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讓孩子有希望的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家長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長卻把這種希望轉為精神壓力,而沒有讓孩子感到希望。這樣的話就不是特別好的。
家長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予及時的肯定,告訴他們幹得好太棒了、太棒了!即使孩子一般沒有什麼做的好的,也要用善意的鼓勵的話,用心地去跟孩子一起互動,這樣的話就是一個合格優秀的家長了。
每一個人都希望被身邊的人看見,被身邊人的鼓勵。
有的家長對孩子期待值頗高,卻不善於用希望的法則,總愛找差距挑毛病。這樣的話孩子在叛逆期他就會更加的有失落感。
有時候爸爸媽媽對孩子要求特別高,希望孩子考100分,當孩子考了98 、99,爸爸媽媽都會很苛刻。如果在這樣的一個叛逆的時期,爸爸這樣苛刻,媽媽這樣苛刻,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是在扼殺孩子的希望,也會讓孩子灰心喪氣的。
其實爸爸媽媽在這個時期是需要有管理法則的。
在孩子未成年時父母有管教的責任,有的家長愛對老師說以後就把孩子交給老師,還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這些都屬於家長的失職。
在孩子的叛逆期,如果爸爸媽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很少的照顧和陪伴,把孩子推給了學校,推給了老師,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安全感。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讓孩子的叛逆期加長。
所以我想對親愛的家長們說,我們有管理孩子的責任,我們不要把孩子一味地推到學校,我們去參與孩子的管教,是建立在親情上的,是人性化的,是科學而有理性的。
不可以把孩子一味地推到學校,這樣的話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本篇內容引自-焦導《20210106叛逆的孩子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