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2021-01-15 美詩美文

喜歡誦讀古詩詞的朋友們都知道,那些名傳千古的大詩人,大多都是一生曲折跌宕,所以才能寫下那些名傳千古的佳作。而對於古代的讀書人來說最大的夢想,莫過於能夠將自己的生平才學賣於帝王家,出閣入相匡扶社稷,不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與言者無一二」,大多數時候總是難免「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窘迫。而這樣的生平經歷和滿腹的不如意也大多被他們寫進詩詞當中,供後人誦讀。

本期要講的這首《鷓鴣天》正是來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這大概是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了,看似有著「浮生偷得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的閒適,但是背後卻是滿滿的鬱郁不得志。全詞讀來朗朗上口,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鷓鴣天》-(宋·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這首詞作的白話譯文如下:眺望遠處,在鬱鬱蔥蔥的樹林後面,有著矗立的大山,近處竹林環繞的房屋旁,蟬在鳴叫,還有一片已經長滿枯草的小池塘。不時就有白色的小鳥在空中輾轉騰挪翻飛而過,池塘中幾株荷花發出淡淡的清香。在村子的外面,古城牆的旁邊,我握著拐杖在緩緩而行,不經意間已經是太陽已經快要落山。真幸運有老天爺在昨天晚上殷勤的下了場雨,又能讓我這漂泊無依的人能夠安享一天的涼爽。

這首詞上闕主要描寫詩人所見之景象,開頭在短短兩句之中便出現林、山、竹、牆、蟬、草、池塘七種景象,這在古詩詞中是不多見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詩人萬年的文學造詣早已是爐火純青,但是這所描述之景象又是一片破敗不堪、雜亂無章之象,其實也是暗合詩人的心境。

三,四兩句看白鳥在空中翻飛,荷花在池塘飄香,恰似一幅水墨畫一般,看似充滿了閒情雅致,但這又哪裡是詩人的主觀選擇呢?時逢蘇軾被貶謫到杭州之時,那個時候的蘇軾哪來的閒情逸緻,無非都是百無聊賴之時的無奈之舉罷了。

接下來三句,太陽落山拄杖緩緩而行,這是詩人對於自己的描寫。為何詩人已是如此老態盡顯像一位隱者一樣?要知道這和蘇軾早年間的縱橫恣意可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的心路歷程可想而知。最後兩句其實表達了一種很消極的情緒,無人想起我只有老天爺偶爾才會想起我來,而這飄忽不定的人生,其中一個「又」字讓人不由想起得過且過的那種生活狀態。整首詞作下來,看似隨遇而安,其實滿滿的都是蘇軾的鬱郁不得志,讓人不由心生悵然。

這首蘇軾的詞,大家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陸遊最清高的一首詞,開篇8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就像蘇軾曾在被貶謫到黃州期間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詞句,而作為後輩的陸遊,也曾有過一段鬱郁不得志的時期,在那個時候他也曾寫下「一蓑煙雨」之作。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陸遊的這首「一蓑煙雨」之作。《鵲橋仙》-(南宋-陸遊)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 蘇軾寫給王閏之的一首詞,句句肉麻卻不油膩,堪稱哄妻典範
    眾所周知,蘇軾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感情甚篤。兩人新婚時,他曾以一首《南鄉子·集句》盛讚王弗的美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新婚的甜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軾也曾為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寫過一首詞,句句肉麻卻不油膩,堪稱哄妻典範。這首詞名為《南鄉子·有感》。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錦江頭新樣錦,非宜。故著尋常淡薄衣。
  • 蘇軾賦閒時一首詞,前面平淡到如同嚼蠟,最後一句卻一鳴驚人
    蘇東坡,這位北宋的大文豪,從他出生直到今天,一直都是華夏兒女最喜愛的文人之一,這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蘇軾是一個博學多能、舉世罕匹的文藝通才,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詩歌或者是散文,甚至是詞作都是有著其獨有的成就,可以說像哆啦a夢一樣無所不能。
  • 蘇軾最讓人啼笑皆非的一首詞,為喜得貴子朋友所作,句句令人捧腹
    蘇軾的才華世人皆知,他在豪放和婉約中隨意切換。不少人心中有疑問,今人眼中的宋代文壇扛把子,在當時有多風光呢?或許這麼說大家就明白了。當時蘇軾的詞不但風靡本土,就連高麗人和遼人也愛得不行,都知道宋人裡有個蘇東坡。這股東坡風蔓延至北宋末年,朝廷頗為不安。
  • 蘇軾懷念恩師,寫下一首詞,句句發自肺腑,讀後令人動容!
    公元1091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時年五十六歲的蘇軾,出守潁州。當他來到潁州西湖時,不禁想起了恩師歐陽修守潁州時所吟西湖之詞《木蘭花令·西湖南北煙波闊》,遂根據其韻寫下了一首詞《木蘭花令·霜餘已失長淮闊》,以表達對恩師歐陽修崇敬和懷念的真摯感情。值得留意的是,此時距歐陽修去世已經二十年。由此可見,歐陽修在蘇軾心中的分量之重。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蘇軾人生最後的一首詞,依然豪邁大氣,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敬佩
    尤其是在古代,一位好的先生是備受人們的推崇與尊敬的,孔子可以說是一位最傑出的老師。而在宋朝其實也同樣有這樣一位,他就是蘇軾,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書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詞。千秋歲島邊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淚濺,丹衷碎。聲搖蒼玉佩、色重黃金帶。一萬裡,斜陽正與長安對。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了他一首詞,句句詼諧令人捧腹
    蘇軾的一生不是很順利,年輕時高中進入仕途,受到當時歐陽修等人的喜愛,對他的仕途也有幫助。但隨著朝廷局勢的變化,尤其是王安石變法後,蘇軾等舊臣被打壓,從此人生走向另一個方向,不斷被貶。一個官員從首都降職到地方,可謂跌宕起伏。這些豐富的經歷讓蘇軾的見識遠遠超過其他人。
  • 蘇軾最早的一首詞,妙不可言,與偉人《卜算子·詠梅》異曲同工
    根據朱孝臧、龍榆生編校的《東坡樂府箋》來看,蘇軾最早的一首詞乃是一首《浪淘沙》,作於熙寧五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這首詞。《浪淘沙·探春》宋·蘇軾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浪淘沙」是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而晏殊一生還寫了一萬多首詞,其中大家公認的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是《清平樂·紅箋小字》,開篇9個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也是驚豔詩人,不過這首詞還存在不少爭議,尤其是最後一句。
  • 蘇軾很著名的一首詞,讚美好友的侍妾「柔奴」,最後7字成絕唱!
    文/顧無【引觴漫談】有一句老話流傳很廣,叫「朋友妻,不可欺」。今天看到蘇軾的一首詞,序寫的很有意思,講述的是自己好友王鞏的一位小妾的故事。故而見題生意,想到了這句老話。朋友之妻,在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倫理中,似乎一直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詞彙。
  •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公元1091年,年逾54歲的蘇軾在杭州任職,當他的好友自越州徙知瀛洲途徑杭州時和蘇軾相遇,老友多年未見,剛一見面就要分別,蘇軾便寫下一首《臨江仙》來送別好友。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最悲涼的一首詞,只是開頭兩句,便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但蘇軾的詞中,也有悲涼婉約的一面,這類詞更容易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便是蘇軾最悲涼的一首詞。整首詞中,它主要就突出了一個「涼」字。無論是中秋團圓之夜清寒的涼風,還是獨月、孤燈等悽涼的意象,都是為了抒寫蘇軾人生之「悲涼」。並且蘇軾在詞的開頭兩句,就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的深沉思考,只是對人生短促、壯志難酬的無奈,惹人心疼。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宋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這段時期也是宋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蘇軾和李清照分別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卻不知道,陳季常卻有一個致命軟肋,那就是懼內,怕老婆,並且是恐懼的那種,在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故事當為「跪池」。是說某一日陳季常受蘇東坡之邀遊春,陳妻柳氏卻懷疑蘇東坡又帶上自身的男人出來雪月風花,因而便勒令陳季常發誓:「如果有妓,想要罰打。」柳氏這才放行,卻不知道陳季常倒是沒這個膽了,可蘇東坡早已給分配好了!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人生無常的感慨,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人生道路最苦是離別,人生道路最樂喜相逢。但相遇以後卻又要面對下一次離別,是啊!人生道路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也是在聚聚散散中一路走來,送行了老朋友,結交了新朋友,隨後繼續反覆以往的小故事。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朋友久別重逢隨後又匆匆各自的小故事,儘管全詩看起來灑脫豪爽,但在其中也隱含對塵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可奈何。《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蘇軾送侍妾的一首詞,竟讓朝雲寫在「裙帶」上,開篇10字就絕了
    今天我們借一首蘇軾在端午節寫下的詞,來探尋蘇軾心中對朝雲的感情。蘇軾自己已經是頭髮花白了,而朝雲卻仍然如天女一般煥發著生命的活力,陪著自己來到這困窮之地也沒有絲毫怨言,應該怎麼感謝人家呢?  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最後只是決定出要送她一首好詩,以寫在裙帶上作為永久的紀念。可惜,這份永久的心意並沒有保持多久,就在寫完這首詞的第二個年頭,朝雲就在惠州去世了,年僅34歲。  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首蘇軾在端午之前贈給朝雲的《殢人嬌》吧。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