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不出門,洗頭這件事也變得可有可無,洗頭頻率逐漸從平時的隔天洗變成了三五天、一周甚至更久......隨著復工復學被提上日程,洗頭又成為了很多人的一大難題:
頭髮一天不洗就出油,天天洗又怕越洗越油。
洗頭洗掉一大把頭髮,少洗頭就減少了脫髮。
晚上洗頭早上就出油,早上洗頭時間來不及。
......
其實,這可能是你洗頭的方式有問題。
《生命時報》通過一個日本實驗,帶你看清不同洗頭方式對頭髮的影響,教你一套正確的洗頭方法。
本文編輯丨羅榕
這兩種洗頭方式很傷發
日本TBS電視臺一檔科普節目,拍攝三位受訪者在家洗頭的過程,她們習慣的洗頭方式,幾乎和大多數人一樣↓
打溼頭髮的方式
視頻裡,三位受訪者不約而同地選擇將花灑對準頭髮衝洗,以達到迅速溼潤頭髮的目的。
速度最快的一位,打溼頭髮僅耗時15秒。另外兩位速度也分別為28秒和32秒。
頭皮沒衝到或衝洗時間太短,讓汙垢、頭皮屑等殘留在頭上,影響後續清潔。充分衝洗還能減少洗髮露的使用,減少其對頭髮的刺激。
用洗髮露的方式
接著,三位受訪者又一致選擇在頭髮上抹上洗髮露,通過頭髮摩擦,使洗髮露起泡。然而,這種「搓」頭髮的方式,對頭髮的毛鱗片有著毀滅性的打擊。
頭髮外層覆蓋著毛鱗片,它們像髮絲的鎧甲一樣,讓保溼成分、蛋白質等不受到外界刺激。
頭髮打溼時,毛鱗片處於張開狀態,也是最脆弱的時候。揉搓頭髮讓洗髮露起泡的做法,會使發質變粗糙,甚至導致斷髮和脫髮。
頭髮到底多久洗一次
關於多久洗一次頭的問題,由發質說了算。
夏季和油性發質者:
如果已習慣天天洗頭,或不洗就會分泌過多油脂的話,可每天洗髮1次。
即便天天洗也不用一洗頭就用洗髮水、護髮素,可視情況隔天用清水衝洗。這同樣能清除頭髮及頭皮上的汙漬,但又不會加重油脂的分泌。
中性或乾性發質者:
清潔頭髮的頻率可調整為每周3~4次。
皮脂是根據信息反饋來分泌的。頻繁地洗頭將頭皮上的油脂洗淨後,皮脂會收到「缺油了」的信息,然後進一步分泌油脂,這就會導致分泌越來越多,頭髮越來越油。
一套正確的洗頭動作
洗頭前先梳一梳
直接衝洗頭髮,頭皮上的灰塵和汙垢可能附著在上面,無法得到徹底清洗。
洗頭前,用寬齒縫、圓頭的梳子梳開頭髮,減少頭髮上附著的灰塵和頭髮打結的問題。
衝洗頭皮90秒
日本皮膚科專家濱中聰子認為,洗頭的第一步是衝洗頭皮,而不是衝洗頭髮,且衝洗時間要在90秒以上,這樣能洗掉80%的髒汙。
洗髮露起泡後再上頭
將洗髮水倒在手心,加水打出泡沫後抹在頭髮上,不僅泡沫豐富,頭髮也會洗得更乾淨。
如果用手難以搓出泡,可以藉助起泡網等工具,千萬別直接用頭髮摩擦起泡。
護髮素別抹在頭皮上
護髮素直接塗抹在頭皮上,容易堵塞毛囊,引起脫髮等問題。建議塗抹護髮素至少離頭皮1~2釐米遠,沿耳朵附近往發尖方向塗抹至發梢即可。
此外,護髮素停留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塗抹並不會提高護髮素的吸收效果,反而會令護髮素粘附於頭髮,清洗時容易破壞頭髮角質層,甚至引起掉發。
洗完頭後衝乾淨
洗頭一定要重視最後的衝洗工作,將頭髮洗乾淨、洗透。建議洗頭髮的水溫以40℃左右為宜,過高的水溫容易帶走過多頭皮中的油脂,會令頭皮出油、產生頭皮屑的情況更嚴重。
衝洗時,水流宜緩,發旋以及頭髮較稀疏的位置衝洗時間不要過長。
吹風機與頭皮保持距離
如果任頭髮自然風乾,這個過程中頭髮角質層一直張開,容易沾染空氣中塵埃等髒東西。
將頭髮輕輕擠壓,等到不滴水時,再用吹風機吹。
不宜溫度過高,儘量拿遠一點,不要貼著頭皮吹。
建議先用電吹風溫風檔烘乾,然後再用冷風檔吹一遍。
除了洗頭時,頭髮在平時也要注意好好養護。清淡飲食、規律作息、減少頭髮燙染、注意頭髮防曬,從內到外提升頭髮質量,讓你不再為了洗頭問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