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安州「棗園孃孃調解隊」巧妙解「疙瘩」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30餘...

2021-01-13 瀟湘晨報

在綿陽市安州區桑棗鎮棗園中街,兩戶鄰裡因為炒菜油煙問題鬧起彆扭,折騰了好幾年、吵架幾十次,日前,在「棗園孃孃調解隊」的巧妙調解下,兩家人握手言和。

「棗園孃孃調解隊」是由棗園社區一批熱心調解工作、人民群眾信任的老幹部、老黨員、老街坊組成。她們身穿紅馬甲,活躍在調解第一線,臉上隨時洋溢著熱情的微笑,不管是在小區院落,還是商鋪步行街,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就有她們的身影。

「平均年齡高,服務熱情高,群眾評價高。」說起「棗園孃孃調解隊」,棗園社區書記姜懷平豎起大姆指,「孃孃調解隊」有10餘人,平均年齡65歲,最大的已70歲了。雖然都是前輩,但她們對待工作耐心細緻,服務群眾熱情洋溢,化解了一起又一起商圈、院落矛盾糾紛,受到群眾高度稱讚。

「法院管不著,村居管不了,部門管不好。」這是大量基層矛盾糾紛的共同特徵。「棗園孃孃調解隊」用自己特殊的「和事佬」優勢,充當著糾紛化解員的角色。「在調解過程中,要說群眾聽得懂的話,他們才能聽得進去。」當了幾十年社區書記的陳高蓉,去年退休後也加入了調解隊,她經常和隊員們分享她的心得:認真對待每一起矛盾糾紛,準確判斷矛盾糾紛的癥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找到突破口,剛柔並濟,巧妙說理,化解矛盾。

去年由於暴雨衝刷,居民朱大爺家的牆浸溼漏水,影響了隔壁幾家的正常生活。鄰裡幾家人火藥味十足,平靜的生活被打亂。「想好生過日子,就不要鬧,世代鄰居莫要為小事傷和氣。」調解員鄧應芝先是一家一家談,然後又把幾家找到一起談,終於化解了矛盾,朱大爺主動修葺好了共用牆,鄰裡和好如初。

近兩年來,「孃孃調解隊」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30餘例,調解成功率達98.6%。「如今居民法律意識增強了,糾紛越來越少,即使有矛盾也能夠及時化解。」黃立蓉是調解隊的黨員小組長,她的感受得到了隊員們的共鳴。如今,桑棗鎮剛剛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該鎮創新了「棗園大管家」服務品牌,開通社區治理「直通車」,成立了「棗園媽咪愛心隊」「棗園馨敲門隊」「棗園雷鋒幫扶隊」等7支志願服務隊伍,豐富了基層治理經驗。「各類志願服務隊隨時隨地幫居民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提高了社會治理能力。」安州區精神文明辦負責人李大勇感觸很深,「生活在棗園社區,遇到的問題都能迅速得到處理。」

【來源:綿陽市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構建立體調解格局 金牛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基層
    近年來,金牛區與時俱進踐行「楓橋經驗」,構建了一個「橫向聯動到邊、縱向下沉到底」的立體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全力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消除在萌芽狀態,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文弦(圖片由金牛區司法局提供)公調、訪調對接,健全調解對接機制  「有困難找警察」,大量矛盾糾紛在基層派出所匯集,對於人口達153萬的金牛區來說,尤其如此。
  • 化解矛盾糾紛近兩萬件,石景山區這個法律平臺顯成效
    1月8日記者從北京高院發布會上了解到,石景山法院參與「石時解紛」平臺取得訴源治理成效,截至目前「石時解紛」平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9658件,其中98.59%未進入訴訟程序。完善對接機制滿足多元需求 三月縮減至三周解紛「石時解紛」平臺,即石景山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由石景山區委政法委統籌建設,整合全區32家行政機關單位糾紛調解資源,推動形成線上線下多方矛盾糾紛大調解格局。石景山法院完善法院案件系統與平臺信息資源的對接共享,滿足當事人對專業性調解、便捷立案和高效審判的多元司法需求,開拓了多元、分層、遞進的糾紛解決新格局。
  • 發揮人民調解作用 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為進一步防範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轄區和諧穩定,興化鄉司法所多措並舉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社會和諧穩定做出積極貢獻。興化鄉司法所結合工作職能,通過民事直說會、微信群等載體,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進村入戶宣傳法律法規,及時掌握矛盾糾紛線索,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積極做好社區矯正人員的工作,調動社區矯正對象為村莊開展防疫消毒,掌握各村重點人員情況。人民調解「可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可使小事不鬧成大事、無事不鬧成有事」。
  • 貞豐縣法院:調解平臺巧運用 化解矛盾排糾紛
    近日,貞豐縣法院魯貢法庭調解員巧用網絡調解平臺,成功調解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實現當事人足不出戶便將糾紛化解,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因被告向某拖欠原告鄧某汽車租賃款多年未付,原告鄧某於2021年1月5日向貞豐縣法院魯貢法庭提起訴訟。
  • 金華市司法局「三個抓」打造人民調解「金」字招牌
    健全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築牢縣級「終點站」、夯實鄉鎮「中心站」、規範村級「始發站」,形成縣、鄉、村矛盾糾紛快速調處化解三層「金」字招牌架構。分類推進9個縣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和醫療事故、道路交通、勞動爭議、物業管理等41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入駐縣級矛調中心。實施司法所建設「固本強基」三年行動計劃,全市專職調解員人數同比增加126%,提升改造辦公用房面積7100平方米,助力18家司法所提檔升級。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形勢倒逼創新小王在美羅城「百腦匯」購買商品與商家產生糾紛,協商無果後,她走進位於欽州路上的徐匯區消費(商事)糾紛聯合調解中心。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投訴,徐匯區司法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消保委聯合成立徐匯區消費(商事)糾紛聯合調解工作站,探索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聯合調解模式,快速有效地幫助小王解決了問題。
  • 長豐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做好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按照省、市婦聯部署和要求,12月29日,縣婦聯、縣司法局、縣人民法院聯合成立了長豐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委會的成立,把人民調解工作引入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機制,夯實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第一道防線」,增強了調解工作的法律效力。
  • 網上信訪再創新 「石時解紛」在線調解鄰裡糾紛
    今年9月,石景山區「石時解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正式開通,作為一個整合各類糾紛化解資源、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平臺,通過建立「一網、三通、六保障」線上分類化解體系,「石時解紛」平臺實現了「線下」化解矛盾糾紛資源整合分類服務,「線上」信訪訴求高效閉環辦理的新模式。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光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桃溪鎮村民湯某某與柏林鄉村民羅某某通過網戀相識後同居,交往一段時間後湯某某提出分手,羅某某認為自己投入了感情且各項開銷花費近20餘萬元,並揚言報復,而湯某某之子則持刀欲以命相搏。
  • 71歲的「幫大哥」高瑞奎走了 去世當天上午還調解了一起糾紛
    曾化解近萬起糾紛的「幫大哥」走了71歲的「幫大哥」高瑞奎 去世當天上午還成功調解了一起糾紛  「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讓百姓掛滿笑臉,這是咱份內的事兒。」說這話的人叫高瑞奎,就是大家在電視中經常看到的「幫大哥」。多年調解工作中,高瑞奎總結出「五心」調解法,並成功調解近萬起糾紛。1月3日上午,高瑞奎在調解成功了他生命中最後一起糾紛後,於下午3時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71歲。
  • 南海法院:多元解紛顯成效 前端化解促和諧
    南海區下轄6鎮1街道,轄區內常住人口多,社會上的矛盾糾紛數量自然龐大。作為全市年收案量最多的基層法院,2020年,南海法院年收案量近10萬件。案件數量常年高位運行的態勢,要求南海法院必須主動作為,融入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大格局,為更好發揮法院解紛功能提供外部制度路徑。
  • 「市域治理」繼承弘揚「楓橋經驗」 化解矛盾糾紛有妙招
    2020年1至11月,全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3735件,成功調處3722件,調處成功率99.65℅。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健全鄉鎮(街道)、村委會(社區)、村(居)小組三級調解組織。矛盾糾紛由事發地村(居)小組長負責調解,調解3次不成功,上交村(社區)組織調解;村(社區)調解3次不成功,上交鄉鎮(街道)負責調解;鄉鎮(街道) 3次調解不成功,由當事人按照法律程序向市級有關部門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三制」調處機制的有效落實,進一步壓實了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的責任。
  • 浙江紹興:群眾調解工作室 共同化解鄰裡糾紛
    央視網消息:浙江省紹興市人大代表張尚明,因為總有村民找他調解鄰裡糾紛,他在2018年成立了一家以調解鄰裡矛盾為主的工作室,成立以來調解群眾矛盾、糾紛400多起,張尚明也因此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叫做「老娘舅」。最近,張尚明一直在協調一起交通肇事引發的糾紛。
  • 近七成民事糾紛快速化解 北京去年調解速裁結案32萬件
    北京高院立案庭庭長楊豔介紹,2020年北京法院著力推動「多元調解+速裁」工作制度化、定型化,鞏固深化民商事、知產案件在訴訟前端快調速審、後端精審細判的前後端審判格局,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促進審判質效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多途徑的糾紛解決渠道。
  • 「線下調解+司法確認」模式 快速化解消費糾紛
    日前,路橋區市場監管局運用「線下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妥善處理了一起轄區內消費者購買奶粉產生的消費糾紛,有效維護了消費者權益。 近日,路橋區市場監管局橫街所接陳女士投訴,稱其孩子食用某一家奶粉店購買的奶粉後出現腹瀉等腸胃不適情況,並發現開封後的奶粉罐中有白色小蟲。
  • ...十佳調解故事」優秀徵文展播」能調成,找他行!李大調的調解三兩事
    我紮根於偏遠鄉鎮至今已有十餘年,其中從事調解工作7年。7年來,我一半的工作時間不是在調解中,就是在去調解的路上,所調解的各類矛盾糾紛共計1354件,平均每年調解矛盾糾紛近200件。調解工作中,我始終懷揣一顆為民之心,認真對待每一個矛盾糾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忠誠地履行好調解員的職責,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愁。
  • 結案超32萬件 北京「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化解近7成民事糾紛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多元調解+速裁」可以加強訴源治理,實現案件繁簡分流。今天(1月13日)北京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4395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
  • 我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成立
    2020-12-18 10:39:12 來源: 綏濱快報 舉報   12月17日,我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興民社區正式揭牌成立
  • 365天調解 365度解憂
    3名老黨員迎難而上,唱出人民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臺「大戲」。近年來,隨著全鎮項目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社會保障、權屬糾紛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日益增多,而鄉鎮基層調委會調解人員往往由身兼數職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他們時常無法靜下心參與到矛盾糾紛調處工作中,使一些矛盾糾紛得不到及時處理,導致上訪事件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