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不知不覺地流失了枕頭,看完了《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一個9歲孩子所承受的孤獨,堅強的生活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一個九歲孩子承受的孤獨,也許你看了也會哭。
影片的開始一個男孩(開開),哭著喊著看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離開了,自己到外面去打工,撕心裂肺的哭聲頓時我流下了眼淚。
這樣一個9歲的男孩子跟著自己的爺爺和自己的一條流浪狗生活在一起。
接下來我所看到的是小男孩開心的生活著,也許這個年齡他很快的忘記了爸爸媽媽,忘記了那種感情,當我剛剛擦乾眼淚的時候。
小男孩牽著自己的流浪狗坐在石頭上對話,讓我看到了,一個孩子內心的孤獨:
開開說:小膽兒(流浪狗),你有爸爸媽媽嗎,你會想他們嗎,傻瓜,比方說,夜裡做夢夢見爸爸媽媽給你買了很多好吃的,你怎麼抱都抱不住,你正在著急,突然發現,爸爸媽媽丟了,你找啊,找啊。你跑遍了天下的路,問遍了天下的人,竟然沒有一丁點的消息。
我本以為離開父母的孩子,只會有一丁丁的不高興,鏡頭一次次的切換,一次讓我看到了孩子滿懷欣喜的學習,一次讓我看到了,淚流滿面孤獨的樣子。
或許內心孤獨的孩子總是在表面看是非常的快樂,一個個9歲的孩子學會了偽裝,承受了所有的孤獨,但依然去面對現有的生活。
堅強的生活並不是我想要的,都是被現實逼的。
小男孩跟著爺爺一起生活,看到爺爺做飯的時候不停的咳嗽,自己就親自上手學做飯。
每天到了晚上都會拿出自己的課本給爺爺念上一段書,照顧著爺爺,本該被照顧的年齡,卻一直在照顧著別人。
艱苦的生活,使小男孩越來越堅強,或許內心渴望讓爸爸媽媽看到最好的自己,每一次爸爸的電話都讓開開感覺到意外的高興,在等待,在期盼。
開開決定和爺爺分開睡,一個人搬著被子到另一個房間,早上起來的時候卻發現爺爺的屋子裡都是煙,因為晚上生的火爐子,沒有蓋蓋子,爺爺煤氣中毒。
爺爺的去世呢,給開開造成了很大的打擊,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不在了。
爸爸媽媽想要把開開接到城裡去,可是暫時沒有找到學校,開開選擇一個人留在家裡。
這並不是一個孩子想看到的,也並不是一個孩子想要的生活,而是真的沒有辦法,堅強的生活從現在開始。
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上下學。
不知道自己在夢裡哭了多少回,但是開開的滿臉笑容,再告訴我們,我會堅強很好的活著。
笑容的背後,是堅強,是孤獨,這所有的一切並不是一個9歲小男孩應該承受的。
孩子的世界,不僅僅是需要一條狗。
我一直以為,開開身邊的流浪狗是來陪自己的,但是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孩子的內心世界需要的是很多的關愛和陪伴。
開開一次又一次和流浪狗的對話,無疑的是在表達自己內心的孤獨堅強。
影片的最後,孩子的爸爸找好了學校,來接開開回去上學,因為汽車上不能帶狗,只能把小膽兒扔在了農村,開開哭的撕心裂肺,想要下車,帶上自己的狗,開開在車上哭,狗在後面追。
此時此刻的爸爸並不會理解,不就是一條狗嗎?為什麼會戀戀不捨,難道比不上親人之間的感情嗎?
此時此刻開開感覺最親最愛的人並不是爸爸媽媽,而是每天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流浪狗。
親人雖然有很深的血緣關係,並不代表有很深厚的感情,陪伴才是培養感情的基礎。
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吧,機會只有一次。
或許我們有很多種理由,告訴我自己,我很忙,我沒有時間,但是孩子不會去理解,當他長大的時候,也不要怪孩子。
或許在每一個年齡段我們都應該懂得一些道理,一個9歲的男孩子,本應該被照顧被關懷,應該開開心心的學習和陪在父母的身邊。也一次次的面臨著選擇。
含著淚看完了這部電影,相比之下我們所承受的孤獨與堅強,跟孩子相比差遠了。
孩子,爸爸媽媽讓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