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迎江 創新家事審判解群眾心事 - 人民法院報

2021-01-08 人民法院報
▲人大代表參觀迎江法院家事文化長廊。 ▲家事法官在調解案件。 李寶平 攝

 

    在推進家事審判改革中,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法院以維護婚姻家庭、親情關係的和諧穩定為出發點,以保障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著力點,以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創新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努力實現家事糾紛案結事了人和。

    吐故納新,創新審判方式

    「我告訴你們,我兒子離不離婚我不管,但孫子是跟我們老林家姓的,必須判給我們!」

    「汪法官,兒子一定要判給我,我老公家生活環境不行,判給他就是害了我兒子。」

    汪婷法官被爭吵不休的當事人圍了個嚴實。

    林宇和韓爽小夫妻已分居幾年,對離婚都沒有什麼異議,但對孩子的撫養權歸屬展開了激烈爭奪,兩家老人齊上陣,雙方互不相讓。

    汪婷安撫好雙方當事人,拿出一份調查報告。原來,因婚生子年幼,無法明確表達情感,為了查明孩子平時的生活狀態,法官在庭審結束後就委託了當事人所在社區的家事調查員走訪孩子的學校和居住地,向老師、鄰居和其他親屬了解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情況。

    「根據我們調查員的反饋,孩子平時確實是隨韓爽一起生活的,調查員去了孩子的學校,了解到孩子上下學一直由韓爽和外婆接送。」汪婷跟當事人說起調查結果。

    「對啊,孩子都習慣跟我一起了,還是判給我。」韓爽迫不及待地對法官說。

    「別急,我們調查員還了解到你曾經幾次阻止孩子與爺爺奶奶接觸,甚至有報警記錄?這樣可不行,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對他來說,父愛也是不可或缺的,你愛孩子的心無可厚非,但是不能人為阻斷孩子與父親的聯繫,這樣對他太殘忍。」

    如果簡單套用法條,簡單將孩子判歸一方撫養,雙方的矛盾激化,必然會產生一場「奪子大戰」。

    離婚訴訟中關於子女撫養問題,在父母雙方均有撫養的強烈意願且條件相當時,法院能否判決雙方輪流撫養?這種判例罕見,現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釋也無明確規定。

    汪婷充分評估了原、被告雙方撫育子女的條件後,仔細斟酌、大膽創新,判決林宇和韓爽以輪流撫養的方式照顧婚生子,既保證了孩子日常的學習生活需要,又給予了父母雙方對孩子進行親情關懷的機會和時間,滿足了雙方家人的感情需求。

    據院長丁文軍介紹,2016年6月,迎江法院被確定為安徽省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法院後,強化頂層設計,制定了《家事糾紛案件審判操作規程》等十餘種文件,形成內容全面、目標精準、措施有力的制度體系。組建家事審判團隊,專門審理家事案件。完善硬體設施,重新設立符合家事審判特點的審判工作區。優化家事訴訟審理流程,積極試行家事案件調解前置制度,耐心細緻地做好各階段訴訟調解工作。一改往日以法官為中心的審判模式,更加重視當事人的身份利益、人格利益和情感利益。該院選聘18名具有豐富群眾工作經驗和業務素養的家事調查員、家事調解員和心理疏導員,藉助專業力量助力化解家事糾紛。家事「三員」參與了20餘起複雜案件的調解和調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2016年6月到2018年7月,迎江法院共受理家事糾紛案件641件,結案595件,結案率達92.8%;其中判決227件,上訴20件,上訴率僅3.4%,無一涉訴信訪;調解或經法官調解後撤訴共348件,調撤率大大高於民商事案件平均調撤率。

    抽薪止沸,挽救危機婚姻

    2018年初,迎江法院受理了一起十分「和諧」的離婚案。夫妻雙方看不出有任何爭吵的痕跡,只求法院趕緊判離。正當法官汪婷疑惑不解時,當事人的兒子小吳找到了她。

    「雖然我爸媽沒告訴我要離婚,但我早就發現他們有問題了。」剛滿18周歲的小吳滿身朝氣,情緒卻很低落,「他們平時在家很少聊天,搞得家裡氣氛很壓抑,不過我爸媽對我好得沒話說,約好必須等我考完大學再離婚,生怕影響我學習。不過我還是想要一個完整的家,法官,你能讓我爸媽不離婚嗎?」

    聽了小吳的話,汪婷找到了突破口,她覺得這對夫妻最看重的就是孩子,應該沒什麼大矛盾。汪婷決定繼續調解。

    「哎呀,法院還這樣溫馨。」一走進迎江法院特別為家事糾紛案件當事人準備的家事調解室,程大姐情不自禁驚呼。淡藍色的牆面上點綴著海風白沙三聯浮雕油畫,柔軟的抱枕躺在米色的沙發上,綠植、落地燈、電視機……清雅、溫馨的布置,讓當事人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

    「我們以前感情一直很好的,可不知不覺地就沒了共同話題。」

    「我倒是想跟你說話,可是天天要工作又要帶孩子,還得做家務,我有時間跟你聊天嗎?」

    兩口子終於打開心扉,開始向法官訴說心裡話。「我和我們家老吳其實沒什麼矛盾,就是說不到一塊去,過不到一起了。這些年我一直在家圍著孩子轉,我們之間除了孩子已經沒有共同話題,孩子成年了,我們沒了共同目標,自然也就想散了。」程大姐說。

    「你們好不容易把孩子培養成才,自己也能放鬆一下了,少年夫妻老來伴,這麼多年磕磕碰碰的都沒有大矛盾,現在放棄太可惜了。」法官耐心地勸導著,兩口子默默不語。

    「聊這麼久大家也累了,不如我帶你們參觀下我們的家事文化長廊吧。」法官熱情地發出邀請。

    在家事審判團隊所在樓層的文化牆上,展示著「家風、家訓、家教」「家和萬事興」等主題故事。法官邊走邊說,每個故事既引人入勝又發人深思。

    「看,這幅畫像不像兒子小時候給我們畫的全家福?」程大姐駐足在一幅畫前問老吳。這幅畫以簡約線條勾勒出家的造型,一家三口人滿臉幸福,其樂融融。程大姐回味著兒子小時候的點點滴滴,與老吳相視而笑。法官知道,這次的調解成功了……

    為了讓當事人在寬鬆的氛圍中以寬容的心態看待、處理家庭糾紛,除了家居風格的家事調解室和家事文化長廊外,迎江法院還設置了各具特色的圓桌法庭、心理疏導室、親子母嬰室等,營造出濃鬱的親情文化氛圍,以舒解當事人的對立情緒。

    法官錢丹昕告訴記者,迎江法院適當放寬婚姻家庭案件的審限限制,試行婚姻冷靜期制度,給予可能存在「衝動離婚」「賭氣離婚」情形的當事人充分的冷靜時間。積極促使當事人打開心窗,重建相互信任的和諧關係,適時施以「情理」之惠、「法理」之惠,為徹底化解家庭糾紛和修復家庭成員心理創傷提供條件。兩年來,家事法官通過各種方式努力讓近20對夫妻重歸於好。

    和衷共濟,解決群眾困難

    在安慶市孝肅路雙井社區,有一戶特殊的家庭,女兒小玉患有智力殘障,家境貧寒、母親早逝,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原本以為父女兩人能平淡終老,可天不遂人願,一場疾病奪去了父親的生命,打破了小玉的平靜生活。

    小玉失去了精神支柱,生活也無法自理,病情隨之加重。雪上加霜的是,小玉的親屬之間因監護問題產生嚴重分歧,小玉面臨無人監護的困境。無奈,小玉的姑姑只好向社區居委會求助。

    2017年12月22日,法官們來到設立在社區的「家事法官工作室」,召開為小玉解決實際困難的協調會議。孝肅路街道辦事處、司法所、轄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等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和小玉的親人悉數到場。

    法官就指定監護人的相關政策和法律規定向小玉的姑姑做了詳細的介紹,對監護人所享有的法定權利義務進行了告知。聽完法官釋疑解惑後,小玉親屬心中的顧慮被徹底打消。小玉姑姑當場表示願意承擔起照顧侄女的責任。

    了解到小玉雖然每月有低保和重殘補貼,但還是不足以支付其住院費用後,法官與社區負責人來到醫院,協調小玉住院治療的有關事項。醫院在充分了解小玉的家庭困難後,表示會在職責範圍內積極協同各方幫扶小玉的後期治療和費用控制等問題,小玉的困難得到圓滿解決。

    「這下好了,小玉以後總算有著落了。」辦完小玉的住院手續,小玉姑姑不停地向法官、社區工作人員表達謝意。

    據介紹,迎江法院於2017年6月30日在孝肅路街道雙井社區掛牌成立了安慶市首個「家事法官工作室」,每周派駐一位家事法官為社區居民答疑解惑,將家事審判改革的觸角延伸到社區。工作室以基層社區組織為基礎,具有訴訟諮詢、糾紛化解、法律宣傳三大職能。運行以來,為居民提供法律諮詢200餘次,處理各類糾紛30餘件,化解重點矛盾糾紛和群體糾紛12次,真正將法官工作室打造成溝通民意、了解民聲、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恩平市人民法院啟用圓桌家事審判庭、設置感情冷靜期,讓家事審判多一份「溫情」
    近日,恩平市人民法院在圓桌家事審判庭調解了一宗離婚糾紛案。張進才 攝「感謝法官給我們冷靜期,讓我們夫妻沒有因為一時衝動而草率離婚。近日,恩平市人民法院在新啟用的圓桌家事審判庭調解了一宗離婚糾紛案,夫妻雙方經過冷靜和好如初,丈夫撤回起訴。案件的和諧化解,得益於恩平市人民法院大力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
  • 寧津縣人民法院首創家事審判庭審程序 感情修復庭審
    齊魯網6月24日訊 (寧津臺 楊建超)6月24號,在寧津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庭,一場特殊的離婚案件正在這裡進行。
  • 長寧區人民法院課題組:少年審判的探索創新與工作展望
    ,審判職能不斷擴大、審判理念逐漸明晰、在刑事、家事審判方面積累了豐碩的經驗和成果,相繼產生了法庭教育、回訪考察、圓桌審判、訴訟引導、合適成年人、社會調查等一系列制度創新,被譽為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一塊溫馨的園地,一片希望的沃土,一面鮮豔的旗幟」。
  • 家事審判立足彌合感情化解糾紛
    8月6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發布《全市法院家事審判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2019年1月1日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婚姻家庭、繼承類民事案件3776件,結案3530件,撤訴973件,調解1259件,調撤率達59.1%,案件質效得到了顯著提升。
  • 37-47歲夫妻感情最易現危機 深圳法院推行家事審判改革
    2018年4月2日,深圳法院召開全面推行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推進工作會,就全面推進家事審判改革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譚玲、深圳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梁增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萬國營、深圳市婦女聯合會主席馬宏出席會議,全市兩級法院民事審判庭、家事審判庭、各基層人民法院派出法庭法官以及法官助理代表參加了會議。
  • 跨域審判「+」 群眾讚譽有加
    11月17日《人民法院報》第8版以《跨域審判「+」群眾讚譽有加》為題刊發介紹了我院貫徹落實上級法院部署運用跨域審判「+」模式通過跨域立案、跨域調解、跨域法律諮詢等訴訟服務,實現了跨域審判「+」模式轄區全覆蓋從根本上減輕當事人訴累
  • 南豐法院家事審判:始終把感情修復擺第一位
    2017-09-14 09:34:5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元春華 趙霞
  • 紅領行動|​​上杭縣人民法院古田人民法庭:黨徽映天平 推進訴...
    >: 黨徽映天平 推進訴源治理 近年來,上杭人民法院古田人民法庭傳承古田會議精神和才溪鄉調查精神,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密切聯繫群眾,以「法庭黨支部+」為抓手,推行「三化五區」職責運行機制,創新開展「黨徽映天平」黨建品牌建設,主動出擊訴源治理,從源頭上減少訴訟案件的發生
  • 審判一線 | 「家事審判+家事調解+家事調查+心理諮詢」 讓父女感情...
    審判一線 | 「家事審判+家事調解+家事調查+心理諮詢」 讓父女感情「破冰」 2020-11-09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
    在婚姻家庭糾紛等家事案件的審理中,如何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就此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積極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
  • 家事審判丨為衝動「踩剎車」 給感情「做保養」
    家事審判丨為衝動「踩剎車」 給感情「做保養」 2021-01-0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法院報》:將司法服務延伸到社會「神經末梢」
    2021年1月5日《人民法院報》第4版刊登嶽塘區人民法院院一站式建設紀實在微信上用小程序掛號預約醫生,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但在微信上「掛號」法官,你聽說過嗎?「通過對案件辦理流程進行梳理、切分,將部分輔助工作通過外包方式由第三方做,以此減少審判團隊的事務性工作,讓他們有更多精力放在審判工作上。」李姜介紹。嶽塘區人民法院與郵政公司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建立以信息化手段為主的「材料收轉+集約送達+檔案整理+卷宗流轉」郵政一體化服務模式。
  • 上海試點家事審判改革
    圖說:上海成立少年司法社會支持聯盟 團市委供圖(下同)上海已開展4年探索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市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上海家事社會工作專題會議獲悉,上海已經開展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工作。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選取了118家中基層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
  •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姜佩杉:創新、突破與堅守,這是人民法院的...
    他們,可能是跑法院次數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聽過各類案件;他們,和法院幹警一同戰鬥在第一線,將人民法院與人民群眾一線牽;他們,出門能扛「長槍短炮」,不是在採訪,就是在要去採訪的路上作為一名從事法院新聞報導工作的記者,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三個關鍵詞:「創新」「突破」與「堅守」。
  • 基層人物|衡東縣人民法院劉尚球:情系「天平」 青春無悔
    他注重提高自己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報讀了在職研究生,參加了全國法院侵權責任法專題研修班,他針對審判實踐中的問題,先後撰寫各類信息材料近200篇。其中《淺析農戶小額聯保貸款案件中的問題及建議》《淺析試塊在商砼質量糾紛案件中的現實意義》等多篇理論性文章在多家刊物發表,《巡迴法庭制度化,方便群眾常態化——湖南省衡東縣人民法院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整改紀實》在光明網人民法院頻道舉辦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徵文評選活動獲新聞類作品獎。
  • 零距離感受審判現場!經區人民法院舉行法庭開放日活動
    5月9日,經區人民法院舉行法庭開放日活動,來自14個社區的社區書記走進經區人民法院,了解訴訟服務的相關知識,零距離感受審判現場。  「現在的網絡自助立案流程開通後,不管對於當事人、律師還是法院工作人員都非常方便。」
  • ...學習研討專欄丨高新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陳樹禮:革故鼎新...
    對法院工作而言,革故鼎新就是要立足政治高度,順應群眾需求,緊抓發展機遇,破除思想障礙,清除陳規陋習,革除機制弊端。樹牢有解思維,抓牢作風建設,把牢創新融合,在破舊立新中實現法院各項工作的新提升、新突破、新跨越。一、堅持新理念,以品牌創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以新思路尋找新出路。
  • 家事審判2016年啟動改革試點 法院審離婚案會考慮感情修復·都市快報
    將把調解、心理諮詢等方式引入審理過程 記者 段靜 通訊員 伍娜 近日,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最高法院時隔8年後再次召開全國範圍內的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決定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國民事商事審判的原則和理念。
  • 淺談司法活動中審判與調解的關係
    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也不斷提高,維護自身權益的態度也比較堅決,有矛盾糾紛時比較依賴於法院,使訴訟案件如同河水滾滾來。因此,在法院系統中存在「案多人少」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特別是人口眾多的發達地區,該現象更加突出,致使法院幹警的工作出現了「5+2」、「白+黑」的特別現象。這必然要求國家建立能夠滿足社會主體多樣化需求的多元化矛盾解決機制,減少法院系統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