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小梨
插畫:Juice
編輯:木子
0-3歲的寶寶,是成長期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在智力上還是在生理上,都有快速的提升。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內,需要掌握一些簡單且實用的早教知識,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提升寶寶的知識能力,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早教的重要性
幼兒期的寶寶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周圍的環境對寶寶的影響極大,長期的生活習慣會給寶寶留下深刻的印象。
早教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學習能力,還能更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俗話說:「輸什麼都不能輸掉孩子的教育」。這句話其實不無道理,因為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只要家長好好引導,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不少家長在寶寶一歲期間,就開始培養寶寶的認字能力,3歲開始學習外語。但其實「揠苗助長」也是不可取的。
在早教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最好還是以引導為主。因為學習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只有循序漸進才能獲得高效率的回報。
家長應該怎樣進行早教
1、胎教
寶寶在肚子裡的這段時間,媽媽可以明顯感覺到寶寶的心跳聲。
這時主要以聽覺訓練為主,可以給寶寶進行胎教,平時聽一些動聽、悅耳的音樂,或者給寶寶講一些感人的故事與兒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胎教,而胎教做的好,寶寶的聽力也會有所提升。
2、早教啟蒙
、寶寶0-1歲時
寶寶在0-1歲期間,媽媽需要關注寶寶的發育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身高與體重,其次就是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
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是天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長此以往,寶寶就會反射性地做出一些與家長類似的舉動。好的言行舉止,可以教育好寶寶;不好的言行舉止,可能會對寶寶的性格形成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該時期對寶寶進行早教知識的訓練與培養很有必要。家長可以結合視覺訓練和嗅覺訓練來擴大寶寶的知識面,比如:給寶寶購買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圖書、衣物,培養寶寶的色差感,除此之外,家長可以陪孩子玩捉迷藏、物品轉移等遊戲,以此來訓練寶寶的視力。
、寶寶2-3歲時
寶寶在2-3歲期間,最好全方面進行知識教育,比如:吐字清晰、觸覺靈敏、視力正常等,尤其是在寶寶開口說話時,需要家長清晰正確的教導孩子開口說話。
另外,嗅覺和味覺方面也需要適當進行訓練,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寶寶能力。
寶寶在0-3歲的早教理念
★以關心陪伴主導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陪伴和關愛,父母一定要耐心教導孩子的,給寶寶足夠的關心與愛護,要避免去責備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出不文明的舉動,父母是孩子在孩子萌芽的階段,多引導,多關心,少責罰。
★順其自然
在進行早期教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制定方案,不要有攀比心理,禁止用強迫的手段來教育寶寶,否則很容易適得其反,也不利於寶寶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教養融合
0-3歲的寶寶在進行早教時,應該把健康、平安放在第一位,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去幫助寶寶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要避免過分的溺愛,太過溺愛孩子,在今後的生長道路上不利於孩子的情商、智商的提升。
★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擁有良好的三觀,對孩子三觀的形成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於嬰幼兒孩子,從小就需要教導孩子尊老愛幼,弘揚中國的文化傳統,這將有利於提升孩子的素養,以知識和素養為主,教導孩子擁有獨立的思維。
綜上所述,對寶寶進行早教知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及時幫助寶寶了解最真實的自己,從無知到探索認識,這樣可以給寶寶一些實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