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案超32萬件 北京「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化解近7成民事糾紛

2021-01-14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多元調解+速裁」可以加強訴源治理,實現案件繁簡分流。今天(1月13日)北京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4395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

「多元調解+速裁」機制縮短了案件審理時間,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

北京高院立案庭庭長楊豔表示,北京市推動 「多元調解+速裁」工作制度化、定型化,深化民商事、知產案件在訴訟前端快調速審、後端精審細判的前後端審判格局,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促進審判質效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多途徑的糾紛解決渠道。

數據顯示,「多元調解+速裁」在推動案件繁簡分流、促進糾紛源頭治理的作用進一步顯現,加之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全市法院民事案件收案487791件,同比下降137968件,降幅22%。

此外,北京法院還引入信息化手段。實現從網上立案、繁簡分流、多元調解、訴調對接全流程線上流轉、線上管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北京法院加強分調裁一體化平臺、北京移動微法院、北京「雲法庭」等信息化平臺和系統的建設使用,確保司法服務「不打烊」,多元解紛「不掉線」,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截至2020年底,全市法院立案庭線上開庭、談話、調解189985件次,電話調解298441件次。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近七成民事糾紛快速化解 北京去年調解速裁結案32萬件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月13日,北京高院召開2020年度北京法院「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暨多元調解「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2020年,全市十七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4395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 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
  • 化解矛盾糾紛近兩萬件,石景山區這個法律平臺顯成效
    1月8日記者從北京高院發布會上了解到,石景山法院參與「石時解紛」平臺取得訴源治理成效,截至目前「石時解紛」平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9658件,其中98.59%未進入訴訟程序。完善對接機制滿足多元需求 三月縮減至三周解紛「石時解紛」平臺,即石景山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由石景山區委政法委統籌建設,整合全區32家行政機關單位糾紛調解資源,推動形成線上線下多方矛盾糾紛大調解格局。石景山法院完善法院案件系統與平臺信息資源的對接共享,滿足當事人對專業性調解、便捷立案和高效審判的多元司法需求,開拓了多元、分層、遞進的糾紛解決新格局。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桃溪派出所立即啟動「警民聯調」機制,協調兩個鄉鎮領導,由轄區派出所、兩地鄉鎮綜治辦、司法所、雙方村委會負責人及聯調員組成臨時調解小組,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協議,兩人解除同居關係,女方歸還男方為其家庭花費開銷9萬元。至此,一起極易引發民轉刑的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 三個平臺、兩項機制,寧夏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塞上楓橋」品牌
    ,將調解糾紛與法治宣傳結合;健全與司法行政其他業務銜接機制,對調解不成需要訴訟解決的民事糾紛案件,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及時提供法律援助。健全人民調解與糾紛多元化解方式銜接機制健全與行政相關部門銜接聯動機制,縣(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與矛盾糾紛易發多發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工作聯繫,規範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等;健全與訴訟活動相銜接的聯動機制,縣(市、區)基層人民法院與司法行政部門制定調解與訴訟活動相銜接的工作規範,明確訴調對接的糾紛範圍等內容;
  • 天平論壇|簡案快審:看小金法院速裁團隊如何上演「速度與激情」
    該四起案件系因相同事實引發的糾紛,兩名被告為某外賣平臺經營者,顧客通過平臺點餐並付款,四名原告作為商家與平臺按月結算貨款,從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因被告一直拖欠四原告貨款而引發糾紛。速裁團隊法官在受理案件後,通過釋法說理,各當事人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了調解協議,四件案件從受理至審結僅用兩個小時。
  • 構建立體調解格局 金牛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基層
    近年來,金牛區與時俱進踐行「楓橋經驗」,構建了一個「橫向聯動到邊、縱向下沉到底」的立體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全力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消除在萌芽狀態,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文弦(圖片由金牛區司法局提供)公調、訪調對接,健全調解對接機制  「有困難找警察」,大量矛盾糾紛在基層派出所匯集,對於人口達153萬的金牛區來說,尤其如此。
  • 「石時解紛」平臺源頭化解近2萬糾紛
    原標題:「石時解紛」平臺源頭化解近2萬糾紛   記者昨天從北京高院發布會上了解到,石景山法院參與「石時解紛」平臺取得訴源治理成效,截至目前「石時解紛」平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9658件,其中98.59%未進入訴訟程序。
  • 山丹:多措並舉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山丹縣多措並舉積極探索解決矛盾糾紛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建立健全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
  • 在盡頭處超越 於平凡中非凡——記雲南玉溪峨山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
    2019年以來,在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她充分發揮好女性特有的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帶領速裁團隊積極開展訴前委派調解、立案委託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簡案速裁快審工作,為高效推進峨山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讓訴訟服務向集約式一站式集成盡心盡力。
  • 近5年來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限內結案率超過98%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記者 楊維漢)我國民事案件總量大、增速快,針對這種現狀,各級法院不斷完善民事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提高了審判效率。
  • 南海法院:多元解紛顯成效 前端化解促和諧
    為此,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下稱「南海法院」)以化解社會糾紛為行動主線,擦亮「多元解紛」的特色招牌,打造「源頭預防為先、訴非機制銜接、法院裁判終局」的訴源治理模式,為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撐。據統計,2020年南海區訴前和解中心共調解案件32402件,調解成功率33.9%。
  • 調解小組介入後……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桃溪鎮村民湯某某與柏林鄉村民羅某某通過網戀相識後同居,交往一段時間湯某某提出分手,羅某某認為自己投入了感情且各項開銷花費近20餘萬元,並揚言報復,而湯某某之子則持刀欲以命相搏。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2021-01-08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民縣「四化並舉」打造非訴糾紛化解「惠民模式」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縣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糾紛4000餘件,法院受理各類案件數同比下降3.2%,可防性案件數同比下降19.6%,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初顯成效,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整合資源,推動糾紛化解平臺一體化 縣級層面推動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非訴訟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人民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六中心合一」,成立惠民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集綜合指揮、非訴訟糾紛調解、訴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心理諮詢六大功能,法院、信訪、總工會、綜合性調委會、心理諮詢協會等入駐中心
  • 家事審判立足彌合感情化解糾紛
    2019年1月1日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婚姻家庭、繼承類民事案件3776件,結案3530件,撤訴973件,調解1259件,調撤率達59.1%,案件質效得到了顯著提升。近年來,全市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始終把彌合感情、化解糾紛作為案件審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專業化審判機制,妥善處理家事矛盾糾紛,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暖與關懷,為推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立案、調解、普法,這家法院在一站式建設上有「金字招牌」
    同樣,天長法院也可以代為審查異地管轄案件,目前最遠已與內蒙古、貴州等地法院對接協作,完成跨域立案申請40件。調解化解糾紛的「金字招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理念,天長法院以一站式建設為契機,廣泛凝聚社會力量,充分發揮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將糾紛化解在立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