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術數普及001

2021-01-08 宏德傳統文化

僅記錄一個普通研易用易人的感想,不和大師比,只是樸實談談。

文章概要

本文(及後續若干文章)主要想通過經歷和心得分享,傳揚傳統文化,讓大家了解下周易這門文化以及這個行業,目標有三:破除迷信與偏見,立正知正見,分享一些實用的知識。

本文主要圍繞第一點,破除迷信。

美麗或邪惡的面紗

周易是一門玄學。玄就是玄妙,也有玄乎的意思。這個就讓人很容易跟迷信進行關聯了。

2018-2019年,我做了一點市場調研,結果是讓人心涼的。

大部分從業者(主要調研有店面的),只是懂基礎知識,但說起來頭頭是道,江湖技巧穿插其中,顯得大師在前。而實際技術水平,從其顯露的部分看,很一般。

舉例來說。

曾到一個起名館,此人有些年紀,目測五十多了,但做這行二三十年了。在市區某寫字樓有工作室,裡面還有些培訓教室。

我是提前約了拜訪。碰巧有其他人來找他幫忙。

我先做旁觀。

是一個熟人帶著一個老太。館主閒聊幾句後遍切入正題。對方因為理財不利,問是否可以繼續去做一些理財。

館主排出來人八字,但這裡出現第一個問題,老太說明了時辰可能不準,而館主也明了,並做了勘驗,但預測了一條已知信息,對方反饋錯誤,館主圓場說也對,然後就直接進行此次預測指導了。後面從略。

這裡問題就很大了,萬一指導錯了呢?害了別人,自己也擔了因果。我當時心中著急,但也不好說什麼。

此館主還是經常到一些公開場合做演講,寫書法,出書,開培訓班,生意好像還可以。

反過來,再看求測者,因為不懂,只能遇佛就拜就信,也是可憐,但這樣的人真的太多了,80%左右。

因為玄學,其中名詞很多,道道複雜,如果再人為地去渲染,那真的是很難辨別,特別不懂易理的人。

所以說,外行的求助者,只能被玄學控制。

而這層面紗,我慢慢撩開,讓大家真正見識。

玄學概說

因為是第一篇,所以早點講些基礎的。其實我目前也沒想太多,什麼思維導圖,專業策劃,我沒有,沒時間,沒精力,只是隨便談談,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我針對性寫出來。

玄學,其實起源極早,可以追溯但伏羲那時,有可能更早。

有人會笑,古人真厲害,忽悠我們現代人一愣一愣的。其實,別以為古人比我們落後,可能恰恰相反。

早期,古人為了生活生產需要,自己內心對大自然的探索,觀察和體味天地,總結規律,形成了最早期的一些玄學元素,和理論原型。

比如太極,兩儀(陰陽),八卦(伏羲所畫),後來到文王創64卦,成周易書,再到孔子做此書的十翼(即對周易的闡述和補充),最終形成了易經這本書,然後不斷演化出各種門類的術數,即預測或稱為算命的套路,包括了,八字,六爻,梅花易數,奇門遁甲,金口訣,大六壬,太乙神數,面相,風水,術法,等等。

如上是大概,詳細的不摘錄了,大家可以百度了解。這裡主要講他為什麼玄。

玄,就在於他理論基礎的難以理解和證明。五行學說貫穿幾乎所有中華傳統術數,但你很難像做實驗一樣證明出來,不是簡單的數學邏輯或物理化學實驗。

另外,術數本身裡面的元素,又加強了神秘色彩,更玄了。

更玄的是應用時,也很難證明。這是很麻煩的一個特點或現象。比如說,我給你做了某種化解,你是沒辦法說我做的無效的,因為我也可以說你過程中有問題沒找我說的做,或者是你業障太深我所做的化解已經把你的災難降低很多了,你能反駁得了嗎?

有趣的邏輯吧?善惡因果,有時候誰能說得清楚呢。

因為篇幅原因,不展開太多了,而且我也還在理思路,更期待與大家多交流。

如何對待玄學呢

這段寫完,本文先收尾,午休時間打字比較困人。

玄學首先你要正確看待他。畢竟他是一門學問,你可以不研究他,也可以不管他,但不能被他給玩弄了,意思就是說別被蒙被坑了。

如何做到?

幾方面,首先真有水平的不會忽悠你,因為他懂得因果,你也不傻(假設如此),上來就說你要有災了或一堆術語想弄暈你,你要小心了。其次你可以讓他說下你的過去,如果對了,說明有點水平(前提是他之前不懂,沒人告訴他,謹防被做局),可以參考他的意見。

其次,你也可以去研究,懂一點基礎,也是國學打打基礎嘛,也很好。從易理角度去看,修身養性很好的。

結尾

行文囉嗦了點,心意明確,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也歡迎有興趣的探討交流。

我是一個普通易者,我在傳揚文化,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水滴神斷開講,帶大家領略中國傳統預測學——術數,及其分支!
    大家好,這裡是舜緣文化國學講堂,今天所講的,就是給大家普及一下我們中華文化的國學知識,這個國學知識,這些其實都是大家耳濡目染的,但是這些預測學其實有一個統稱,這個統稱為術數。其實就是的術以及算數的數,統稱為術數。而術數當中分為兩個大區域,第一個區域屬於相,第二個區域屬於命。
  • 什麼是術數
    數術,也寫作術數,是中華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幹內容。數術的特徵是以數行方術;基礎是陰陽五行、天幹地支、河圖洛書、太玄甲子數等。
  • 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引言:中華名人庫是國內權威的名人百科平臺,領先的行業專家數據資料庫,以「弘揚名家精神,傳承璀璨文化」為重要核心,旨在為各行業專家名人提供一個豐富、權威、開放式的互動展示平臺。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 《中華十大術數奇書》書名拾趣
    它的學說是以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六神、七政、八卦理論為主,強調"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該書主張住宅要與墓穴配合,強調宅比墓更重要,提出"墓兇宅吉,子孫官祿;墓吉宅兇,子孫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孫榮華;墓宅俱兇,子孫移鄉絕種"。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後來導演馮小剛提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並放到小學課本中,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香港演員黃秋生更是宣稱「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黃秋生所說的「中文正字體」是指他所寫的繁體字。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繁體字與簡體字,本就一脈相承,根植於同一種文化,沒有誰比誰正統,誰比誰高貴。
  • 古代術數十大奇書
    三、《周易參同契》是運用易學理論,來闡述黃老內養方術和燒煉外丹方術的理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煉丹術著作。集中了我國古代養生家、神仙家、方技術數的科學成果。是一部有貢獻、有價值的術數奇數。該書主張住宅要與墓穴配合,強調宅比墓更重要,提出"墓兇宅吉,子孫官祿;墓吉宅兇,子孫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孫榮華;墓宅俱兇,子孫移鄉絕種"。
  • 中華傳統文化9書,每個國人都不應忘記的經典
    也有人說,四大文明古國裡就中國前面沒有「古」字,中國人該何其驕傲啊,因為中華五千年,文化未出現斷層,從古至今,源遠流長。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藏」,也是民族的血脈。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知識、獲得智慧;我們可以以此追求真理、修身養性。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了它們。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中華孝道
    常州中華孝道園將孝道文化與旅遊資源優化配置,將弘揚傳統文化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實現文化旅遊資源產業化和規模化常州中華孝道園以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之一的「孝」為主題,以祭祖文化和觀音文化為特色,以儒、釋、道對孝的論述為基礎,樹立孝行標杆,弘揚孝道精神,是一個集尋根祭祖、朝山禮佛、覺悟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景區。景區內主要由先祖廟堂(江南第一百家祠堂)、蓼莪禪寺、觀音勝境、中華孝道博物館、思恩廣場、淨心池、淨澄湖、普光山莊等景點組成。
  • 吶,你要的術數基礎都在這了!
    現在為了補償大家,吐血整理出來了一份術數基礎指南,大家可憐可憐我,多抓幾個人來關注、轉發一波吧,我真的太難了......下面進入正文:首先,想學習術數基礎,你得先了解,什麼叫「術數」。所謂術數,也可寫作數術,是中華神秘文化的主要內容。
  • 萬物有靈,詭秘難測的術數,來自遠古的高等數學
    「術數」也可寫為「數術」是中華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幹內容。「術」的古代原意是道路,後引申為方法,技術;「數」是對事物的量的規定。基礎是陰陽五行、天幹地支、河圖洛書、太玄甲子數等。術數曾經是我國社會生活的時尚,但它的內涵和外延至今不清晰,在學術界並沒有確切的劃分。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盛行過的巫術即是術數的起源,諸如天文、曆法、數學、星佔、六壬、太乙、奇門、運氣、雜術等都屬於術數的範疇。
  • 《太吾繪卷》術數增加方法 快速增加術數攻略
    導 讀 大家好,太吾繪卷怎麼增加術數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太吾繪卷術數增加攻略吧。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符號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 傳統美食——中華油條
    傳統美食——中華油條油條,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據史料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來表達憤怒。在早點中油條和胡辣湯是絕配。
  • 家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
    家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成長史,也是一個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歷史的縮影。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孝道:續家譜、修祖墳、建祠堂,這也是人生追求的三大目標,這也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先祖的祭祀和崇拜。認真聽取中家譜,億萬炎黃子孫的根系所在;家譜,所有華夏兒女的精神故鄉。沒有了家譜,尋根問祖,無非是緣木求魚;沒有了家譜,追根溯源,簡直是無本之木。我們的根在哪裡?萬裡江水,源起何處?一個人連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豈不負了先人?
  • 北京認定20名中華傳統技藝大師
    北京認定20名中華傳統技藝大師 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市商務委昨日發布公告,本市2011年商業服務業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評審認定即日起開始申報,今年將評審認定20名大師。根據要求,申請人應是在本市商業和生活服務業中掌握特殊技藝、絕技、絕藝的高端人才。
  • 中華萬年曆啟用新logo 回歸傳統之美
    中華萬年曆新舊logo示意圖 相比之前的「25」 logo,中華萬年曆的新 logo 改動非常大,卻也美出新高度:更傳統、更中國風。據團隊介紹,此次 logo 緊緊圍繞產品定位,深度剖析品牌含義,從「傳統」、「中華」、「時間」等品牌定位入手進行概念推導,尋找設計切入點。 時間從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卻神奇地影響著物質與事務。好比樹木橫截面呈現出來的一圈圈的年輪,代表了樹木經歷過的時間歲月。而那天然形成的年輪紋路又好似水中一圈圈泛開的波紋。
  • 《中華文明之美》推薦美味又健康的傳統零食
    冰糖葫蘆   搜狐娛樂訊 中華大地乃飲食文化之境地。中華傳統文化深厚廣博,延續了千年的傳統飲食至今仍日新月異的發展。如今,能吃會吃的人被叫做「吃貨」,在古代,這樣的「吃貨」可不少。他們把吃,玩,賞,養融為一體,用最原始的手工技藝造就了中華文明獨樹一幟的傳統美食,本周《中華文明之美》帶你看看古代的「吃貨」吃什麼?  談到零食,全國人民自成一派,無辣不歡,無香不快。古人可比我們今天要吃的健康得多!冰糖葫蘆兒、糖畫、酸梅湯、龜苓膏、茯苓糕、黑芝麻糊、薄荷糖等都是古人平常愛吃的零食。這些看似普通,卻傳承上千年的傳統零食,都凝聚了古人的大智慧。
  • 《生肖守護神》:稀有的中華傳統生肖題材小說
    《生肖守護神》:稀有的中華傳統生肖題作品簡介:十二生肖,流傳在少數人中的傳說,象徵著十二位守護者。《生肖守護神》:稀有的中華傳統生肖題作品成就:《生肖守護神》這本小說沒有取得太大的成績,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幾登起點首頁熱點封面推薦和獲得月票榜前十名
  • 傳統術數這麼多,究竟哪門才是重中之重?
    第三個我們來說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術數著作,也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寶中的第一大秘術,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被稱為黃老道家最高層次的預測學,號稱帝王之學/最高預測學,創始人為九天玄女,其本質是一門高等的天文物理學,揭示了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場的作用情況。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精神 2020-10-22 14:50:08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