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是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而不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2021-01-15 教師生活雜談

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一些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小問題,選擇極端的方式去處理,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集中在「挫折教育」上,片面地認為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夠,逆商太低,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走上這樣的道路,家長們都開始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確實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現在很多孩子都是溫室裡的花朵,打不得罵不得,有爺爺奶奶撐腰,要幹什麼就幹什麼,習慣了周圍的人對自己言聽計從。但是孩子不能只在家裡,總歸還是要去到學校,最終走向社會。

有一些孩子心智成熟,能夠慢慢接受生活中不太順利的事情,遇到困難也能想辦法解決,即使被老師、同學批評了他們也能忍受。

但是有一些學生就不能接受了,尤其是近幾年,總是能看到某個學生因為老師的批評跳樓,或者因為要叫家長,學生離家出走等。

其實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外界的壓力大,更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對抗壓能力太弱,處理事情方法不恰當導致的。

適當的挫折教育能夠讓孩子們明確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有些東西不努力就得不到,有些人不會總聽自己的話,做錯了事情也不會總是有人安慰。從小對孩子進行此類教育,能夠幫助孩子逐漸樹立正確的意識,以後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也就不會那麼極端了。

但是挫折教育不是一味地打擊孩子自信心,讓孩子變得自卑。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去傷害孩子,比如孩子沒考好,不和孩子分析失敗原因,而是直接說:

「你真笨,不是學習的料,以後只能做苦力。

孩子被老師批評了不問原因,直接說:

「又被老師批評了,肯定是你做啥錯事了 不然老師怎麼不批評別人?」

甚至有的孩子摔了一跤,家長都會說:

「走路不長眼睛,活該!」

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家長,帶著一身戾氣,總是處處苛責著自己的孩子,看著孩子總覺得他沒出息,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也或者覺得孩子就不能慣著,要多打多罵才能成長起來。

殊不知打罵出來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會帶著童年陰影生活。他們未必都如家長所預料的那樣在逆境中成長,突破重重困難,破繭成蝶,很有可能他們會一直困在家長為他們編制的籠子之中,難以實現自我價值。

挫折教育要與鼓勵相結合

孩子的成長包括了心理成長和身體上的成長。身體成長我們盡力去幫助他們,結果不會太差,但是心理成長如果沒有運用恰當的方法,那麼對孩子以後的影響就大了。

挫折教育讓孩子接受不完美,接受生活中一些不合理,不順意的事情。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孩子們也有許多美好的品質,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孩子們也同樣認識到這些方面,讓他們逐漸建立起自信心來,明白自己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

挫折教育我們鼓勵,溫室裡的花朵的確需要經歷外界的風吹日曬,最終才能扎穩根。但是暴風雨如果太猛烈了,這些花兒也會被連根拔起,最終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怎樣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逆商讓孩子脫穎而出
    我意識到孩子的受挫能力太弱了,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孩子生活學習中遇到挫折,我一直不覺得是件壞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所以我要加強的是他面對未知的自己又處理不了的事情時,是什麼樣的態度。坦然接受然後尋找解決方法,還是不斷地否定自己然後放棄?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願意看到孩子選擇放棄。
  • 想讓孩子抗壓能力強,提高「心理彈性」很重要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脾氣一點就著,容易離家出走,這在許多家長眼裡都是「叛逆」的標誌。可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的心裡不僅僅是叛逆因素在影響著,孩子們那無法排解的心理壓力,才是讓他們從乖孩子變成熊孩子的關鍵。心理彈性影響著孩子的抗壓能力,家長別再忽視。
  • 想培養個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
    抗壓能力對孩子有多重要?抗壓能力也叫做抗挫折能力,一個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在面對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往往能夠重新站起來,走向成功,抗挫折能力可以說是孩子成功的一種捷徑,擁有抗挫折能力的孩子會積極地面對錯誤和失敗樂觀的生活下去。
  • 孩子的抗壓能力不強,面對困難,該怎麼辦?培養孩子的抗壓力
    孩子從小學、初中成績都優秀,她很少為孩子的學習操過心,現在上的高中人才濟濟,學習壓力增大,朋友很擔憂孩子的精神狀態和學習,孩子將來要遇到的挫折不知還有多少,如果沒有很好的抗壓能力,怎麼辦?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在媽媽宋倩的嚴格的教育下,倍感壓力,以至於得了憂鬱症,最後致使英子要跳海。而方一帆,媽媽一生氣,說打就打,說吼就吼,照樣整天開開心心,雖然是個「學渣」,卻坦然面對自己成績不好的這個現實,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沒有沒完沒了的自卑和自責,而是快樂地走上了藝考的道路,考上了大學。
  • 孩子的抗壓能力弱,遇到事情就喜歡哭鼻子,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給孩子培養好抗壓能力,在長大以後孩子只能夠逃避,在社會中也總是趨於弱勢,很難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才。而面對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父母應該怎樣做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很多憤憤不平。認為所有的好事都應該由自己來承擔。比如幼兒園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孩子嫉妒別人參加各種比賽,由於老師沒有選他,就會出現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 很多中國家長不懂:孩子的抗壓能力,不是靠你「施壓」鍛鍊出來的
    在大多數的家長眼中,都會認為孩子的年紀還小,不應該給他過多的挫折,否則就很容易讓孩子一蹶不振。其實當家長產生這樣的一種想法的時候,也從側面投射出了他們也不相信孩子的挫折處理的能力。所以說,大多數的家長從小給孩子的教育是讓孩子要努力,讓他不斷地進步最後才能夠實現成功,但是卻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告訴孩子,當他遇到挫折的時候應該怎樣的去面對,怎樣的去處理?
  • 孩子抗壓能力差,遇到困難就垂頭喪氣?家長別忽視「逆商」重要性
    孩子缺乏自信心有些孩子非常缺乏自信心,即使是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他們也不敢主動去做,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孩子從來不敢主動去舉手回答,為此孩子經常會錯失很多機會。抗壓能力比較差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都比較差,面對壓力會表現的非常疲憊無力,因此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 孩子抗壓能力差怎麼辦?找爸爸是正道
    孩子抗壓能力差、沒有好奇心、上進心怎麼辦?找爸爸 媽媽相比,孩子更願意和爸爸一起玩。研究表明,讓30個月的孩子選擇玩伴時,三分之二的孩子選擇了爸爸。
  • 應採兒「虎媽」教育上熱搜,孩子童年不能太順:逆商比智商更重要
    這種打擊就是生活所帶來的挫折,而逆商說到底就是人面對打擊的抗壓能力。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巴頓 應採兒:孩子必須有抗壓能力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應採兒的兒子小Jasper錄製節目的時候,因為沒有選好合適的衣服,所以自我感覺節目錄製的不是很好,所以直接把攝像的視頻刪掉了
  • 孩子自信心不足?看看這四類話是不是你的口頭禪,最傷孩子自信心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是他們最為信賴的對象和模仿的對象,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數萌在線老師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孩子自信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自信心是一個人積極進取,不斷挑戰自我的前提,是成功的保證,也是能積極面對挫折的根本,但是家長卻經常在無意間打消了孩子的自信心
  • 胡歌《南方車站的聚會》用票房證明,抗壓能力強未來才輝煌
    胡歌經歷了巨大挫折後已經躋身偶像與實力派演員的行列中。後續胡歌又拍出了電視劇《神話》、《琅琊榜》,最新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車禍後的胡歌沒有被巨大的挫折打敗,反而斬獲無數大獎。真是沒有被胡椒失望。所以我們在教育自己子女的時候必須進行挫折教育。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抗壓能力太弱,怎麼能做到觸底反彈?怎麼進行挫折教育?一、 挫折教育不是一味打擊有很多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打擊孩子,讓孩子經歷人為設置的困難。樂嘉為了讓女兒經受挫折教育,讓四歲女兒忍受非人的遭遇。徒步在沙漠中行走,忍受蚊蟲叮咬,哭著說自己受不了。
  • 孩子出現「蛋殼心理」家長要重視,培養娃抗挫能力提高逆商很關鍵
    文丨飯飯媽玻璃心,一種對心理抗壓能力低的描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蛋殼心理」。孩子產生蛋殼心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很明顯,那就是很難獲得成功。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很難成功只是最基本的後果,更嚴重的後果其實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 自尊心強的孩子,抗壓能力弱?其實並非,這4個方法讓兩者共存
    孩子學習方面也是特別好強,基本學過一遍就回了,但是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有性格這些方面卻是有點讓我很擔心,但是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才是呢?是不是自尊心強的孩子,抗壓能力都會稍微弱那麼一點啊?"其實,這都是大家的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如果自尊心太強的話,會接受不料批評和挫折,就像琳琳兒子的狀況一樣,輸了想哭、被批評了也忍不住想哭,其實兩者必沒有必然的聯繫。
  •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3個方法培養孩子逆商,提升抗挫折能力
    通過鄰居家吉米的事件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挫敗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失望。這也說明了孩子缺乏面對困難的能力,這種能力就叫做逆商。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碰到挫折時父母面對孩子的態度很重要。我們要告訴孩子,失敗不要緊,要緊的是要戰勝失敗。
  • 孩子抗壓能力差,碰上困難就逃避?背後原因是缺乏「成長型思維」
    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莫過於自己家孩子的問題了,孩子出生之後就變成了家庭的重心。身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成才的,因此會對孩子抱有過大的期待,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夠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問題呢?現代孩子的抗壓能力差,好像成為了公認的"現狀",不少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畏難、膽小、受不住批評的問題。
  • 與過去的孩子相比,現在的孩子很脆弱,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
    最近總是能夠看到一些學生跳樓、學生輕生等精神出現不正常的案例,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心理產生了變化,但是在外人看來就是心裡抗壓能力變差造成的,並且還會發問:為什麼現在生活這麼好,但是孩子都不敢打、不敢罵,一說就哭,一批評就說「我不想活了!」,真是頭疼。其實並不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差了,而是孩子需要承受的壓力變多了,讓孩子本應該處於無憂無慮的年齡階段,精神卻一直像大人一樣緊繃著。
  •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關於抗壓能力,要看娃的「心理彈性」強度
    因此,在社會環境中,具備優秀的抗壓能力者才能更順利的前行,才能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卻不知如何入手,不如先了解一下孩子玻璃心的原因,再學習解決方法。鄰居的女兒今年5歲,平時在大家心中就是個乖巧可愛,活潑好動的小公主,但我也總能聽到鄰居感嘆女兒「玻璃心」玩具沒拼好,就哭了。「跟其他孩子玩遊戲輸了快,哭。」「不想練琴也哭。」
  • 自信感就像「疫苗」,建議父母看看,10種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即便孩子並不是那麼自信,家長也不必擔心,因為經過實驗發現樂觀和自信是可以通過教育和心理學等科學手段讓孩子後天習得。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從小培養孩子自信的10個方法,建議大家收藏起來。1、認真對待孩子的請求孩子提出的每一個要求,請家長都要認真對待。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誤以為自己得不到重視對自己失望。
  • 如何引導自信心嚴重缺乏的孩子?家長不要「管得太寬」
    我掏出現金,讓他去對面的超市購買雪糕和飲料,一是因為腿腳酸痛不願意走動;二是想鍛鍊他的交際能力,改善他內向的性格。表外甥猶豫不決,看向媽媽,露出求助的神情,輕聲說道:「媽媽我不敢!」表姐對他吼道:「看你那沒出息的樣子!買個東西都不敢!以後能做什麼!」我心生疑惑,孩子沒有經歷過社會的壓力和挫折,為什麼會缺乏自信心呢?
  • 自信的孩子像太陽一樣發光,聰明的父母這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人生之路上肯定會面對挫折和失敗,但是自信的人失敗後不會消沉,還會勇往直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自信、積極向上,我們該怎麼幫孩子樹立自信心呢? 首先、給予孩子平等和尊重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教育習慣裡,平等和尊重是比較缺失的,父母的姿態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這點對孩子的信心建立沒有好處,尤其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居高臨下的訓斥經常會摧毀孩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