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古代吳國竟然是起源於周朝,但還是被稱為蠻夷,為什麼?
「鬱郁乎文哉」,這是孔子對周文王的讚嘆,周朝幾代人的努力聚集賢才,擴大版圖,引起了中央王朝商朝的注意。文王的父親季歷對周邊的蠻夷部落進行徵服,這有力地打擊了商朝邊遠地區的騷亂,保障了中央政府的安全和政治穩定,但這也同時擴大了周的地盤,引起了商朝的不安,於是他們把季歷召喚到中央任職,表面實行嘉獎,封伯侯,實際上是抑制周的擴張,相當於明升暗降,處於軟禁狀態,不久季歷被殺害,罪名不清不楚。
周文王
季歷死後,姬昌即位,就是周文王,他果然沒有辜負古公亶父的願望。文王更加注重自己的德行和任用賢才,並且他很喜歡對大自然規律和社會人事進行思考,他對巫祝的卜卦很感興趣,思想時常深陷其中,思考這些八卦的意義。
季歷被商朝殺害後,文王更加誠惶誠恐的侍奉商朝中央政府,對周邊版圖的擴張,得來的奴隸大批貢獻給商朝,以換取商朝對周部落的保護,畢竟這個時候周部落還是很弱小的,商紂王對姬昌還是很滿意的,封他為西伯侯,在西岐山周圍享有對小部落的討伐和徵戰的權力。但是紂王周圍的官員看到西伯侯的勢力擴張和名聲賢德,有所憂慮,地方諸侯太大會威脅中央權威的,中國的歷來衰落就是因為中央的威權被地方政權削弱。
於是他們召喚西伯侯姬昌去中央述職,並且以述職的名義囚禁了西伯侯姬昌,囚在羑裡。這一囚就是七年。七年足以讓一個人變老,變瘋,變崩潰。但樂觀積極的人則能安然渡過,就像是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在山洞裡渡過了幾年而悟道。姬昌也是在牢獄裡悟道,在文王被囚禁的這幾年,對中國後世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塑造了中國的文化,為中國文化注入了天人合一,善惡互倚,以德服人的文化基因。那就是文王姬昌演化了易經。
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說的就是這個事情。姬昌從早就學了八卦,這是伏羲流傳下來的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表徵方位,天乾在上方,地坤在下方,乾坤定則空間方位定,東邊屬於火,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西方屬於水,水源發起的地方。西北有大山,屬於艮。東南地勢低,面朝大海,屬於澤。西南颳大風,屬於巽。東北有驚雷,屬于震,盛產木頭(想想大興安嶺的樹木)。這是我們古人對大自然的變化經過觀察總結,用乾坤水火風雷山川來表徵世間萬物。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是天地間的事情,那如何來推演人世間的事情呢,姬昌在獄中苦苦思索,演化出後天的文王八卦。先天八卦是靜止的,而後天八卦是流動的,可以相互轉換因果。在後天八卦中,東方為震,從雷開始,在時間上,為春分,春天復甦,萬物始萌。巽,東南生風。立夏,南方為上,為火,為夏。坤為立秋,產出果實。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水,為陰,時間上代表冬至,艮在時間上為立春。
後天八卦
姬昌又創造性的把八卦上下疊加,從八卦演變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么,每一卦的三爻象徵天地人三才,從而從自然現象推理至人世間的循環往復的變化,沒有一卦是固定的不變的,八卦沒有禍福,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彼此互相倚伏和轉變。
乾卦
八卦的第一卦為乾,天地萬物從乾開始,乾象徵至剛至陽。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由六個陽爻組成,第一爻叫初,用九代表陽,用六代表陰,初九,代表第一爻為陽,如果是初六,則代表第一爻為陰。卦的第五位很重要,在上位,代表社會的上層,人事的領導位置,如果第五爻為陽爻,就是九五,在政治上代表朝廷和皇帝,九五至尊就是這麼來的。最上層代表宗廟,是精神的象徵,古代祭祀,就是祭祀最上層的社稷宗廟,那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上海的一大會址,北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則是新中國精神上的宗廟社稷的象徵。一旦算卦到最上一層,代表著已經到頂了,所以在乾卦裡面表徵其意就是亢龍有悔,人切莫跑到最上面去,再上去就是望斷天涯路,沒路了。
復卦
再比如,復卦,復卦的前一卦是坤卦,六爻全陰,至陰。而復卦,第一爻開始變陽,一陽來復,萬事萬物從至陰至黑暗的地方來一絲希望,表面上看還是很黑暗,但內部已經開始變化,這一刻在時間上代表著冬至剛過的那一點,地球上光照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從那一天開始,地球上的光照時間每一天都會增加一點,黑夜每一天都會減少一點,開始回復,開始收復,復往,又是一個循環的開始,所以叫復卦,時間點是子時,夜間十一點到一點的時候。
古人有詩來說冬至: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天心,就是太陽,天心剛剛好運行一半,萬物未生,剎那間,一陽初動,這就是復。
泰卦
再比如泰卦,上邊是坤,是地,代表陰氣,下沉。下邊是乾卦,是天,代表陽氣,上升,三陽開泰,是個好卦。為什麼呢,內卦剛健,外面柔順,陽氣上升,陰氣下沉,天地相交萬物生發。人世間的社會需要交往,人是社會性動物,人與人需要交往。只有人與人交往,事情才能相通,人只能在成就他人的同時來成就自己,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所以是好卦。
與此相反的是否卦,同樣是天地,位置不當,就完全反過來了。
否卦
否卦,外面剛強,內心柔弱,外強中乾,陽氣上升,陰氣下沉,天地不交,萬物分離,人和人不相交往,彼此不能互相成就,分崩離析,當然就不好了,所以否。
易經的最後一卦是未濟。
未濟卦
未濟,未到彼岸,過不了河,不能圓滿。小狐狸過河,溼了尾巴,尋不得食物,人生到最後不能圓滿。上火下水,火氣蒸騰上升,水氣陰沉下降,上下分離不交,君子飲酒,喝得最高興的時候溼了頭,樂極生悲,不圓滿。誰的人生是圓滿的呢,讀書頭懸梁,錐刺骨的那位蘇秦,後來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人生最後竟然客死他鄉,慘遭五馬分屍,眼看他差口氣就人生圓滿,可也未濟。不滿意十有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君子戒驕戒躁,戰戰兢兢,克勤克儉,稍有驕傲,就會溼了了頭,自尋其辱,得失無常,這就是未濟的人生。
易經,中國的百經之首,儒家道家都奉為必讀的經典,孔子周遊列國不得志,晚年學易經,韋編三絕,感嘆說,要是早點學習易經,人生會少犯很多錯誤。易經有三個版本,先前的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經文王演化後,我們所能看到的是周易。
文王演化易經,悟到了天機,在周易裡可看到很多卦辭「利建侯」「利涉大川」,此時的文王窺見了天地的秘密,他預見了什麼呢?
參考閱讀:
君子應該保持警惕的三件事,讀懂的時候已經老淚縱橫
妻子經常被稱為太太,太太究竟是什麼意思?
周朝居然起源於一個野孩子
怎樣才能改變你將要墮落的命運
商紂王,商王朝的開創者,卻失敗於背叛
傅說, 先於孔子800年而成聖的聖人,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