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多元調解+速裁」可以加強訴源治理,實現案件繁簡分流。今天(1月13日)北京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4395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
「多元調解+速裁」機制縮短了案件審理時間,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
北京高院立案庭庭長楊豔表示,北京市推動 「多元調解+速裁」工作制度化、定型化,深化民商事、知產案件在訴訟前端快調速審、後端精審細判的前後端審判格局,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促進審判質效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多途徑的糾紛解決渠道。
數據顯示,「多元調解+速裁」在推動案件繁簡分流、促進糾紛源頭治理的作用進一步顯現,加之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全市法院民事案件收案487791件,同比下降137968件,降幅22%。
此外,北京法院還引入信息化手段。實現從網上立案、繁簡分流、多元調解、訴調對接全流程線上流轉、線上管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北京法院加強分調裁一體化平臺、北京移動微法院、北京「雲法庭」等信息化平臺和系統的建設使用,確保司法服務「不打烊」,多元解紛「不掉線」,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截至2020年底,全市法院立案庭線上開庭、談話、調解189985件次,電話調解298441件次。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