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宋代測字大師,皇帝派人送字考驗,他輕鬆猜出寫字人身份

2021-01-07 不識史悟

測字算命初始於唐末,當時有一位叫楊德輝的讀書人因受黃巢邀請,準備前往參與起義,臨行前找當地玉局觀的老道崔無為卜算前程如何。崔道士讓他用手中的竹杖在地上隨便寫兩個字,楊德輝便於地上書寫「北千」兩字。崔道士以「千」插入「北」中,然後說:「此去乖角(分離),不宜遠行」,楊聽完遂不赴約。後黃巢兵敗身死,部下也大都死亡殆盡,楊德輝得以倖免。

但測字之術真正得以盛行的卻是在北宋末年,因為當時出了一位大師級的神算人物帶火了這項事業,此人的事跡在宋人筆記小說如《夷堅志》、《寓簡》都有記載,他的名字叫謝石。謝石生於北宋神宗年間,生平愛讀《易經》,後參加科舉屢次失利,心灰意冷下淪落於都城開封,拿著那本翻爛了的《易經》當街替人打卦測字為生,沒想到一炮而紅。事情是這樣的,謝石剛把測字招牌掛出,就來了一位顧客,是替父親問病的,在紙上寫了個「一」字。謝石分析說「一,生字之盡(生最後一畫是一),死之開始(死字第一筆是一),看來令尊病得不輕!那麼,他的生肖屬什麼呢?」 顧客回答說:「屬牛」。謝石接著分析說:「恭喜!看來令尊是有驚無險,『牛』字加『一』就是『生』啊!」不久後,顧客的父親果然病癒了。

謝石以測字為人卜算吉兇無有不中,很快名動京師,就連剛即位的宋徽宗也知道他的大名。我們知道這位道君皇帝也是位天才,除了皇帝這份職業做不來,其他幾乎沒有什麼能難住他的,什麼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隨便玩玩都是宗師級別,對於星卜佔相也有相當的認知。因此,當徽宗聽說外間有位神算子,一時心癢,便寫了個「朝」字,讓御前侍衛拿去考驗一下。謝石一見「朝」字大驚,對送字的侍衛說:「這絕不是閣下所書,『朝』字剝離開來為十月十日,是表示寫字人的生日嗎?」侍衛亦非常驚訝,因為徽宗的生日十月十日是對天下公開的,每年這一天都有慶祝活動。侍衛回宮馳奏,徽宗嘆服不已,派人賞了財物。此後,謝石名聲大振。

謝石死於「靖康之變」前夕,沒有見到國破家亡的傷心事,算是善終,徒弟張久萬繼承了他的衣缽,拆字也頗為靈驗。張久萬佔了謝石名聲的光,隨趙構南下後被聘為中書舍人,類似於皇帝的秘書或顧問的角色。南宋草創初年,局勢不穩,金兵時常南下侵擾,趙構帶著大臣們東躲西藏是家常便飯。某次,正值局勢稍微穩定期間,執政大臣趙鼎隨手寫了個「杭」字問張久萬未來形勢,張久萬分析說:「『杭』字右邊一點加在左邊『木』上,就是『術』字,合起看就是『兀朮』!」。沒多久,駐守平江府的張俊得到線報說金兀朮正厲兵秣馬準備南下,南宋政府提前作了準備,金兀朮未能得逞。嶽飛死後,秦檜權勢燻天,受封為公爵,就連宋高宗趙構每次召見他時靴子裡都暗藏匕首,以給自己壯膽。秦檜後來被封為申王,封王之前曾在地上寫了「一」字,讓張久萬測算自己前程如何。張久萬說:「大喜!相公當加官進爵!」秦檜微笑說:「我已是大宋丞相,爵位為國公,還能加什麼官?」張久萬恭敬的說:「土上加一不就是王嘛!」順便插一句,整個宋朝的節度使、王侯爵位都是榮譽性質的虛銜,沒有實權,南宋的大將韓世忠、楊沂中解除兵權後都被封王。而大名鼎鼎的英雄嶽飛在冤死六十年後才被追封為「鄂王」,世稱嶽武穆王,不過他已長存於國人心中,區區王銜不要也罷!

相關焦點

  • 從測字遊戲看漢字奧妙(學林百家)
    測字,又稱拆字。根據漢字的不同形體,或增減筆畫,或拆開偏旁,或打亂結構,作出富有神秘色彩的解釋。  測字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隋代又名「破字」,宋代則稱「相字」。  這種信口開河的解說,當然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不妨把它視作一種文字遊戲。  早期的測字,往往和圓夢扯在一起。
  • 他被尊為測字業祖師爺,碰上不識字的人測字怎麼解?
    古老的測字術,是方士掌握的一種謀生技能。所謂測字,就是讓人任取一字,將字分拆組合,以判斷人事因果、前途、兇吉的一種佔卜活動。測字雖然有其荒誕不經的一面,但也是華夏文明獨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不能簡單將之視為封建糟粕而予以完全否定。
  • 測字算命,不信不行!太神了……
    因寫字手杖為土塊所梗阻,所以〝問〞字兩旁豎畫寫得傾斜飄飛。幾成〝問〞字。謝石更為驚異。心道:〝左邊看是『君』字,右邊看還是『君』必是『天下一人』的皇帝了。〞於是,他趕快下拜。 高宗說:〝請別多說話。〞謝石伏地謝恩,高宗因此召他上朝為官,第二天,高宗在偏殿召見謝石時,寫了一個〝春〞字,令其相看。謝石回奏道:〝『秦』字頭太重,壓得日無光。〞高宗默默無語。當時正值秦檜當權。
  • 測字算命方法,拆字
    算命詳解 :筆跡學測字除了對字的拆除以外,最重要是所測的字的筆跡了。筆跡是人書寫後留下的痕跡。字的筆跡常會袒露人的心跡,呈現人的個性。例如,性格穩篤的人,寫出的字也較持重;性情急躁的人,寫的字就會龍飛鳳舞,富有才氣,性情內向的人,寫的字往往會軟軟綿綿的。
  •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連寫哪三個字?測字先生看後皆說大明必亡!
    崇禎皇帝雖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怎奈他既無治國深謀,又無任人之智,加之性情嚴酷,多疑好猜忌,對朝臣動輒怒斥、問罪、誅殺、凌遲,對百姓常年亂施苛政,因而大明朝堂上罕有忠貞效命之臣,朝堂外也是三千裡亡國景象。講崇禎測字的故事前,不妨來看看崇禎朝的的亡國景象——大明自進入崇禎朝,北方連年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尤其陝西,民間如獄。
  • 「行」、「粉」測字佔遠行人信息,什麼時候歸家?身體狀況如何?
    之前我們講解了《玄黃克應歌》,講解了外應在測字中的應用,以及測字佔胎產或者說佔六甲的知識。那今天呢,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測字。在古代呢,通訊條件比較落後,如果家中有親朋出遠門了,他什麼時候回來,他在異鄉可安好,這些都不得而知;就算是有書信傳來,信件到達時可能已距離發信時有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啊,古時候人們就會把這種種心中的困惑求助於佔卜。
  • 測字算命真的準嗎?說說測字算命的幾種常用方法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傳統的測字術是如何在門間流傳的?中國通過易經演化出來的各種預測術是非常多的,有八字,有六爻預測,梅花易數,以及大留任等等,而在這裡面最容易也最常見的則是測字術。因為在古代落魄的秀才,沒有經濟支柱的文人都會選擇測字,已成為自己的生計。
  • 易經測字傳說——謝石
    測字」又稱「相字」,是古人的一種文字崇拜形式。形成這種文字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古人對漢字知識的匱乏,只知用而不知其源。據說測字起源於周朝,不過那時流行的「測字」方式與人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測字術士沿街擺攤的形勢相差甚遠。周朝時期,我國還處於使用甲骨文的階段,當時的人們將龜甲投入火中,經過一番灼燒後,再將其取出,根據龜甲龜裂的痕跡佔卜吉兇。
  • 皇帝為了考驗他,賜2個梨命他分給900人吃,事後皇帝也服了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年間唐太宗命瀛州刺史的盧祖尚出任交州(今越南北部地區)都督,盧祖尚一口答應,但是回家細想之後認為交州路途遙遠,便上書唐太宗,說自己不宜遠行,請皇上另派他人。唐太宗這就怒了,詔書都下了怎麼能反悔呢?第二天開庭,唐太宗當場就殺了盧祖尚。
  • 大師給皇帝測字,測三個字後,皇帝:多少錢?大師:不敢收死人錢
    大明王朝在我國歷史上也統治了幾百年,最終倒在了崇禎皇帝的手上,其實這和崇禎皇帝沒有太大的關係,明朝在崇禎皇帝前就已經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到了崇禎皇帝這一代,他已經沒有了反抗的資本,大明王朝的滅亡,已經成為時代的一種趨勢。
  • 秦檜測字算命,算命先生準確預測了秦檜的未來,原因令人嘆服!
    導讀:南宋宋高宗建炎年間,在杭州有一個讀書人出身的算命先生,此人姓周,人稱周生。周生有一樣特長,會測字,善於根據每個前來測字的人寫的字,來推算寫字之人未來會遭遇的事情。當時金國大軍南下,意圖俘虜宋高宗趙構,滅掉南宋,因此國家動蕩,人心惶惶,宋高宗一直逃到了杭州才算是安定了下來。
  • 測字:為何能測出你運勢?
    妻子邊哭泣邊說:「在城中黃家街巷別人都叫他『活神仙』測卦告訴我你今天晚上要回來,我所以先就把飯做好了在等你回家,不信你去那裡好多人找他預測」。 此人急行跑步回家,把門猛烈推開,妻子正在上吊。和丈夫折騰了一夜的妻子,一時想不開,等丈夫一出門就找了一條繩子上吊尋短見自盡想一走了之。神算「不過五」用梅花易數取外應,此人在報「口」字的同時正來人經過,因為天冷,站在樹下手拿圍巾正在膊子上挽纏,「口」「巾」上下合字「吊」。下面,鄭博士再說說歷史上最著名的測字皇帝的故事。
  • 皇帝聽說一人有帝王之命,派人將他抓來,觀其樣貌後大喜:封官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很少人會相信宿命論,但在中國古代,不僅是普通百姓,就連帝王將相都對宿命論深信不疑。有些草根出身的皇帝,都會為自己編造一個神奇故事。比如漢高祖劉邦,說母親晚上夢到了一條蛟龍,因此懷孕生下了他,故稱自己為赤帝之子。古代也有一些神算,能夠根據生辰八字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其事跡被傳的神乎其神。究竟有沒有命運這一說呢?
  • 測字術,古代的文化還是糟粕?
    明成祖還是燕王的時候,曾到一個測字攤上,隨手寫了一個「帛」字。相士一看,立刻跪下謝罪,朱棣趕忙將他扶起,相士說:「帛字是皇頭帝腳啊,那哪是一般人能寫得出來的呀。」  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相字大師是宋代的謝石,他曾為大宋兩皇帝測字,後來被奸臣秦檜害死。南宋時的周生也精通拆字術。宋以後,民間善此術者不在少數。
  • 測字 | 因神測名揚天下,得到兩位帝王的啟用,但最終因術而亡身
    人與人不同,字與字也就不一樣,測字先生通過一定的技法,考察人或事的吉兇休咎。測字法有裝頭、接腳、穿心、包籠、破解、添筆、減筆、對關、摘字、觀梅等具體解法。 言語是人們心靈深處的聲音;寫字則是反映人們內心深處的圖畫。人的心思好象筆一樣,人們在寫字時就無意識地把心思反映在字的一筆一畫裡。
  • 慈禧病危時,李蓮英曾找此人測字,他斷然說這是「兩龍賓天」之兆
    其中有一段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陳存仁的師父、名醫丁福保委託作者去測字佔卜的故事十分有趣。這個測字先生名叫丁太炎,慈禧太后病危時,李蓮英曾找此人測字,他斷然說,這字是「兩龍賓天」之兆,李蓮英不信,丁太炎入獄後不久果然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先後駕崩。而林森、丁福保與作者陳存仁找丁太炎測字的結果也都非常靈驗。陳存仁(1908—1990),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醫。
  • 字藏天機——古人測字方法及案例故事
    因此,取字也從取有形的字異化到取無形的字,這樣大大地擴大了測字的途徑。這種起卦方法和梅花易數真的太像了,從作者個人角度來說,二者是可以互通的。無字求測,就是測字人藉助於求測人當時的周圍環境,根據外界人事的某些特徵組成的字來判斷吉兇。如有汲水人從求測者身旁走過,「水」與「立」兩字組成一個「泣」字,根據「泣」字就可求測,無需求測人開口或寫字。
  • 中國古代測字術的歷史演化過程,和背後寄生的文化根源
    圖:僧一行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也記載,峽中有瞿天師能預測未來,某日到四川夔州說,今晚有八人到此,要好好招待。人莫知其意。後來當晚發生火災,眾人才恍然「八人」實為「火」字分拆。上述事例,說明唐代時測字術已經非常普遍了,但比之宋代之盛行程度,還是相差太多。
  • 崇禎皇帝喬裝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說了什麼?崇禎臉色蒼白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是一個悲情皇帝,從木匠哥哥手中接手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明,應該說,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他確實想力挽狂瀾,可是天災人禍不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到後期,還得兩線作戰,既要鎮壓農民起義,又要對付後金,他真是心力交瘁。人在重大變故的時候、都會莫名的懷疑自己,然後就會無來由地相信外力,崇禎也不例外,面對垂死的大明,他還抱有一線希望。
  • 汪龍先生測字實例,通過一字就能測出有無子息?是如何做到的?
    之前我們講解了許多測字的卦例,屢次提到一位汪龍先生。汪龍先生是宋代四大測字家之一,他的測字方法別具一格,融入了陰陽五行,八卦,天幹地支的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測字的理論體系。汪先生早年雙目失明,人稱「瞎龍」。那最近幾期視頻呢,我們就來講解一些汪先生的測字實例。之前我們已經講解了4個卦例,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