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如何和孩子談論理想,不妨讓孩子自己去這個繪本中尋找答案

2021-01-15 小學語文學習

相信很多家長曾經和自己的孩子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長大了你想幹什麼?」我們通常會聽到五花八門的答案,比如:「我想當科學家!」「我要當太空人!」「我想當演員!」 「我想當老師!」 「我要當球星!」……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會面對這個問題特別的迷茫。這時候很多家長就習慣性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灌輸給孩子。其實孩子沒有想法恰恰也是一種答案,只是這個答案沒有讓我們大人滿意而已。其實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沒有想法的孩子可能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是給孩子一些時間或者空間去思考,亦或是給孩子推薦這樣一本繪本——《你好,燈塔》。

在美國,就有一位作家、插畫家蘇菲·布萊科爾,她用繪本的方式,創作了一步和理想有關的作品,讓我們走進燈塔守護者。

定居美國紐約的澳大利亞人蘇菲·布萊科爾是一位富有職業精神,極為用心的插畫家和作家。一次在逛跳蚤市場時,她看到一張描繪燈塔的老畫片。這引起了她的興趣:燈塔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在燈塔裡的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守塔人遠離陸地、孤身一人生活在燈塔裡,是什麼樣的經歷?於是她開始研究燈塔的歷史。她查找圖片,閱讀資料,參觀博物館,走遍了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從紐約州向北直到加拿大紐芬蘭省的眾多燈塔,深入燈塔裡去感受守塔人的生活,研究燈塔技術變革的歷史,然後創作了這部繪本大作《你好,燈塔》。

這部繪本,講的是一位最後一代守塔人平凡又波瀾壯闊的守塔故事。他來到燈塔,接替年邁的老守塔人,每日辛勤工作,孤獨的日子裡,他依靠漂流瓶裡的信件寄託自己的思念。終於,燈塔勤務船送來了他的妻子,一個守塔人變成了兩個。大霧裡,他要敲響報警的鐘聲,暴風雨中,他不顧危險營救落水的船員……他和海鷗對話,和海豹打招呼,和鯨魚交朋友,看冰山漸漸飄遠,看極光照亮天邊。在燈塔裡,他迎來女兒的誕生,守塔人變成了三個。直到勤務船帶來了新式的電動塔燈,守塔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隨著他們一家三口回到陸地安家,一段燈塔守護人的歷史,也永遠地結束了。

書中並沒有刻意渲染守塔人的孤獨寂寞,但通過他一封又一封裝在漂流瓶裡的信件,他一針一線繡出抹香鯨的裝飾畫,我們可以想見。書中也沒有從海上航船的角度,去描述遠航的水手們見到燈塔時的溫暖,但從暴風雨中燈塔射出的光芒,連日大霧中守塔人鳴響的鐘聲,我們可以想見。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默默無聞的燈塔守護人,才讓燈塔這個詞,永遠地被賦予了希望、光明、方向、指引這樣的寓意。

燈塔守護者的故事,在歷史的畫卷中畫上了句號。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不應該忽略每個人的平凡和堅守,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了不起的人,不止是演員、球星、大主播和成功的企業家,那些默默無聞的堅守者,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相信透過這樣一個繪本,孩子會對於理想和職業這樣的主題有更加深邃的理解。

如果你對這本書心動了,可以點解下面的連結去購買這本書。這個連結是我們和出版社談好的全網最低價。希望每一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認真地閱讀這本書,認真地聊一聊。

相關焦點

  • 想要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不妨試試這款可以「點讀」的繪本閱讀機器人
    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兩種情況,其一是很多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陪孩子讀繪本,另外一個則是有些家長的英語發音其實並沒有那麼標準,會對孩子造成誤導。大概也正是考慮到以上這些問題,物靈科技選擇了一條全新的產品路徑——繪本閱讀機器人。
  • 繪本分享,關於大自然的這些繪本,讓宅在家的孩子不再纏人
    文|親子早教派 我是小派媽媽,每個月都會帶孩子看30本+繪本,遇到優秀的、冷門的、熱門的繪本,我都想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轉發,一起把親子閱讀進行到底。被迫宅在家,一直沒法出門的我們,不想讓孩子看電視機、玩手機,那麼,只好帶孩子看繪本了。如果你已經快被孩子逼瘋,不妨用繪本釋放一下自己,解放一下被悶壞了的娃。走進大自然,暫時先從繪本入手吧。
  • 如何從幼兒期開始學英語,以自己孩子為例談談我們的學習之路
    二、我自己孩子在學,是付費的,因為我看到了孩子的變化,所以推薦給需要的家長,而且這個英語的學習是年齡越早越好,因為我們學習的家長群裡明顯看出來的。我發下群裡的分享,同時他也在激勵我!大家注意看兩個孩子的年齡。我們這個學習使用在15周歲前。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是6周歲之前,這期間孩子學習漢語快又好是因為我們有個語言環境,那如何學好英語呢?是的,給他創造語言環境。
  • 如何讓孩子表達自己?看金生幼兒園怎樣通過IB課程助孩子成長
    那麼,表達是什麼?表達的方式又有哪些?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才能為人所接受呢?如何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呢?深圳金生幼兒園遵循IB課程探究框架,對小班的孩子們展開了近2個月的探究引導學習,以一系列潛移默化的自我探索和體驗幫助孩子們學習「我們如何表達自己」。那麼,金生幼兒園圍繞「我們如何表達自己How we express ourselves」主題展開的探究學習具體是怎麼做的?又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變化?讓我們一起通過金生「教學實錄」來一探究竟。
  • 孩子天性VS英文繪本
    孩子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出生後的嬰兒就自然知道哇哇大哭。餓了會哭,高興會笑,這些記載在人類DNA裡的行為就包含著人類遺傳的神秘天性。隨著嬰兒的慢慢長大,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開始快速地完善功能,五種感官的應用成了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途徑,尤其是視覺和聽覺。嬰兒會非常自然地使用這些感官來吸收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和信息,轉化為自己成長的養分。對於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事物,這和嬰兒時期認識四周的新事物是一種相似的過程。
  • 「最有營養」的大獎繪本,你的孩子讀過幾本?
    布穀老師:常常有人說,買繪本就是個坑,孩子讀了根本沒什麼用。事實上,繪本閱讀是要講究「營養」的。如何選書,很重要。一本優秀的繪本讀物,能滋養孩子的一生。好的繪本能培養孩子的信息抓取力、感受力、理解力、思考力、評判力,以及再現的表達力、審美的構建力等多種能力。
  • 親子閱讀原版繪本,不用翻譯,孩子也能聽懂又喜歡
    想想我們給孩子買原版書、讀原版書,不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接觸原汁原味的英文,感受西方的文化,享受精彩的故事,從小養孩子的英文思維嗎?  從小開始親子閱讀英語繪本,可以提供孩子的英文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供孩子的英語理解能力,孩子還會自動生成語法文法能力和地道的口語表達能力。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燈泡]看英文繪本的目的之所以給孩子看英文繪本,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藉助繪本,提高英語水平。所以,我們要給孩子講的重點是上面的英文,而不是翻譯成中文的故事情節。這個一定要搞清楚,不要本末倒置了。
  • 「媽媽,我做了一個噩夢」,如何引導孩子真正地認識自己的夢?
    「爸爸,我昨天看到自己變成了一個超人,還和你一起去打怪獸了!這是真的嗎?」「媽媽,你說那些不是真實的,那為什麼會跑到我的腦子?」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對於有關「夢」的話題會問得越來越頻繁。而每次我們總是回答孩子,夢是一個虛幻的場景,往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這樣的回答總是讓孩子一次次探索奧秘無果後,充滿失望。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如何引導孩子真正的認識自己的夢。
  • 怎麼利用小豬佩奇英語動畫片和繪本讓孩子學英語?
    原標題:怎麼利用小豬佩奇英語動畫片和繪本讓孩子學英語? 很多爸爸媽媽都在問: 1. 用動畫片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2. 英語動畫片那麼多,我該怎麼給孩子選擇?
  • 陪孩子英語閱讀的時候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提問?
    我們來看個例子。前不久,許多高中生因答不對一道語文統考閱讀理解題,紛紛在文章作者畢飛宇微博下留言:「題目說您這篇文章有『厚重感』,究竟體現在哪裡?」畢飛宇後來接受採訪時認為:「讓孩子們回答這個問題是不合適的。所謂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師們的閱讀感受,要知道,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感受能力與老師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這裡頭有失公平。」
  • 孩子給小金魚辦葬禮,再微小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生命教育不可缺
    我騙兒子說金魚睡著了,明天就會醒來,想著讓老公偷偷去買兩條新的放回去,可被兒子拆穿了,兒子更傷心,說死了就是死了,我還騙他。後來兒子說他要安葬小金魚,我知道這是兒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和他心愛的小金魚告別。我幫他找了鏟子,小盒子,兒子去了家門口的一片空地上。我悄悄跟在後面看著兒子,兒子在地上挖了個坑,用一個小手帕把裝著小金魚的盒子包好放在坑裡,填上土,找來一塊磚,做了記號。
  • 孩子牴觸讀英文繪本?可能你選錯書了
    所以,這些繪本也好、讀物也好,念過就可以了,不用讓孩子跟讀,甚至背誦。當然有些繪本是孩子特別喜歡的,會讓家長反反覆覆讀,那就考驗家長的耐心了,可以嘗試鼓勵孩子自己複述繪本故事,與孩子互動。關於繪本和分級閱讀的關係,下篇文章會解釋。原則上,我是不太鼓勵3歲開始就分級閱讀的,因為分級閱讀具有學習性,孩子只有在聽力詞彙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理解文字詞彙。
  • 不會給孩子解釋死亡?不會給孩子解讀生命意義?給他讀讀這本書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你「媽媽,死是什麼意思?」你要怎麼回答他?如果他問「我們為什麼要活著?」你又該怎麼回答呢?其實,孩子在4歲左右就開始對死亡有了好奇,對生命有了疑問,家長這時候需要適時引導,讓孩子正確認知死亡,了解生命的意義。疫情期間,我和老公經常會討論各地疫情的發展,有時候也會談到某某地區死亡幾例。
  • 武漢近日跑步入冬,來陪孩子看看繪本裡的冬日童話吧
    在《雪人》裡,他藉著一幅幅大小不定的彩色鉛筆畫,讓孩子靜靜去體會書中小男孩和雪人之間細緻溫馨的友誼。小男孩堆了個雪人,夜裡,仿佛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叫小男孩起床去看雪人,而原來立在門外的雪人,竟然轉身脫帽和孩子打招呼。
  • 孩子悲觀易怒、性格急躁,何不試試這2本繪本,輕鬆解決爸媽難題
    帶娃期間,家長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變得非常「糟糕」,悲觀、易怒、性格急躁,具有破壞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哭個不停、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怎麼安撫都沒用。為什麼會這樣?是父母的教育有問題?多半是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 閱讀繪本的正確姿勢
    適合,是選擇繪本的第一要義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兒童閱讀推廣人黃磊說,選擇一本適合孩子的書,首先要考慮的是年齡,不同階段的孩子,認知特點和興趣點是不同的。比如,越小的孩子越喜歡重複的東西,我們發現他們喜歡的書會一讀再讀,喜歡的動畫片會一看再看,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更適合文字具有重複性的繪本,哪怕沒有情節。
  • 孩子情緒不穩定,主要有這3種原因,父母要正確應對孩子壞脾氣
    大家要好好過完2020年的最後一天,高高興興迎接我們的新年」。結果小姑娘回家之後,就反覆和爸爸媽媽說:「我今天晚上要過了12點才睡,我要迎接新年的到來」。還總是強調:「過了今晚,我就要長大一歲了,我一定要看著自己長大」。可是孩子的父母堅決不同意,擔心睡眠不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又拗不過孩子的堅持,只好跟老師通電話,希望能夠勸說孩子早點睡覺。
  • 瑞·達利歐給孩子們的人生原則圖譜 ——瑞·達利歐《原則》繪本版...
    那麼,教育投資,這一項從孩子出生甚至孕育時就已展開的項目,我們的精力與金錢應該投向哪裡呢?  達利歐先生的《原則》繪本版中,其實給出了答案。「你正在開啟一場名為『人生』的探險之旅……,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是要擁有好的原則,原則是方法,它能幫助你成功應對所遇到的現實,原則是成功的秘訣。每個成功的人都有令他成功的原則」。
  • 十二生肖為什麼沒有貓,答案在這裡!(內含十二生肖繪本推薦)
    還有……倒黴的貓到底被誰推到河裡去?在各個不同的十二生肖的故事中,你會找到不一樣的答案哦!1、《十二生肖的故事》故事簡介 《十二生肖的故事》可以說是最膾炙人口的一個中國童話,幾乎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就對自己的生肖感興趣,也幾乎沒有哪個孩子不知道,在這個故事中貓和老鼠結怨的經過。聰明的老鼠為什麼非要爭第一,這個故事可以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