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的特殊情況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緊張,這一國情決定了合村並鎮的必要性和發展趨勢。
一,我國農村發展不能走其他國家農村現代化的道路
目前世界上完成了農村現代化的國家,基本採用的是依照歷史習慣和農村自然地理形成來建設的,比如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基本遵循農村進化發展的原貌,在此基礎上再加上現代化的元素來進行的。這是因為他們本身人少,土地相對人口平均化來說,不是很緊張,可以保存農村歷史原貌進行現代化改造。
我國農村土地相對人口來說還是非常緊張的,現在全國有9億多農村人口,可用土地資源不到300萬平方公裡,大部分是無法耕種的土地,還有大量的城鎮化土地和建設用地。因此,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夠走國外那種原地發展,就地城鎮化的路子。
二,我國土地資源屬於集體和國家,可以更好地規劃發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國外土地基本屬於個人所有,不適合採取合村並鎮的方式發展城鎮化,土地私有制不允許這樣,所以只能由土地所有者個人就地完成現代化改造。
我國土地所有制的公有性質,打破了分散式浪費式發展城鎮化的老路,可以最大化地節約土地,提高使用效率,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和土地資源的節約開發。
三,合村並鎮是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未來農業採用智能化耕種模式,要求土地成片集中,而我們現在農村基本分田到戶,土地碎片化非常嚴重,妨礙農村生產力的提高,集中農戶居住,集中土地使用,才能適應未來智能化農業發展的需要。
同時,合村並鎮有利於提高農民生活環境質量,農民今後要大量分流,少量的發展
是智能農業技工,大量的農民將改變職業成為其他服務類的人員,大部分人口不需要再去耕種土地,因此不需要居住在耕種土地上,可以大量向城鎮轉移。
總之,合村並鎮是適合農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經濟發展要求的,比較對農村,農民和農業帶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