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道德經》語錄說破真相,很現實

2021-01-14 子曰大官人

生活中,虛偽的人肯定不少,但是沒有誰會把自己的虛偽擺在明面上,而學會辨認清楚誰內心虛偽,則是社交場合的一項基本功。

從古至今,虛偽的人都善於遮掩和辯解,偽裝成良善之人,以至於很少有人能看得出其真面目。

不過古代先賢在看人斷人上面,也富有智慧,《道德經》中就有句語錄,把如何辨認虛偽之人的真相說了個明白: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這番話實在很現實,說透了虛偽者的行動內核與邏輯,按照這個方法,要看明白誰是虛偽的人,其實很簡單。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論語》中有句名言叫「聽其言而觀其行」,看一個人的成色,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要著眼於他做了什麼。心性良善的人是不會靠辯說之術來強調自己的善,會誇耀自己德行的人,多半不是真正良善的人。

一個人的虛偽是刻在骨子裡的,他的言語不足為信。

魏晉時期,司馬懿是曹魏重臣,也自誇是忠良之輩,甚至於在奪取曹魏大權的高平陵之變中,也揚言是自保之舉,不少人還深以為然,可是很快,司馬懿也就顯露了真面目,學著曹操,加九錫,稱了宣王,給子孫鋪好路,由其孫司馬炎奪了曹魏的天下。

司馬懿和曹操都是一樣,不管怎麼誇耀自己是大漢純臣或是大魏忠良,他們的實際舉措,就戳破了他們虛偽的謊言。

虛偽之人,不管如何舌燦蓮花,我們只要看清一點,他的行動是出於什麼樣的邏輯,是否為了他自己的利益,對於虛偽之人而言,嘴上再怎麼說,牽扯到了自己的利益,就會怎麼也不肯放手。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想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就要看他如何行動,不看言語是否真摯,畢竟「高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潘安一篇《閒居賦》感人肺腑,也不影響他為了名利,遙對著貴人車馬揚起的塵土而拜。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一個人強調什麼,往往就缺乏什麼,真正博學多才的人,不會跑去賣弄自己的才華,唯有「半灌水響叮噹」的人,才熱衷於向人顯露自己的才學,生怕周圍人不知道,其實這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自身的成色,沒有人能掩飾得天衣無縫,說多了也就越是露出破綻。

在現在的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少見,誇誇其談,要讓你相信他偽裝的人設,和你混熟了,就瞄準起利益,對你連番鼓動,勸你投資或理財,言語中時常強調自己有信譽,等你動心了,拿出錢來,他立馬走人,不見蹤影。

虛偽的人,到底沒有真誠的心思,嘴上說得越是天花亂墜,就說明越是不可信,想想看,你常年相處的朋友,會時常強調你們的友誼或交情嗎?正是因為不自信,你們之間的信任基礎薄弱,才會不斷地強調以令你相信。

生活中,面對時刻強調友誼、信任、品行的人,就要當心了,因為他們很可能內裡有顆虛偽的心,抱著不良的目的來接近你。

《道德經》中的這番話,其實已經把辨認虛偽之人的關鍵說了出來,就是看他們的言行,說話時是否經常強調自己的良善人設,行動上是否以他自己的利益為先,只要有這兩點,多半就是個虛偽之人。

有時候,生活中難免會需要和性格虛偽的人打交道,但是認清了他們的真面目,防備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你認為該怎麼來辨別虛偽之人?

相關焦點

  • 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道德經》中的三句口訣教你一眼分辨
    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道德經》中的三句口訣教你一眼分辨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了謀生,人們不得不戴上面具生活,因此我們總能接觸到各種形形色色、不盡相同的人。人性是很難識別的,所以我們的周圍除了真心實意對我們好的人之外,也總有一些虛偽做作的人。虛偽的人往往心思很重,常常說的話與做的事表裡不一。所以說,若是身邊有這類人最好不要深交。那麼,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呢?老子在《道德經》中總結了三句口訣教你識別。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德經·第八十一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真實可信的話往往都不好聽,好聽的話往往都不真實。
  • 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就看他如何說話
    交朋結友,最令人擔心的就是,你付出一片真心,換回來的卻是一場虛偽。莎士比亞說過,虛偽的心不會有堅固的腿。所以,虛偽的人,交不得。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呢?就看他如何說話,一個人的表達方式再偽裝,也總會有漏洞,學會觀察即可。
  • 通過10個跡象判斷出:一個人擁有虛偽性格的典型特徵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何更直觀地了解一個人,特別是陌生人,還是非常的困難,畢竟這需要你要有一定的閱歷、以及心理學的知識,才能在生活中,從他人身上流露出來的一些細微特徵,了解到最真實的性格品質,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通過10個跡象判斷出:一個人擁有虛偽性格的典型特徵
  • 帛書《道德經》和後世流傳《道德經》哪個大有裨益?
    根本說不清楚。5、有人用《道德經》算命,有人用《老子》看風水,有人用帛書批判《道德經》,有人還販賣焦慮,說不清楚的,無所用無所不用。6、實際上,也很難說,《道德經》是一部心理成長教材,也可以強大自己內心,接受現實,然後衝擊夢想,也未可知。
  • 有人的地方就有《道德經》,讀得一知半解才恰到好處!
    《道德經》將老子神化的有些面目全非,但是它樸實的文字,真的十分具有魅力。有時候,人們寧願神話他當作信仰,也不會覺得他只是簡單的一本書籍。我國古代的優秀流傳實在太多了,但是基數也很廣大,說句用量堆出來似乎也不過分,這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本質。
  • 偽君子與真君子的區別在哪裡,為何有人說儒家虛偽
    但是謙謙有禮之行為可以「裝」,「君子」也能成為虛名,君子之名是否名副其實,許多時候,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要說儒家虛偽?不,不是儒家虛偽,是沽名釣譽之輩虛偽罷了。1、為何儒家思想總是被人詬病儒家文化容易被人詬病虛偽,其實與其文化特色有關。儒家思想有許多內容在議論道德,同時也議論了相關符合高潔品行之行為。
  • 《道德經》的根脈魂是什麼?對個體的啟示是什麼?
    還有道商一脈,傳統武術一脈,可以說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通臂拳,都受到《道德經》思想影響。最著名的脈其實是法脈和丹脈,嚴重影響後世人修真,無論是修真小說,還是現實生活修行,修丹脈的人還是很多的。《道德經》的魂是真理,是虛無也是存在,是道,是天,是天外天道外道,《道德經》的魂是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追求真理真相的文化,也是身體力行的踐行。
  •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一件很醜陋的事,被維根斯坦語錄道出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一件很醜陋的事,是什麼呢?在沒有讀維根斯坦的語錄前,我想到了笛卡爾的一段名言,笛卡爾曾說,「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這無疑就是說自己懂得越多,越是發現自己很無知。為何笛卡爾有這樣的感嘆呢?其實還是跟人活著不過區區百年有關係,人一輩子很短暫的,誰能把書海、和汪洋的知識全部了解透呢?
  • 《道德經》說了什麼?其精髓就這6個字,悟透者受益匪淺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的聖人老子撰寫的一部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其文意深奧,包含廣博,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都產生了深刻影響,被譽為萬經之王。可以說,能讀懂一部《道德經》,自身的智慧必定能有所增長,人生一定也能有很深刻的感悟。但《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文,想要讀懂可不簡單。相信許多人看完之後,依然是一臉迷茫。
  • 酒局上,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虛偽?老酒鬼:只需看3點,原形畢露
    酒局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人們都說酒場如戰場,但為了人情關係的往來,往往把酒局變成了最受歡迎的場合。我們都說酒局就是一個小社會,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似乎都離不開酒局。在工作中,通過酒局,我們可以與客戶進行密切接觸和溝通,從而更容易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
  • 心理學研究: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愛上了一個人?
    比如,很多人會問,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感覺究竟是愛,還是只是好感;或者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愛上了一個人。 今天的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愛上了一個人。心理學家們認為,人們可以從感受和行為表現上,判斷自己是否愛上了一個人。 那麼,愛上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 經典|《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到底在講什麼呢?
    道祖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破天荒地將「道」這個字賦予了一種形而上的思辨意味,並由此開創了中華文化幾千年來學道、修道、悟道的先河。然而,與之相對的一個事實是,老子生活的年代太過於久遠,以至於他的話語體系和用詞方式和現代人所理解的內容大相逕庭,因此很多人在讀《道德經》的時候,第一感覺便是讀不懂。
  • 《道德經》:一句話,說出了趨吉避兇的方法,經典,讓人警醒!
    同樣,《道德經》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它的觀點讓人警醒,這句話是:「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初讀覺得平淡無奇,再讀覺得不可思議,深讀不由拍案叫絕:「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的意思,勇於表現自己膽量的人,容易受到傷害,甚至丟失生命。勇於表現自己,沒有膽量的人能夠保護自己,不斷成長。
  • 《道德經》中這些你熟悉卻不真正理解的成語
    可是現代社會的教育卻是讓我們勇於表現自己,善於推銷自己,而老子的「自知之明」並不是說完全的封閉自己,而是要適度、適當的表現自己,遵循本心的推銷自己,並不是一味的輕狂高傲。二、慎終如始《道德經》第64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為人處事不能善始善終,原因一般可以歸結於兩個方面。
  • 《道德經》:壓制小人的最好辦法其實是這個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卻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可也許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感受:怎麼受苦受難的總是善良的人,而那些耍心機手段的小人卻混得如魚得水,日子也過得十分滋潤。
  • 如何判斷一個人喜不喜歡你?聰明人看「主動度」
    怎麼判斷一個人喜不喜歡你?主動就是喜歡,不主動就是不喜歡?愛情的世界沒這麼簡單。1、太主動,不一定代表喜歡主動就是喜歡嗎?渣男一部手機同時給幾個女孩群發早安午安晚安吃了嗎睡了嗎在幹嘛……夠主動吧?所以說判斷一個人喜不喜歡你,不能僅看對方是否主動了。有些人過於主動,可能是有不單純目的的。特別是只站在自己角度而不顧是否會打擾到你,電話信息隨時轟炸的人,與其說喜歡你不去說他們更喜歡他們自己。
  • 【悅讀】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高管的潛力?
    開始的時候認為這可能與一個人的學歷能力,或是人際關係有關,隨著對管理幹部特別是高層級幹部的接觸越來越多,了解越來越深入後,我發現影響一個人從中基層管理者走向高管的關鍵因素不是能力,更不是知識和興趣,而是他們的價值觀,對管理角色的根本認識。 看一個人是否具有高管的潛力,必須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判斷。
  • 如何從細節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
    於是,學會看出一個人說謊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不管是別人的客套話還是善意,大家總會遇到謊言。我們要如何從細節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注意他的眼神一般人在說謊的時候,眼神是會到處張望的,反正他絕對不敢正眼看你,不敢去直視你,這個大家應該很好理解,撒謊嘛,心虛,所以就不敢看著你,害怕穿幫,會看看上方看看腳下,故意裝的很自然,基本上八九不會錯了。
  • 如何看出對方喜歡你?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喜歡你
    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分析下如何看出對方喜歡你?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喜歡你?經常更換qq籤名或者說說喜歡一個人是件非常隱晦的事情,很多人特別是女孩子,喜歡寫成說說,讓喜歡的人看到並注意自己。總是想辦法和你說話或者偶遇如何看出對方喜歡你?
  • 一個人的人品究竟怎麼樣判斷
    -6-古人說,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他不孝順父母卻孝順當領導的你,你沒有了權時他踩你比誰都狠,他拋妻棄子對你甜言蜜語,你一旦人老珠黃照樣對你不管不顧。真的,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一定要先看他對父母如何,對家人如何,對朋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