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了考驗他,賜2個梨命他分給900人吃,事後皇帝也服了

2020-11-24 騰訊網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年間唐太宗命瀛州刺史的盧祖尚出任交州(今越南北部地區)都督,盧祖尚一口答應,但是回家細想之後認為交州路途遙遠,便上書唐太宗,說自己不宜遠行,請皇上另派他人。唐太宗這就怒了,詔書都下了怎麼能反悔呢?第二天開庭,唐太宗當場就殺了盧祖尚。

自古以來,都說伴君如伴虎,皇帝賜下的命令沒有誰敢違背,都是盡心盡力的做好,免遭殺身之禍。武則天時期就有這麼一位老族長,巧妙的解決了皇帝提出的難題,不僅擺脫了家族被抄的命運,還獲得了皇帝的賞賜。

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李治在位期間,雖說是政通人和,朝局平順,但李治一直都有一個心病,他非常希望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他的父親發動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殺害了自己的叔伯李建成和李元吉,後來又殺了漢王李元昌。登上皇位後自己和其他兄弟之間也是貌合神離。將自己父親的妃子武則天納入後宮之後,頻頻遭人議論,後宮之中也是摩擦不斷。

家裡面這些么蛾子事情讓李治非常苦惱,這時候他聽說河南有一個張氏家族,人丁興旺,900多個人住在一起卻都是和和氣氣。李治感到非常不解,自己的親人都是皇親國戚,從小也是飽讀聖賢書,尚且都不能做到和諧共處,你們一些山野村夫,怎麼就能這麼和睦?665年,李治攜武后和文武百官一起前往泰山封禪。途中李治特意改道,前往河南鄆州,想要看看張家是不是浪得虛名。

到了張家後,李治感覺張家是見面更勝聞名。張家族長張公藝時年88歲,子嗣興旺,九代同堂。全家約900人,共同住在一個大宅子裡面。宅子分為很多個生活區,所有家庭成員的收入都上交家族,由組長統一分配。鄰居們都說他們從來都不吵架不鬧矛盾,每個人相處都和和氣氣,好得就跟一家人似的。

李治對張公藝的治家之道非常感興趣,竟不顧皇帝顏面向張公藝請教,張公藝說到,「治家之道無非就是一碗水端平,張家財產完全公有,人人平等。就比如我們吃飯,900個人一起吃飯,每次吃飯就各分坐席,男女老少各有分席,吃的飯菜也都是一模一樣」

李治聽到後心中暗自讚嘆,他決定考驗一下張公藝,便取了兩個梨要張公藝平均分給每一個人,做不到的話就滿門抄斬。張公藝接過梨,命人將梨打碎成末,放入水中,做成梨汁,家族內每個人分一碗。

看到張公藝做法後李治非常驚訝,他再次請教張公藝處理家務事的秘訣。張公藝便在紙上寫下一百個忍字,並告訴李治治家的秘訣就是讓每個家庭成員懂得謙遜忍讓,這樣就能做到家庭和睦。

李治龍顏大悅,賜字「百忍義門」,河南張家也自稱為百忍堂一直傳承到了現在。

相關焦點

  • 皇帝賜他免死鐵券,他似乎明白了什麼,轉身就叛變,這警覺性真強
    他上書唐德宗,舉報其寵臣盧杞、趙贊、白志貞等人的惡行,要求唐德宗處置這些奸臣。唐德宗為了籠絡好這個北方大將,只好貶了他們官。因為此事,李懷光和唐德宗結下了梁子,君臣二人之間心生嫌隙。
  • 乾隆皇帝是個敗家子?但他這一點比其他皇帝做得都好
    大家對清朝哪位皇帝印象最為深刻?絕大部分人都會說是乾隆皇帝。這位皇帝頻頻登上螢屏,總是一副儒雅和風流倜儻的形象。因為他一次又一次被"戲說",他的風流韻事和那些"大明湖的夏雨荷"也成為人們的談資。
  • 鹹豐皇帝年紀輕輕,為何31歲就駕崩?他這3個惡習就是「催命符」
    按理來說,皇帝的生活十分好 ,三十歲也正是人生壯年的時候,那麼鹹豐皇帝為何早早駕崩呢?其實這和鹹豐皇帝平時的壞習慣是分不開的。一位體質不好的皇帝在古代,選任君主是十分嚴格的,身有殘疾的皇子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對於權力的追求,一直以來就是香餑餑。在古代,許多人即位之後,為了能夠在位時間更長,都會找各種延年益壽的方法。
  • 「睚眥必報」的皇帝刨了得罪他的人的墳地,為了什麼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還沒有登基時,身為「北齊四貴」之一的高隆之經常欺負他。等到神武帝高歡要把皇位禪讓給他的次子高洋時,所有大臣包括高隆之都起來反對,高洋於是非常生氣,牢牢記在心裡。過了不久,高洋實在痛恨高隆之,就命令他手下的武士打了高隆之一百拳,把他仍在路讓,被打成重傷的高隆之跟從聖駕回宮的時候由於傷勢過重死在了路上。高洋當上皇帝後晚年非常多疑殘暴,他想起當年高隆之對他所做的那些事越來越生氣,就把他兒子等十幾個人抓來,扔在河裡淹死了。這還不解恨,高洋又命人刨了高隆之的墳,把屍體大卸八塊扔在了河裡。
  • 這一輩子,他做了三次皇帝
    總體原則就是要他保持謙遜,以顯聖德。這一年,溥儀12歲。日常生活除了跟著師傅們讀書、看報,就是玩遊戲。他還是個孩子。但他不僅是個孩子。他知道張勳及其軍隊一直保留著辮子,知道張勳在袁世凱死後曾發表通電,第一條就是表示「尊重優待清室各條」。他因此對張勳頗有好感,想看看這位「忠臣」長什麼樣子。這次召見僅持續了五六分鐘。
  • 此人是宋代測字大師,皇帝派人送字考驗,他輕鬆猜出寫字人身份
    但測字之術真正得以盛行的卻是在北宋末年,因為當時出了一位大師級的神算人物帶火了這項事業,此人的事跡在宋人筆記小說如《夷堅志》、《寓簡》都有記載,他的名字叫謝石。謝石生於北宋神宗年間,生平愛讀《易經》,後參加科舉屢次失利,心灰意冷下淪落於都城開封,拿著那本翻爛了的《易經》當街替人打卦測字為生,沒想到一炮而紅。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清朝皇帝一天都做些什麼呢?
  • 神聖羅馬帝國開國皇帝,50歲從國王升為皇帝,教皇淪為他的傀儡
    公元941年春天,亨利安排人刺殺奧託,但是奧託識破了陰謀,亨利逃亡後被緝拿歸案,奧託依然原諒了他。當年聖誕節,亨利在法蘭克福行宮身穿粗布懺悔服,匍匐在哥哥腳下求饒,國王彎腰將弟弟扶了起來。他明白,自己需要王族內部的團結,所以他選擇以德報怨感化亨利,並且在巴伐利亞公爵死後,將爵位授予亨利。然而,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奧託,或者,正是因為覺得即使反叛失敗也不必擔心受到嚴懲,反而加緊了叛亂活動。
  •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是誰?他叫什麼?為什麼活到了1967年?
    那就來聽聽這人的故事吧,也許你能懂他,在歷史荒野中,有人願意了解你,也算是一種嘆息的慰藉吧! 1909年12月2日,三歲的小溥儀繼承皇統。因年紀尚小,由光緒皇后隆裕和載灃(溥儀他老爹)攝政。
  • 為了立太子,這位知名皇帝毫不猶豫殺了太子的媽,事後還語重心長作...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個兒子:除長子劉據外,次子齊懷王劉閎早逝,其餘依次為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少子劉弗陵。劉據死後,燕王劉旦認為按照順序應該輪到自己,便上書漢武帝,表示自己願意進京宿衛,呆在漢武帝身邊,想以此討得漢武帝的歡心,被立為太子。沒想到漢武帝看穿了他的圖謀,殺掉了他的使者,還削掉他三個縣的封地。廣陵王劉胥平素喜好遊樂,行為舉止不端,也沒被漢武帝看中。
  • 他堪稱是歷史上完美的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大好江山拱手送人
    若要論生平無懈可擊,死後無一微詞,可以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的——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只當了五年半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都凝集了中國曆朝歷代帝王的美德。在位期間,柴榮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心民生,使國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勢發展。
  • 此人功勞文採比肩張居正,皇帝賜諡號「文忠」,卻被黑成奸惡之徒
    所以說,時人不免將兩人經常性比較,因為兩人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死後諡號相同,而且都擔任過首輔,而且都是在天子年幼時候盡力輔佐,正因為兩人如此多的相似性,歷史上將兩人作對比的人大有人在。張居正張璁的政治生涯其實非常不順利,八次會試後,他才取得了進士,按理說,他應該對自己仕途異常珍惜,但是他還是堅持給嘉靖皇帝上書,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心中那一份「道理」。
  • 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他是個標準的皇帝
    然而,電視劇中的仁宗不過是經過編劇美化後的形象,在正史中,哪怕以仁著稱,他也擁有一切古代皇帝所具有的標配,如三宮六院、風流好色,博愛、薄情、小心眼、疑心重等屬性。十一年隱忍,一朝翻身便翻臉仁宗皇帝登基時才十三歲,為了避免他被人從皇帝寶座上趕下來,他的皇帝爹在去世時便指定了老婆劉皇后攝政為兒子保駕護航。
  • 他是我國歷史上最痴情的皇帝,為亡妻滅了仇家滿門!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今天我要說的這個人是一位皇帝,而且還是一位痴情的皇帝,他的妻子遭受權臣毒手後去世,這位皇帝悲憤交集,發誓要為妻子報仇。這位權臣死後,皇帝一步一步削弱其家族勢力 ,最後滅了家族滿門。這位皇帝是誰呢?是怎樣的深厚感情才能讓這位皇帝如此大動幹戈?先別急,聽我慢慢給你講述這段愛恨情仇。在此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男主角。
  • 皇帝亂點狀元譜:皇帝點狀元不看文章看什麼?所有大臣沒想到!
    進士分三等,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就是金字塔頂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大致三五十名不等,賜進士出身。三甲約三五百名不等,賜同進士出身。等級不同,在使用上差別很大,所有考生都想考取好名次,以求大用。所以,殿試雖不再淘汰,但競爭同樣很激烈。殿試之後,主考官初擬名次,連同答卷上報皇帝欽定。這個就叫點狀元。從某種意義上說,進士是自己考出來的,狀元是皇帝點出來的。
  • 康熙皇帝的愨惠皇貴妃是他的表妹兼小姨子,曾經撫養過乾隆皇帝
    貴妃佟佳氏壽命極長,雍正皇帝都駕崩了,她還活著,乾隆元年,她又晉尊為皇祖壽琪皇貴太妃。在乾隆年間,佟佳氏日子過得不錯,乾隆帝念其撫育恩情,自然會孝順她。乾隆八年四月初一,佟佳氏薨逝,終年七十六歲,諡為愨惠皇貴妃;十二月十一日辰時,奉安於景陵皇貴妃園寢,即雙妃園寢。乾隆皇帝很會做面子工程,因愨惠皇貴妃和溫惠太妃瓜爾佳氏(和妃)撫養過他,給她們倆個建了雙妃園寢。
  •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連寫哪三個字?測字先生看後皆說大明必亡!
    崇禎皇帝雖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怎奈他既無治國深謀,又無任人之智,加之性情嚴酷,多疑好猜忌,對朝臣動輒怒斥、問罪、誅殺、凌遲,對百姓常年亂施苛政,因而大明朝堂上罕有忠貞效命之臣,朝堂外也是三千裡亡國景象。講崇禎測字的故事前,不妨來看看崇禎朝的的亡國景象——大明自進入崇禎朝,北方連年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尤其陝西,民間如獄。
  • 水滸英雄中背景最牛的人,連皇帝都不能動他,堪稱大BOSS
    這一百零八人中,有一人因身世特殊、背景深厚,擁有免死金牌,連皇帝都不能動他,堪稱屹立於雲端的人,隱藏大BOSS。他就是小旋風柴進。柴進「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齒須,三十四五年紀」,是一個非常正面討喜的形象。他為人也非常好,在書中的設定是一個仗義豪邁、喜歡結交各路豪傑的人物。
  • 皇帝聽說一人有帝王之命,派人將他抓來,觀其樣貌後大喜:封官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聽說一人具有帝王之命,不僅非常憤怒,而且內心相當害怕,就派人把此人抓到皇宮,並準備親手將其幹掉,以防患於未然。然而,當見到這個人的模樣後,朱元璋不僅沒有殺他,反而要封他做官。眾所周知,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挨餓受凍,為了能夠吃飽飯,很小的時候就給地主放牛。他十幾歲的時候,由於發生了天災,地裡幾乎顆粒無收,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父母和哥哥先後去世。
  • 他明明當過漢朝皇帝,卻被踢出「帝王本紀」
    只活了短短三十多年的劉賀,經歷過王、帝、民、侯四個身份的「時間管理大師」,人生也算是跌宕起伏了。到底是什麼,塑造了他的「不同凡響」呢? 一個傳奇的人,一般都會有傳奇的出身,劉賀也不例外。 他的祖父,乃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他的祖母,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