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發布《全市法院家事審判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2019年1月1日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婚姻家庭、繼承類民事案件3776件,結案3530件,撤訴973件,調解1259件,調撤率達59.1%,案件質效得到了顯著提升。
近年來,全市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始終把彌合感情、化解糾紛作為案件審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專業化審判機制,妥善處理家事矛盾糾紛,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暖與關懷,為推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圍繞家事審判,市中級人民法院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完善審判機制,制定出臺了《創新家事案件審理方式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在全市範圍內確定東安、愛民、西安、穆稜市法院等四個基層法院和陽明區法院五林法庭一個基層派出法庭為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探索建立以「家事審判為主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專業心理輔導機制、防止懲治家暴機制三位一體」的家事審判工作模式;同時,市中級人民法院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司法服務和保障水平。對審判人員進行專項培訓並組成合議庭,選取婦聯繫統和其他行業中熱心調解工作的女性擔任人民陪審員,負責案件調解、當事人心理疏導等,提高家事案件審判的專業化水平;在審理家事案件過程中,堅持調解化解方法與法律裁判方法相結合,確保家事糾紛得到合法、妥善解決。在辦案過程中不斷加大調解力度,尤其是在審理離婚案件中,法官會認真分析引發離婚的癥結所在,對於沒有原則性問題的離婚糾紛,不簡單化直接裁決離婚,通過「圓桌型」溫馨的調解,為衝動離婚者提供一個平臺,減少離婚案件的發生,促進社會和諧安定。
為進一步發揮案件審理的社會效果,全市法院始終堅持教育宣傳引領,紮實開展「法律進社區、進學校」及「法院開放日」等活動,定期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公開發布典型案例,加強家庭美德、反家庭暴力以及婦女兒童老年人權益保障政策法律的宣傳。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法、以案普法,擴大社會影響,發揮「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
■典型案例
案例一:張某某與侯某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張某某與侯某某於2003年4月登記結婚,2019年1月29日,張某某遭受家暴,為了保護自身安全,張某某於2019年1月30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並向法院提供了醫院診斷書和一組照片作為其遭受侯某某家暴的證據。為了查明案件事實,法院傳喚了侯某某,侯某某在詢問筆錄中承認對張某某進行過一次家暴。法院經審查認為,張某某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遂於2019年1月31日作出裁定:禁止侯某某對張某某實施家暴。法院將裁定送達至張某某與侯某某,同時送交張某某所在社區及派出所。
案例二:徐某某與吳某婚約財產糾紛案
徐某某與吳某自由戀愛。因吳某懷孕,雙方及雙方父母協商結婚等事宜,並約定給付彩禮15萬元。2016年6月10日,雙方按照習俗「過禮」,因徐某某欲少給彩禮發生爭吵。6月11日,徐某某家將15萬元轉帳至吳某父親的帳戶內。6月26日,徐某某與吳某舉行結婚儀式,但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後因種種原因,徐某某將吳某訴至法院,要求吳某返還彩禮款12萬元。最終,法院綜合考慮徐某某與吳某同居生活時間較長並育有一女,彩禮中部分錢款已用於同居期間的生活支出,難以查清資金去向等因素,酌情判決吳某返還徐某某彩禮24000元。
案例三:李某某與陳一某、陳二某、陳三某贍養費糾紛案
李某某育有二子一女,分別是長子陳一某、次子陳二某、長女陳三某。李某某之女陳三某因患腦出血後遺症且癱瘓,無自理能力,無生活來源,由李某某照顧共同生活。李某某年歲已高,無收入,需要子女贍養。陳一某未對李某某盡到贍養義務,李某某遂請求法院判令陳一某給付2018年及以前的贍養費,並自2019年開始每年向李某某支付贍養費5000元。法院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判決:陳一某於判決生效後三日內給付李某某2018年前的贍養費3400元;陳一某從2019年1月1日起每年給付李某某贍養費5000元,每年的1月10日前給付當年的贍養費。
【來源:牡丹江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