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勝是皖南宣城的獵戶,常年在城東麻姑山中行獵。因其毛密須多,鄉人送其綽號「陳毛須」。
某日午後,陳大勝在山中大巖石下小憩。迷糊間覺得有水落在臉上,以為下雨了,睜開眼四處張望,只見烈日當空,萬裡無雲。臉上的水流至鼻腔附近,腥臭無比。
陳大勝瞬間清醒,憑他多年打獵經驗,這不是雨水,而是野獸的口水。當下小心翼翼將腦袋略微探出些,向巖石上張望。只見巖石邊站立一隻老虎,嘴角流淌涎水,滴在巖石間。老虎對面有頭公野豬。兩隻猛獸正相互凝視,蓄勢待發。
陳大勝驚得面無人色,本想悄悄逃走,卻又覺得根本逃不掉,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在巖石下緩步挪動,找準方位,將火槍口對準老虎咽喉,猛發一槍,然後立即躲了起來。
老虎中槍後狂性大發,迅猛無比地撲向野豬,糾纏在一起撕咬起來。大約一頓飯的工夫,老虎與野豬兩敗俱傷,皆倒臥在血泊中奄奄一息。這時,陳大勝拿起火槍先是給了老虎一槍,確認已經死掉,又裝滿火藥擊斃野豬。
因為野豬和死虎,陳大勝發了一筆橫財。此前,他聽鄉間郎中說用虎骨熬成濃膠,是味極其名貴的藥材,可醫治癱瘓及手足萎縮。便將死虎的骨頭留下,熬製成骨膠出售,結果大受歡迎,售賣一空,價錢幾乎和野豬老虎相當。此後進山遂專意尋找老虎,對野雞野兔再無興致。
不久,陳大勝在山中偶然遇虎,慌亂中開了一槍,沒能打死老虎。我們知道,古代的火槍只能單發,射擊完就要重新裝藥填入鉛彈。老虎中彈後猛撲過來,陳大勝根本來不及重裝火藥,轉身向山上懸崖絕壁上攀爬。因為往山下跑肯定跑不過老虎,必死無疑。
爬上懸崖的陳大勝得以逃脫虎口,倖免於難。坐在崖上大口喘氣時,覺得右腳疼痛難忍,仔細一看,大腳趾已經斷掉,估計是剛才攀巖時用力過猛所致。
經此一事後,陳大勝再不敢輕信火槍。要想殺虎唯有另找辦法,於是轉而去學弓弩。學成後,先將弩箭上塗滿毒藥,用家裡雞鴨做實驗。如果雞鴨中箭後尚能撲騰幾下,說明藥力太淺,不足以殺死老虎;倘若只跳一下就死,其箭可用矣!
陳大勝依靠藥弩獵得數頭老虎,熬出來的骨膠遠近聞名。人們皆知道他的骨膠貨真價實,由此打造出個人品牌「陳毛須膠」,賣錢無數,家產近千兩紋銀,富甲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