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七夕的小故事

2021-01-19 騰訊網

馬上就要到七夕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愛情旅館就會成為約會的熱門去處,開個小小的玩笑。現在傳統七夕女兒節習俗逐漸沒落,越來越商業化,少了一份韻味,今天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七夕。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織女星與兩旁兩顆較暗的星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在此東面可見牛郎星。漢朝以後,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適齡男女的節日。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

目前成為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主要的習俗是乞巧、祈願、拜織女、吃巧果、染指甲、結紮巧姑等。甚至流傳到日本,亦是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惟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把七夕節改為陽曆的7月7日。

目前七夕在中國、臺灣等地區被商人炒作為情人節,但實際上七夕主軸是乞巧,在傳統習俗中並無情人節的含意。

名稱由來

夏季大三角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織女一又稱為織女星或天琴座α(α Lyr,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它也是是「夏季大三角」的頂點之一。在中國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

牛郎星名稱的由來,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而《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河鼓二,即著名的「牛郎星」,「天鷹座α」(α Aql/Altair),又叫「牽牛星」或「大將軍」,在日文中稱作「彥星」。

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恆星,白色。在星空觀測中,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角。與天琴座的織女一,構成七夕神話中的牛郎織女。而牛郎星的兩顆伴星——河鼓一(天鷹座β星)和河鼓三(天鷹座γ星)則是牛郎與織女所生的兩個孩子。該神話在東亞、東南亞及其他華人地區流傳甚廣,在日本民俗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被部分人譽為中國文化中的故事愛情經典。七夕節的由來。牛郎織女故事的起源很早。牛郎織女之說最早記載於《詩經 小雅 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這裡的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稱。兩個星宿隔著銀河東西對望。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提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時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人格。西漢劉安《淮南子》中有「七夕烏鵲填河成橋渡織女」的記載,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中則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可知當時民間已有牛郎織女度銀河相會並有鵲橋的傳說。七夕也起於漢初武帝之時,因為武帝出生於七月七日。三國魏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這時兩人已成為夫婦。

漢代牛郎織女傳說在流傳過程中同時遇到了董永傳說,從而形成了牛郎織女傳說與董永傳說互相影響的現象,主要的因素是女主角都是天上的織女。晉朝幹寶的《搜神記》同時收錄這兩個故事。

南朝梁殷芸《小說》提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機杼。天帝怒,責另歸東西,但使一年一度相會。」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然成形。

最早記載天上仙女洗澡被偷仙衣的情節,是晉代幹寶《搜神記》卷十四中的《毛衣女》故事,「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復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這類故事被稱為「羽衣仙女」,又稱「天鵝處女」故事(Swan Maiden Tale),是世界級的故事情節。

董永傳說吸收了《毛衣女》故事中的仙女沐浴母題,同時吸收了《田崑崙》故事中的尋母母題。晚唐五代敦煌殘卷《董永變文》提到董永的兒子董仲七歲外出尋母,有道士孫賓告訴他:「阿耨池邊澡浴來,先於樹下隱潛藏。三個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邊旁。脫卻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時縱見小兒郎。」宋代張耒的《七夕歌》將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整合,但劇情仍未提及偷衣娶妻之事。明朝萬曆年間朱名世的小說《牛郎織女傳》首次在故事中添加了牛郎趁織女洗澡偷衣的情節。

目前流行的牛郎織女故事是結合了「董永與織女」、「毛衣女」、「兩兄弟」等情節,並且加入鵲橋相會,七夕等民俗。如於長敏所說:「文學家從牛女兩星座聯想到一對戀人,又從天上聯想到人間。人間已有飛鳥化女洗浴說(如〈田崑崙〉),有織女下凡說(如〈董永與織女〉),有人鳥結婚生子說(如〈毛衣女〉),將這幾個傳說綜合起來,並與文學家創造的牛郎織女愛情傳說聯繫在一起,便逐漸產生了〈牛郎織女〉的傳說。」

故事內涵諷刺說

古人對「牛郎」與「織女」早期的形象,都頗有現實諷刺意義:織女不織布、牛郎不駕車,強調牽牛與織女的徒有虛名,從而諷剌古時貴族不勞而獲的行徑。

漢以後的民間傳說充滿了貴賤有別的味道,織女嫁牛郎也是無奈之舉,牛郎之所以能跨越門第,娶到織女,是在老牛的指引下竊取仙衣所致,織女婚後大多是想方設法拿回仙衣逃離人間。返回天國。

遷徙說

有說法稱牛郎織女的故事指的是炎黃大戰後,炎帝部落遭到黃帝驅逐而南遷的歷史故事。

西漢時,牛郎織女被描述成兩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描寫「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指昆明池兩邊的牛郎、織女雕像。

北宋秦觀所填之鵲橋仙一詞更浪漫: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節慶習俗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分,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彩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巧。[6][7][8][9]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乞巧習俗後來演變成許願,不限於女性乞求巧手和姻緣。農曆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爺聖誕,求功名的男子會祭拜魁星。在一些地區如日本則變成祈求一切願望的日子。

在日本,人們也有過七夕的習慣,其詳細來源淵遠流長,是為早期中日文化交流,中國的七夕與日本傳統文化互相融合,七夕的風俗在奈良時代已由中國傳入日本,但日本人很快便將它本地化。除了中國傳統的「牛郎織女傳說」外,日本人加進了棚機傳說。「棚機傳說」原出《古事記》,謂古時有一少女棚機的為了替村莊消災解難,在水邊織衣祭神,並結成一夜夫妻。奈良時期以來,七夕紀念棚機及牛郎織女並存,從七夕的日文是たなばた可見「棚機傳說」的影響。另外補充一點,日本「七夕」的念法為「たなばた」由日文中的「棚機津女(たなばたつめ)」(織女)而來,而不是直接音讀為「しちせき」。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把七夕由農曆改為格里曆的七月七日,不過還是有少數地區繼續沿用舊曆天保曆(被稱為「舊七夕」),其中日本最有名的七夕祭典,莫過於「仙臺七夕祭」。 「仙臺七夕祭」(仙臺七夕まつり)又稱「本祭」。為期三天的「仙臺七夕祭」,只能用豪華燦爛來形容,特有的仙臺七夕裝飾純手工製造,一支從十幾萬日圓到數百萬日幣都有,最後還會有評點,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慶典味道。

「做十六歲」因與七夕習俗結合,也與七夕同時期。做十六歲(臺灣閩南語偏漳腔:tsò-tsa p-la k-huè;偏泉腔:tsuè-tsa p-la k-hè/tserè-tsa p-la k-hèr),為閩南人的成年禮習俗。見於福建泉州及臺灣。七夕即為兒童守護神七星娘娘誕辰,臺南此習俗盛行,起源清治時期於五條港工作的苦力,在十六歲成年前僅能領半薪,故在十六歲當年的七夕時分,敬謝兒童守護神七娘媽而衍生的民間傳統文化,故以主祀七娘媽的開隆宮最為鼎盛。

七夕當日的開隆宮

相關焦點

  • 七夕公布戀情發朋友圈的說說霸氣詞句 七夕情侶發的情話句子
    再過幾天就是2019年的七夕情人節了,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適合在七夕這一天公布戀情發朋友圈的說說霸氣詞句,情侶們七夕發的情話句子大全。  七夕公布戀情發朋友圈的說說、情話句子大全:  1.我不相信永遠的愛戀,我只知道我對你的愛只能一天勝過一天。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2020七夕情人節表白唯美短句 2020年七夕適合表白文案情話說說
    又是一個浪漫的七夕情人節了,各位小夥伴們有對象的是不是在糾結送禮物,沒對象的肯定在想如何表白吧,不管怎麼樣甜甜的情話句子,你值得擁有。下面小編帶來:2020七夕情人節超甜的表白唯美短句 2020七夕適合表白的很甜文案情話說說。2020七夕情人節超甜的表白唯美短句1、初次見面的時候,沒想到會這樣愛你。
  • 牛郎織女的傳說,到日本卻成了勵志故事?中日七夕節大有不同
    中國的七夕傳說是牛郎織女,這個故事是中國人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完善的,西周時期的《詩經·小雅·大東》中已經出現了銀河,而在戰國時期的《夏小正》和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發現的竹簡中則已經出現了牛郎與織女相愛並結為夫妻,卻因為銀河的阻隔而不能相見,隨後漢朝又增加了鵲橋,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才將這個故事的情節逐漸形成。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的演變流逝,七夕節現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 七夕情人節微信表白甜蜜說說 2020最美最甜的句子
    七夕情人節微信表白甜蜜說說 2020最美最甜的句子時間:2020-08-25 12: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情人節微信表白甜蜜說說 2020最美最甜的句子 1.因為你是 ,所以拿命珍惜。 2.我願與你安生行走,白首不離。 3.和你在一起,迎接每一個de陽光。
  • 七夕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介紹 牛郎織女是幾月幾日相會的日子?
    在說起七夕節的時候,人們可能不會覺得陌生,這個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在這個節日當中也流傳著一些故事,那麼七夕歷史故事是什麼呢?關於七夕來歷典故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100字  七夕節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的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
  • 七夕將至 看詩詞佳話裡的鵲橋故事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七夕節」你不知道的故事傳說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入秋後的「第七天」,為什麼喜鵲的頭頂是「禿的」?一年一度的七夕將至,古人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詩篇,給人們無限的瞎想與希冀,其中以《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和宋代秦觀的《鵲橋仙》最為出名,先來一起欣賞下: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 民間故事——七夕是月老七世的執念!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其實在這個故事的背後,還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幫助牛郎的老爺爺究竟是誰?他為什麼要幫牛郎那?接下來我們先了解一下七夕這個故事。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怎麼來的?七夕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在這短短幾行詩句中,後世「七夕」故事的幾大元素:織女、牽牛和銀河,悉數登場,但彼此之間還並沒什麼關係。牛郎和織女之間的婚姻,那是後來的事。牛郎織女的故事從哪裡來?這就得從古人觀察星空的目的說起了。跟現代人不同,古人對天文學的研究,基於非常實用的出發點:為了確定時間和節令。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中國人自古以來以嚴肅規矩著稱,相對於西方人的浪漫熱情來說顯得十分保守。然而在古人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不乏有一些突破世俗的愛情故事,被傳頌了幾千年。在那個婚姻和愛情被藏在屋子裡不能拿出來見人的時代,那些愛情故事就像天空中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星,讓人心懷神往。
  • 七夕節丨藝術與愛情最相配
    近年來,隨著時代變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節日受到了不小衝擊。這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上古傳說中,農曆7月7是天上痴男怨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現如今,七夕情人節慢慢已成為青年男女們追崇時尚、表達愛意的一個特殊節日,甚至還波及了不少中老年。七夕節無疑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 他的七夕故事改寫了中國歷史
    昨天給大家講了牛郎織女的狗血愛情故事偷窺、裸婚、異地……今天的眼光看牛郎織女你還覺得浪漫嗎?我們今天再來講一個熱血的七夕故事,有家、有國、有真愛!並改寫了中國的歷史!01黑化或白化?趙光義想必是不明白趙匡胤的惜才之心,費盡心思消磨李煜的心志,霸佔小周后。李煜的思國悲國之情傾於詩詞之中,日日感傷懷舊,終於惹怒了趙光義。七月初七,李煜在自己的生辰之日,死於牽機藥,留下了傳頌千年的文學作品。在命運的輪迴中,他用詞,交代了自己的一生。後人評說,他管不了。
  • 總臺七夕節目豐富多彩
    《傳家》之「跨越時空的愛情信物」播出時間:8月25日 18:00播出平臺:CCTV-1 央視頻 超甜看點:從古今浪漫禮物領略愛情真諦從2700年前晉國大師送給妻子的「子仲姜盤」,到今天95後小木匠安旭為妻子親手製作的各式小禮物,這些精巧用心的愛情信物隔空呼應。
  • 牛郎織女愛情故事與七夕節有何淵源?都有哪些原型?廁神戚夫人
    導語:牛郎織女愛情故事與七夕節有何淵源?都有哪些原型?廁神戚夫人,鄭交甫會江妃。七夕節被看作是本土的情人節,到了七夕節不能不說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那麼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到底是怎麼與七夕節銜接起來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這麼深入人心呢?
  • 七夕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星宿崇拜衍化成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相傳很早以前,西河有個小夥子叫牛郎,年幼時父母雙亡,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只好投籬寄宿在哥嫂家裡。牛郎織女堅貞不屈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用它們的身體在天河兩岸搭建一座彩橋(即鵲橋),讓牛郎織女夫妻倆在七夕晚鵲橋上相見。根據文史記載,七夕節是起始於上古時代,在西漢時開始普及,最鼎盛時期是宋朝,當時就有詩人題道: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2006年5月20日已經被我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關於七夕的搞笑說說帶圖片,笑死人不償命!
    1.為啥又到七夕了,我怎麼又有女朋友了,我只是想單一會身,怎麼就那麼難!2.我房間裡堆滿了七夕情人節禮物,我不是高富帥,我只是個懶惰的快遞員。5.別跟我說七夕快樂了,也別問我去哪,我就在家玩連連看,消滅一對是一對。6.如果七夕你覺得孤單,就把燈關了放一部恐怖片,過一會你就覺得你不是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