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困難是成長的「維他命」

2021-01-10 人民網

  老漁工伏在船艙裡聽水聲,可以分辨水下有什麼魚群;有本事的獵人,晚上能從野獸眼睛裡反射出的不同光點,判斷來的是野豬還是狐狸;蛇醫看見被咬過的傷口,能夠立刻判斷是眼鏡蛇還是蝮蛇……這些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磨礪出來的。所謂實踐出真知,正是在與困難的鬥爭中經風雨、長才幹的。

  犯其至難方能圖其至遠。正如作家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南仁東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對1000多個窪地進行比選,走遍西南山區上百個窩凼,最終找到「天眼」最適合的建造地點。獲得國家改革先鋒稱號的許振超,憑著「悟性在腳下,路由自己找」的韌勁,練就了「一鉤準」「無聲響操作」等絕活,先後七次刷新貨櫃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享譽全球。可以說,一個人只有經歷實踐中的摸爬滾打、心理上的輾轉反側,與困難鬥爭、向實踐學習,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對黨員領導幹部而言,困難是自身成長的「維他命」,挑戰是提升本領的「蛋白質」。沒有經歷過讓人撓頭的事情,沒有經過突發情況、複雜環境的鍛鍊,很難成為合格的領導幹部。馬廄裡養不出千裡馬,不願意下水就永遠學不會遊泳。如果只想著當太平官,只有坐而論道的「認識論」,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那就始終與實際隔了一層,也無法增長才幹、磨礪心志、鍛造品格。

  改革開放40年,透過宏觀層面的經濟發展奇蹟,可以看到無數改革先鋒的負重前行。40年後的今天,仿佛仍然能聽到改革先行者們急促的呼吸、猛烈的心跳,感受到他們「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進取精神。40年來,走過了旋渦,經歷了風浪,但我們在遊泳中學會了遊泳,在與困難的鬥爭中走出了一條新路、好路。

  改革走到今天,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徵服。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就越是需要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衝鋒在前,敢於走出心理舒適區,激發同困難鬥爭、向問題進發的精氣神。正因此,幹部培養既要注重知識結構,也要鍛造堅韌的意志品質;不僅要營造良好氛圍,也要放到重大鬥爭一線去真刀真槍磨礪。唯有如此,才能讓領導幹部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學真本領,練真功夫。

  「江河之所以能衝開絕壁奪隘而出,是因其積聚了千裡奔湧、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在重大鬥爭中去經受鍛鍊,在克難攻堅中增長膽識和才幹,涵養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氣概,磨礪遇強更強、愈挫愈勇的堅韌,就能在「挑戰—應戰」中迸發更強大的力量,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23日 04 版)

(責編:馬昌、王倩)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不畏苦寒 自得其芳
    並且,在這些人看來,困難既是挑戰的同義詞,也是成功的墊腳石;不迴避眼前的苦,恰恰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無論從事何種行業,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對於黨員幹部來說,不懼艱險、不辭勞苦,情系百姓、為民服務,牢牢紮根基層一線,才能豐富閱歷、增強本領,贏得群眾的認可。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把穩公與私的天平
    楊善洲常說,「我手中是有權,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不能用來辦私事。」無數事例啟示我們,做黨的好幹部,就要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學會常用「公與私」這桿秤稱一稱言行,善用「公與私」這把尺子量一量舉止。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馬克思說:「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 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辦第一屆學科發展論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張傳國 劉金明 臨沂報導近期,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高度重視醫院發展建設,堅持把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醫院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6月12日下午,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第一屆學科發展論壇,就醫院近期發展特別是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專題討論和研究。與會人員圍繞醫院發展特別是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表意見,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韋有華,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蔣樹曉,後勤服務部部長趙吉園,醫教部部長、醫務處主任盧廣民等醫院相關職能、臨床科室負責人參加論壇。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祖國就是一個強磁場」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8日 04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30日 04 版) (責編:崔東、文松輝)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甲午年,牢記「軍人的樣子」
    從120年前黃海上的隆隆炮聲,到87年前南昌城頭的清脆槍聲,再到今天人民子弟兵強軍報國的心聲,深沉的憂患、光榮的歷程、艱巨的使命,如號角吹響,又似戰鼓催徵。牢記「軍人的樣子」,幹出「軍人的樣子」,正是這一代軍人邁向未來的宣言。
  • 人民日報調查揭中國社會心態「十大病症」
    人民論壇的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調查者認為當前社會處於亞健康狀態,「信仰缺失」、「看客心態」、「社會焦慮症」位列當今社會病症前三項。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論壇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24%的人將政府的「信譽赤字」列為中國社會缺乏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調查發現,超80%的應答者認為中國社會sub-healthy(亞健康),還有40%的人認為中國社會正經歷crisis of credibility(信任危機)。
  • 用「緊日子」換取老百姓「好日子」(人民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親力親為,中央政治局同志以身作則、模範帶頭,中央和國家機關堅持過緊日子、精打細算,為全黨樹立了榜樣,引領全社會形成了崇清尚儉、厲行節約的良好風尚。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
  • 維他命D減肥又補鈣
    他們被分為3組,一組不補充維他命D添加劑,另外兩組,每月補充25,000國際單位(IU)或100,000IU的維他命D。  Vigna的團隊說,6個月後,補充維他命D的兩個組與未補充維他命D的組相比,均減輕了更多的體重和縮小了更多的腰圍。  這項研究在周四的歐洲肥胖會議上有所報導。專家們指出,在醫學會議上的研究報導通常會被認為是初步研究,直到在同行評審的雜誌上發表。
  • 人民日報分析七名60後省部級正職官員成長路徑
    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20日刊發報導《60後省部級官員將影響未來中國》,聚焦努爾-白克力、蘇樹林、孫政才、周 強、張慶偉、胡春華、陸昊等七名現任60後省部級正職領導,通過7人履歷深入分析其成長路徑和施政風格。
  • 中印尼論壇聚焦印尼工作籤證審批等事宜
    topHtml 2017年07月18日 07:19:54| 責任編輯:謝豔| 來源:人民日報    由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與印尼經濟統籌部聯合主辦的「外國人在印尼就業政策與程序論壇」17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
  • 人民日報6月19日社論: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繫
    人民日報6月19日社論: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繫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按照黨的十八大部署,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即將在全黨深入展開。
  • 10月23日《人民日報》要聞精選十四條
    今天《人民日報》的主要內容有: 1、李克強在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上致辭。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十三五」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匯報。 3、胡春華強調,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4、就美方再列管6家中國媒體為「外國使團」,外交部表示:將作出正當必要反應。 5、趙克志強調,持續深化打擊治理工作,堅決遏制跨境賭博犯罪亂象。
  • 五蓮縣人民醫院成功舉辦醫院管理論壇暨慶祝建院70周年活動
    歷經七十載風雨兼程,五蓮縣人民醫院迎來了自己的七十華誕。 2020年11月20日,五蓮縣人民醫院成功舉辦醫院管理論壇暨慶祝建院70周年活動,縣委書記馬維強發來賀信,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軍致辭、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靖、縣政協副主席鄔雲海出席活動,市衛建委、市直醫療單位有關領導、省內外各級醫院領導及醫療專家應邀參加活動,活動由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常順主持。
  • 人民日報刊文: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關於建立新中國的一些檔案文獻回顧王 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開啟了偉大的新徵程。
  • 人民論壇:激揚「志不改、道不變」的信念
    從鮮活實踐中探索出來的中國道路,見證了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不變初心。滿懷「走自己的路」的篤定情愫,抖擻「上下而求索」的奮鬥精神,未來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將寫就通往勝利的新裡程。 航路已經打通,道路已經指明。歷史已經證明還將繼續證明:「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 「歆語工程」發展論壇在北外召開
    (中國網5月28日訊) 「歆語工程」發展論壇暨北京外國語大學2011年「歆語工程」啟動儀式在北外舉行。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盧雍政,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長阿布都,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司長許濤,團中央學校部部長陳光浩,校黨委書記楊學義,校長陳雨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曹文澤,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理事長、我校教授陳琳,團中央青年志願者工作部副部長侯寶森,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楊勇,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楊偉嘉,陝西省延安市副市長馮繼紅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此次論壇。
  • 扶貧路上應「四問」_人民論壇評論_人民論壇網
    「我最惦記的就是困難群眾」「脫貧攻堅是我心裡最牽掛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曾和廣東清遠連樟村貧困戶陸奕和交談脫貧之計,曾看望重慶華溪村貧困戶譚登周一家,詳細詢問老兩口生活和身體狀況…每到一處,總書記都特別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與困難群眾話家常、談變化、問冷暖、聽心聲、送祝福。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最重位置,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 史海:1957年《人民日報》上的儲安平
    6月13日晚,民盟中央小組針對儲安平的座談會終於召開了,在《人民日報》第二天對這次會議的報導中,談及民盟諸多中央委員們對儲安平的態度時,使用的詞語是「批判」,「會議從八點鐘破例地開到十一點鐘」。副主席史良的長篇發言是獨立於會議報導之外單獨發出的。史良說:「我作為民盟負責人之一,我要公開聲明,儲安平的整篇發言論點是徹底反共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
  • 2017年國內大事、重大新聞盤點:人民日報評選結果公布
    據了解,人民日報「國內十大新聞」評選由人民日報編輯部組織,至今已連續舉辦十餘載。今年的「國內十大新聞」首次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聯合評選,來自全國17個省、市、區的41家黨媒平臺成員單位參與,在保持原有規則流程的基礎上,綜合各參評單位負責人投票和意見,最終評選出「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