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和農村、農民一起合稱「三農」。三農問題卻包羅萬象影響甚大,意義深遠。關注「三農」問題,努力發展農業農村。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甄欣愛三農」。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同時,我們國家的物產也十分的豐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所跨的經度和緯度都很大,在不同的經緯度有著不同的物產。
但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特有的產物。所以中國也會引進一些別的國家的物種。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這種物種,雖然絕大部分產自國外,但是我們中國也是該物種的原產地之一,這個物種就是蘆薈。說到蘆薈這種植物估計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都很熟悉,其中所提取的植物精華對人體的皮膚有特別好的保護和滋潤作用,廣泛地運用於各種護膚品,以及藥品中。
根據相關資料的介紹,蘆薈原產於非洲熱帶乾旱地區,但是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在我們中國同樣也有分布,而且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蘆薈就叫中華蘆薈。除此以外,蘆薈在印度和馬來西亞一帶、以及一些熱帶地區都有野生蘆薈分布。
我們中國南方地區也有野生狀態的蘆薈存在,不過絕大多數的蘆薈都分布於非洲大陸。在資料記載的300多種野生會品種當中,非洲大陸就佔了250種以上。
根據植物學家和歷史學家等專家的研究。蘆薈起源於非洲以及地中海南岸,名字最早來自於希臘文alsos,其意思指的是這種植物葉片中所蘊含的苦澀的汁液。不過在我們中國,蘆薈中的「蘆」字代指黑,「薈」代表聚集,因其葉子的汁液是黃褐色,並且氧化後變成黑色,於是就叫「蘆薈」。
我國的雲南元江是中國野生蘆薈的發源地,迄今元江還存有大面積的野生蘆薈群落,元江地處紅河河谷地帶,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溫室,極適應蘆薈的生長。在《辭海》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蘆薈產於非洲亞熱帶,我國雲南元江有野生。」雲南元江是中國唯一的野生蘆薈發源地,也是全球四大蘆薈產地之一。
歷史上蘆薈有過幾次的廣泛傳播,其中最著名的有3次。第一次是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於東徵,將蘆薈用來治癒士兵們受到的刀劍傷,還將其作為飲料來調節行軍途中士兵們出現不習慣當地飲食的情況。
隨著大帝無往不利的徵服,蘆薈便是在這段時期傳播開來,亞洲熱帶地區的人們也開始意識到這種不起眼的植物的好處,於是也開始將之作為藥物使用。這是蘆薈這種植物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範圍傳播。
蘆薈的第二次大範圍傳播是在中世紀時期,傳教士們就攜帶著蘆薈作為保健品旅行到世界各地開始了傳教。
真正讓蘆薈這種植物在全世界大範圍傳播,是在近代史上一次最著名的事件,同時也是蘆薈這種植物的第三次大範圍傳播: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廣島和長崎,可以說是滿目瘡痍。倖存者卻發現核輻射後一片荒蕪的地上居然還有植物存活!這種植物就是蘆薈!
於是很多人取了這種植物的汁液抹在被輻射灼傷的傷口上,不久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被蘆薈汁液抹過的傷口不僅癒合快,還不留疤痕,從此不會名聲大噪。也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重視。於是蘆薈迅速地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世界上很多國家紛紛開始種植這種植物。
蘆薈傳播到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據記載,蘆薈傳到中國是在亞歷山大大帝前往西亞徵服波斯的過程中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而後中國也漸漸開始了對蘆薈的研究和使用。中國最早記載蘆薈使用的醫藥典籍可追溯到隋末唐初時的《藥性本草》。
時至今日,蘆薈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日用品美容領域。蘆薈中含的多種維生素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增白作用。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溼、消炎、漂白的性能。能保持皮膚溼潤、嬌嫩。日常生活中使用蘆薈提取物製成的美容產品,向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