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1年來臨,在過去的一年裡,疫情肆虐、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低迷,這一年裡,許多企業在苦苦支撐,有些甚至已經銷聲匿跡,在即將到來的新年,我們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化,才能做到能時刻立於不敗之地。
一、變化是什麼
變化,意思為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近義詞為變動。出自《易·乾》:「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換模型講:變化是事物性質的體現。
二、變化能不能避免
變化意味著一個東西被另一個取代,對於被取代的一方,當然是不情願的,那麼,變化能不能避免呢?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賓塞·詹森曾經說過「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可見,變化是無法避免的,既然如此,接下來就是怎麼更好的應對了。
三、曾經的企業巨頭是如何失敗的
有人說,我們企業小,人才少、資金少、技術不佔優勢,在變化來臨前肯定無法適應,最終只好破產倒閉,在他們心中,那些有著國際巨頭光環的明星企業,肯定是可以高枕無憂、一帆風順了。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1、IBM公司
IBM世界知名,是計算機行業巨頭,並且一直在引領世界發展的方向,憑藉大量優秀的人才:
早早認識到了資料庫的力量,卻沒能笑到最後,反而把勝利成果拱手送給了甲骨文;
早早認識到了PC機的機會,沒能成為PC業的寡頭,卻被微軟和英特爾搶走了勝利果實;
早早開始研究人工智慧,卻早早失去了領導優勢,如今世界的領導權卻被谷歌、亞馬遜、臉書牢牢佔據。
2、柯達公司
曾經是相機行業的老大,看看他的成績:
佔據世界75%的市場,並壟斷了全球90%的利潤;
發明了世界第一臺數位相機。
就是這樣一個曾經神一般的存在,卻最終不得不破產重組。
從這2家公司的結局,我們可以看到,大企業也有大企業的問題,知道並不代表能做到,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啊!
四、如何應對變化
對於出現的變化,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各的難處,自然也就各自有各自的應對之策。
1、對於小公司而言
由於小公司實力弱,競爭能力本身就差,實際上,如果按照正常發展來說,小公司是很難有機會挑戰乃至大公司的,應該說,變化給了小公司機會。
因此,小公司要做的就是擁抱機遇,把握變化:
1)分析變化可能帶來的機遇,從有把握的點介入,不要怕小,因為實力本來就弱,而且由於規模小,小的機遇也能滿足公司發展的需求。
2)要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時刻觀察,一有不對就及時調整策略,畢竟,小公司沒有老本可以依靠;
3)一旦發現好的機會要敢於全盤壓上,才有可能在細分領域形成與大公司的局部優勢,才有獲勝的可能。
應對,講究的是觸類旁通、對症下藥,對於剛剛創業的朋友,看看下面如何應對疫情的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成功應對可能出現的其他風險,讓我們順利度過危險重重的初創期,還等什麼,快快下單吧!
2、對於大公司而言
大公司實力雖強,但是大有大的難處,機構複雜、決策繁瑣、既有利益階層佔比大等等,這些都是制約大公司順利適應變化的不利因素,否則,怎麼可能會敗給那些原本根本看不上的小公司呢?
因此,對於大公司來講,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1)永遠保持危機感,才能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讓其他企業鑽了空子;
2)對待變化可能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可以與傳統業務分開處理,既不影響傳統業務,又能讓新業務能單獨核算,保持新業務的靈活性;
3)注意利用傳統業務獲得的資金儲備,作為科研和開拓新業務的保證基金,對新業務不要苛求立即獲得回報,才能培養新的增長極。
結語
變化, 是一把雙刃劍,無論對於小公司和大公司都是這樣,關鍵在於要時刻以清醒的心態去看待變化、分析變化、研究變化,才能變害為利,才能轉危為機,大家說呢?
對於個人來講,培養自己應對壞事件的能力,讓自己能立於不敗之地至關重要,點擊下方看一看,《逆商》帶給你答案!
對待變化的態度不同,導致了應對策略的不同,一個是積極應對、尋找機遇;一個卻是被動應付、且戰且退。
最終的結局也不難想像,新的2021年到來了,「變」已經來臨,你準備好怎麼應對了嗎?讓我們一起努力,在新年實現我們的財富夢想!
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