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回到中國70年代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2021-01-12 雞凍頭條

70年代的農村,在貧窮的歲月裡,人們單純,心地善良。

老老實實在生產大隊務工,賺工分,生活貧苦,卻很滿足。

幾十餘位農民,在黃土大地上合影,皮膚黝黑,冬日裡,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拿著鐵鍬,有的肩上扛著擔子,準備去做事,這將是辛苦而忙碌的一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鋤頭下去,汗直淌。

北方盛產玉米,作為一種經濟糧食,顯得極為重要。年輕的後生、姑娘們正在太陽下收拾玉米。旁邊還支著幾桿槍,這是幹嘛的呢?

這種場面,在如今應該是見不到了,興建基礎設施,挖土、填土,修田埂。場面壯觀、氣勢恢宏。時不時聽見哪個年輕小夥子哼哼歌,給工作增添了不少樂趣。

穿著白卦子,笑容洋溢的阿姨們正推著獨輪車在運送材料,生活再艱辛,工作再累,也要露出閃亮的白牙出來。這是最自然最甜美的微笑。

陝北的農民伯伯穿著樸素的衣服,肩上搭著一條白毛巾,正牽著牛回家,笑容自然。

興建水庫,促生產,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人們需要水,植物動物需要水,農作物也需要水來補給。

看完,大家有什麼想法呢?假如回到那個年代,你會是什麼感受!

相關焦點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八九十年代,最能體現農村熱鬧場面的就是活紅白喜事了,那時候遇到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拉水,搭棚,壓面,立桌子……都是二十到四十歲的青壯年。灶臺周圍都是年輕的媳婦們,不管是燒開水,還是做飯洗碗,大人幹活,小孩滿院子追逐嬉鬧,都是熱鬧和諧的氣氛。
  • 經典老車:70年代的解放牌汽車什麼樣子?它是中國汽車的見證者!
    導讀:經典老車:70年代的解放牌汽車什麼樣子?它是中國汽車的見證者!說到過去的國產車,大家會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起什麼呢?是過去的紅旗,還是過去的上海牌汽車?當然紅旗與上海牌汽車是能夠代表我們國家的汽車的,但要真正說到我們國家汽車誰是資歷最老的汽車,那應該就非解放牌汽車莫屬!
  • 尼泊爾的鄉村是什麼樣?富人像活在70年代的中國,窮人睡大街!
    尼泊爾的鄉村是什麼樣?富人像活在70年代的中國,窮人睡大街!尼泊爾的鄉村生活是被許多人所嚮往的,因為這裡非常的寧靜,有詩意,所以很多的旅遊愛好者都喜歡到尼泊爾來旅遊,也是為了一睹尼泊爾的風採吧。但是大家對尼泊爾的宣傳和幻想有點過度,沒有哪個國家真正的躲避全球化的局勢,尼泊爾也不例外。
  • 70年代的中國農村彩色照片:那時候雖然窮,但是精神上很富足
    70年代,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革在這一時期結束,改革開放的序幕拉開。那時候的中國農村,也有著不小的變化。圖為中國農村夏天的場景,那時候可沒有空調,夏天太熱了,就光著膀子在外面乘涼,想想也還是挺有意思的。
  • 中國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接近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
    中國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接近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 2016年中國人均GDP為8123美元,接近於70年代末的美國、德國、法國、日本,80年代初的英國,90年代初的韓國。 我國當前人口老齡化水平相當於1970s的美國和義大利、80s的日本 2016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0.8%,近似於70年代的美國、80年代的日本、70年代義大利,但中國老齡化速度快於上述三國。
  • 兩本小說,主角重生回到70年代,得種植系統後,種菜養雞曬日頭
    書名:《歡迎來到70年代》作者:大河東流主角本是一個有錢的單身貴族,就在一天晚上和朋友聚會回家時出了車禍,重生後主角回到了70年代,變成了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種田小農民,還憑空多出一個妻子懷著孕,一向嬌慣的男主遇見這事兒直呼崩潰,在這個年代都是吃完上頓沒下頓,就在主角鬱悶時,系統上線了!
  • 70後的男人現在都是什麼樣子?曬曬自己的照片?
    有一個女兒14歲,一個兒子剛剛4歲,家庭還算美滿吧網友純屬娛樂:71年的豬,從農村身揣80元,帶孩子老婆輾轉來到省城租房子住,先後生下二女兒和兒子,到省城後第三年借錢一部分買第一套房子,第二年交城市增容費把我和孩子共四人戶口遷入,一直一人打工養家,老婆照顧孩子的吃穿上學等家務,08年自己創辦小型加I工廠至今十二年,現有住房三套,門面一套,大女兒本科畢業,現街道辦事處黨政辦主任
  •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
    畫家袁運生與小女兒--一九七八年,袁運生經過二十年右派生涯後,從雲南回到母校中央美院任教授,此後在首都機場創作了當時受到爭議的壁畫《潑水節》。這幅畫一度成為測量意識形態松與緊的晴雨表,這場爭議也為當代中國美術史和變革中的中國留下了記憶。一九七九至一九八O年間攝於中央美術學院袁運生家中。
  • 鏡頭下的中國:中國70年代的生活,看起來也挺好的
    中國七十年代街道還是相對比較落後,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貨品很樸素,人們的衣著也很樸素,街道上也有拉著一車菜的農民,但是我們仍能感到當時街道潔淨條理。鏡頭下的中國:中國70年代的生活,看起來也挺好的在那個年代看場電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可以看到當的電影並不先進,門口兩邊牆上畫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和鍛鍊身體的圖片,這也是當時的主旋律了。這是一張文藝表演中一張群眾狀態的真實寫照,群眾中孩子被父母抱著因為身高太矮看不到,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深情都很專注,當時的文藝演出可不像現在這麼普遍。
  • 八九十年代中國的「暴發戶」是什麼樣子?
    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剛剛起步的時代,中國的生活水平卻普遍較低。改革後的中國,仍舊誕生了許多的「暴發戶」,他們的生活已經比較富裕。圖中是北京的一戶家庭購買了當時非常貴重的日本大屏彩色電視機。
  • 四本都市重生小說,《我的1979》回到70年代,再次面對過往!
    說起《我的1979》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本小說是在都市排行榜裡名列前茅的,講述了一覺醒來,回到70年代,再次面對過往,你猜不透的結局,今天小編就借這篇文章,與大家一起鑑賞分析這幾本都市重生神作。四本都市重生小說,《我的1979》回到70年代,再次面對過往!
  • 重生軍婚文:回到70年代,她用一身醫術治好殘疾軍少,讓他喜當爹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重生軍婚文:回到70年代,她用一身醫術治好殘疾軍少,讓他喜當爹。一、《重生七零甜婚似火》作者:桃漁【簡介】回到70年代,她用一身醫術治好殘疾軍少,讓他喜當爹。可是弟妹不聽話,還有極品的姥姥舅舅等著她怎麼辦?林子矜:「沒關係,本姑娘戰鬥力一流!」景堅:「媳婦不用你動手,看誰不爽我幫你收拾他!」
  • 那時的《芳華》:上世紀70年代部隊文工團什麼樣
    電影《芳華》講述的是上世紀70年代部隊文工團的事情,具體說是「西南的一個省軍區文工團」。導演馮小剛和編劇嚴歌苓都有文工團工作的經歷,而且都是在70年代。70年代,按規定各大單位才能有專業文工團。即各軍區、軍兵種、各總部和海軍艦隊、軍區空軍經中央軍委批准定編的文工團(宣傳隊)。各軍、師和省軍區、軍分區的宣傳隊,儘管有的水平很高,但仍是業餘的。專業文工團的正式演員都是幹部,最低也是正排級;業餘文工團的演員算戰士。在服裝上也是一目了然:幹部演員穿四個兜的,戰士演員穿兩個兜的。不過,說是業餘的,實際上不少都是吃「專業飯」的。
  • 直擊:在八九十年代中國的「暴發戶」是什麼樣子的
    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剛剛起步的時代,中國的生活水平卻普遍較低。改革後的中國,仍舊誕生了許多的「暴發戶」,他們的生活已經比較富裕。圖中是北京的一戶家庭購買了當時非常貴重的日本大屏彩色電視機。圖中是一個牧民家中安裝了當時很少見的電話,這戶人家是村中最早的「萬元戶」依靠養殖發家致富。
  • 沒看過這些數字,你就不知道中國經濟70年發生了什麼
    過去7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國家,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人民,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經濟,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觀察中國經濟70年有哪些變化,看數字最為直觀。貿易大國地位日益鞏固建國初期中國外貿落後失衡,進出口規模十分有限。195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僅為11.3億美元。上世紀50—70年代,進出口略有擴大但仍處於較低水平。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
  • 60年代前的饑荒、70年代的紅薯、80年代的白米,記憶中的舊年代
    那時的家庭都有兄弟姐妹好幾口人,家庭條件好的偶爾能吃上白麵條,晚上父母還要囑咐孩子不要到處說吃了麵條,每次放學回家吃飯都要爭著第一個盛飯,撥開表面的紅薯土豆盛下面的白米飯,但也會因此常常挨揍。60年代饑荒時平民以樹皮充飢出生在6、70年代的父母輩,其實沒有經歷過大饑荒,餓死人的事情只聽長輩們說過,無親身經歷。對於70年代的水稻產量,生產隊的水稻畝產在500斤左右,那時候沒有雜交水稻。
  • 1973年中國老照片:原來70年代中國是這樣子的,圖6讓人懷念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1973,天安門廣場上的年輕人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兩個農村婦女挑著扁擔在搬運石頭,農村裡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一樣要做苦力活。
  • 農村另類大集——全國山河一片紅,仿佛讓我回到了往昔的崢嶸歲月
    今天小編去逛農村大集,發現一個另類的攤點,賣的都是70年代的典籍,出於好奇心蹲下來看看:《毛主席語錄》《農村工作學習文件》《毛主席選集》《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緬懷毛主席》等等敬愛的毛主席頭像,以及最高指示文件,牛皮紙山經破爛斑頗,都幾十年了,這樣保存下來不易
  • 70、80、90年代:回不去的時光,帶不走的舊夢
    對於70、80、90年代的人來說,童年裡沒有迪士尼,沒有長隆歡樂世界。70 年代·代表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憑票供應的年代,人們搶購的景象有糧票就有吃的,那個年代有公分沒糧票一樣買不到吃的70年代的香菸,你見過幾個?
  • 《神奇女俠1984》上映:回到有趣的1980年代
    而愛情的力量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而不是成為你的軟肋。」此外,加朵還談到了與各位主創的合作,她坦言大家組成了「神奇女俠大家庭」:「這是我拍攝過難度最高的電影,但是身邊的人陪我共渡難關,讓拍攝非常特別。」「80年代是一個真正令人難忘的十年」當晚連線的一個有趣環節,是四位主創被主持人問及如果能重來,想回到歷史上哪個年代?結果除了導演派蒂·傑金斯選擇回到1910年代,其餘三位都對那個金色的1980年代念念不忘。其實《WW84》將故事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的「始作俑者」,正是電影的編劇兼導演(也是聯合製片人)派蒂·傑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