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1957年《人民日報》上的儲安平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1957年《人民日報》上的儲安平

  儲安平的發言,是在中共高層號召「鳴放」之際,儲安平的厄運,開始於「反右運動」之初

  本刊特約撰稿/陳遠

  儲安平如果還活著,今年整一百歲。

  1949年之前,他辦過《客觀》和《觀察》;1949年之後,他出任過《光明日報》的總編輯,雖然只有短短68天。

  考察近現代言論史,儲安平是個無法繞過的人物。國民黨時代,他批判國民黨:「七十天是一場小爛汙,二十年是一場大爛汙,爛汙爛汙,二十年來拆足了爛汙」。

  這種風格在之後的歲月中一以貫之。在1957年開始的「反右」中,儲安平難逃厄運。

  「情況已不容許我在《光明日報》工作了」

  1957年6月1日,在統戰部的座談會上,儲安平作了《向毛主席周總理提些意見》的發言。次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在顯要位置全文刊登。此時,儲安平還沒有意識到,形勢馬上就要發生變化了。6月8日,《人民日報》刊發了由毛澤東親自執筆、題為《這是為什麼》的社論,反右序幕從此拉開。

  對於儲安平的批判不僅僅限於《人民日報》。本文之所以選擇《人民日報》,是因為這張報紙不僅代表著中共上層的導向,而且當時與儲安平同等量級的知識分子或政治人物多在《人民日報》上表明立場。

  事實上,在毛澤東親自執筆的《人民日報》社論發表之前,「不同意」儲安平的聲音已經開始出現在6月3日上午舉行的民革中央小組擴大會議上。

  6月6日下午,國務院秘書長助理、民革中央委員盧鬱文把批評的矛頭再次指向了儲安平。盧認為,儲安平的提法是嚴重錯誤的,並且說:「這是對於歷史和現時的事實的重大歪曲。這個歪曲不糾正,會使全國人民失掉了團結的中心和前進的方向。」

  6月8日,儲安平看到《人民日報》發表的《這是為什麼》,感覺「情況已不容許我在《光明日報》工作了」,向當時的《光明日報》社長章伯鈞遞交了「辭呈」。

  《這是為什麼》發表的當天,《人民日報》同時發表了4篇來自工人的關於對儲安平的批評。考慮到當時各界人士還在為中央是鼓勵「鳴放」還是要「收」大費腦筋,這幾篇來自工人的文章就格外值得注意。這至少說明,在《人民日報》內部,已經獲悉了某些信息。在6月8日之前,這些文章就應該已經組織好了。

  同一天,在九三學社中央一次並非針對儲安平而是圍繞整風展開的座談會上,周培源批評了儲安平,認為儲安平的發言是有問題的,並且「不是單純措辭上的問題,而是思想上的問題」。但是這種批評出現了反對者,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陳明紹、候補中央委員顧執中等人就不同意對儲安平的批評。顧執中認為還是「言者有罪」,並對《人民日報》開始批評一些人的錯誤觀點表示懷疑,認為這樣會影響大家暢所欲言。

  《文匯報》副總編輯、著名記者浦熙修以敏感的新聞嗅覺,也從《這是為什麼》察覺到了某種動向。那天下午,她打了個電話給陸定一,問《人民日報》這樣做是不是「收」了?說這樣做知識分子不敢再說話了,並且在電話中為儲安平辯護。這天下午,浦熙修又與樓邦彥、費孝通等通電話,互通儲安平的問題。這些舉動,在後來批判《文匯報》的時候,成了她的罪證。

  儲安平發言之後,香港和臺灣的媒體立即發表了讚揚儲安平的文章。《人民日報》後來對於這些文章做了部分摘編,題為《臺灣和香港反動報刊為右派反社會主義的宣傳喝彩》。

  「一種惡毒的誣衊」

  民盟主要領導人的態度都是通過《人民日報》發表的。6月10日,吳晗接見《人民日報》記者,立場鮮明地表明自己對於儲安平發言的態度。他對《人民日報》記者說,儲安平的發言是「一種惡毒的誣衊」。在前一天的晚上民主同盟中國人民大學支部的座談會上,吳晗對於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的意見也是「完全不同意,因為他們的意見是離開黨的領導,反對社會主義方向的」。

  這一天,儲安平分身乏術:當天下午民盟光明日報社支部召開的全體盟員大會,大家「一致反對儲安平以《光明日報》總編輯的名義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座談會上所作的發言」,並對他的言論進行了「嚴厲的駁斥」;在國務院召開的非黨人士座談會上倒是出現了同情儲安平的聲音,但是馬上被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晚上中國民主促進會在許廣平的主持下,紛紛批評儲安平的「立場問題」;在這樣一片批評聲中,民盟中央小組晚上召開的會議上,民盟候補中央委員陳新桂說他完全同意儲安平所說的觀點,並且認為儲安平說的還不夠透徹。雖然他立即得到了其他人的批評,但是當時的批評是相對溫和的。

  第二天《人民日報》報導民盟的會議時,說到儲安平的「黨天下」,認為是「錯誤論調」。

  不過,隨後幾乎所有的民主黨派都召開了座談會批評儲安平,每一場座談會都會在第一時間被《人民日報》報導。批評儲安平的座談會很快由民主黨派發展到大學裡,北京大學首當其衝,費孝通因為只說儲安平應該「認識錯誤」,也被認為是「非常錯誤的」。

  6月13日晚,民盟中央小組針對儲安平的座談會終於召開了,在《人民日報》第二天對這次會議的報導中,談及民盟諸多中央委員們對儲安平的態度時,使用的詞語是「批判」,「會議從八點鐘破例地開到十一點鐘」。副主席史良的長篇發言是獨立於會議報導之外單獨發出的。史良說:「我作為民盟負責人之一,我要公開聲明,儲安平的整篇發言論點是徹底反共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還說,「我主張我們民盟中央必須明確表示,和儲安平劃清界限,如果我們中間有誰支持儲安平的,應當公開站出來。」

  作為同樣是儲安平關系所在的九三學社也不甘落後,於14日下午邀請在京的中央委員和北京市分社的委員舉行座談會。會上,「二十四個人的發言中,一致對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宣傳部副部長儲安平散布的『黨天下』的謬論和其他右派分子反社會主義的謬論作了批判,一致要求要和這些反動的言論在思想上政治上劃清界限。」

  1954年,儲安平曾經以全國人大代表、《新觀察》特派記者身份赴新疆採訪。並寫下了《新疆新面貌——新疆旅行通信集》,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而在這輪批評儲安平的高潮中,儲安平曾經到過的新疆,在表態方面也不落人後。6月13日,新疆烏魯木齊向《人民日報》發來專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陶峙嶽將軍說,儲安平的發言「是不近情理的」。而在前一天的下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會聯合會召開了各民族職工座談會,新疆各族紛紛表態批評儲安平的發言。6月20日,新疆烏魯木齊再次向《人民日報》發來專電,批評儲安平。

  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6月15日、16日,由各民主黨派的代表所組成的光明日報社務委員會連續開會,討論和檢查「光明日報在過去一個時間內的資產階級政治方向」,以及儲安平以「《光明日報》總編輯」名義發表錯誤言論的原因和責任。

  15日,章伯鈞以《光明日報》社長的身份首先發言。章伯鈞說:對儲安平在《光明日報》的工作,我要負政治責任。接著《光明日報》總編室主任高天和副主任張友,代表報社的工作人員發言,他們從儲安平的一系列實際做法和他的辦報主張,證明了儲安平在這兩個月裡,是把《光明日報》拉向了「資產階級的政治方向」。

  在會議的最後,章伯鈞發言,表示同意檢查工作並聲明,儲安平以《光明日報》總編輯名義發表的言論,事先沒有看過。章伯鈞對同時與會的儲安平說:「我要向儲安平同志要求,應作很好的準備,向真理投降,承認錯誤,把責任擔當起來。資產階級思想,我們都有,然而可以改正。」章伯鈞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但他說原因是「感覺遲鈍,太不懂報紙的事情」。

  16日,會議剛開始,章伯鈞又作補充說明,他認為,社務委員的責備是對的。這樣大的事情,沒有開會討論,是錯誤的。既然儲安平發表了錯誤言論,報紙方向也發生了問題,仍然沒有及時開會,這也是錯誤的。但是他認為,這是由於他的感覺遲鈍,同時他本人也犯了錯誤,成天在考慮自己的問題,心情沉重的緣故。接著他又說,在儲安平的錯誤言論發表以後,他也感覺到《光明日報》在方針路線上有困難。他再次說,「我太不懂報紙的事情」,並且在會議的最後表示:一、社長負首要責任,社長做檢討;二、《光明日報》問題請各民主黨派中央開會討論;三、在未搞清楚前,暫不就此事發表社論;四、在儲安平請假未到職前,請社委會同意由高天負責實際工作。有重大問題召開臨時會議。

  就在這兩天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對於儲安平的批評聲中,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這個人,是章乃器。章乃器站出來為儲安平辯護,說:「我覺得,儲安平的言論,從政治來看不能說離開了社會主義。他的動機還是為了國家的好。」隨即,章乃器在《光明日報》遭到了批判。

  儲安平的問題上升到了《光明日報》的問題,各民主黨派新一輪的會議又開始了。最主要依然是儲安平關系所在的民盟和九三學社。

  6月18日下午,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經過討論,一致通過了「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會為號召全盟展開反右派鬥爭並開始盟內整風的決定」。民盟主席沈鈞儒和臥病已久的副主席馬敘倫都參加了這次會議並作了發言,足見這次會議對於民盟的重要性。

  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晚上,民盟中央小組連續召開座談會,在這兩次會議上,候補中央委員、《光明日報》總編室主任高天再次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儲安平,而且更為「系統」,並且要求:「民盟中央徹底檢查,追究促使光明日報一度背離社會主義的政治責任。」

  繼民盟宣布整風之後,九三學社在6月21日晚舉行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擴大會議。經過討論,全體通過在全社展開反右派鬥爭和進行社內整風的決定和撤銷儲安平代表九三學社擔任光明日報社務委員會委員的聲明。撤銷儲安平代表九三學社擔任光明日報社務委員會委員的職務是九三學社主席許德珩提出的,立即就得到了「一致通過」。儲安平感受到了壓力,他在會議上作了簡短的發言,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系統深入地揭露和批判右派分子儲安平的反動言行」

  民主黨派的一輪批判過去了,在新聞界有著廣泛影響的儲安平,開始受到來自同行們的批判。

  6月24日,北京新聞界人士舉行座談會,吹響了批判儲安平的號角,批判的範圍也開始逐漸擴大,當時另外一張有著廣泛影響的民主黨派報紙《文匯報》及其負責人徐鑄成,也在這次座談會上成為被批判的對象。

  在這次連續舉行了幾天的座談會上,《光明日報》的高天一馬當先。高天的發言,和他之前的批判基本相同。不過,就是在當時的形勢下,還有人出來為儲安平辯護,中國新聞社的鄭白濤就認為:「社會主義下的報紙可以唱對臺戲,可以小罵大幫忙。」

  1957年的6月,就這樣過去了,但是對於儲安平的批判還沒有過去。就在儲安平受批判的時候,《文匯報》成了新聞界中被重點批判的另一個靶子。《人民日報》先後於6月14日和7月1日連續發表《文匯報在一個時間內的資產階級方向》《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兩篇文章。一時之間,《光明日報》和《文匯報》被「綁定」,批判儲安平和《光明日報》,常常會順帶批評《文匯報》;批評《文匯報》,則必批判《光明日報》和儲安平。

  7月15日,儲安平在即將閉幕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題為《向人民投降》的發言。

  7月19日,《光明日報》編輯部在《人民日報》上作出公開檢查,檢討在章伯鈞、儲安平篡改政治方向期間所犯的錯誤。

  11月11日,光明日報社務委員會邀請各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舉行會議。會議一致決議:撤銷右派分子章伯鈞的光明日報社社長職務和右派分子儲安平的光明日報社總編輯職務。會議並決定任楊明軒為光明日報社社長,陳此生為副社長兼總編輯,穆欣、高天為副總編輯。

  11月19日,《光明日報》發表社論,社論說:「儲安平來擔任總編輯之後,他同章伯鈞勾結起來,利用鳴放政策和共產黨的整風,篡改了報紙的政治方向。在5月到6月上旬那些日子裡,本報在儲安平直接指揮、布置之下,發表了大量的右派言論和帶煽動性、破壞性的報導。這樣就使報紙脫離了社會主義的軌道,變成了資產階級右派猖狂進攻的工具。這是本報的一段黑暗時期,給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使本報在人民群眾中留下極其惡劣的印象。」撤銷章伯鈞、儲安平的職務是「一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決定,是符合人民的要求,也反映了民主黨派廣大成員的意志的」。

  11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消息,稱「光明日報的反右派鬥爭已經取得巨大勝利,現在全體工作人員正在團結一致地努力改進工作,決心辦好這張社會主義的報紙」。

  11月24日、25日、28日,九三學社中央和光明日報社聯合舉行了三次大會,「系統深入地揭露和批判右派分子儲安平的反動言行」。大會由九三學社主席許德珩、光明日報社社長楊明軒主持。每次出席大會的有九三學社社員、光明日報社職工以及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高等學校代表等一千多人。「會上,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把儲安平所謂的『黨天下』的謬論批駁得體無完膚」,事後,《人民日報》發表報導說:「儲安平理屈詞窮,不得不向人民低頭認罪。」

  這次會,從人數規模上來講,在歷次批評儲安平的會議中,是最大的一次。不過,儲安平的厄運還沒有結束,但是在1957年,在一次次的批判之後,在重重的政治高壓之下,儲安平開始成為歷史了。 ★

  1957年的夏天,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

  知識分子開始還有顧慮,但是領袖的號召,把他們的疑慮打消了。

  1957年6月1日,在統戰部的座談會上,本來沒打算參加也沒有打算發言的儲安平,在動員之下做了《向毛主席周總理提些意見》的發言。

  儲安平命運的轉變是和中國當時歷史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關的。儲安平的發言,「會上即博得一片喝彩,會下更盛傳不衰。大家都記得馬寅初當時即用手拍著椅背,連稱very good,very good!」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林漢達在會下對別人說:「今天的發言儲安平最好。」

  第二天,儲安平的發言在《人民日報》發表,並且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文廣播。此時,知識分子還沒有察覺到,在那個夏季,暴風驟雨馬上就要來臨了。

  查閱當年的資料會發現,本來,在當時的中共高層,對於鳴放整風就有不同的看法。

  形勢的發展超出了政策制定者的預料。

  儲安平四面楚歌:被打成了右派,《光明日報》總編輯的職位被撤銷了。

  儲安平待在家中,無事可做。放羊,擠奶。

  批判隨之而來。據筆者統計,在儲安平發言之後短短的時間內,僅《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涉及儲安平的報導和文章,就多達175篇。

  「文革」開始後,儲安平的日子更不好過了,1966年9月,他在一次自殺未遂後失蹤了,時年57歲。(陳遠)

相關焦點

  • 中國大事記:1957年
    「反右」運動早在1956年11月,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就提出準備在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1957年 4 月27日,中共中央公布《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党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發動群眾向黨提出批評建議。
  • 共和國大事記:1957年
    「反右」運動早在1956年11月,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就提出準備在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1957年 4 月27日,中共中央公布《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党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發動群眾向黨提出批評建議。
  • 同在1957年出生的中國男演員大盤點
    小編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對出生於1957年的中國男演員的盤點,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1 張曉亞出生日期:1957年代表作品:《村官》主要成就:藝術室編劇、院青年團副團長張曉亞,男,漢族,黨員,1957年出生於山西太原。1978年開始從事戲劇工作,1981年到省晉劇院工作。
  • 1957年:反右派鬥爭
    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發(資料照片)1956年秋冬,在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下,我國一些農村、工廠、學校發生了少數人「鬧事」的情況。由於社會主義改造的急促完成,加上經濟建設中冒進傾向的影響未能完全消除,一些社會矛盾突出起來。在中共八大及八屆二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就指出要以波匈事件為鑑戒,警惕和防止幹部特殊化,克服部分幹部脫離群眾的苗頭和缺點,醞釀開展全黨整風。
  • 歷史上的今天,1957年10月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
    斯普特尼克1號,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於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是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在俄語的意思是「衛星」,其本意是「旅行者」。1955年7月29日,美國總統艾森豪通過白宮新聞秘書發布美國將於1957年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僅一星期後,在1955年8月8日蘇共中央政治局馬上同意科羅廖夫有關開始蘇聯人造衛星計劃的建議,批准了發射人造衛星的立案,並暫以「D」命名,計劃於1957至1958年左右發射升空。
  • 1957年 馬寅初在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新人口論》
    馬寅初在家中庭院(1979年攝)  1957年7月5日馬寅初發表「新人口論」遭厄運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馬寅初於1957年6月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書面發言。他根據1953年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和以後幾年人口增長的情況,認為我國人口增殖太快。  1953年6月30日,中國人口一共有601938035人,這是一個靜態的紀錄。同年,在29個大中城市、寧夏全省、其餘各省每省選10個縣進行普查,另有35個縣只查一區、兩鎮、58個鄉、9個村,共有3018萬人,出生率千分之三十七、死亡率千分之十七,因此人口增殖率為千分之二十。
  • 1957年中國經濟大事記
    陳雲在講話中總結了1956年財經工作方面的經驗教訓,強調「建設規模要和國力相適應」,「要重視研究國民經濟的比例關係」,力求做到財政收支、銀行信貸和物資供需三大平衡。 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於1957年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指示》。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7年)
    陳雲在講話中總結了1956年財經工作方面的經驗教訓,強調「建設規模要和國力相適應」,「要重視研究國民經濟的比例關係」,力求做到財政收支、銀行信貸和物資供需三大平衡。 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於1957年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指示》。
  • 1957年
    年工人培訓統計報表》,自1957年開始實施。上述補充規定,不論建築安裝工程的經營方式如何,一律自編制1957年年度基本建設會計決算報告、1957年度基本建設統計報表及1957年年終需要安裝機械設備的盤點,也照上述規定辦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57年)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1957年8月14日批准)★河北省大興縣新建鄉劃歸北京市(國務院1957年9月30日批准)★武安縣的礦山鄉(共11個村)劃歸邯鄲市。(國務院1957年11月6日批准)★商都縣的馬祥、冀家、宋家、劉寬、姚家、董家6個村劃歸尚義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60年大事記(1957—1969)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中心  1957年  2月27日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6月全國開始反右派鬥爭,一批幹部、教職工和大學生被錯劃為右派分子。
  • 影史今日:1957年10月19日 張瑜出生於上海
    1957年10月19日, 中國電影演員,金雞、百花雙料影后張瑜出生於上海。  1973年,張瑜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先後參演了《春苗》、《第二個春天》、《青春》、《啊!搖籃》等影片。初登螢屏的張瑜未能飾演主角,但通過飾演不同的配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 50年曲折《民國史》:如今完全停滯(三)
    官修《中華民國史》剛剛出版了第二本,南京大學已經開始率先在全國高校裡招收民國史的研究生,但是苦於沒有教材,不能靠一些零星的資料維持教學。為此,時任南大民國史教授的張憲文找到了孫思白,說這套民國史至今編不出,可是學生們要教材,能不能先編一套簡明的民國史給學生看。 當時,政治上兩岸喊話,呼籲三通,鄧小平提出了80年代三大任務,解決兩岸和平統一正是其中之一。社會上也跟著掀起了一股熱潮,每個行業都響應這個號召,歷史學界自然也不落人後,紛紛立項要修民國史,和島內通材料。
  • 狂飆1957:毛澤東之年
    單從眾多著名的事件中挑出,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所作的《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的報告,即可算是「戲肉」極足的一折。毛澤東的報告是將他先前已有的威望再推向高峰。毛澤東論「人民內部矛盾」,實際是將國際國內的方方面面都說到了。
  • 為什麼1948年中共中央選擇《人民日報》作為機關報? 國曆獨家
    說起《人民日報》讀者總會貼上先入為主的閃亮標籤,其實無論是誰當年都有一番奮鬥史,金湯匙銀湯匙都不是伸手就來的。話說當年中共中央機關報的選擇也並非《人民日報》這一家報紙,最終確定的過程中也是經歷了一番抓住機遇、艱苦奮鬥的曲折故事。
  • 自考中國新聞事業史試題_全國2002年4月自考試卷
    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新聞事業史試題湖北自考網4月17日整理課程代碼:0065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 1957年發生了什麼——北大校史上離奇消失的一段
    我們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本我覺得過去一兩年來很有分量的一本書,叫做《拒絕遺忘》,副標題是《「1957年學」研究筆記》,作者是錢理群教授,錢理群老師。錢老師是前北大的教授,退休之後這幾年長期的關注農村的教育,中學的基礎教育,此外他努力在做的就是這一系列的「1957年筆記」,那麼什麼叫做「1957年學」呢?
  • 1957年屬雞的人2019年運程
    2019全年總運勢分析:★★★☆2019年為己亥年,1957丁酉年出生的生肖雞相遇為天生地生,天幹丁火七殺生起歲幹己土偏印,地支太歲亥水和生肖雞有氣勢上的相生,為太歲化洩了生肖雞的酉金之氣,但影響不大。
  • 1957年「毛羅對話」版本比較及解讀
    第1頁:一、「毛羅對話」的由來及真實性 第2頁:二、「毛羅對話」三種版本的比較 第3頁:三、以「凡事有經有權」的政治思維解讀「毛羅對話」 [摘要]早在1957年整風前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期間,毛澤東就曾三次公開回答過「倘若魯迅活著敢不敢寫」的問題,因而在其後反右派鬥爭期間再次回答這個問題合乎情理。
  • 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經盛鴻稱,儘管1951年4月《人民日報》有一篇文章也曾寫道:「人們怎麼能夠設想可以叫南京人民忘記1937年12月13日開始達1月之久的30萬人的大屠殺?」但是這種記憶是零星的,在之後漫長的30多年歲月裡,中國對「南京大屠殺」,出現了漫長的無言、無語、無任何聲音的歷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