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謝謝你,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

2021-01-13 遠見教育

「楊老師,謝謝你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

這是楊百玲收到的一張卡片上的內容。

「全家」、「希望」。

你很難想像,這兩個詞的背後,曾經有過多重的失望。

而楊百玲恰恰是那個帶來希望的人。

不僅僅是她,更是她身後所代表的,無數個家庭的期盼——

我們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未來?

我們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未來?

感謝你點開今天的這篇文章,因為你的這一分關注,孩子的幸福又向前走了一步。

01

最讓一個家庭感到焦慮的是:

你覺得孩子有問題,但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當所有人都在教室裡安靜地上課,一年級的小浩會突然在地上打滾,有時上著上著課,他就走出去,跑到外面去抓蟲子。

行為很怪異,且危險。

《家長指導》電影配圖

檢測做過了,身體沒問題,也並非自閉症,被校外的機構認定為感統失調,所以他無法適應學校生活。

老師和家長急壞了,他們做了各種嘗試,帶孩子去不同的機構和醫院做幹預,什麼感統訓練,沙盤治療等等,通通都試過了。

結果呢?

沒用。

轉眼三年級了,這個有著大眼睛的小男孩坐在教室的角落,他孤獨地盯著四周,覺得整個世界只剩下他自己。

三年了,他在班裡一個朋友也沒有。

我想他心裡可能在著急地喊:「我不是怪胎,但我不知道我怎麼了。」

接手小浩的老師是楊百玲,她是學校負責學生心理的老師,工作21年了,她的體會是:

孩子沒有問題。

需要改善的是教育方法。

此時的楊百玲比幾年前的她更「厲害」了——她報名參加了心教師工程,系統學習了其中幸福雙翼課程的教育方法,如今的她擁有真正改變一個孩子的能力。

找對方法,才能真正幫到一個孩子。

她應對小浩的方法很巧妙,用特殊定製的遊戲,提升身心健康。

心教師的《學習的身心基礎》課程裡,有許多對學習的生理和心理有幫助的遊戲,楊百玲通過這些遊戲和小浩建立關係。

一來一回之間,這個小男孩久違地笑了。

和孩子建立了真切的信任,一切才能順利展開。

接下來,楊百玲構建了一個嚴密的教育鐵三角,教育從來都是三管齊下:

老師,家長,孩子,一個都不能少。

她一邊和小浩的班主任密切溝通,分享對孩子的分析和課程裡的一些方法,同時爭取科任老師的支持,給予小浩更多的特殊對待。

另一邊,她也給小浩的爸媽支了招:

他們開始正視家庭問題,改善家庭關係,不再把眼光只盯著孩子的作業,而是陪孩子進行各種玩耍,幫助他發育學習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楊百玲接手僅僅兩個月後,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曾經的怪異行為,漸漸消失了。

那天,看著小浩第一次和同學有說有笑地從學校裡走出來,小浩的媽媽站在校門口哭了。

這個小男孩,頭一次,在班上交到了好朋友。

他的眼睛變得從所未有的亮堂,這是獨屬於一個孩子的純粹和快樂。

現在我們回想起開頭的那一張卡片「謝謝你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更加能理解,這一句感謝的背後背負的是什麼。

而對於楊百玲來說,這幾年裡,她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希望。

帶領學生開展小組中

只是,這個小浩遇到了改變的機會,那千千萬萬個小浩該怎麼辦?

我想你必須知道一個數據:

根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孩子的心理健康,正在逐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心教師裡有許許多多用心的老師,正在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正面影響。

但同時,我們也在想,是不是:

在中國大地各個角落的學校裡,可能還有千千萬萬個在成長的路上遇到困惑的孩子。

既然還有千千萬萬個小浩,那能不能有更多的楊老師,能不能讓每一個老師,都具備楊老師這樣的能力?

是的,我們正在做這件事。

02

曾經的楊百玲,並不是一個對教育如此得心應手的老師,她的家庭關係,也曾亮起了紅燈。

「我的媽媽時而溫柔,時而暴躁。」這是三年級時,她的兒子在作文裡面的描述。

她的老公也曾埋怨她,「你看你,還是學心理學的呢,怎麼就會給我貼各種標籤,對我有各種期待。」

這個社會對老師的期待和挑戰很大,家庭和學校都在逼著他們快速尋求成長。

這裡頭的壓力,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楊百玲找對了方向。

因為本身是幸福雙翼課程的受益者,她在心教師的第一期就報上了名,系統地進行了心教師的課程學習和針對性踐行。

同時,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她都緊緊跟隨著這個項目,飛速成長。

如今兒子來到了青春期,想像中的雞飛狗跳沒有出現,反而更加融洽了。

原來只要教育方法得當,青春期的孩子並不可怕。

原來人生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能做好教育,也能經營好家庭。

她用在課程裡學到的方法,遊刃有餘地處理和丈夫、婆婆的關係,她變得更有界限,也更懂得尊重對方。

有愛的一家三口

一個人的改變能帶動一個家庭。

楊百玲仿佛感覺,整個世界都在因為她的改變而轉動起來。

她變得篤定和自信。

家庭幸福了,工作就更不在話下了。

心教師學習的幸福雙翼課程裡的「341肯定法」、「通情達理」、「成年期六把鑰匙」、「情緒平衡」等等,都讓楊百玲的工作像開掛了一樣。

楊百玲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自信——

「我現在可以非常輕鬆地贏得孩子和家長的信任,工作起來非常輕鬆,也非常喜悅。」

「我能做到,我能改變,我是真的能夠幫到這些孩子和家長。」

03

給楊百玲的驚喜遠遠沒有結束。

在成為心教師的第一年,楊百玲就開始為這個公益項目進行捐款。

其實她一開始也沒太明白是怎麼回事,只是意識到這個項目好,她希望有更多老師和孩子能享受到,她必須支持。

而隨著進一步的深入,接下來的三年裡,楊百玲一步步地在支持心教師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如今,她不僅僅是捐贈人,還成為了愛心夥伴,號召了超過一百人的愛心助力。

2019年獲得的愛心捐贈證書

上一年99公益日,為了搶配捐,全家一起蹲在路由器旁。

「5,4,3,2,1,搶!」楊百玲負責用手機倒計時。

「搶到了媽媽!」一旁的兒子握著手機興高採烈。

「我也成功了!」老公也激動地喊起來。

楊百玲搶到的是99公益日期間才有的1:1配捐活動,她捐了999元,同時撬動了真愛夢想基金會的999元捐到心教師工程。

想到又有更多的老師和孩子因此受益,全家人都特別開心。

與家人一同穿上99的紀念t恤

每個家長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夠善良、正直、有社會責任感。

而楊百玲的舉動,也無意之中影響到了兒子。

早在第一次捐款時,楊百玲的兒子聽說後,二話不說地從他為數不多的零用錢裡拿了50元給她。

「雖然我不知道具體是怎樣的,但我猜肯定是老師學習以後會對學生更好的項目,這樣的項目我肯定要支持。「 那個時候男孩才初一。

現在升上高中的兒子,打心底裡為他的母親感到自豪,積極地支持著母親的公益踐行。

無需多言,這個男孩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愛心和善良,早已默默根植在他的心底。

沒有比父母的身體力行更好的「身教」了。

全家人一起朝著一件正確又意義的事努力,那種從心底升起的能量深深滋養著整個家庭。

04

作為心教師的愛心夥伴,楊百玲一直在把心教師推薦給更多的人,這一路上她收到了無數的感謝。

「我們自己本身就是這個項目的最大的受益者,我們得到了很多別人的愛,同時我們當然也付出了愛。」

現在,楊百玲正在積極推動著最新一期的心教師籌款,她希望讓更多的老師從這裡獲得賦能,有能力影響更多的孩子。

「楊老師,你知道嗎,我學了這個性格課程之後,用在班級管理上,真的太有用了!」

小麗是楊百玲推薦的其中一個老師,每次看到楊百玲,她都要分享她最近又用心教師課程裡的哪一點進行了什麼改進。

「我發現這樣真的能發揮孩子們的天賦優勢,我真的特別開心。「

一句句用心的感謝,一個個真實的成長,都讓楊百玲覺得由衷的快樂。

她覺得她做到了,她真的在讓更多老師受益,真的在讓更多的孩子變好,真的幫到了更多的家長。

與此同時,今年楊百玲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

她成為了心教師的顧問。

楊百玲發現即使已經接觸了三年,這個項目組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讓她感到驚喜。

比如,孩子的問題,是真的會在這個課程裡得到解決。

參加心教師的老師們所提出的問題,除了老師間的自行討論,項目組的老師們都會給予很認真的回覆。

「做了顧問我才發現,項目組比我想像的還要認真負責。」

很多次夜已經很深了,作為顧問的楊百玲還不時會收到項目組的消息,請教她某個問題怎麼解決會更好。

這些老師們在心教師裡學到的課程,立馬就能實踐,隨時可以得到針對性的指導,是實實在在地在幫助老師,幫助孩子。

我們不難想像,也許正有這麼一個棘手的小浩問題,正在心教師的踐行群裡被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解決方式。

也許一個一個孩子的人生轉折點,就在這裡發生著。

05

如今,心教師工程已經走到了第3年,為幸福中國而教公益行動也走到了第8年。

作為公益講師的她

去年的99公益日到來之前,楊百玲老師認真地給項目組寫來了一段動情的話,在這裡我截取其中的一段:

「我覺得公益這個事情真的不是說你要有多少錢才可以做的。

只要你有這份心,都可以參與到其中。你有多大的力,就量力而為貢獻出來一份。

你發出的愛,最終都會流動到你自己身上。」

「我在做公益的過程中間,我覺得心裏面很有力量很溫暖。」

「雖然我在做公益,但我發現,最大的受益人是我自己。我們全家人都在因此受益。」

這種點亮一個個孩子的成就感讓她變得更加柔軟,楊百玲覺得這幾年的幸福感比過去高太多了。

她覺得自己被一份偉大的事業滋養著,她從心底感到平和與快樂。

文字:廖子子

編輯:心教師工程項目組

圖片:pexels、豆瓣

相關焦點

  • 青島「畢業30年被老師留400次作業」後續:「為楊老師點讚 她是我們...
    「為楊老師點讚,她是我們的榜樣」早報連續報導的「愛心作業」引發眾多讚譽 即墨當地學校老師看望楊升燕並以她為學習榜樣「為楊升燕老師高尚的師德品質點讚,她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1月6日,即墨區教體局組織多名老師和教育工作者來到藍村中心小學看望楊升燕,在互相交流中紛紛對楊老師的愛心豎起大拇指。
  • 家長在群裡對老師的發言總是「謝謝老師」「老師辛苦」心態分析
    有一個朋友問了這樣的一道題:那些在家長群裡不管老師發什麼都是「謝謝老師、辛苦了」的家長都是什麼心態?作為一個老師,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家長的心態,如果有不到之處還請包含。作為一名教師,我經常教導自己的學生要把「謝謝」「對不起」常掛在嘴邊。
  • 別人都喊楊超越「楊老師」,唯獨傅菁不同,這別稱太親切
    曾幾何時,大家對於楊超越的稱呼從「村花」變成了「楊老師」,包括火箭少女101的隊員們,大多都喊楊超越「楊老師」了,很少有人叫老楊或者超越。楊超越參加《創造101》時還是一張白紙,成團出道後,卻是發展最好的一個,參加過很多綜藝,也出演過很多影視作品,口碑都還不錯,已經是95後小花的中的佼佼者,大家也逐漸認可了楊超越,不再認為她是當初那個啥都不懂的「村花」了,所以叫「楊老師」更加合適。
  • 「貴」人相助,這首《貴州鄂州 風雨同舟》謝謝你為我們拼了命!
    有一種大勇,叫千裡逆行、星夜馳援 有一種大義,叫與子同袍、傾囊相助 有一種大愛,叫情深似海、永遠難忘 謝謝你!貴州援鄂醫療隊 謝謝你為我們拼了命!
  • 2020,你心裡的謝謝最想說給誰……
    這一年,我們共克時艱,守望相助;這一年,我們比以往更深刻地懂得,一個人的平安來自無數人的守護。辭舊迎新,回望這不容易的一年,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6日起,生活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2020,我想說聲謝謝你」活動,邀請你分享自己的感動故事,向過去一年曾經溫暖過你的平凡好人說出心中感恩。我們將和正能量人物、正能量合伙人一起,將你的謝意和我們精心準備的正能量禮包送到TA的手裡。
  • 謝謝你的出現,溫暖了我的時光
    前幾天,剛上幼兒園的女兒回家後,突然對我說:「媽媽,謝謝你!」 我很好奇,於是問她,「你謝謝媽媽什麼呀?」 她稚嫩的聲音回答道:「謝謝媽媽,能陪著我。」
  • 聽我說謝謝你
    少年的堅強和孝心,才是一個民族未來的希望。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意為孝順,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都應當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是為人兒女必須盡到的一份責任。「孝」字看似簡單如數數,其實要真正做到卻難於上青天。而獲得2020「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全國10名(組)少年,他們不但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優秀,成為了億萬人民心中真正的明星。
  • 能給家人帶來希望的3生肖,今年家和萬事大吉,一人努力全家富裕
    一個人如果遠離了自己的家庭,那麼很多事情也都會變得不太方便,畢竟人跟家庭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就算距離很遠也有一股無形中的力量在聯繫自己跟家人之間的關係,而以下幾個生肖的人,他們一直都是家人的驕傲,不僅特別的孝順,而且還擁有很強大的實力,在今年他們可以家和萬事興,通過自己一人的努力換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可以說是全家的希望。
  • @「三火老師」,很多學生說要「謝謝您」!
    記者 張向瑜「三火老師,說真心話,你是我這十幾年來遇到的最好的語文老師。我愛您,我會把這一分快樂的時光永遠藏在心底。有機會的話,我會來杭州看您。等到那時,記得來接我哦!」寫這段留言的,是臺江縣民族中學學生毛祝英。她筆下的老師,是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前往貴州黔東南支教的韓焱,因名字中的「焱」字,被學生親熱地稱為「三火老師」。
  • 愛的傳承丨一頓「團圓飯」,老師布置「新作業」!杜鵾鵬一家登門...
    「鵾鵬你看,這一周來社會各界對你的關心真是太多了,楊老師一直以來對你的鼓勵,媒體對你的事連續報導這麼多天,企業為你送崗上門,醫院為你送醫上門,領導們也都來看望你。這幾天天氣這麼冷,可我們心裡真的是覺得太溫暖了。」楊愛玲在路上說道。
  • 寶爸姓「楊」,妻子一口氣生五胞胎,寶爸靈機一動取名民警都稱讚
    寶媽生下5胞胎,"楊"姓寶爸靈機一動給寶寶起名,民警:真贊紅紅跟老公結婚已經六年了,由於兩個人的工作原因,要孩子的事情就一直耽擱了。眼看30歲的紅紅很著急,年初的時候紅紅髮現自己並沒有來"月經",老公趕緊帶她去醫院做了一系列的"檢查",結果發現她懷孕了。夫妻二人樂開了花,知道紅紅懷孕後,婆婆更是全家最高興的那個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白水縣:「喜羊羊」帶來喜洋洋
    「哎呀,老楊你慢些跑,多大年紀了,小心些。」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西固鎮四河村駐村工作隊長閆立富看著小跑的老人打趣道。今年72歲的老楊名叫楊大連,以前是四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可是村裡有名的養羊能手。「嘿嘿,怎麼樣?看看我的羊群,我現在的日子美太太,去年光養羊就掙了7萬元,把借的錢都還完了。」老楊得意地說。
  • 我想說聲謝謝你|謝謝老婆,謝謝讓座的人,收到感謝最多的是他們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鶯 通訊員 王莉麗2021年農曆新年越來越近,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共同發起活動「我想說聲謝謝你」。鼠年裡是否有聲「謝謝」來不及說,或者不知道怎麼說,我們不僅想幫你表達感激,還想讓這份感激傳得更遠,讓更多人看到。
  • 「謝謝你們,讓我重燃生命希望」
    日前,患者龍女士來到市中醫醫院骨傷四科,將一面寫著"醫術精湛除頑疾 醫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送到病區醫護人員的手中,藉此表達對該院骨傷四科主任、主任醫師林慶波的感激之情,感謝他和護理人員幫助自己戰勝疾病,重燃對今後生活的希望。患者龍女士今年57歲,因雙側膝關節疼痛,多年來活動一直受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尤其看到別人出力掙錢,她心急如焚,期間到多家醫院求診問醫無果。
  • 2021年七年級語文閱讀理解例題:謝謝你,曾經允許我不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閱讀理解例題:謝謝你,曾經允許我不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謝謝你,曾經允許我不愛   劉繼榮   ①星期一的早晨,我緊張而又興奮,因為我的競賽課程就要開始了。這是一次級別很高的競賽,有各學校的領導做評委,還有許多教育界的專家到場。
  • 寅吃卯糧的習慣容易帶來災禍
    最近看到不少關於過度透支有關的事情,所以今天就和朋友們談談這個話題,楊老師想要告訴朋友們的是,寅吃卯糧這種提前消費,一旦形成習慣,很容易帶來災禍。楊老師先給朋友們說說,這裡面的道理。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命理學中,財的定義,那就是,我克者為財。
  • 謝謝有你,年輕的堅守者!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我們一起見證過一起戰鬥過疫情期間他們無言堅守逆流而上危急關頭他們不計代價負重前行……年輕的一代憑藉熱忱、毅力與堅持成為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2020年謝謝有你,年輕的堅守者!
  • 列子的81次讀書會——楊朱故事
    孔子是在春秋末,楊朱是在戰國初期,曾有一種現象,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朱,墨家,儒家,曾有「三國鼎立」之勢。大家都記住了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但對這個偉大的思想家,知道的還遠遠不夠,希望列子這本書講完的時候,大家對那個時代的各門各派,都有一定的理解。「楊朱南之沛,老聃dan而遊於秦。」楊朱往南去沛邑,沛是在江蘇徐州,劉邦的老家,古泗水。
  • 我們要怎麼去理解楊朱 「一毛不拔」理論
    楊朱的思想學說是道家支流,在戰國時代非常盛行,孟子就這麼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楊朱的思想倡導貴己、為我的生命觀,主要重點在警醒人,人生苦短千萬珍惜生命,以極有限的人生追求虛無不實的名利情,只會戕害自我的身心,失去生命之樂。楊朱學說在戰國時代可說是顯學,當時,楊朱思想學說的背景是在與墨子的「兼愛」相抗衡,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 謝謝今生,我們相遇
    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你就是我最可愛的好朋友啦。「天下之論道到極致,百姓得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得一個情字。」漫漫人生路,歲月是一本沉香的書籍,浸墨著我們的歡笑、悲傷、絕望、憂愁和苦痛。當你翻開時,眼前儘是滿滿的回憶;而當你合上時,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