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拍攝的民國時期老照片:看看那個年代的人是怎樣生活的

2021-01-09 歷史影像集

西德尼·戴維·甘博生於1890年,是美國社會經濟學家,人道主義者和攝影家。他年輕時參加基督教青年會,在1908年至1932年間五次往返中美之間,在中國拍下了大量的珍貴照片。

圖為用獨輪車運送泔水的兩名男子,看髮型這應該是在清末。

圖為抱著照相機的甘博坐在獨輪車上,照片拍攝於1917年的成都。獨輪車俗稱"手推車",在近現代交通運輸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種輕便的運物、載人工具,特別在北方,幾乎與毛驢起同樣的作用。

圖為馱在騾背上的轎子,也就是騾轎。

圖為福利院收養的棄嬰。

圖為北京婦嬰醫院的慈善病房。

圖為不良少年教養院裡,正在編籃子的少年。教養院是勞動改造機關的一種, 實施以教育改造為主、輕微勞動為輔的改造方針。

圖為基督教青年會圖書館。基督教青年會是全球性基督教青年社會服務團體,已具有160多年的歷史。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創建於1895年,並存在至今。

圖為民國時期的識字掃盲教育。

圖為第一輛有軌電車。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20年代的甘肅,看民國時期的甘肅人是怎樣生活的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20年代民國時期的甘肅。圖為當時的甘肅街景。圖為民國時期甘肅黃河上的渡船。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全長約5464公裡,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最後流入渤海。圖為黃河岸邊的景象,我看到了古老的城牆還有羊皮筏。
  • 日本人拍攝的上世紀30年代的天津,民國時期的九國租界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的天津,照片上有日本文字,應該是那時天津租界的日本人拍的。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鐵製品的商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竹器蒸籠的商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賣鳥籠的店鋪。圖為民國時期天津的北寧公園。北寧公園建於1931年,坐落在天津北站東北側,其前身是1906年袁世凱委派周學熙闢建的種植園。
  • 老照片:外國記者鏡頭下1979年的百姓生活,「交公糧」還記得嗎?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一位外國攝影記者所拍攝的,展現的是1979年的百姓生活。1979年,社會正在逐步發生著變化,而這些老照片恰恰真實記錄了那個年代社會的民情與百姓生活。圖為1979年的鄉村公路上,一名婦女拉著一對母子,後面的女孩在後面幫忙推車。那個年代的鄉村,回娘家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的。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百態
    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3年至1946年的中國。
  • 穿越到1940年的重慶 看民國時期的重慶人是怎樣生活的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四次築城,三為國都,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40年的重慶。圖為1940年重慶街上抬酒缸的人。原標題:穿越到1940年的重慶,看民國時期的重慶人是怎樣生活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民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場景:老照片帶您穿越到1938年的山東濟南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濟南,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場景。圖為1938年濟南的泉水。圖為1938年濟南的泉水。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圖為1938年濟南人的生活場景:幾個婦女在帶孩子。圖為1938年濟南人的生活場景:男人們在一起休閒,女人在帶孩子。
  • 90餘張南京民國老照片熱傳 現"婦女絞臉"照(圖)
    90餘張珍貴民國照片熱傳 清晰度之高較為少見  在網絡及微信上流傳的這組「彌足珍貴的南京老照片」共有90餘張,這些老照片多為民國時期的照片,幾乎全為黑白顏色,照片上拍攝的既有鼓樓、玄武湖公園、中山陵等這些市民熟悉的景點建築,也不乏一些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永安商場、中央商場、大華大戲院、美大紙行等工商業建築照片,還有一些有趣的民間生活照片,比如婦女絞臉、挑擔子買菜,還有賣糖、制傘等一些老行當。
  • 老照片再現1940年的上海,一睹「魔都」民國時期的風採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40年民國時期的上海。圖為當時上海大街山的小吃攤,一名黃包車師傅正在吃小吃。鏡頭中的外國人很顯眼,穿著明顯和中國人不一樣。圖為1940年上海大街上雜亂無章的廣告牌,通過這些可以看出來,上海真不愧是中國發展最早最快的城市,當其他地方吃不飽的時候,上海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的北京,街頭風味小吃讓人流口水
    北京風味小吃有輝煌的歷史,凡到過北京的人,說到吃,除了提及全聚德的烤鴨、都一處的燒麥外,都會對北京小吃頗感興趣。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41年的北京,主角是當時北京街頭的小吃攤,讓人看了直流口水。圖為一個正在做煎餅的攤子。圖為1941年北京街頭的小吃攤。
  • 老照片再現1938年的湖南,看民國時期的湖南人生活環境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湖南。圖為當年的湖南岳陽城市鳥瞰照。嶽陽建城始於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圖為1938年的湖南岳陽汨羅江。圖為1938年湖南長沙的狹窄街巷。長沙是湖南省省會,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發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約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屬楚國。
  • 老照片:五連冠時期的中國女排,1980年代中國女排獨霸排壇
    老照片:五連冠時期的中國女排,1980年代中國女排獨霸排壇中國女排是令無數國人驕傲的一支隊伍,從八十年代開始,中國女排就出現了「五連冠」的輝煌戰績。下面小編就分享一組老照片,一起來看看「五連冠」時期的中國女排,1980年代中國女排獨霸排壇。老照片:那一年的記憶,早已慢慢淡化,記憶的那些人,都已不再年輕。還好,記憶可能會因為時間而褪去些色彩,但是留下的永遠都是最精彩的。老照片:圖為19827年7月,中國女排在北京訓練。
  •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田邊放牛的男子和騎自行車的父子倆。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在北京天壇公園裡留影。
  • 民國老照片:貴婦人長相嚇到我了!這才是補鞋匠真正的樣子?
    民國時期的社會百態是怎麼樣的?看電視我們也看到過民國時期的場景,電視裡雖然民國時期動亂不斷,但是百姓們的生活條件好像還不錯?真實的民國時期溼疹樣的嗎?我們來看幾張民國老照片就知道了!民國時期的小吃攤位,攤主可以挑著擔子到處走,像極了今天賣煎餅果子的小車。地上跪著磕頭的是老乞丐,旁邊的婦人穿著破爛一臉麻木,乞丐對於她來說已經見多不怪,可以視而不見了。重慶的正在哺育的母親,唉,那時候國不成國,家不成家,作為一個母親,真的太不容易了。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1940年民國時期的山西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40年的山西運城。運城是關公故裡,因「鹽運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運城歷史悠久,是人類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類最早食用鹽、開始冶煉和農耕文明的地方,是華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世紀曙猿的發現,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1000萬年,證明了運城是人類的遠祖起源地。
  • 外國人拍攝的1983年時期中國老照片:80年代的城市 人們是這樣子的
    ,但是也一樣的擁堵,那時候的人出行基本上都是騎自行車。 198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在上海外灘的街道上行走的人們。 198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位大媽扛著一根長長的竹杆到路上曬衣服。
  •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今天小編所分享的這組照片是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 這組十分罕見的寶雞老照片,帶你一次看遍她的8000年歷史!
    遺址面積約6萬平方米,現在的寶雞城市孕育於此,北首嶺人在這裡相繼生活了1300多年(距今約7100-5800年)。福臨堡遺址距今約6000年前,在市區西郊、渭河北岸,又有一群先民在此建立聚落,定居農耕,史稱「福臨堡遺址」。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婚禮,比起現在,結婚程序複雜多了
    民國時期,新郎騎著高頭大馬去迎娶新娘。 我國的婚禮流程從古至今都程序複雜,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我們現在的結婚流程一般是指婚禮當天的儀式,而民國時期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形式。今天小編整理了民國時期的結婚流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史海鉤沉||猶太男人拍無數民國美女照片,50年後再曝光:原來他最懂中國女人!
    和現在朋友圈裡千篇一律,流水線般的美顏照片相比,這些幾十年前的老照片,沒有ps,沒有濾鏡,卻讓我們有幸見證了風華絕代的容顏似乎更讓人震撼和心動不已。也喚醒了人們對那個時代的記憶。芭蕾女孩洪落霞沈石蒂用相機記錄下了動亂年代裡衣香鬢影的老上海,也為後來的人們搭起了一座橋,讓我們得以穿越迷霧,真切的觸摸那個年代,窺見所謂的民國範是怎樣的雅致與精彩
  • 珍貴歷史影像資料 國家地理民國時期的老照片 上
    京城各門入夜後照例關閉,一般人沒有高官專諭是不得出入的。【上海】(1927年6月號)若不是語言不同,當年初次乘船沿江而來的美國人會恍惚覺得是走在去往紐約的路上,因為首先看見的都是一排排巨大的廣告板。【廣州某女子高中】(1927年6月號)中國學校裡有700萬名男女學生,他們帶來了重整山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