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

2021-01-09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黨章 (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 【字號 大 中 小】【論壇】【列印】【關閉】

  第一章名稱

    (1 )定名:中國共產黨為共產國際之一部分,命名為「中國共產黨」,為共產國際支部。

    第二章黨員

    (2 )入黨資格:凡承認共產國際和本黨黨綱及黨章,加入黨的組織之一,在其中積極工作,服從共產國際和本黨一切決議案且經常繳納黨費者,均得為本黨黨員。

    (3 )入黨手續:新黨員入黨時,由黨支部通過 ,並須經過本縣委,或等於縣委組織的區委之批准,入黨的條件分下列數種:

    (甲)工廠工人須經黨員一人介紹,由生產支部通過。

    (乙)農民手工業者,知識分子及各機關下級服務人員,須有黨員二人之介紹。

    (丙)各機關高級服務人員,須有黨員三人之介紹。

    附註:

    (一)介紹人應對被介紹者負責,如遇有介紹者不確實時,則應受黨紀之制裁,以至於開除黨籍。

    (二)在新黨員未批准為正式黨員時,各相當黨部,得委任該新黨員以某種工作,藉以考察其程度,及其對於黨之了解。

    (三)少共團員入黨時,由少共委員會介紹,亦須經上項各相當之手續,由支部黨員大會通過,或上級黨部之批准。

    (四)在每種特殊情形之下,黨的各級委員會均有直接徵收,或通過新黨員之權。

    (丁)脫離其他政黨(如國民黨等)而加入本黨的,須經有黨籍一年以上之黨員三人介紹。若從前為其他政黨之普通黨員者,則經省委之批准,若從前為其他政黨之負責人員者,則須經中央之批准。

    (4 )組織之改變: 其他部分的政治組織,或整個的政治集體,以及整個黨的組織,加入或轉入共產黨時,必須經中央的決議。 

    (5 )黨員遷移: 黨員由這一個組織遷至別一個組織的工作範圍內(區域內)時,應轉入其所在地之組織中,去作為這一個組織之一員。黨員由這一組織轉別一組織及一國移至他國的一切手續,須按照中央頒布的規例。 

    (6 )開除問題: 開除黨員須由該支部黨員大會通過,經黨的上級委員會批准,方發生效力。同時在開除決議還未經上級機關批准以前,應即停止被開除者在黨內一切工作。不服從開除決議者,可以上訴至最高黨的機關。黨的各級委員會在黨員有反黨行為時,有直接開除其黨籍權,不過此開除的決議,應通知被開除者所加入的下級黨部的組織。

    第三章黨的組織系統

    (7 )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其他支部一樣,其組織原則為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如下:

    (甲)下級黨部與高級黨部由黨員大會代表會議及全國大會選舉之。

    (乙)各級黨部對選舉自己的黨員,應作定期的報告。

    (丙)下級黨部一定要承認上級黨部的決議,嚴守黨紀,迅速且恰當的執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和黨的指導機關之決議。管轄某一區域的組織,對該區域各部分的組織為上級機關。黨員對黨內某一個問題,只有在相當機關對此問題的決議未通過以前可以舉行爭論。共產國際代表大會或本黨代表大會,或黨內指導機關所提出的某種決議,應無條件的執行,即或某一部分的黨員或幾個地方組織不同意於該項決議時,亦應無條件的執行。

    (8 )指定指導機關:在秘密環境之下,於必要時,黨的下級機關得由上級機關指定,且經上級機關之批准,得指定新委員加入黨部委員會。

    (9 )黨的地域區分:黨以地域原則劃分為單位管轄某一區域的組織,對於該區域內各部分的組織為上級機關。所有黨員無民族與國界之分,都應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地方黨部組織,成為中共的黨員。

    (1 0 )各級機關執行權:黨的組織在共產國際和黨的決議範圍內,對於地方問題有自由處決權。

    (1 1 )各級黨部的高級機關:各級黨部之高級機關為黨員大會,代表會議,或全體大會。

    (1 2 )各級執委:黨員大會代表會議或全國大會選舉其各級黨部執行委員會,此執行委員會,在前後兩大會期間,為指導機關,指導各級相當組織之一切經常工作。

    (1 3 )批准問題:一切新成立黨的組織(支部縣委等等),必須經過其隸屬的上級機關批准。

    (1 4 )本黨組織系統如下:

    (甲)在每個工廠、作坊、商店、街道、小市、鎮、軍隊等中: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幹事會。

    (乙)城區或鄉區內:區黨員大會或區代表會議---區委員會。

    (丙)縣或市的範圍內:縣或市代表會議---縣或市委員會。

    (丁)特別區(包括幾縣或省之一部分):特別區代表會議---特別區委員會。特別區的組織,如有必要時,得由省委決議成立之。

    (戊)省:省代表大會---省委員會。

    (己)全國:全國大會---中央委員會。

    (庚)為易於指導各黨部工作起見,中央委員會,得按情形之需要,在數省範圍內成立中央執行局,或中央特派員。中央執行局和中央特派員由中央委員會指定之,並只對中央委員會負責。

    (1 5 )黨部機關:為處決黨的各種特殊任務起見,各級黨部委員會之下,得成立各部或各委員會,如組織部、宣傳部、職工運動委員會、婦女運動委員會等等。各部或各委員會隸屬於黨部委員會,受其指導而工作,並經過黨委員會而實行自己的決議。黨部委員會下各部之組織,由中央決定之。

    附註:為在其他民族的工農分子中用其民族語言以便於工作起見,於當地的黨委員會之下,設立少數民族工作部。此少數民族工作部應在當地黨部指導和監督下工作。

    第四章支部

    (1 6 )基本組織:黨的基本組織是黨的支部(工廠、礦山、作坊、商店、街道、農村、軍隊等)。所有在該地工作之黨員,應一律加入支部。如有黨員三人以上的地方,得成立新的黨支部組織,但須由縣委或等於縣委組織的區委批准之。

    (1 7 )支部特別組織:在有黨員一人或二人工作的企業中,這些黨員得併入與該企業最接近的生產支部,或與鄰近企業的黨員共同組織支部。在任何企業中工作的黨員,如手工業者,個別工人,家庭工作的工人,知識分子等等,按住處的地方為標準組織街道支部。如在農村支部中,有農村經濟企業,如小的礦山,或某種農業工人,得按生產關係組織支部。

    (1 8 )支部任務:支部為使與工農聯繫起來的組織。支部的任務:

    (甲)用有計劃的共產主義的宣傳和鼓動,在無黨的工農群眾中,實行黨的口號與決議,使工農站到黨方面來。

    (乙)以黨組織的力量,積極參加工農的一切政治和經濟鬥爭,以革命的階級鬥爭觀點討論他們的要求,組織群眾的革命行動,為取得工農一切革命行動的領導而鬥爭,努力工作以吸收工農參加中國的與國際的無產階級一般的革命鬥爭。

    (丙)徵收和教育新黨員,散布黨的出版物,在黨員及無黨工農中進行文化和政治教育的工作。

    (1 9 )支部幹事會:以黨員人數多寡為標準,支部選舉三人或五人組織幹事會,以進行日常黨務,該幹事會進行支部的工作,分配支部中黨員的工作,如宣傳,分發印刷品,在工會中及農民組織中進行黨團工作,婦女工作,與少共支部發生聯繫等,支部幹事會選舉支部書記一人,執行黨員大會或支部會議的決議,及上級黨部的指示。

    第五章 城鄉區的組織

    (2 0 )區代表會:在城或鄉的分區範圍內,黨的上級機關為全體黨員大會,或該城鄉區中各支部之代表大會。城鄉區的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接受和批准區委之報告,並選舉區委員會和出席縣市委或特別區及省代表大會之代表。

    (2 1 )區委:城鄉區委員會於前後全體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期間內指導該區範圍內一切黨務,城鄉區委員會之常會應按秘密條件所許的範圍內經常召集,每半月至少一次。區委員會前後一會議期間內,工作由區委員會之常務委員會指導之,常務委員會,由區委員會自身委員中選舉之。

    第六章 縣或市的組織

    (2 2 )縣代表會:一縣範圍內黨的上級機關為縣代表大會,每三月召集一次。臨時縣代表大會或經該縣半數以上之組織的要求,或根據省委員會(或特區委員會)的決議,由縣委員會召集之。縣代表大會接受縣委員會和縣審查委員會之報告,並選舉縣委員會及縣審查委員會,以及選舉出席特別區代表大會或省代表大會之代表。

    (2 3 )縣委:縣委員會由縣代表大會選舉之,於前後縣代表大會期間內,系該縣黨的最高機關。縣委員會中除應有縣城的代表加入外,該縣鄉區或各重要鄉村黨部的代表亦同樣須加入,縣委員會全體會議的時間可由縣委員會自己決定,但至少須每月開會一次。縣委員會推舉常務委員會以進行日常工作。縣委員會選舉書記一人以處理日常工作,縣委之書記須得上級黨部之批准。

    (2 4 )縣委機關:縣委員會應執行縣代表大會省委員會及中央委員會的決議,並應儘可能的成立各部或各委員會(如組織,宣傳鼓動,婦女運動,農民運動等)以進行指導的工作。縣委員會在出版黨報時,應指定該黨報的編輯。縣委員會執行該縣範圍內的黨務,在前後縣代表大會期間內,對上級黨部負責,並對上級黨部經常的報告自己的工作。

    (2 5 )(原件缺):縣委員會所在的城市,不設市委員會,其工作直接由縣委員會指導,城市的組織可分為城區,領導城區工作者為城市委員會。

    (2 6 )市委:市委的組織如縣委,除預算下得分城區外,並得管轄近郊鄉區或近郊直屬支部,在省委或特別區委所在的城市,不另設市委,而工作直接由省委或特別區指導。

    (2 7 )特別區委:在特別區委已經成立的地方,特別區按照一切縣組織條例而工作,若沒有省委的地方,特別區直接與中央發生聯繫,按照一切省委組織條例而工作。

    第七章 省之組織

    (2 8 )省代表會:在省範圍內省之代表大會是最高機關。省代表大會的經常大會,每半年召集一次。臨時的省代表大會或經該省半數以上組織之要求,或依據中央的提議,由省委員會召集之,省代表大會,聽省委員會及省審查委員會之報告,討論該省黨務和社會工作問題,選舉省委員會和省審查委員會及出席全國大會之代表。

    (2 9 )省委:省委員會由省代表大會選出,在前後省代表大會期間內,省委員會是省內黨的最高機關。省之中心(省會)組織的代表及省內其他重要地方黨部的代表,均應參加省委員會。省委員會決定自己開會的時期在一個半月至少須開會一次。在省委員會前後會議期間內,為工作便利起見,省委員會得從省委員會委員中推舉一常務委員會,並為執行日常工作起見,選舉書記一人。

    (3 0 )省委職權及其機關:省委員會執行省代表大會及中央委員會的決議。省委員會在省內組織黨的各種機關,指定該省黨報的編輯。在省之範圍內支配黨的力量和經費,管轄黨部的會計處。省委員會指導省內非黨組織中的黨團工作。省委員會經常的向中央作工作報告,並經常的把自己的活動通知下級黨部,省委員會為研究各重要問題,而設立各部或各委員會,如組織部、宣傳鼓動部、職工運動委員會等等。每部的主任,按照一般通例應由省委員會之正式委員或候補委員充任之,並在省委員會之常務委員會直接指導之下工作。

    (3 1 )省委憑藉城區委員會在其所在地之城市共同進行工作,因此在省委員會所在地和設縣委員會僅得在其本縣鄉區內進行工作。

    第八章 黨的全國會議

    (3 2 )黨的全國會議按通常規例,一年召集兩次。全國會議的成份及選舉率(每若干人選舉一代表)由中央委員會決定。

    (3 3 )黨的全國會議決議案,經過中央委員會審定後才發生效力。

    (3 4 )黨的全國會議開會時,如恰當共產國際世界大會之前,經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之同意,可以選舉參加共產國際世界大會之代表。

    第九章 黨的全國大會

    (3 5 )黨的全國大會是黨的最高機關,按通常規例,每年開會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得共產國際同意後召集之。黨的全國大會臨時大會或由中央委員會自動決定,或由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創議,或由出席最後一次全國大會的代表,代表黨員半數以上的組織之要求,由中央委員會召集之。但黨全國大會的臨時大會之召集,必須經過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之批准,黨的全國大會,只有出席代表能夠代表過半數以上之黨員時,始能通過決議案。

    黨全國大會的選舉率,由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決議,或由中央委員會決定,或由黨全國大會之前開會的黨的會議決定。

    (3 6 )黨的全國大會:

    1 . 接受並審查中央委員會及中央審查委員會的報告。

    2 . 決定黨綱上的問題。

    3 . 決定一切政治策略,及組織等問題的決議案。

    4 . 選舉中央委員會,中央審查委員會等。

    (3 7 )黨的全國大會代表應由黨的省代表大會選舉之。但在秘密工作條件之下,得共產國際委員會之同意,則代表可由省委員會派遣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如得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之同意,可以黨的臨時全國大會代替。

    第十章中央委員會

    (3 8 )中央委員會委員之數量,由全國大會規定之。

    (3 9 )中央委員會在黨的全國大會期間內,是黨的最高機關。代表黨與其他政黨發生關係,設立黨的各種機關,指導黨的一切政治的組織的工作,指定在他的指導和監督之下的黨中央機關報的編輯,按環境之需要,可派中央特派員於各省黨的組織並設立中央執行局,進行含有全黨的意義的印刷局等事業,分布黨的財政和力量,並管理中央會計處等等。中央委員會應按期召集全體委員會之會議---至少每三月一次。

    (4 0 )中央委員會由其本身委員中選出政治局以指導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前後期間內黨的政治工作,並選舉常務委員會以進行日常工作。

    (4 1 )中央委員會按照各種工作部門而設立各部或各委員會,例如組織部、宣傳鼓動部、職工運動委員會、婦女運動委員會、農民運動委員會等等。各部或各委員會的任務,是由各該工作部門中依照中央指示的進行各項工作,中央委員會指定各部及各委員會主任,這些主任應儘可能的由中央委員會中委員充任之。

    (4 2 )中央委員會以經濟政治之條件為標準,而規定各地黨部組織活動之範圍,依全國之行政區域而劃分各種地域的單位。

    第十一章 審查委員會

    (4 3 )為監督各級黨部之財政,會計及各機關之工作起見,黨的全國大會,省縣市代表大會,選舉中央或省縣市審查委員會。

    第十二章 黨的紀律

    (4 4 )嚴格的遵守黨紀為所有黨員及各級黨部之最高責任。

    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全國大會,中央委員會及其他上級機關的決議,都應當迅速而且正確的執行,同時在未經決議以前,黨內的一切爭論問題,可以自由討論。

    (4 5 )不執行上級黨部的決議和犯了黨內認為有錯誤的其他過失,應由相當的黨部予以紀律上的處分。黨部執行紀律的方法對於團體的是:指責,指定臨時委員會,解散組織和黨員從新登記,對於黨員個人的是:各種形式的指責警告,公開的指責,臨時取消其黨的重要工作,開除黨籍,或予以相當時間的察看。

    關於犯紀律的問題由黨員大會或各級黨部審定之。各級委員會得成立特別委員會以預先審查關於違犯黨紀的問題,此種特別委員會之決議,經該級黨部批准後,方發生效力。開除黨籍的問題,由本章第六條所規定之手續決定之。

    第十三章 黨的財政

    (4 6 )黨部用費由黨費,特別捐,黨的印刷機關及上級黨部之津貼等充之。

    (4 7 )入黨費和黨費的多少,由中央委員會規定。失業和極貧苦的黨員,可完全不繳黨費。無充分理由連續三月不繳黨費者,以自願脫黨論,並將此宣布於黨員大會。

    第十四章 黨團

    (4 8 )在非黨組織(如職工會,農會,社會團體及文化組織等)之各種代表大會和會議,上級機關中凡有黨員三人以上者,均成立黨團,其任務在於非黨的組織中,加強黨的影響,實行黨的政策,並監督黨員在非黨組織中之工作。黨團得選舉幹事及書記進行日常工作。黨團在處決自身內部問題及日常工作有自由權。在黨部委員會和黨團中發生不同意見時,黨部委員會應協同黨團代表重新考查問題,並通過決議,該決議黨團應即執行。如黨團有不同意見而上訴時,問題由最近之高級黨部解決,但在上訴時間,仍應執行黨委之決議。

    (4 9 )黨委員會在討論與黨團有關係的問題時,應使該黨團的代表出席黨部的委員會之相當會議有發言權。

    (5 0 )黨團選舉黨團幹事會,此幹事會應得其所隸屬黨部之批准。黨團幹事會在黨團工作上,應對該級黨部負責,黨部得派自己的委員為代表加入黨團幹事會之組織,並有權召回任何委員,但同時將召回的原因通知黨團。

    (5 1 )在黨團工作的各組織中各種職務人員的名單,得當地黨部之同意,由黨團提出關於調遣黨員,由這一黨團至別個黨團的問題,亦同樣決定。

    (5 2 )黨團所在組織中,各項要解決的問題,應該先經黨團會議或黨團幹事會之討論。凡黨團對於每一問題之決議,加入該黨團的黨員應在該組織之大會上,一致擁護和表決。凡破壞此條之黨員,應由黨部按黨章給以黨紀上之制裁。

    第十五章 與共產青年團的互相關係

    (5 3 )在黨與青年團的各指導機關中(從支部至中央)均應互派代表交換發言權同表決權,同樣青年團得以自己團員的數量為比例,選派代表出席黨的一切代表大會。

    (根據蘇區中央局一九三一年十二月翻印本排印)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第三,小地方民眾政權之能否長期地存在,則決定於全國革命形勢是否向前發展這一個條件。全國革命形勢是向前發展的,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不但沒有疑義,而且必然地要作為取得全國政權的許多力量中間的一個力量。全國革命形勢若不是繼續地向前發展,而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停頓,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現在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階級的繼續的分裂和戰爭,而繼續地向前發展的。
  • 7月1日為何成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會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在這裡舉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內各地的黨組織和旅日的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會議。他們代表著全國的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也派代表列席了會議。
  •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他現在已經引導一般被壓迫民眾的奮鬥,而使革命的勝利擴大到了半個中國,他的勇猛犧牲的精神是中國歷史上所從沒有見過前例的,他在事實上證明自己是唯一能解放中國民族及一般民眾的階級;非他做中國革命的領袖階級,中國革命是決不能徹底勝利的。    現時革命的進展,正向著徹底勝利的道路上走去。
  • 1987年10月25日 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舉行
    1987年10月25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國4600餘萬名黨員。會議主題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 1992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1992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江澤民作《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大會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大會通過了《關於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 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二次全會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廖翊 李小虎) 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3日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冰代表中國作協七屆全委會,作了題為《高舉偉大旗幟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發展道路》的工作報告。
  • 【「四史」 記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日與紀念日是同一天嗎?
    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鬥史,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復興史。「四史」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增強底氣骨氣正氣,提升黨性修養的內生動力。紮實學習「四史」,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方能知來路、明方向,不忘初心,與時俱進,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
    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
  • 井岡山的鬥爭*(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五月二十日,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寧岡茅坪開會,選舉第一屆特委會委員二十三人,毛澤東為書記。七月湖南省委派楊開明來,楊代理書記。九月楊病,譚震林代理書記。八月紅軍大隊往湘南,白色勢力高壓邊界,我們曾在永新開過一次緊急會議。十月紅軍返至寧岡,乃在茅坪召集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
  • 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23日至24日召開
    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23日至24日召開 2020-07-20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源潮: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的祝詞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 團結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獨特貢獻    ——在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的祝詞    (2013年12月2日)    李源潮    各位代表、朋友們、同志們:    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今天隆重開幕了
  • 在「英文補習班」召開的大會,實現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核變」
    據黨史專家查證,目前尚未見到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相關的原始文件,因此,這份會議通知可能是現存最早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通知,也成為中共四大紀念館的一件珍品。  正是從這份通知開始,全國各地994名黨員推選了20名代表,來到上海。1925年1月11日到22日,在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 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毛澤東最早是在什麼時候提出的?
    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黨的活動分子大會上,周恩來作專題報告,題目是《十六周年的中國共產黨》,總結了十六年黨的奮鬥歷程、歷史教訓與深刻經驗。此後,紀念建黨活動的各項政治儀式中幾乎都會囊括大會講話或專題報告。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
  • 回顧中國共產黨80年歷史 黨史專家追憶20件大事
    新華通訊社最近約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專家,評出中國共產黨成立80年20件大事。這20件大事是:1.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黨的一大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
  • 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 60年前,我們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同經過普選產生的12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一道,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此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 「延安十三年」:九大事件重現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之路
    《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次全會歷時11 個月創造中央全會時間最長紀錄六屆七中全會09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總結了武裝鬥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經驗概括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七大是民主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 歷史今日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中共一大會場1921年7月23日晚8點,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漢俊的哥哥李書城家裡召開。參加大會的有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漢俊、李達、劉仁靜、張國燾、陳公博、周佛海等12人,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可洛夫也參加了大會。會上先由馬林作報告,他講了第三國際的使命和中國黨的任務,建議中國黨要特別注意工人的工作,接著擬定了會議日程,主要是制定黨的綱領和實際工作計劃,選舉黨的領導機構。7月27日至29日,連續三次開會討論黨的綱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設立海南...
  • 中國青年工作大事記(1949年--1959年)
    一九四九年  一月一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  三月一日六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四屆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  四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中國新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任弼時作政治報告。團中央宣告成立。
  •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王晨各位代表:我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委託,作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