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科索諾瓦斯:我們時代有很多躲在屏幕後的答爾丟夫

2020-12-01 和訊

《偽君子》的迷宮花園舞臺讓人印象深刻,導演科索諾瓦斯(圓圖)認為這是溝通過去與當下的一種方式。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文浩)「排莎士比亞排得最難看的是英國人,排莫裡哀排得最難看的是法國人,排契訶夫排得最難看的是俄羅斯人。」能把這三個人的作品都排得讓人服氣的,立陶宛導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要算其中之一。連著在中國上演了《哈姆雷特》和《海鷗》的科索諾瓦斯,7月10-11日將在廣州大劇院帶來新作,這次就是莫裡哀的《偽君子》。

接連攜幾部作品來華後,奧斯卡·科索諾瓦斯在國內劇迷中打響了「鬼才導演」的名號,讓人好奇他的「偽君子」答爾丟夫將以怎樣的面孔出現。科索諾瓦斯沒有改變原作的文本,但也沒有讓這個故事發生在17世紀莫裡哀的時代,而是顯現在了當代背景下。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導演表示,如果說傳統劇作裡,答爾丟夫披著宗教的外衣,現代的偽君子活躍的場所則是在網絡,他們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偽善的包裝。「當代確實存在很多答爾丟夫這樣的人,嘴上說一套,行為是另一套;在公眾面前是一個樣子,背後又是一個樣子。我們力圖呈現的是這樣一種現象。」

不是看答爾丟夫的生活,而是我們自己

作為法國古典戲劇代表作品,《偽君子》講述了宗教騙子答爾丟夫混進富商奧爾貢家中,企圖勾引其妻子,奪取其家財,最後真相敗露鋃鐺入獄的喜劇故事。在立陶宛國家話劇院這版《偽君子》中,導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則藉助一個舞臺迷宮,影射現代社會錯綜複雜的關係,諷刺這個時代的「偽君子」們如何藉由社交網絡操控人心、用好聽的語言粉飾墮落。

當代劇場呈現的莎士比亞並不少見,而要排一部當代的莫裡哀不是易事。科索諾瓦斯認為,在莎士比亞劇中,有很多基於人類本性的選擇很好理解,但在莫裡哀的戲劇中,我們要了解他們每句臺詞是為什麼卻不容易,因為「答爾丟夫是一個面具,一個偽君子的標籤,在莫裡哀的劇中,每個人物都形成了一種標籤。演員不是在演某一個人,而是我們人類的某一種行為,一種病態」。

所以,他給現代觀眾搭建了一個連接現實的舞臺。第一眼看《偽君子》的舞臺背景,相信大家會對其由綠植籬笆築起的迷宮花園印象深刻,導演將角色安放在這樣一個迷宮花園裡,裡面擺放著電腦、冰箱等各種現代生活常見的道具,「這種仿造法國凡爾賽花園的設計,至今在歐洲街頭還是隨處可見,我們用它來作為歷史與當代溝通的一種橋梁。這個迷宮不僅是過去,也是現代的,而迷宮經常讓我們思考出路、解謎。」

科索諾瓦斯說自己的作品,無論是在哈姆雷特還是答爾丟夫身上,都在追求戲劇與現實的關照,觀眾走進劇院永遠看到的是當代的東西。「我不能把一部傳統劇排成跟現實沒有關係的劇,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把去復刻莎士比亞、莫裡哀時代的東西。」他認為,「傳統劇有更高的視野,讓我們來反思我們目前存在的意義。通過傳統劇,我們要看到我們的生活,並不是哈姆雷特的生活、不是答爾丟夫的生活,而是我們自己。」

技術越完善,偽君子也會越「完善」

科索諾瓦斯自己並不是成長在網絡時代的人,這讓他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待網絡時代的「偽君子」。「我並不害怕科技,我在劇院和生活裡都使用現代技術,把它作為一種交流的手段。當然也有人認為現代技術對我們有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讓我們沒有辦法面對面溝通,一切都是通過手機、電子產品。這裡面是存在危險的,我們更多依賴於屏幕,我們的很多東西都是通過屏幕來實現的,很多我們見到的人是通過屏幕來見到的,而屏幕所見到的現實並不是真正的現實。立陶宛有個哲學家說,『屏幕將成為新的上帝』。因為我們看電視是屏幕、看手機是屏幕、廣告牌是屏幕,可以說屏幕成為了新的宗教。所以,在我的劇中,你看到跟往常的答爾丟夫不一樣,他不上教堂,他上的是屏幕,他會在屏幕中出現。通過屏幕我們可以美化一個人,而這就是危險所在。」

事實是,無論是在哪個時代,總有人在說著精美辭藻來掩飾自己貪婪的面孔,也總有人是如此簡單諷刺地會被宣傳表象所操縱。在導演看來,「答爾丟夫不是總使用先進的技術(來偽裝自己)。在莫裡哀的時代有宗教,答爾丟夫們可以過得很好;我們的時代有屏幕,他也可以過得很好。但是這也會讓事情變得更危險,因為技術越完善,偽君子也會(偽裝得)越完善。批判思維是我們唯一能夠遠離『偽君子』的手段」。

儘管這次在文本上遵從了原作,但科索諾瓦斯在結尾,還是出做了不同處理。在莫裡哀的劇中,偽君子受到了懲罰,但在這部劇中,大家最後可能會「笑不出來」。科索諾瓦斯說,《偽君子》是去年阿維尼翁IN戲劇節邀請劇目,在這部劇在法國上演的時候,有些法國觀眾對結尾感到有些驚訝、不解。但之前在北京演出時,北京觀眾這部劇反應很熱烈,「觀眾可以完全明白這部劇要體現的是什麼。甚至比跟歐洲觀眾交流的反響還好,有哏的地方、期待鼓掌的地方他們會鼓掌。我也期待廣州觀眾有很好的反響。」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莫裡哀經典作品《偽君子》重排 諷刺社交網絡時代的虛偽
    導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的作品在中國一向很受歡迎,這次《偽君子》依然如此,有不少觀眾表示,這部戲提前鎖定了今年的年度最佳戲劇。 奧斯卡·科索諾瓦斯喜歡排演經典作品,但又一向不走尋常路。他來到中國的幾部經典作品分別被稱為是「廚房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化裝間版」《哈姆雷特》、「排練場版」《海鷗》,這次他帶來的《偽君子》則被稱為是「舞臺版」《黑鏡》。
  • 三百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還要看莫裡哀的《偽君子》?
    由於導演一向擅長將經典戲劇融入當代的共鳴和當下的思考,這部作品就把莫裡哀時代的「偽君子」和今天的社交網絡聯繫到了一起,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和思考。北京人藝焦菊隱導演就曾說過:「我們對莫裡哀這個名字聽得太熟悉了,他在我們的歷史中,幾乎成為喜劇的代表符號了。」莫裡哀達到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喜劇確實雅俗共賞,老少鹹宜,非常機智幽默。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生活在法國喜劇藝術百廢待興的時代,所以他能夠領風氣之先。可以說,直到莫裡哀出現,喜劇的地位才真正的改變。
  • 林-曼努爾·米蘭達:疫情期間我在創作《漢密爾頓》後的作品
    現在,《漢密爾頓》將會出現在我們的電腦屏幕上。Disney+在米蘭達最後兩場演出中錄製了這段視頻,並在疫情期間匆忙趕製出來。米蘭達說:「當我們意識到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任何劇院演出時,我們就會轉而說:『哦,這實際上是一個機會,讓人們在沒有劇院的情況下意識到劇院的力量。』」GQ: 先說重要的事情,你好嗎?
  • 那些讀波利娜·姬爾的日子
    她第一本任專欄作者的雜誌是高級消費刊物McCall,但因為猛烈抨擊賣座電影《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而被開除,後獲另一高檔文化雜誌《紐約客》聘任為專欄影評人,直到1991年退休為止。她的文字以尖銳辛辣見稱,影響了不少電影人和年輕作者。  不經不覺,波利娜·姬爾(Pauline Kael)逝世正好大半年(即2001年的9月3日,真巧,也是星期一)。
  • 《我們的少年時代》首登紐約 棒球軍團霸氣上屏
    ­  騰訊娛樂訊 由湖南衛視、湖南芒果娛樂有限公司、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上海上象星作影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成志超導演,郭敬明監製,TFBOYS王俊凱、TFBOYS王源、TFBOYS易烊千璽、薛之謙、李小璐、唐禹哲、張子楓、李菲兒、程硯秋、李世鵬、潘粵明、丁程鑫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勵志偶像劇《我們的少年時代》今日紐約上屏,TFBOYS霸氣登陸紐約,薛之謙攜手李小璐護航少年時代
  • 9月底,桃花難躲,愛意未丟,3星座藕斷絲連,執手圓滿
    人生會有很多巧合,第一次遇見喜歡的人,第一次與心愛的人走進熱戀,第1次被寵得像公主一般,人生總有很多意外,你心心念念愛著的人,最後卻離你而去,執著用心追逐的姑娘,卻和別人一走了之,辛辛苦苦準備的婚禮卻失去了主角,正應了那句話,命裡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如果是你的兜兜轉轉依舊能回來,不是你的,再努力也沒有任何結果,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擾亂了自己,失去了原有的狀態。
  • 蔡英文表姐夫接掌「最高行政法院」,趙少康怒轟「丟司法的臉」
    臺當局「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藍獻林年滿70歲退職,蔡英文特任表姐夫吳明鴻接任,引發外界質疑。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直言,這是蔡英文最不智的地方,並質疑這樣是否就讓「行政」和「司法」合一了?他更痛批此舉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丟「司法」的臉,並忍不住直言,他對「最高行政法院」沒有信心!
  • 「專訪」《風平浪靜》導演李霄峰、製片人頓河:我們對九十年代的...
    以《我不是藥神》榮獲2019年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的章宇在片中扮演成年後的宋浩,他將與宋佳演繹一段充滿溫情的對手戲,王硯輝和李鴻其在片中也都有突破性演出。2018年,李霄峰完成了劇本,2019年開始拍攝。現實生活中,替考事件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這部電影中最初也是因為保送名額被替換,一對父子的命運從此改變。《風平浪靜》中有李霄峰在過往作品中有所表達的主題。
  • 眾星力薦《少女時代》 導演陳玉珊人緣爆棚
    《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導演陳玉珊因電影的火爆而備受關注,不少觀眾親切稱其為「少女心導演」,馮紹峰、黃曉明、唐嫣、陸川、靳東、李晨、劉愷威、王珞丹、李煒、戚薇、翟天臨、孫驍驍、孫藝洲等眾星也紛紛在微博推薦陳玉珊導演新作,可見其人緣之好。
  • 通過「遮、躲、答、籤」快速鑑別!
    我們櫃面常常遇到客戶本人與證件又像又不像,對於這樣模凌兩可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A1:你好!確實存在這種情況,而且很常見。但我們可以通過客戶的反應,判斷客戶與證件是否一致。A2:是的,但是只問是不夠的。
  • 這23位金牛座導演,比持久更持久
    9.拉斯·馮·提爾從道格瑪95的瘋狂實踐,到驚世駭俗的sm奇觀,拉斯·馮·提爾仿佛永遠站在孤獨的風口浪尖,聽天使與惡魔輪流哭泣。導演簡介:拉斯·馮·提爾,丹麥導演,生於1956年4月30日。前衛激進電影拍攝運動「道格瑪95宣言」的發起人之一。個人風格明顯,極端、赤裸、禁忌,都是他身上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