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議曆法由公曆改用農曆:中國特色

2020-12-01 騰訊網

「許多年輕人對『農曆二十四節氣』毫無了解,反倒很迷戀西方公曆的節日。」這種現狀讓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深感憂慮。他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也是他今年兩會的提案之一:建議我國曆法由公曆改用農曆。

王俊峰說,農曆是中國長期採用的傳統曆法,其運用了天幹地支紀年,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活動,是巨大的民族智慧的科學結晶和精神財富,也是實實在在的中國特色。

近年來,二十四節氣被視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尊重。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4月,文化部正式啟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

據澎湃新聞了解,根據《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曆。

王俊峰則指出,我國現行憲法並未對紀年作出規定,只是在《民法通則》、《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中規定了使用公曆年、月、日。

為此,他建議修訂憲法:以中國傳統天幹地支紀年為準確定曆法,兼或採用「公曆」;使用農曆年、月、日,兼或採用公曆年、月、日。

「簡單來說,就是要把農曆作為我國曆法,至少要將農曆放到與公曆並駕齊驅的位置上。」(法治中國)

相關焦點

  • 現在中國同時使用公曆和農曆,那「佛誕」是按什麼曆法過的?
    因為歷史原因,中國現在事實上是通行兩種曆法的,一種是公曆,另一種是農曆,不過,正常的記錄時間都是公曆,農曆僅限於民俗節日等場合,但是,大家仔細想一個問題,在中國,有沒有哪種節日,無論用農曆還是陰曆過,都覺得有些不對?
  •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作者 郭軍 李建基  今年農曆將發生罕見的曆法現象———閏二月,這是一九四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閏二月。細心的人還會覺察到,今年不僅農曆出現閏二月,而且公曆也出現閏年。據廣東天文學會統計,公曆閏年和農曆閏二月發生在同一年,從一五七三年至二一五五年這五百八十三年中,僅出現兩次。其中一次在一九二八年,另一次在二00四年。  有人問,為何今年農曆會出現罕見的閏二月?
  •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 公曆和農曆的轉換
    導讀:曆法有很多種,公曆和農曆,陽曆和陰曆,這幾個之間有著相對和相反的關係,其中公曆和農曆是一定不同的,那麼公曆和農曆的區別是什麼呢?公曆和農曆是如何換算的呢?想知道公曆和農曆的轉換,可以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哦。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公曆是農曆還是陽曆 公曆日期是新曆還是農曆
    農曆、陰曆、陽曆、公曆的意思和區別  1、農曆就是陰曆,陽曆即使指公曆;  2、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置的曆法,叫「太陽曆」,簡稱「陽曆」,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就是這種,由於它來源於西方,是辛亥革命時期才傳到我國的,所以也稱為新曆;  3、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置的曆法,稱為「太陰曆」,簡稱
  • 如何區別公曆、農曆、陰曆和陽曆?
    普通人如何分辨公曆、農曆、陰曆和陽曆?今天我們來繼續聊一聊曆法方面的話題。陽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來設計的曆法,這種曆法起源於古埃及。古埃及曆每月30天,一共12個月,年底增加5天的新年,一共是365天。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 | 文化傳家·曆法
    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九江一中市政協委員周明學、燕青參加「九江市政協委員履職能力...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2020年12月7日,由九江市政協主辦、上海交大高端管理培訓中心承辦的「九江市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在上海交大長寧校區開班。本次培訓班由九江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鄧君安帶隊,全市60位市政協委員參加,為期一周。九江一中市政協委員周明學、燕青有幸入選,並全程參與培訓學習。
  •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人民網3月18日訊 今年農曆將發生罕見的曆法現象——閏二月,這是1947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閏二月。細心的人還會覺察到,今年不僅農曆出現閏二月,而且公曆也出現閏年。
  • 古代曆法小知識:世界現行的公曆,即陽曆,最早來源於什麼?
    中國曆法中的天幹地支紀年法我國古代所使用的夏曆,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因此,這種曆法又稱「農曆」。農曆就是一種陰陽合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明令規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但不廢除農曆。這就迫切需要對原來通行的曆法進行改革。於是,當時的羅馬獨裁者儒略·凱撒請來位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天文學家主持改革曆法。這樣,古埃及的太陽曆便從此傳入了歐洲。新的曆法中便開始有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閏年,但是仍然有所差別。新的曆法規定:每年12個月,全年365天,每隔三年,增加一天,這就成了366天,這一年就是閏年。
  • 從農曆到二十四節氣——兼收並蓄的中國古代曆法
    傳說上古的黃帝創造了曆法,至遲在商代時期,中國已經有了詳盡的天象記錄以及曆法。除了指導農業生產以外,中國古代許多宗教性節日都必須根據天象制定,御用天文學家必須不斷地觀測天象,以修正曆法,安排節日。至遲從商代開始,中國人就使用著綜合太陽和月球運行規律的陰陽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農曆。
  • 公曆和農曆:為何我國會存在兩個曆法呢?
    鄭偉建博士/文近日有朋友問鄭博士:為什麼我們要同時使用兩個歷(公曆、陰曆),而不直接使用一個歷呢?朋友們知道,在排測命理或在位理學中,通常以陰曆來計算。國際通用的曆法是以一年太陽回歸年為周期,謂之太陽曆,故稱為陽曆,全球公用,故亦稱為公曆。是由西方國家傳入我國的紀元方式,臺灣人亦稱為西曆、西元。中國傳統的曆法自夏朝始,稱為夏曆,是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謂之太陰曆,故稱為陰曆。
  •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 公曆和農曆怎麼看
    我們在計算時間和日期的時候,使用的是公農曆相結合。同時,我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是按照農曆日期來過的,如清明、中秋、端午。那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吧!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  公元,即公曆紀年法,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
  • 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化為現實 全國政協委員縱論中國職業教育
    這凸顯中國政府大幅提升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之大也前所未有。中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狀況如何?為什麼要高度重視現代職業教育?如何提升職業教育水平?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一些委員給出了相關建議。「現在很多家長並不願意讓孩子去考職業高校,因為他們覺得那些工作都是技術活,俗話叫累活、力氣活,覺得得不到認可,並且覺得學歷方面也沒什麼競爭力。」
  • 公曆紀年為了準確,永久消失了10天!但是中國的農曆卻沒有
    其實這是由於曆法不同造成的差異,在大明王朝的時候,整個世界並沒有像今天這樣有統一的通行公曆法,唯一通行的是儒略曆。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什麼是儒略曆,它是由羅馬的皇帝儒略聽取了天文學家的建議之後推行的曆法,按照儒略曆,一年將被分為12個月,並劃分為大月和小月,數字為單數的屬於大月,而數字為雙數的屬於小月,大月有31天而小月僅有30天,兩者交替演進。
  • 三名甘肅省政協委員建議開放開發文溯閣《四庫全書》古籍資源
    1月27日下午,政協甘肅省十二屆二次會議進行小組會議。圖為王克太、李維君委員所在的第十組審議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討論省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財政預算報告。 今日(1月27日)下午,記者從政協甘肅省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獲悉,省政協委員王克太、蘇孜、李維君聯名向大會提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文溯閣<四庫全書>開放展覽、開發利用的提案》,建議開放展覽、開發利用文溯閣《四庫全書》古籍資源,通過對《四庫全書》的數位化服務、《四庫全書》的展覽展示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打破封閉式靜態為主的保護方式,推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中國農曆比公曆「多」了10天,這是什麼原因?看完心中全是自豪
    其實這是由於曆法不同造成的差異,在大明王朝的時候,整個世界並沒有像今天這樣有統一的通行公曆法,唯一通行的是儒略曆。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什麼是儒略曆,它是由羅馬的皇帝儒略聽取了天文學家的建議之後推行的曆法,按照儒略曆,一年將被分為12個月,並劃分為大月和小月,數字為單數的屬於大月,而數字為雙數的屬於小月,大月有31天而小月僅有30天,兩者交替演進。
  • 佛山:政協委員能言敢言善言
    「不滿意」的市長督辦案  近日,廣東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來到佛山市政協,感慨地說:「佛山政協集聚了一大批有責任感、有能力的人才,精英薈萃,敢言善言,相當部分的建議、提案都已經轉化為政府的決策,推動了一系列民生難點熱點問題的解決。」
  • 農曆那麼適合中國,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公曆呢?到底哪一個更先進?
    農曆那麼適合中國,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公曆呢?到底哪一個更先進?隨著我們國家上下千年的文化累積,不但出現了古代各種文學、建築瑰寶,也有很多民間流傳下來的習慣非常值得傳承,我們最獨具特色的不單單是春節還有日曆,我們平常交流所說的日期就是公曆也叫做是陽曆,而過年所按的日期是農曆,人們常說農曆更加適合中國,那麼經過科學的分析,到底這兩個日曆哪個更加厲害呢?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