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審判改革之七——首份夫妻感情修復計劃確認書,三副猛藥挽救五口之家

2021-01-21 平原縣恩城人民法庭

【案情回顧】

荊某與李某已結婚20多年,婚後育有三名子女。2018年6月21日,荊某以李某經常酗酒、摔砸物品、家暴為由,一紙訴狀將丈夫李某訴至法庭。

近日,平原縣人民法院恩城法庭調解了一起離婚糾紛案,此案的雙方當事人繫結婚20多年的夫妻。2017年10月23日,原告荊某曾以夫妻感情不和為由提起離婚訴訟,後於2017年10月31日申請撤回起訴。2018年6月21日,原告荊某再次將丈夫李某訴至法庭,理由是遭受了丈夫酗酒之後的辱罵與毆打。立案前胡濤林審判團隊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庭進行訴前調解。經調查:原、被告於1995年登記結婚,婚後育有三名子女,大女兒馬上就要大學畢業,小女兒跟兒子分別就讀於當地的小學、初中。李某確有酗酒的惡習,且酒後常與荊某爭吵甚至毆打荊某,家中物品也在爭吵中被李某摔、砸壞大半,同時因李某大部分時間用於酒桌上的應酬,對於子女及妻子照顧較少。

面對妻子荊某的離婚的要求,李某表示自己與其結婚已有23個年頭,共同養育了三個孩子,夫妻之間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如今大女兒即將大學畢業,小女兒跟兒子年齡又太小,離婚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三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因此李某不同意離婚,對於之前的做法感到深深的自責,並表示願意痛改前非,戒菸戒酒少些應酬多些陪伴,善待妻子兒女,做個好丈夫、好父親,以自已的實際行動挽救其婚姻與家庭,態度十分誠懇。

婚姻冷靜期調解書

但因李某之前的上述種種行為已使得荊某傷心至極,同時對於李某一次又一次對於改正錯誤諾言的不履行更讓荊某對於其婚姻不再抱有希望,更嚴重的是庭暴力的出現讓荊某對酒後的李某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因此要求離婚的態度十分堅決。

訴前調解陷入了僵局,眼看一個五口之家就這樣被拆開。為給當事人還未成年的一雙兒女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為給當事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女兒一個堅強的家庭後盾;為給當事人雙方年邁的父母一個安享晚年的機會;為給雙方當事人一個繼續攜手共度餘生的轉折,胡濤林審判團隊全體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首先必須消除家庭暴力的隱患,只有這樣才能緩和荊某的態度,其次應當以其某種方式使荊某重樹對於婚姻的信心」胡濤林在調解方案交流會上分析道。最終胡濤林審判團隊結合審判經驗為挽救這一家庭開出了三副「猛藥」即人身安全保護令、夫妻感情修復計劃確認書、六個月離婚冷靜期。

據悉,恩城法庭在創新家事審判改革中,將離婚冷靜期調解書運用到離婚糾紛類案件中,使當事人雙方均能在六個月的時間內去積極挽回自己的婚姻家庭。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籤發則是在維護當事人家庭完滿的前提下對保護雙方當事人人身安全的一張「護身符」,恩城法庭曾在2017年籤發過一份人身安全保護令,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而《夫妻感情修復計劃確認書》則是胡濤林審判團隊針對夫妻雙方矛盾的焦點擬定的用以確認過錯方需立即改正的、不利於夫妻感情修復的缺點。《夫妻感情修復計劃確認書》的擬定,明確了過錯方需改正的條目,消除了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夫妻過錯方的「喊口號」式改正缺點的弊端,為夫妻感情的修復帶來了便利。

編輯:李紅梅   圖/文:李紅梅   審核:侯志新

相關焦點

  • 【武城法院家事審判改革系列報導】「修復感情、挽救婚姻」在行動
    武城法院推出「修復感情、挽救婚姻計劃」舉措,指導家事糾紛當事人制訂適合自己的計劃書。當事人在指定期間內按計劃書採取實際行動,達到修復感情、挽救婚姻、化解矛盾糾紛的目的。4月13日,武城法院魯權屯人民法庭法官張勇在一起離婚糾紛案件調解過程中,發現原告孫某與被告丁某有深厚的感情基礎,雙方生育一子,丁某不想離婚,有挽回與孫某感情的意願。張勇法官判斷孫某與丁某的婚姻屬於危機,建議丁某制訂修復感情計劃。丁某親自書寫了《修復感情、挽救婚姻計劃書》,孫某也接受了丁某的修復感情做法。
  • 南豐法院家事審判:始終把感情修復擺第一位
    」和「中國民間藝術(儺舞)之鄉」之稱,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故鄉。2016年6月,南豐法院啟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以來,結合縣情和審判工作實際,全方面接地氣,讓家事調解沾滿泥土的芬芳。  做法官的好幫手  每天早上7時30分從南廣路出門左拐,步行10分鐘來到法院家事調解室,像在家一樣將桌椅和電腦擦得一塵不染,給花草澆好水。
  • 37-47歲夫妻感情最易現危機 深圳法院推行家事審判改革
    &nbsp&nbsp&nbsp&nbsp寶安區人民法院設立了廣東全省首家具有獨立編制的家事審判庭。記者從發布會提供的《寶安法院家事審判改革狀況(2012-2017年)》白皮書了解到,寶安家事審判庭每年收案總數的75-80%是離婚糾紛,佔比最大。婚外情、性格不合、長期分居、家庭暴力等離婚因素中,性格不合、長期分居是離婚最主要原因。
  • 家事審判2016年啟動改革試點 法院審離婚案會考慮感情修復·都市快報
    會議期間,主管民事商事審判工作的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杜萬華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對於婚姻家庭類案件,法院還將從居間裁判理念轉變為感情修復理念,提升這類案件的社會效果。 最高法認為,人民法院審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職能,除裁判職能外,還應有婚姻家庭關係的感情修復職能。
  • 恩平市人民法院啟用圓桌家事審判庭、設置感情冷靜期,讓家事審判多一份「溫情」
    近日,恩平市人民法院在新啟用的圓桌家事審判庭調解了一宗離婚糾紛案,夫妻雙方經過冷靜和好如初,丈夫撤回起訴。案件的和諧化解,得益於恩平市人民法院大力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該院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通過推動成立恩平市家事審判改革領導小組、建立家事審判團隊、建設圓桌家事審判庭、設置感情冷靜期、人身安全保護令、跟蹤回訪制度、離婚證明書等制度、特聘家事協理員、聯動多方力量、構建多元調解機制、制定家事審判規程等多措並舉,努力讓家事審判多一份「溫情」。
  • 安慶迎江 創新家事審判解群眾心事 - 人民法院報
    李寶平 攝      在推進家事審判改革中,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法院以維護婚姻家庭、親情關係的和諧穩定為出發點,以保障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著力點,以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創新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努力實現家事糾紛案結事了人和。
  • 家事審判立足彌合感情化解糾紛
    近年來,全市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始終把彌合感情、化解糾紛作為案件審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專業化審判機制,妥善處理家事矛盾糾紛,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暖與關懷,為推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寧津縣人民法院首創家事審判庭審程序 感情修復庭審
    齊魯網6月24日訊 (寧津臺 楊建超)6月24號,在寧津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庭,一場特殊的離婚案件正在這裡進行。
  • 家事改革 | 岷縣法院攜手縣婦聯掛牌成立​「匯聚幸福·和合之家...
    家事改革 | 岷縣法院攜手縣婦聯掛牌成立​「匯聚幸福·和合之家」工作室 2021-01-07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
    杜萬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在家事審判方面出現了不適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社會建設方面對於婚姻家庭的穩定強調不夠,往往把婚姻家庭領域的建設看作私人領域,重視不夠;另一方面,法院審判工作沒有把家事案件與財產類案件區分開來,往往用財產類案件審判模式審理家事案件,案件一來,法官先問是否願意離婚,一說願意離,審判方向馬上轉變為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至於當事人感情的修復問題,法官過問不多
  • 四川試水離婚冷靜期5個月 九成夫妻冷靜後沒離
    今年3月底,安嶽法院同民政局又聯手設立家事糾紛協同化解工作室,對擬辦理登記離婚的夫妻,如調解中發現當事雙方屬衝動型離婚的,可發出《離婚冷靜提示書》,給予雙方一定期限的「冷靜期」。  之所以在登記離婚環節增設「冷靜期」,蔣新儒介紹,安嶽縣法院推出訴訟離婚環節的《離婚冷靜期通知書》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此,他在去年5月就有針對衝動型離婚的夫妻發放《離婚冷靜提示書》這個想法。他說,當時在參加家事審判改革研修班培訓期間便提出,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數量遠遠高於法院受理的訴訟離婚數量,衝動型離婚的可能性在民政部門更多,如果在民政部門設立「離婚冷靜期」,效果會更好。
  • 家事審判丨為衝動「踩剎車」 給感情「做保養」
    家事審判丨為衝動「踩剎車」 給感情「做保養」 2021-01-0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審判一線 | 「家事審判+家事調解+家事調查+心理諮詢」 讓父女感情...
    審判一線 | 「家事審判+家事調解+家事調查+心理諮詢」 讓父女感情「破冰」 2020-11-09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試點家事審判改革
    圖說:上海成立少年司法社會支持聯盟 團市委供圖(下同)上海已開展4年探索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市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上海家事社會工作專題會議獲悉,上海已經開展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工作。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選取了118家中基層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
  • (家事審判)孟州法院:夫妻感情已破裂,好聚好散快審結!
    2017年7月5日上午10時,孟州法院家事審判庭主審法官姚紅霞的辦公室坐著一對心平氣和的年輕人,雙方的父母在外等候。姚紅霞法官和這對年輕人已經見過多次面了,了解他們的情況。女方堅持要求離婚,且第二次起訴離婚,符合離婚條件。
  • 長寧區人民法院課題組:少年審判的探索創新與工作展望
    在司法領域預防主義的思想基本成型的基礎上,少年立法與少年審判制度的基本思想逐漸成型:對少年犯罪的評價和衡量,要立足於少年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其與成人有著根本區別,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少年犯罪行為及其行為產生的後果,不能僅僅以「減輕」原則為滿足。並且,「防止少年之犯罪,除事後之處理及矯治工作之外,事先之防制工作亦屬至要,以言少年犯罪之防制,少年兒童之福利問題,首應加以注意。」
  • 法院動態 | 「情感港灣」審判驛站落戶三地!
    法院動態 | 「情感港灣」審判驛站落戶三地!今天,我院「幸福港灣」婚姻家事巡迴審判驛站落戶太湖新城、汾湖、盛澤分別在三地司法所掛牌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建中與橫扇街道黨工委委員吳為民為太湖新城婚姻家事巡迴審判驛站揭牌我院黨組成員
  • 配偶生日、孩子愛吃的零食…為挽救婚姻,法院出了份「離婚試卷」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該考卷由「填空題」、「簡述題」、「陳述題」三部分組成,共設置15道題。在100分的總分中,填空題40分,簡述題40分,陳述題20分。填空題多考察日常生活,比如配偶生日、孩子喜歡的零食等;簡述題為主觀題,如「夫妻之間最美好的回憶或者最幸福的事情有些什麼」、同時還考察夫妻感情上存在的問題,要求雙方都進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