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夠堅強?甘地夫人法則,讓孩子直面挫折,變得強大

2021-01-20 含沁說歷史

前幾天去朋友家遇到這樣一件小事,他正在輔導他家小孩做作業,開始還好好的,可是寫到一半兒的時候,孩子把一道題算錯了,朋友忍不住說了兩句,可是孩子絲毫沒有要改的意思。朋友忍不住提高音量又說了一遍,結果孩子把筆往桌子上一放,眼淚就開始啪嗒啪嗒往下掉,顯然是生氣了,撂挑子不寫了。

朋友見此情景也是衝我尷尬的笑一笑,面對正在掉眼淚孩子哄也不是,不哄也不是。

相信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有這種情況。

孩子打不得,說不得,一說就哭,一打就鬧。當孩子一遇上不順心的事情,就開始又哭又鬧,家長哄吧,怕太慣著孩子,不哄吧,看孩子在那裡實在是很傷心。

當孩子一遇上什麼難題,首先想到的不是怎麼解決問題,不去面對,只知道又哭又鬧,依靠大人。

著名作家渡邊淳一,他是第一個提出了鈍感力的人,他認為擁有鈍感力的人,他們的人生會更加的幸福。

那擁有鈍感力的人都有什麼特點呢?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他們的抗挫能力非常的強,不會因為一點事就退縮了。可很多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抗挫能力非常弱,往往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在那裡又是哭又是鬧的。

孩子為什麼受挫能力弱?

1、父母過分的誇獎

孩子撿起了地上的垃圾,父母看到了欣慰的誇讚孩子說他真棒,孩子吃飯的時候,把碗裡的飯都吃光了,父母誇讚孩子說他真厲害·。

有些父母只要孩子一做了件事情,就忍不住立馬去表揚孩子,生怕誇獎少了,孩子會難過。這種做法,其實就是過分的誇獎。像一些小事,父母不需要特意的去誇獎,這樣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自負。

2、父母過度的溺愛

教育家盧梭曾經說到過: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百分百的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言聽計從。

過度的溺愛孩子,其實是在放大和縱容孩子的缺點。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怕孩子受到傷害就把他們過度保護起來,在他們和外部世界之間建立起一個保護層,讓他們不能直面這個世界上真實的困難與挫折。

你也許覺得這是保全孩子的一種方法,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正在為孩子的成長之路埋下隱患。那麼父母應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讓孩子變得堅強呢?

我們可以學習一下甘地夫人法則,用這樣的態度來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直面挫折,才能使他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那麼,什麼是甘地夫人法則呢?

其實所謂的甘地夫人法則是指一則小故事,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的大兒子要進行一場手術,醫生怕孩子因遭受不了挫折而心生懊悔,於是便讓甘地夫人用善意的謊言來欺騙孩子以求更大的保全。然而甘地夫人卻沒有這麼做,她把病情的狀況以及手術的形式完完全全的告訴給了大兒子,大兒子不但沒有害怕,反而懂得直面挫折,最後成了一個更加勇敢堅強的人。

抱著讓孩子直面困難的態度,父母可以嘗試以下做作法。

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

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愛好、性格、習慣等,學會自我調控、自我反思、自覺學習,找出與別人的差距,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只有他們在了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基礎之上,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正確地對待自己,與他人友好相處,更好地學習,勇敢地面對失敗。要以「失敗是成功之母」為動力,迎接新的挑戰。

適當放手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要經常告訴他們,失敗是很正常的,摔倒了,我們還要爬起來,沒有失敗,又怎麼得來成功?挫折,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必經路,提早告訴孩子,這不是什麼難事。這樣,遇到困難的話,也可以堅持度過,也會比較容易接受失敗。

所以父親要及時鼓勵孩子,積極去應對困難挫折。適當放手,以旁觀者的身份給孩子一些空間和時間,讓他自己學會成長。

家長要幫助孩子踢掉安樂窩,給孩子製造一些小麻煩。

這些小麻煩可以是家長刻意製造的,也可以是在生活當中本來就有的。

總之,一定要讓孩子嘗試到生活的苦澀是什麼才可以。只有嘗試著讓孩子跳出這個安樂窩,他才能夠一點點地接受困難挫折,才不至於當更大的災難降臨到他頭上是要是心煩意亂。

總的來說,在孩子的抗挫教育上,父母應秉持這不讓孩子逃避,而是勇敢面對的態度來教育。當清楚這件事情之後,相信很多家長心裡就明白應該怎樣做了。

朋友也非常認同這一觀點,所以在面對孩子一遇上事情就又吵又鬧時,就不會在不知所措了。至於除了父母的教育外,該如何讓孩子更好的理解並付諸行動,這裡推薦一本朋友在看了之後,對教育孩子很有幫助,讓孩子改變很大的書,《逆商教育》。

這是一套包含10冊的兒童雙語繪本,針對3—6歲兒童的情商勵志書。這套書通過在一頁頁彩色手繪的卡通美圖中,通過生動有趣的兒童故事,配有雙語有聲伴讀,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孩子在讀故事的樂趣中,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套書中都有益智遊戲和哲理知識,打破傳統的說教模式,通過有趣的形式吸引孩子閱讀、思考,讓孩子在閱讀的同時形成好習慣;通過親子閱讀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不到69塊錢10冊書,平均每本不到6塊錢的繪本,對孩子的成長將大有幫助,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圖片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為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堅強的星座媽媽
    她們在婚後有了孩子,似乎一剎那,就學會了十八般武藝。「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在她們的身上表現得非常完美。她們為了孩子,變得堅強了起來。十二星座中,為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堅強的星座女有哪些?一起來看看:處女座:外表柔美的處女座女生,內心保守又糾結,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堅強。她們在婚前,是優雅又常常患得患失的小公主。
  • 逆商也是成長關鍵力,4種方法幫孩子戰勝逆境,讓身心變得更強大
    引子對於今天的父母來說,無論是經濟條件優越的還是經濟條件一般的,都竭盡所能,力求為孩子打造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表面上來看,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但實際上,關於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變得厭學甚至走上極端之路的報導並不少見。
  • 孩子內心脆弱不堪,該如何變得更強大?父母要經常說這3句話
    孩子才能發現生活中更有意義的事情,內心世界才會更豐富,當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不會被負能量的心情佔據內心,因為他們的世界有陽光,而不是永久的黑暗,看見陽光的孩子,才會更堅強。孩子內心有了目標,為了目標而努力,內心也會更加強大,即使這一路上坎坷不斷,也能堅持到最後,培養了孩子堅強的毅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父母要常對孩子說「夢可以實現」,但別忘了告訴孩子,實現夢想的方法,就是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
  • 挫折教育是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而不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一些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小問題,選擇極端的方式去處理,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集中在「挫折教育」上,片面地認為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夠,逆商太低,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走上這樣的道路,家長們都開始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確實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 孩子條理性混亂?巧用積極基調和四象法則,增強孩子的次序感
    父母不時的對孩子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夠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如果孩子做得不夠好,父母就會自己動手,導致孩子失去思考和動手的能力,自然就無法具備良好的條理性。2、選擇性困難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諸多的要求,頗高的期待,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全面性人才。
  • 不想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在6歲前應進行逆商培養,父母別忽視
    在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挫折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無數案例證明,正確的挫折教育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對一個人的性格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在未來,我們必須學會競爭才能生存。面對競爭,了解知識點肯定是不夠的。
  • 席慕蓉很簡單的名言,僅11個字,卻讓很多人變得很堅強,很強大!
    沒有人想要變得軟弱,都是想要自己變得強大,因為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有本事去照顧身邊的親人,和自己的愛人。倘若自己很軟弱,不但朋友看不起自己,親人也看不起自己,甚至還經常被親戚欺負,抬不起頭。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靠人不如靠自己,別人強大,不如自己強大!那麼在我們這個光怪陸離的年代,想要變得堅強,想要變得很強大,該怎麼去變呢?如果問大家,大家會怎麼回答?
  •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3個方法培養孩子逆商,提升抗挫折能力
    通過鄰居家吉米的事件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挫敗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失望。這也說明了孩子缺乏面對困難的能力,這種能力就叫做逆商。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碰到挫折時父母面對孩子的態度很重要。我們要告訴孩子,失敗不要緊,要緊的是要戰勝失敗。
  • 我們要讓孩子有希望的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我們要讓孩子有希望的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家長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長卻把這種希望轉為精神壓力,而沒有讓孩子感到希望。這樣的話就不是特別好的。家長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予及時的肯定,告訴他們幹得好太棒了、太棒了!
  • 孩子不夠堅強,動不動就哭鼻子?是不是你經常用這些標準要求他
    因為閨蜜的丈夫常年在外出差,所以孩子基本上是由閨蜜一個人養大的。在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注入了很多女性的力量,而父親角色的缺位,讓閨蜜家的孩子和同齡的小男孩相比有些不一樣。根據調查,在社會當中,有超過60%的小男孩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女性化」特徵,其中來自家庭的因素佔有很大的比重。
  • 孩子耐壓性太弱?聰明父母善用「蘑菇定律」,讓孩子笑著面對挫折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才能在成長的路上無所畏懼。這就需要父母知道「蘑菇定律」的原理,同理這樣去教育我們的孩子。那我們父母應該明白「蘑菇定律」是什麼?蘑菇的生長必須要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人的成長肯定也是要經歷這樣的一個歷程,才能變得更加堅韌不拔,這就叫做「蘑菇定律」,也有人稱為是「萌發定律」。孩子就像一個剛剛萌發的小芽,在他們的成長中,會經歷很多挫折和困難,因為沒有遇到過類似的處境,所以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如果自己再做錯了,又受到父母嚴厲的責罰,對孩子來說,無意識雪上加霜。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普遍的孩子都存在著這樣的一種觀念:放假了就可以盡情的玩,假期就是用來玩的而不是要摻雜著一點學習成分的。放假了,脫離學校,脫離老師,脫離作業,再也不需要被作業煩惱。  不僅僅是孩子,生活中也有許多的父母有這樣的觀念,一到假期就放任孩子,任由孩子為所欲為的玩,殊不知,這樣的觀念會讓孩子漸漸地在假期中失去時間觀念,一頭心思埋入到遊戲和玩耍中。這將會使孩子的假期變得沒有意義,白白的浪費時間。
  • 孩子的壞習慣,打罵後不久就故態復萌?家長試試「盤尼西林」法則
    這個環習慣有多少家長為了讓孩子改掉它用了無數的辦法但結果總是不盡人意,有時是明明孩子已經不咬手指了,但是過一段時間發現孩子又在開心的咬手指了,讓家長抓狂不已。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壞習慣呢?針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壞習慣有什麼方法可以徹底的根治呢?
  • 孩子性格焦躁怎麼辦?這三個辦法很受用,讓孩子變得溫順
    孩子說道:「作業實在是太難了,我不想寫了!」小張有一些疑惑不想寫就不寫唄,幹嘛對這一個牆出氣呢?以前小張還沒發現自己的孩子這麼暴躁,沒想到孩子經歷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會變得性格焦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現如今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有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都會陷入非常焦躁的狀態當中。而孩子進入焦躁的狀態當中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孩子為什麼性格焦躁?
  • 小孩的心理脆弱怕挫折?試試看這些招數,孩子越挫越勇
    許多小孩在年幼時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或被過分鼓勵,都會在心裡形成「我是最棒的」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是可以讓孩子增強自信的,但同時也會讓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天外有天,人外有天。因此平時還是要多鍛鍊孩子的心理素質,例如,媽媽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比賽,比賽要有難度,有難度的小遊戲,這樣孩子既能成功,又能失敗,他不會急於求成,也不會太過自信,在成敗之間孩子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不是最好的。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沮喪。
  • 《念書的孩子》——孤獨與堅強,本不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承受的
    眼淚不知不覺地流失了枕頭,看完了《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一個9歲孩子所承受的孤獨,堅強的生活讓我有很深的感觸。一個九歲孩子承受的孤獨,也許你看了也會哭。影片的開始一個男孩(開開),哭著喊著看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離開了,自己到外面去打工,撕心裂肺的哭聲頓時我流下了眼淚。這樣一個9歲的男孩子跟著自己的爺爺和自己的一條流浪狗生活在一起。
  • 讓孩子打回去,孩子會變得斤斤計較?不打回去,我心裡又不舒服
    本以為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可沒過兩天孩子胳膊上又出現了傷痕,這讓小莫開始坐不住了。「打回去,怕孩子會變得斤斤計較;不打回去,我心裡又不舒服,不能讓孩子平白受欺負。」小莫的故事就像是萬千中國家庭的縮影,一方面希望孩子大度謙和,一方面又心疼孩子以德報怨。
  • 怎樣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逆商讓孩子脫穎而出
    我意識到孩子的受挫能力太弱了,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孩子生活學習中遇到挫折,我一直不覺得是件壞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所以我要加強的是他面對未知的自己又處理不了的事情時,是什麼樣的態度。坦然接受然後尋找解決方法,還是不斷地否定自己然後放棄?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願意看到孩子選擇放棄。
  •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以及漢字姓名學對人生的影響
    在人與人的接觸當中,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逆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情商和逆商都要以智商為基礎。智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家騏就不做名詞解釋了。很多人說智商是遺傳的,當然,確實有遺傳的因素,但是往往大家誇大了「遺傳」,對大部分人來說,遺傳並沒有那麼重要。而且遺傳是天生的,已經存在的,無法改變,所以我們要更多的去做後天的事情,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或家人變得更聰明。
  • 孩子性格膽小怕生,並不是所謂的靦腆內向,可能是由於這三點所致
    有些父母深知一件事物的可怕性,為了避免孩子接觸,他們就會將事物的恐怖程度放大。這種恐懼從小在根植在孩子心中,在他們長大後,便難以再改變。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是積極的,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在平時的教育中,他們更多的是在傳達一些消極的情緒。孩子深受這種情緒的困擾,缺乏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又怎麼能變得積極樂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