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清歡說:「在中國,有幾千萬大學生,在假裝上課。」
李開復曾對話大學生:"不要說上課聽不懂,不要說教師不關心,不要說專業不感興趣,不要說學校太爛,墮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藉口。"
01
他們在慢慢墮落
有太多大學生,上課發呆、睡覺、玩手機,為現狀焦慮卻不想改變自己;下課追劇、打遊戲、終日混跡於社交網絡,臉色蠟黃地對著手機和電腦的冷光屏;不想學習、不想社交,在沒人管束的地方,自由放縱、舒適安逸。
一個人失去一次機會並不算什麼,可是就是在這一次一次的失去中,有許多人就失去了成功的人生。
一學期、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他們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認真聽過幾節課,雖然給他們上課的可能是教授級別的人物;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認真讀過幾本書,雖然他們大學裡的圖書館很大,裡面有有很多的藏書;突然發現他們沒有考到幾個證書,到社會上可能必須要用到的一些東西。
踏入社會,他們開始慌了,找了一個勉強可以的工作,草草了事,經濟壓力大,於是開始啃老......
可能他們會說: 在大學裡面沒有任何一個教師會圍繞我們轉,學不學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沒有了以前做不完的作業你們覺得上課對自己空蕩蕩的;再也沒有人天天督促著我們,必須要把這個做好,必須要通過這次考試 !
可是這並不足以成為他們墮落的藉口......
02
他們卻在成就輝煌
河北大學「學霸宿舍」衝上了熱搜。
河北大學新聞專業326宿舍姐妹花六人,三個保研,三個考入研究生,分別收到了中國政法大學、暨南大學等五所學校的錄取通知。
有很多人說:環境真是影響人生啊!
但是更多的網友留言是:自律真的很重要!想想自己大學荒廢了四年就後悔。
西北大學也曝出「學霸宿舍」。
宿舍裡,六位不同專業的姐妹,本科期間分別考研或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等5所高校,四年累計獲得獎助學金近10萬元。
在採訪時,她們一致感謝一個自律而勵志的室友——金慧琳。
開始我們並沒有這麼自律,但是她總是制定嚴密的學習計劃,從大一寒假開始,每個假期都會留在學校做實驗。在她的影響下我們慢慢養成了這種習慣,即使一個人也會常常去圖書館背書,在宿舍互相講題,在去食堂路上聊實驗項目。
舍友之一何愷凝曾感激地說:「慧琳曾經告訴我,你不要成為你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03
同樣的起點,千差萬別的人生
同樣是大學生,但是他們卻成就了千差萬別的人生。
回過頭來看,他們最初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左右他們的只有兩個字 ——自律。
曾經看過一句話:一個人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自律往小處說,他是一個習慣,往大了說,他是一個人融入這個社會所必須要擁有的基本素養。
自律的人不一定都優秀,但優秀的人基本都是自律的。
李嘉誠再忙也會堅持每天看書;柳傳志永遠不會讓自己遲到,馮侖曾說,王石的成功來自於自律,他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管住自己。
04
不要錯過孩子3-6歲的樂於接受管束期
自律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很多家長不知道,培養孩子自律習慣最好的時間是在孩子小時候。
專家證明:3-6歲是孩子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管理也開始萌芽。 他們會開始表現出強烈的證明自己能力的意願,而且開始在遊戲中制定規則,並且樂於接受管束。
這時候就是爸爸媽媽教會孩子管理情緒、培養自律的最好時期。
這個時候孩子理解能力和自制力都很弱,所以繪本和故事書是最好的選擇,《小松鼠情緒管理》這套繪本就廣受爸爸媽媽的喜愛。不僅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還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整套書一共有10冊,在孩子3歲之前,家長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就很不錯。在孩子3~7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當成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黑板,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培養好性格。
每一冊書都有一個主題,用小故事的形式展現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故事的主人公小松鼠會教給孩子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會把自己帶入到小松鼠身上,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夠影響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培養出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
這本書的價格非常的實惠,只需要69,就能買到一整套,折算下來一本書花不到7塊錢,卻讓孩子養成好性格,培養好品質,幾乎涵蓋了0~7歲年齡段孩子的所有行為習慣培養
趕緊戳下方購買吧,一頓早餐,影響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