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2021-01-10 請叫我盧指導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取決於他性格上的優秀,而構成一個人優秀性格的,往往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的習慣。"

李寧原是一位普通的體操運動員。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

宋濂,從小愛好學習,因家貧,只能抄書來讀,從小養成了愛好學習,勤奮學習的好習慣,最後學有所成。

藝術家達·文西從小有著堅強的毅力,養成刻苦磨練的習慣,幾百次畫蛋,才有了後來《蒙娜麗莎》的誕生。偉人和巨匠如此,那麼平凡的人呢?

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所以不管有多難,請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好的習慣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第一個:獨立-行為習慣

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孩子自己的人生道路還是需要他們自己走,所以早一點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非常重要。

獨立自主的人,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走到哪兒生活工作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家長要讓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於別人。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們自己穿衣服脫衣服;自己拿勺子吃飯,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做到適當放手,不要插手孩子的事情,也不要大包大攬幫孩子解決問題。

所以這時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獨立就變得十分重要。一個獨立的孩子,他往往更能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更堅強。

第二個:每天堅持閱讀

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就要教孩子識字,並每天會堅持閱讀,與孩子一起對話,回顧剛才的內容,雖然小的時候讀不懂書中的內容,但陪著孩子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孩子的語言、閱讀能力,這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國內外很多的傑出人都有回憶,最幸福就是睡前爸爸媽媽給讀一段書,講講故事,不僅美好難忘而且還密切了關係,特別是10歲之前的孩子。

閱讀的同時促進了親子關係,同時也能有效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語言能力,親子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起遠大理想,並讓孩子掌握多種能力,家長千萬別小瞧親子閱讀的魅力。

第三個:協作家務的習慣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起來很可愛,很多家長就像掌上明珠一樣對待孩子,大包大攬餵飯穿衣,能幫小孩做的事情都做了。像這樣的小孩成年之後就是好吃懶做,不會做菜、做飯。很容易陷入到深沉的恐慌狀態,因為他的潛意識會告訴自己:我沒有錢我就無法生存,我沒有人依靠我就無法生活,因此在小孩三到六歲的年齡段,就是要有意識的讓小孩參與到家務當中來,跟你共同完成某件事情。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非常樂意參與勞動的,只是很多家長嫌麻煩,沒有耐心等待孩子去完成而已。

不管你多麼疼愛她,也請你不要包辦她,也不要替她去做任何事情,因為當她踏進幼兒園大門的時候,你就無法替代她做任何事情,你也不要覺得你的寵愛會讓孩子更幸福,那其實是你覺得你在付出,你感覺自己很幸福而已。

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家長們也非常清楚,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何教導是一個大難題。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是性格形成關鍵期

其實,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根據蒙特梭利發現的兒童敏感期得知: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3-6歲。想要培養出和別人家一樣優秀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好習慣,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能幫助父母培養孩子好習慣的「神器」 《小松鼠行為習慣情緒管理繪本》。

本系列針對習慣養成、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學習方法、情商培養、保護自己等方面問題。選取了簡潔、生動有趣的故事,加以一針見血的評點剖析。

書中採用了小松鼠這個與孩子心理年齡相仿的角色,輕鬆的引導孩子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面對什麼事情的時候,想事情的思路應該是什麼樣的,不應該急於發脾氣。

還採用的是彩繪,能夠使孩子提高閱讀興趣,並且讓孩子從此愛上閱讀。

這一套共有10冊,共69元,每一本書不到7塊錢,就可以養成優秀的行為習慣,為孩子的成長鋪路。

這套書涵蓋了0~7歲年齡段孩子所有的行為習慣培養。父母不妨一試。

喜歡的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是上帝送給父母的小天使。他們很聽話,很可愛,但是到了2歲,就露出了本性。他們化身為小惡魔,調皮淘氣,挑戰父母的權威。3歲就更過分了,3歲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不管爸爸媽媽說什麼都不聽。根據專家的解釋是,孩子在3歲左右是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有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自我意識,也就是有了自己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的小九九。
  • 「心術不正」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12歲前父母務必要糾正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多半有這3個特徵,12歲前父母務必要糾正1、總是說謊孩子將來心術不正,小時候就會總是說謊,這些孩子特別會說謊,編的謊言都特別真實,有時候父母也不知道孩子撒謊了。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撒謊,他長大以後特別容易心術不正,家長發現了,應該及時制止。
  • 這3種性格的父親,培養出的孩子自卑又懦弱,長大後很難有大出息
    導語: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每天跟父親在一起相處平均兩小時以上的孩子,長大以後男孩往往更勇敢堅強,女孩則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流。目前我國極大多數家庭孩子的教育都是媽媽負責,父親只是在重大決策時參與意見,或者直接全權由媽媽代替。
  • 同樣的起點千差萬別的人生,孩子學霸or學渣,差在3-6歲的管束期
    自律往小處說,他是一個習慣,往大了說,他是一個人融入這個社會所必須要擁有的基本素養。自律的人不一定都優秀,但優秀的人基本都是自律的。李嘉誠再忙也會堅持每天看書;柳傳志永遠不會讓自己遲到,馮侖曾說,王石的成功來自於自律,他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管住自己。
  • 【特別推薦】班主任提醒:給孩子播下這6個好習慣,就是播下好的命運...
    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這6種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 李玫瑾:若發現孩子有這四個行為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正
    家人這時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可是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叛逆,所以誰的話都不聽,一次還動手打了麗麗……0-3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時期,很多因素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老一輩人經常說:三歲看老,七歲看小。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作為合格的父母,這時要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 父母說話的語氣影響孩子性格,這四句話常說,教育孩子更有效
    性格是一種副產品;它產生於完成日常事務的偉大過程之中。——伍威爾遜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對他的人生是特別重要的,將來的每一天都會受到性格的影響。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性格從小就已經決定了,沒有辦法再改變就放棄了,培養孩子的性格。其實一個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後天語言環境很大的影響。
  • 0-3歲是早教啟蒙關鍵期,家長從兩方面入手,孩子往往更聰明
    不少家長在寶寶一歲期間,就開始培養寶寶的認字能力,3歲開始學習外語。但其實「揠苗助長」也是不可取的。 在早教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最好還是以引導為主。因為學習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只有循序漸進才能獲得高效率的回報。
  • 好習慣養成其實很簡單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好的習慣並非與生俱來,而需要後天培養形成,一個人從幼時起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將使其終身受益。具體來說,如從小養成自主自律的好習慣,能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從長遠角度看,這樣的好習慣在未來能幫助他在事業及人際交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 哈佛教授表明:想養出快樂孩子,3歲前要抓住兩個「性格關鍵期」
    性格樂觀的孩子,在未來往往能比別人有更強的抗壓能力,在面對麻煩的時候也能更加遊刃有餘,因此,給孩子塑造一個快樂的性格非常重要。 對於這點,哈佛大學的教授就通過一項研究表明:想養出快樂的孩子,3歲前就要抓住這兩個"性格關鍵期",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樂觀和開朗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也就是說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多半是由情商決定的,而家長平日裡的教育方法,將決定孩子未來的教養!我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就是說孩子的每一個壞毛病都不是突然出現,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和醞釀,最後形成的,因此家長只有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他們長大後才會更有出息。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我們送孩子上幼兒園,很大程度是根據孩子對學校的接受程度,但為什麼會出現「入園最佳時間」呢?經過了多年的考察發現,孩子最佳入園的時間是在4歲!我們都知道,孩子0-3歲是成長中很重要的階段,正是接受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期,而等到孩子3歲之後便會進入成長的關鍵期,等到這時候送幼兒園,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要比3歲要好。
  • 重視孩子生命中的前7年,孩子將來更優秀,錯過的父母將悔恨終身
    引子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談,在孩子的一生中,有多個重要發展階段,其中以0~7歲為孩子一生發展中最重要的關鍵期。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0~7歲之間就已經獲得了80%以上的智力。
  • 性格培養期很關鍵,從小培養孩子這3個方面,讓寶寶遠離「凌霸」
    性格培養期很關鍵,從小培養孩子這3個方面,讓寶寶遠離「凌霸」一、學會分辨人們不會選擇求助比自己還弱小的人。讓孩子們牢牢記住這個原則。成年人基本上是不會像小孩子求助的,尤其是完全陌生的人。如果有陌生人向小朋友求助,索要物品或者去某個地方,這個人一定是有問題的。要告訴孩子,受到欺負或者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一定要告訴家長,不能自己悶著。
  • 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索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家庭和每個家庭都有著不一樣的方式,有些父母就會認為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大人們必須要給他們灌輸一些正確的思想,可是有些父母他們會認為在孩子們小的時候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就可以。其實要說到這個孩子教育,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從小開始培養比較好。特別是六歲之前是塑造他們性格的一個關鍵時期,特別是在這個年齡接受教育可能會更容易接受。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曾針對10000多名7歲左右的兒童做出一個實驗,結果表明:有規律作息習慣的孩子,大腦得到更充分發育。後研究學者們總結出,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如果孩子不能在晚上十點前進入深度睡眠,大腦發育可能受到影響,智商測驗分值可能會偏低。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但即便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咱們還是會看到小孩將來不孝敬父母
  • 家長在這3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很多父母捨不得
    那你敢想像一個家庭,6個子女,皆是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嗎?我是想都不敢想!但事實就是存在的。 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的全惠星,她是東巖文化研究所所長,也是耶魯大學的教授!她就是培養出6個常青藤名校的「牛媽」!
  • 長大區別在這3個方面
    其實,愛哭的孩子真的不是性格懦弱,就這一點家長是要認識清楚,他們哭有可能是因為多方面原因導致的,比如父母在吵架的時候缺少安全感。也許就是自己遇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就會試圖通過哭泣這種形式來讓自己得到保護,而更多人的肯定,又是屬於固定思維的一種表現哦。教育孩子時,父母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