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工作大事記(1949年--1959年)

2020-11-29 搜狐網
  一九四九年

  一月一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

  三月一日六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四屆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

  四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中國新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

任弼時作政治報告。團中央宣告成立。

  五月四日至十一日中華全國青年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平舉行,成立了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周恩來在會上作《學習毛澤東》報告。

  六月十五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建立青年團鐵道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七月十五日團中央、軍委政治部聯發出《關於部隊中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

  八月十二日團中央發出《關於慶祝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會、世界青年及學生聯歡大會與紀念國際青年節的決定》。

  十月六日團中央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中國少年兒童隊的決議》。

  十二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一九五O年

  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團中央召開組織工作會議。

  三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青年團幹部的幾點規定。

  四月十日團中央召開全國少年兒童工作幹部大會。

  五月三日團中央頒布了團旗圖樣和製法。

  五月十五日團中央、全國青聯和全國學聯聯合發出通知,動員全國的青年學生,參加和平籤名運動。

  七月十五日團中央舉行青工工作會議。

  七月三十一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克服目前新區學生工作中幾個傾向的通報,批評了對學校改革和思想改造上的「急性病」。

  八月八日團中央發出做好土地改革以前建團準備工作的通知。

  八月二十一日至三十一日團中央召開全國農村青年工作會議。

  十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青年工作會議舉行。

  十月二十七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名譽主席、中國青年運動的指導者任粥時在京逝世。

  十二月二日團中央和全國學聯分別發出告全體團員和同學書,號召青年工人和學生參加各軍事幹部學校。  

一九五一年

  一月十日至十四日團中央召開宣傳工作會議。

  一月全國廣大學生響應參加軍事幹部學校的號召,報名的人數在25萬以上。

  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五日團中央召開各大區各大城市團委學生部長會議。

  四月二十六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出版《中國青年報》的決定。

  四月二十七日《中國青年報》在北京創刊。

  五月三十日馮文彬向中共中央報告了中央團校的情況。

  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五屆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九月十日至十五日團中央召開了團校工作座談會。

  十月團中央在北京召開治淮工程中團的工作會議。  

一九五二年

  四月一日團中央作出決定,表彰羅盛教偉大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精神。追認他為模範團員。

  八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毛澤東兩次主持中共中央會議,討論青年團的工作。毛澤東在會議上還出了兩個題目:一是黨委如何領導青年團;二是青年團如何工作。

  十一月二十四日至十二月四日團中央召開組織工作會議。

  十二月十六日團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少年兒童隊工作的指示。

  十二月二十日團中央發出關於開好各級團代表大會的指示。  

一九五三年

  一月五日青年團一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三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團中央召開第三次學校工作會議。

  三月二十日至四月一日團中央宣傳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地方團報、團刊工作會議。

  四月十二日青年出版社和開明書店聯合組織成的中國青年出版社董事長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胡耀邦、邵力子、劉導生任董事會常務董事。

  四月十五日中國青年出版社成立。

  五月八日胡耀邦在全國工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在工業戰線上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的發言。

  六月十日至十五日中華全國青年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六月二十三日青年團召開一屆五中全會。

  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二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八月二十一日團中央公布「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

  十月三日團中央召開青工工作會議。

  十月二十日《中國青年》創刊三十周年。

  十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黨對青年團的領導給各級黨委的指示》。

  十月二日至十日全國少年兒童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十二月十三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學習和宣傳國家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示》。  

一九五四年

  一月九日團中央發出向重點廠礦調配團的領導幹部的通知。

  三月三十一日團中央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發出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通知。

  四月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團中央召開組織工作會議。

  四月二十二日團中央發出《關於組織不能升學的高小和初中畢業生參加或準備參加勞動生產的指示》。

  五月中共中央在春季提示團中央書記處,要注意青年中的紀律和社會風氣問題。本月,團中央常委會議要求各地團委加以重視,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六月十五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動員和組織全國青年學習和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通知》。

  六月十五日團中央召開統戰工作會議。

  七月六日至十七日團中央書記處關於組織和領導城市中不能升學的高小畢業生進行自學問題向中央作了報告。

  十月十六日《中國青年報》發表《反對腐化墮落和流氓行為,向一切毒害青少年的現象堅決鬥爭》的社論。

  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七日團中央召開軍事體育工作會議。

  十一月十六日團中央書記處向中共中央作了《關於加強對青年的道德教育,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的請示報告》,中共中央立即轉發了這個請示報告。

  十二月中共中央批轉團北京市委《關於青年突擊隊工作向黨市委的報告》。  

一九五五年

  一月中共中央轉發中共上海市委一九五四年十一月《關於加強培養青年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的報告》。

  二月十六日至二十六日青年團二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召開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的決定》和《關於加強青年業餘文化工作的決定》。

  二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批轉團中央《關於在基本建設部門中發展青年突擊隊組織向中央的報告》。中央批示認為:「這是一項好的經驗。望各地參照辦理」。

  三月三日至十一日團中央召開第三次全國少年兒童工作會議。胡克實在會上作了《為少年先鋒隊工作的蓬勃開展而鬥爭》的報告。

  三月二十八日團中央發出了關於積極發展少年先鋒隊的指示。

  三月三十日教育部和團中央發出關於在全國中、小學生中開展植樹活動的通知。

  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日團中央召開全國廠礦團的工作會議。

  四月二十二日團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辦好省(市)團校的指示》。

  五月八日中共中央批轉了團中央書記處《關於當前少年兒童工作問題的報告》。

  七月十五日團中召開第四次學校工作會議。

  八月一日至六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六屆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八月十二日團中央書記處同志會見了北京市志願墾荒隊發起人楊華、李秉衡、龐淑英(女)、李連成、張生等。

  八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批轉團中央批轉團中央書記處《關於當前少年兒童讀物奇缺問題向中央的報告》。

  八月三十日北京市青年志願懇荒隊一行60人由北京出發去黑龍江蘿北縣。胡耀邦把一面「北京市志願懇荒隊」的錦旗授給這個隊。

  九月十八日青年團二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九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第一次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在北京召開。

  十月四日至十五日青年團二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團中央和全國青聯聯合召開了18個省、41個市的團委統戰部長與青聯秘書長會議,著重討論和研究了社會青年工作。

  十月二十六日團中央發布《關於召開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河南五省(自治區)青年造林大會的決定》。

  十一月十五日中共中央批轉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對一部分惡習較深、品行惡劣、屢教不改的青少年管教問題的報告》。

  十二月一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在七年內掃除全國農村青年文盲的決定》和《關於獎勵掃除文盲運動中的青年積極分子的辦法》。

  十二月十日中共中央批轉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召開全國青年社會主議建設積極分子大會的情況和經驗的報告》。中央批示指出:是一項好的經驗。  

一九五六年

  一月二十一日團中央向在大陳島的青年志願懇荒隊贈送題有「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的錦旗,並致祝賀信。

  一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全國人民提出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綱要草案第38條規定:「發揚農村青年的勞動積極性和學習文化、學習科學技術的積極性。農村青年應當成為農村生產事業和科學文化事業中的積極分子和突擊力量」。

  一月二十八日毛澤東批示「不要普遍建立單獨的青年生產隊」。

  二月十六日團中央常委會公布《中國青年為實現一九五六--

  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奮鬥綱領(草案)》。

  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全國工商界青年積極分子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有各省、市、自治區的青年資本家和資本家子女809人。

  三月二日至六日全國青聯第二屆委員會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三月十五日至三十一日中國作家協會和團中央聯合召開的全國青年文學創作者會議在北京舉行。參加這次會議的青年作者共499人。

  四月六日團中央關於農村青年生產隊和命名問題給各團省、市、自治區委發出電話通知,一、農村青年生產隊當前停止發展,已建的應慎重地分別對待;二不要再濫用「青年」、「共青團」的名稱去到處命名。

  五月七月至十六日團中央召開團的省、市委書記會議。胡耀邦作了會議總結,著重講了要實事求是的問題:一有啥說啥,不要弄虛作假;二調查研究,不要盲目迷信;三尊重事實,不要隨便猜測;四有錯改錯,不要知錯再錯;五大公無私,不要意氣用事。

  六月十日首都各界人士和少年兒童1300人在首都劇場慶祝中國第一個兒童劇院誕生。

  七月二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在青少年中逐步推廣普通話的通知。

  八月十二日至十六日第一屆全國少年體育運動大會在青島舉行。

  九月十八日團中央發出組織全團學習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的通知。

  九月十九日至二十八日西藏舉行第一屆青年代表大會,宣布西藏愛國青年聯誼會成立。

  十一月下旬中共中央批轉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在職知識青年向科學進軍的情況的意見》。中共中央批示指出:在組織青年學產時,必須堅持自願原則,防止盲目傾向。  

一九五七年

  二月八日至二十一日團中央在北京召開團的各省、市委書記會議。會議著重研究了青年團當前思想教育工作。

  二月十八日鄧小平就團的工作估計、工作任務、工作方法、團的組織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他說,在新的情況下,應當把青年團的工作引各深入。今後轟烈烈的事情還會有的,但是大量的事情是要一點一滴地去做。指出青年團要有整體觀念,又要反映青年的意見,代表青年正確的要求。還說,青年團是青年的先進組織,要在組織上和思想上都搞得更緊些。

  二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中華全國學全聯合會第十六屆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

  二月十九日至三月一日團中央召開青工工作會議。

  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全國青聯第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

  四月十日中國福利兒童藝術劇院在上海成立。

  四月十二日日教育部、團中央發出《關於少年宮和少年之家的幾項規定》。

  五月八日至十四日青年團二屆五中全會召開。

  五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團的「三大」文件,鄧小平指出「三大」報告總的精神是6個字:勞動、學習、團結。

  五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決議》,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

  五月二十八日全國青聯和全國學聯負責人分別發表書面談話,堅決支持臺灣同胞和青年愛國反美的正義鬥爭。

  五月三十日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成立。

  五月三十一日鄧小平同參加團的「三大」的共青團省、市委書記談話,對關於團代會的估計、代表的意見、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青年團怎樣當黨的助手等問題作了重要批示。

  六月八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的指示》。各地青年團組織陸續領導團員和青年參加反右派鬥爭。

  六月十一日團中央書記處和全國青聯黨組召開各界青年代表人物座談會,廣泛徵求對青年團與青聯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六月二十六日團中央召開常委會討論了目前大學生工作問題。

  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五日團中央召開各省、市委書記會議,著重討論了在當前整風、反右派鬥爭中加強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問題。

  八月二十七日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發出《關於對中學和師範學校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聯合通知》。

  九月十八日團中央發布《關於分期分批組織幹部參加體力勞動的決定》。

  十一月十七日毛澤東在蘇聯莫斯科大學大禮堂同3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和實習生見面時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十二月一日中共中央同意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召開全國青聯第三次代表大會和改變青聯組織形式的請示報告。  

一九五八年

  一月七日至二十一日共青團三屆二中全會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

  一月二十七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在學生中提倡勤工儉學的決定》。

  二月二十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在全國少年兒童中開展種植、除四害、講普話三項活動的決定》。

  二月二十七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動員青少年開展大規模造林運動的指示》。

  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贛、湘、閩、粵四省百縣團幹部觀摩學習會議在江西瑞金舉行。

  三月二十三日團中央發出通報,表揚和獎勵了一九五七年在農業戰線上的青年先進單位和模範個人。

  四月五日至十二日全國總工會和團中央聯合召開的全國青年工人代表會議在上海舉行。

  四月九日至十四日中華全國青年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的新章程中,把「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的名稱改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大會根據新的章程組成了全國青聯第三屆委員會。

  六月二日至八月十三日共青團三屆三中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後期錯誤地批判了項南,並作出了《關於項南錯誤的決議》。

  九月二日國際學聯執行委員會在北京開幕。

  九月四日至十五日國際學聯第五屆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日第二次全國青年社會主議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在北京召開。  

一九五九年

  二月二十三日至三月七日共青團三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四月二日至十一日團中央在成都召開有各省、市、自治區團委學校工作部長和部分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團委書記參加的學校工作座談會。

  四月三十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共青團團徽樣式。

  五月四日團中央發出《關於頒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決定》。

  五月十三日團中央關於團徽的使用和徽章的頒發、製作作出規定。

  六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對《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於學校進行評比競賽和建立教學秩序的報告》作了批示。

  七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共青團三屆五中全會在山東青島市舉行。

  八月五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廣泛地組織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的指示》。

  八月二十日團中央舉行常委擴大會議。

  九月七日團中央發出《關於學習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決議的指示》。

  十一月一日全國青少年秋季造林日。北京15萬青少年參加造林活動。

  十一月五日至二十三日團中央召開宣傳教育會議。

  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轉發了共青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在農村青年中完成掃盲任務和加速開展業餘文化學習的報告,中央同意這個報告,並轉發各地「參照辦理」。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1959——196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編者按: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編輯特別摘編部分1949——201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素材主要來源於全國政協官網,並有傾向性突顯全國政協對外交往、聯絡等外事活動內容。除全體會議外,全國政協的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常規會議和活動並未全部摘錄。謹供參閱,更詳細資料可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下載議庫查看。
  • 我和我的祖國|北京聯通發展大事記(1949—1959年)
    今天,伴隨5G與千兆寬帶網絡的到來,通信網絡與技術,帶給人們的已不僅僅是生活與工作的便捷,更是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為此,千龍網聯合北京聯通公司共同梳理了北京聯通(及其前身企業)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發生的幾十件大事,如同在北京通信歷史長河中撿起一些璀璨石子。
  • 1940年-1949年中國大事年表
    第2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1年 第3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2年 第4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3年 第5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4年 第6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5年 第7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6年
  • 中國大事記:1959年
    會上對如何估計國內形勢問題產生了兩種意見分歧,一部分同志認為農村食堂、供給制、「共產風」等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應從實際出發,認真總結1958年的經驗教訓;另一部分同志對於批評實際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很不滿,認為是潑冷水,是右傾。7月14日,彭德懷針對當時客觀存在的問題,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談了自己不便在小組會上談的想法,陳述了他對1958年以來「左」傾錯誤及其經驗教訓的意見(被稱為萬言書)。
  • 中國青年工作大事記(1994年--1995年)
    「雛鷹行動」是全團帶隊、落實「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少先隊落實《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主要舉措,是少先隊工作的主體工程。青年文化園活動是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由共青團負責組織實施,以青年文化組織和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為依託,以確立正確的青年的文化導向為目的,定期評選「中國青年優秀圖書獎」、「中國青年優秀歌曲獎」和「中國青年優秀影視獎」,舉辦「中國青年文化精品展」和「青年文化巡禮」,引導和推動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村鎮文化和社區文化的健康發展。
  •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1950年3月3日,政務院作出《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的一系列決定,是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行動綱領。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1)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者按: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出版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史競男)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據介紹,該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時代,突出反映黨領導人民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及其重大理論、制度創新成果,全面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隊和國防、「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 中國教育大事記(1949——2008)
    1、1949年新中國教育建設起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宣布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方針。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在知識分子中進行思想與政治教育,有計劃、有步聚改革舊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新中國教育建設起步。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舉行成立典禮。
  • 中國青年工作大事記(1960年--1969年)
    一九六O年   一月十二日中區中央批覆團中央書記處關於開展毛澤東著作的學習運動的提法問題的請示。   一月十八日團中央召開軍事體育工作會議。   二月四日至十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七屆代表大會在京舉行。
  •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1年7月-1949年12月)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一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1840年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梳理了70年間廣西發生的大事、要事,編寫了《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記述和反映1949年12月至2019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委員會團結帶領廣西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宏偉徵程中,艱苦探索、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奮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的輝煌歷程和發展成就
  • 1959-1960年:故鄉的糧食關
    我在《葉集鎮志》1959年、1960年的大事記中分別找見以下兩段文字——是年,由於一些幹部沒能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農村推行「少種多收高產」的方針,以後盲目多報產量,亂放「衛星」(當時稱奇蹟為放「衛星」),葉集糧食產量表面上「大躍進」而實際上大幅度下降。旱情嚴重,糧食歉收,人民受到飢餓的威脅,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
  • 1959年,首批特赦的黃埔生一共有10人,分別是誰?晚年如何
    1959年,首批特赦的黃埔生一共有10人,分別是誰?晚年如何要說黃埔軍校是藏龍臥虎之地,應該沒人會否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少了20年代從這扇小小的校門進出過的一大批學生,中國的現代歷史恐怕要重寫。1948年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59年12月獲首批特赦,擔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後與北京八十二中教師吳伯倫結為伉儷,1968年7月病逝於北京,享年64歲,骨灰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曾擴情(黃埔一期生)曾擴情是黃埔學生中的「三駕馬車」之一,出身貧寒,後來進入北京朝陽大學讀書,參加過北伐,擔任孫中山的警衛工作。
  • 2012年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大事記
    11.根據騰訊發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12月微信註冊用戶達2.7億,從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用戶數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  12.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5.6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42.1%。手機網民規模為4.2億,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規模超過了桌上型電腦。
  •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2013年12月27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2月27日第542期 作者:武雪彬/摘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政府工作報告(1959年)
    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時間還很短,實行黨所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時間更短,我們的經驗還很不足,工作中的缺點還不少,必須繼續虛心地學習,沒有任何理由自滿。我們應當在1958年的巨大勝利的基礎上,沿著1958年所開闢的道路,繼續躍進,爭取1959年在各個戰線上獲得更大的勝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09年9月)(上)
    新華社編者按: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與新華社合作,編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大事記》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它全面客觀準確地記述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發展歷程,著重反映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中國會展業70年大事記
    第一輯 起步篇 (1949——1984) 1949年12月31日,華東區第一次農業展覽會在上海跑馬廳廣場(今上海人民公園)開幕,展出物品7000多件,觀眾達42萬多人次,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大規模農業展覽會。
  • 1949年/1950~1957年/1958~1959年/1976年/2000年
    1949年/1950~1957年/1958~1959年/1976年/2000年 2006-03-21 13:04 作者:舒可文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