容易促使面板振動並引發音箱共鳴的部位,與提琴整體結構和配件最相適應相匹配的部位。我多次講過,我們所聽到的小提琴聲音,並非是單一的聲音,而是一種帶有綜合性質的整體樂音。小提琴聲之所以出神入化,之所以銷魂蕩魄,就在於藉助琴弓對琴弦的垂直磨擦為驅動力,將琴弦振動的金屬顆粒聲,通過琴碼傳導到面板,再通過面板的過濾、擴展、輻射、發散作用,然後通過背板的接納、吸收、反射、壓縮作用,形成迴環共鳴,最後通過兩個F孔蕩漾傳播開來。在魅力無窮的琴音中,既包含琴弦的振動聲,又包括琴碼的振動聲;既包括面板的振動聲,又包括背板的振動聲;同時,還應包括其他所有部位與配件的振動聲。一把優質提琴無論在拉奏還是在彈撥的時候,都能使人充分感受到甚至觸摸得到琴體的振動。科學原理告訴我們:聲音的起源在于振動,振動才是小提琴的硬道理。這種振動越是廣泛,音效越是均衡;越是和諧,音質越是純淨;越是充分,音量越是宏亮;越是趨近於有序化與模式化,小提琴的音色越是優美動聽,富於藝術表現力和傳遠穿透力。因此得知,追求小提琴所有部位與配件的振動質量及其效果,應當是全世界制琴師與調琴師以及專業和業餘愛好者共同嚮往的目標。

  琴碼是小提琴不可或缺的配件,當它與面板緊密貼合天衣無縫的時候,甚至可以視為直接影響小提琴聲音質量的重要部位之一。作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鍵輸入口,除了自身木質纖維的檔次品位之外,它被安放於面板之上的位置與角度常常被人忽視,而被隱沒於對音柱位置的注意力之外。琴碼與音柱的位置之於小提琴的聲音質量都很重要,前者決定了對面板振動區域的劃分,而後者決定了對音箱共鳴區域的劃分。我們不能厚此薄彼,而應當統籌兼顧才行。在操作的先後順序上,也是應當先琴碼,後音柱。只有當琴碼的位置確定後,才有接下來的音柱調整,否則本末倒置了。

  依據小提琴的聲學原理和歷史上積澱的制琴理念,尋找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的固定範疇,就在於左右兩個F孔內外缺口之間。無論如何,琴碼兩個碼腳的上邊緣或者下邊緣,決不能超越兩個缺口所限定的區域。因為範圍很小,調整的幅度也不宜過大。每一把提琴的材料選擇、製作尺寸各有不同,琴碼的製作與調整當然也要因琴而異。一般來說,面板較厚的,宜用較薄的琴碼;面板較薄的,宜用較厚的琴碼。高音過於尖利的琴,宜用較厚的琴碼;低音過於微弱遲鈍的琴,宜用較薄的琴碼。馬腳左右的外邊,與左右F孔的內沿距離必須相等;琴碼反向(朝向琴頭一側)平面與面板的角度必須大於90度;琴碼正向(朝向拉弦板一側)平面與面板的角度必須等於90度。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在F孔的缺口之間仔細上下調整琴碼的位置了。雖然調整的幅度極小,但對於聲音的影響效果卻是極其靈敏。如果琴碼上下的位置安放處於最佳狀態,就會呈現出幾點特徵:

1、彈撥四條琴弦產生的餘音最長;

2、輕輕拉奏四條空弦的聲音較大;

3、四條琴弦的空弦以及音階上的聲音比較均衡;

4、使用琴弓加大力度拉奏,聲音不會出現沙啞和飄浮現象;

5、提琴聲音不會出現乾癟單薄、缺少內涵的現象,出現較好的共鳴效果。

相關焦點

  • 是時候該換把琴了,如何選購中級小提琴
    決定一把小提琴價值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說,要確切地知道一把中檔小提琴的價格非常困難。因為制琴材料、生產工藝、琴的音質等多個方面都會影響它的價格。對於初級琴來說,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其自身的不足之處,一看就大概知道了它的檔次高低。
  • 《江南百景圖》天妃宮最佳擺放位置一覽 天妃宮最佳安放位置介紹
    每個建築都能為玩家帶來相應的收益,不僅如此,它的安放位置也決定了後續帶來收益的高低究竟如何,而天妃宮作為一個比較稀有的建築,更是要注重位置的安放情況,但目前為止還有很多玩家不... 江南百景圖天妃宮放哪裡好?
  • 買對不買貴|小提琴選購必備基礎知識
    實驗證明,如果小提琴不裝背板(也就沒有空氣容量)僅在原來背板的位置上裝一木條而將音柱支在面板與木條之間,琴聲就會明顯減弱,音色也會隨之改變。此外,背板本身的振動雖然微弱,但在高頻率音域內也會幅射聲波。背板厚薄的不同以及它與面板是否配合得當,都會影響小提琴的音質,這些都闡明了背板的重要。
  • 如何挑選優質小提琴?手工小提琴與機械小提琴的區別
    小提琴不是一種普通的樂器,它不僅可以用來演奏音樂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它還是一種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小提琴最早在大約16世紀時出現於歐洲的義大利。從16到18世紀,義大利相繼出現了阿瑪蒂、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等三位制琴大師,他們做的琴確定了現代小提琴的製作標準。現代的制琴師基本上都是仿造他們的琴型來製作小提琴。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小提琴演奏是通過雙手在一定範圍的空間內運動來實現的。那麼小提琴如何連弓換弦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最佳學小提琴的年齡您知道嗎?還得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開始學琴的年齡可以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兩三歲時,自我控制能力還差,精神難以集中,手很嫩,可以用玩具式的小提琴來玩玩,不要正式學拉琴。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
  • 琴盒裡的貓音樂社大提琴課程介紹
    琴盒裡的貓音樂社相信音樂能帶來改變!音樂是屬於所有的人!音樂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不是僅僅是音樂天才的特權。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把位是指左手在整個指板上的位置。 小提琴琴換把按照換把時在同一根弦上還是在另一弦上分為: 順弦式換把。 跨弦越弦式換把。 此外還有雙音換把的,3度6度8度等的同度換把。 和換把中雙音的度數變化的換把。
  • 小提琴一把位為什麼那麼重要?
    我們開始學琴,都是先學第一把位,即離弦枕最近的這個位置。然而,我們只有四個手指按弦,在第一把位上,按了 fa(1指)、 sol(2指)、 la(3指)、 si(4指) ,再高一些的音就夠不著了,這樣就需要左手向高音位置移動,才能夠著更高的音,這就是換把(位)。
  • 小提琴老師這種錯誤教學的8種類型!
    ( 本文出自--樂塵小提琴課堂,喜歡樂塵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收藏、分享!)點擊樂塵小提琴課堂頭像查閱更多小提琴樂理知識、細節規範及演奏技巧小提琴老師的教學錯誤可以簡化成幾個類型: 一﹑甜蜜型。有的老師明明知道孩子拉琴毛病很多,卻一味誇獎。
  • 男子寄快遞遭損壞,2400小提琴面板破碎,男子:尋找責任被踢皮球
    -11-23 22:54:37 來源: 法治講堂 舉報   譚先生表示他通過快遞發了一把小提琴
  • 初學小提琴常見的幾個問題及解決辦法,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哦!
    初學小提琴者在剛拿起琴和弓時,是比較容易緊張的。演奏時最易緊張的部位是左、右手大拇指和下頜。下頜的緊張,更容易造成全身的緊張。可是,有些教師要求學生把琴夾在下巴下面,用手不能把琴從下巴下面拉出來才行。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自己身體上的限制。比如手指短了,手指細了,手大了等等等等,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用個人身體的特殊性去解決問題。
  • 如何通過調整小提琴音柱來改善音色
    音柱的作用,是反應面板的振動到達背板和側板,因而使琴體內的空氣隨之振動,音柱裝置在琴馬右腳下面附近,使這部分成為幾乎是完全靜止的狀態,琴馬左腳傳導振動於低音梁,另一方面,音柱加強面板支撐弦的壓力。
  • 小提琴課堂:盤點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如果你想學好小提琴,你必須注意練習小提琴的方式方法。這是學習者經常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不同。
  • 學小提琴,音準想要好,這3個基本功必須打好!
    眾所周知,小提琴是最具歌唱性的樂器,距今已有幾百多年歷史,其輝煌的音樂藝術成就已如今成為器樂中的佼佼者。在我國,小提琴的演奏藝術深受人們喜愛。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學習小提琴的人數越來越多,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業餘愛好者和小提琴初學者更是數不勝數。
  • 學小提琴,為什麼一把位那麼重要?
    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小提琴正確的演奏姿勢
    小提琴的演奏姿勢是根據人體生理條件和便於樂器發音這兩個特定條件的需要,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持琴方法是整個演奏姿勢中首先要研究的問題。琴要夾得平。不要疏忽這個問題,這對發展弓法技巧是有很大關係的。將琴放在左肩鎖骨上,使下頜貼在腮託上,左肩稍稍聳起,以下頜和肩將琴夾住,琴向前方偏左約45度,必須能夠不用手來支持琴,而琴仍能保持正確的位置,這樣才能使左右手運動自如。
  • 小提琴的音準要求標準
    小提琴的音準要求樂器演奏中所發的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