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畢業前夕,選擇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儼然已成為畢業生討論的話題。
知乎上,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的問答,各執一詞。哪怕是換一百種問法,答案也還是大致相同。
我想,那些被困住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年輕人,是對於未來不確定的各種因素和迷茫,還有來自身份轉變帶來的壓力。我問了問周圍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對進小公司不安心的點具體有哪些:
—— 能學到東西嗎?
—— 領導靠譜嗎?
—— 有發展空間嗎?
—— 公司會倒閉嗎?
剛畢業時的我也是這樣的,考慮的因素特別多,害怕怎麼選都是錯。
「但現在回頭看,儘管第一份工作是在小公司,但還是教會了我不少事情。」
所以我們找了 3 位在大小公司呆過的人聊了聊,問了他們當時的心態,以及現在對小公司的看法。
「覺得找工作好麻煩,結果被壓榨的特別慘 」@洛洛 女 北京 工作 4 年工資1500 電商運營就職公司 創業公司
現在想,我真的是蠢到家了。
高考落榜了,畢業後單槍匹馬跑來北京找工作,沒有實習經驗也沒文憑,胡亂面試了幾家小公司,大公司想都不敢想。
後來接到一家小的電商公司電話,覺得找工作好麻煩,就沒再去其他地方面試了,直接過去了。
結果被壓榨得特別慘。說好的底薪1500,變成了要看業績,工資得不到保障,每天都是凌晨下班。
從前不知道什麼是好工作,以為沒有文憑只要通過自己努力也能像電視上演一樣走上人生巔峰。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如果現在讓我再抉擇,我會多面試幾家公司,查查公司在網上的評價,合同白紙黑字看清楚。
後來跨行轉到了互動設計,15k 一個月。如果早幾年就來到這個領域,現在成熟的互動設計師月薪起碼可以要到 25K 以上。
但換個角度,吃過虧,受過苦,見過奇葩老闆,也算是見了世面。
理清你自己心中好工作的標準。再急,也不要為了找工作而工作。
「遇到一個好老闆,豬也能飛起來 」@林木 男上海 畢業 5 年工資 25000+ 工程師就職公司 某上市公司
我運氣不錯,見證了公司從 0-1 的發展。
畢業後,我就加入了這家公司,當時我手裡有大公司的 offer ,後面仔細對比後,還是決定加入現在的公司,那時公司才 30 人左右。
很多同學都選擇去了大公司,也有不少好朋友勸我先去大公司鍍金,然後再來小公司賺錢,我給拒絕了,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項目。
事實證明我選擇是對的,第一年我們公司就順利融資了,我們當時全公司的人都出去嗨皮了一頓。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公司能盈利,接下來順利的融資 B 輪,C 輪。公司常常有很多新面孔我認不出來,但我知道公司在不斷的擴大了,當初勸我的朋友些都誇我有眼光。
現在我的薪資薪資已經翻了很多倍了,也有不少公司的人來挖我,但我還是想留在現在的公司。
小公司能進嗎。
能。不少數萬人的大公司也是從 10 幾個人的小公司發展起來的,比如阿里巴巴和騰訊。
小公司所謂的小,一方面是體現在公司的總營收和員工人數。另一方面體現在商業模式還沒有得到驗證,公司的現金流有限。
但是,進入小公司這幾點要留心:
—— 公司的營收和人員數量。
—— 股東想法是否一致。
—— 老闆除了畫餅,還願意給錢嗎。
—— 老闆是否心胸狹隘,願意培養人。
但是在我看來,如果一家小公司有以上四種症狀之一,至少說明他不值得你長期追隨。
這也不是否定小公司不能進,而是小公司對用人的要求會更高。有可能一個人身兼多職,公司資源資金有限,流程不規範等等。
在我看來,沒有哪家公司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只有已經掛掉的公司。關鍵在於問題是否影響到了公司生死存亡,只要不是核心問題,很多問題可以通過增長來解決。
「如果不是大公司給我上了規矩,我不知道會混成啥樣 」@包子 男 深圳 工作 7 年工資 30000+ 審計就職公司 四大
畢業時有倆offer,一個是四大的安永,一個是創業公司,前者辦公環境特別酷,後者同事看起來很聰明也很職業。
當時就覺得在大公司做顆螺絲釘不知道要做到何時才有上升空間,直到直屬領導來「爭取」我,一上來就說「你第一份工作就有大公司要你應該很知足了。」
我覺得好像也是這樣的,於是就接了 offer 入職。
工作也沒我想像中那麼不可忍受:
和同事不算能聊到一塊兒去,但他們各自都有足夠的專業度,並沒什麼交流困難;
所有的事情都很有章法,我要找誰並不用擔心我不認識對方,很少有手忙腳亂的時候;
我還在寫跨部門大郵件裡找到了樂趣:原來有條理性是這麼快樂的事。
離開後加入創業公司,老闆也說,「你一看就是性格不安分的人。虧得有大公司背景,對你的靠譜程度才有了點信心。」
第一份工作有點像是職場預科,一邊工作一邊培訓自己。很感激大公司讓我收了心,沒讓我一直靠著小才華和小聰明浪下去。
在職場上,「按規矩做事」也是一種能力。
━━━━━
大多數人畢業後的就業選擇,其實都是小公司。不論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第一份工作是個起點,也是一次試錯。
不用為自己的迷茫焦慮,抱著最多的熱情,輕鬆上陣就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