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畢業30年被老師留400次作業」後續:「為楊老師點讚 她是我們...

2021-01-08 瀟湘晨報

「為楊老師點讚,她是我們的榜樣」

早報連續報導的「愛心作業」引發眾多讚譽 即墨當地學校老師看望楊升燕並以她為學習榜樣

「為楊升燕老師高尚的師德品質點讚,她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1月6日,即墨區教體局組織多名老師和教育工作者來到藍村中心小學看望楊升燕,在互相交流中紛紛對楊老師的愛心豎起大拇指。記者了解到,連日來,楊升燕老師的故事被眾多媒體持續關注報導後,在即墨區各學校老師中產生很大反響,不少老師稱讚「愛心作業」故事的背後體現了好師德好風氣。楊老師教過的不少學生也前去看望,並送去鮮花表示敬意。記者盤點發現,近幾年,除了楊升燕老師「愛心作業」的感人故事外,早報還曾經報導過不少像楊升燕一樣的即墨好老師典型,正是他們用高尚的師德,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樹起了一股良好的風氣。

她是老師眼中的好榜樣

「我只是為學生做了一點小事,沒想到引來這麼多人關注。」青島早報等媒體持續對楊升燕布置「愛心作業」,幫助好司機杜鵾鵬恢復語言能力的故事報導後,在即墨區許多學校老師中產生了很大反響。昨天上午,即墨區教體局組織多名老師來到藍村中心小學看望楊升燕,在和楊老師的交流中,多名老師稱讚楊老師高尚的師德,並表示要向楊老師學習。

「楊老師的做法體現了一名老師的責任和擔當,是我們老師學習的好榜樣。」即墨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這幾天關於楊升燕老師的報導,我們一直都在關注,即墨各學校眾多老師也都在轉發楊老師的感人故事。楊升燕老師從事教育工作37年,教出許多好學生,有的畢業多年後一直還保持聯繫,這種『一日為師,終身為母』的高尚師德值得所有老師學習。

「這幾天我們都被楊老師的事跡感動著,她的行動已經成了我們全校學習的榜樣。」即墨區藍村中心小學校長於紅豔說,他們學校還有幾名老教師,有的已經快到了退休年齡,在楊老師事跡的感染下,這些老師都表示,一定要以楊老師為榜樣,站好最後一班崗位,努力盡好職教好課,當一名好老師。

她是學生心中的好師長

這幾天,隨著楊升燕老師的事跡不斷被媒體報導升溫,她也不斷收到學生發來的祝福。1月5日,楊升燕老師教過的一名學生,從青島專門趕到即墨藍村中心小學,給楊老師送來了一束鮮花。看到楊老師在忙,這名學生把鮮花放在傳達室就走了。後來楊升燕才想起,這名教過的學生,從藍村中心小學畢業後的幾年裡,她一直通過書信、微信鼓勵他好好學習。後來這名學生考上了大學,並在青島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很感謝,也很感動,我會一直和學生保持聯繫,當好他們人生道路上的老師。」楊升燕說。

楊升燕介紹,這兩天不斷有學生給她打電話表示問候,不少學生希望有時間,相約杜鵾鵬一起再次相聚,他們想再次聽楊升燕老師上一堂課。記者了解到,37年的從教經歷中,楊升燕老師對待每一名學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難能可貴的是,不少學生畢業後,她一直關注著他們的成長。2019年考入北大的即墨學生高凱,就是楊老師一直保持聯繫的學生之一。楊升燕說,高凱從小學畢業後,師生倆一直保持聯繫,楊老師多年來一直在鼓勵他。在當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還是即墨當年的高考狀元。到大學報到前,高凱還特意回到母校看望楊老師。在學生心中,楊升燕永遠是他們的好師長。

推動形成師德好風氣

即墨區城西小學老師崔金華翻牆救出學生一家三口、即墨區通濟小學教師孫魯賓打了七個電話,挽救了學生一家三口生命、即墨區德馨瓏湖小學老師初曉燕破窗救了煤煙中毒的一家人……記者盤點發現,近幾年,青島早報報導過不少即墨救人的好老師,這些好老師都被評為當年的即墨好人、最美教師等。而楊升燕老師是這些好老師中的又一個典型代表。

「這些年,除了救人的好老師外,即墨還湧現出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候選人孫海英、齊魯最美教師孫彩霞等多名優秀教師。而楊升燕老師的典型事跡,將成為即墨區又一個優秀老師的榜樣。出現這些優秀教師典型案例,絕非偶然,而是一種師德榜樣,是即墨多年來重視師德建設工作的一種現象,我們也將以楊升燕老師為榜樣,在全即墨教育系統大力發揚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師德好風氣。」即墨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愛心作業」沒有停止

記者採訪得知,這幾天,雖然眾多媒體一直關注楊升燕和杜鵾鵬師生的感人故事,但楊升燕每天為杜鵾鵬布置的「愛心作業」一直沒有間斷。每天早上,楊升燕老師像往常一樣,給學生杜鵾鵬發送信息。只不過現在發送的文字,比以前明顯長了許多,杜鵾鵬也能更加流利地完成老師的作業。「鵾鵬的語言能力目前還沒有恢復到常人的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這樣的作業也不會停止,直到他的語言能力恢復正常。」楊升燕說。

「感謝這麼多好心人一直幫助鵾鵬。接下來的更長時間,每天練習朗讀一定不能斷了線。」昨天下午,楊升燕打電話給杜鵾鵬囑咐說。杜鵾鵬的妻子楊愛香說,這幾天儘管不斷接受媒體採訪,但鵾鵬不但沒有忘記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更加認真朗讀,還為自己增添了難度。除了楊老師發來的作業外,鵾鵬還能自己朗讀更長的文章,這讓楊升燕老師很高興。大家都希望鵾鵬能早點恢復正常。

楊愛香說,通過青島早報等媒體報導楊老師的「愛心作業」後,即墨區人民醫院也主動找到他,為鵾鵬提供免費治療,也有愛心企業給鵾鵬提供了工作崗,這些愛心讓全家很感動。面對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愛護,他們全家也會一直陪著鵾鵬,更努力練習語言表達能力,爭取讓他早日恢復常人語言水平。「我會努力加油,早點好起來參加工作,繼續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杜鵾鵬對妻子說。

新聞回顧

400多次「愛心作業」

一年半前,即墨44歲的司機杜鵾鵬,駕駛一輛滿載49名遊客的大巴,從安徽黃山開往青島途中突發腦出血。杜鵾鵬強忍疼痛堅持40多分鐘,安全將車開進服務區後,自己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經搶救保住了生命,卻留下嚴重的語言功能後遺症。

為了幫助杜鵾鵬恢復表達能力,30年前教過杜鵾鵬的青島市即墨區藍村中心小學老師楊升燕,每天像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一樣,在微信裡給杜鵾鵬發短文,鼓勵他反覆朗讀練習。經過一年多,通過布置的400多次「作業」,杜鵾鵬的語言表達基本恢復正常。而這段深厚的師生情誼感動了許多人。(撰稿攝影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時評|老師每天給30年前學生留「作業」,這是一堂愛的示範課
    近日,山東青島一位老師每天在微信上給一名30年前教過的學生布置「作業」的新聞,引發了眾多網友關注。2019年7月21日,44歲的青島司機杜鵾鵬駕駛一輛載著49名乘客的大巴車在高速上突發腦出血。為了一車乘客的安全,他強忍劇痛堅持40多分鐘將車開至服務區,隨後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經過搶救,杜鵾鵬脫離危險,但肢體和語言功能未完全恢復。
  • 楊老師,謝謝你,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
    「楊老師,謝謝你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這是楊百玲收到的一張卡片上的內容。「全家」、「希望」。你很難想像,這兩個詞的背後,曾經有過多重的失望。而楊百玲恰恰是那個帶來希望的人。不僅僅是她,更是她身後所代表的,無數個家庭的期盼——我們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未來?
  • 愛的傳承丨一頓「團圓飯」,老師布置「新作業」!杜鵾鵬一家登門...
    1月8日,即墨熱心司機杜鵾鵬、妻子楊愛香及大女兒杜如意,還有楊愛香的大姐楊愛玲一行人,專程來到楊升燕老師家中登門拜謝。當天中午,杜鵾鵬一家還在楊老師家吃了一桌別樣的「團圓飯」,其間暖流湧動,記者一次次被感動。在一場定格師恩的大合影后,杜鵾鵬帶上楊老師布置的「新作業」,繼續踏上康復之路。
  • 作業抄課文20遍 老師回應有道理:通過抄寫讓學生背下來
    奇葩作業抄課文20遍,作業本上淚跡斑斑。10日,家住廣元老城區的王女士向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反映,10歲的侄兒從放學回來就一直在家寫作業,寫到晚上9點過還沒寫完,孩子邊寫邊流淚。原來,當日班主任楊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業,要學生回家抄寫一篇課文其中的一段,要抄寫20遍。
  • 師者仁心 | 李娜:當常駐青島新東方的學生成長為一名老師
    )證書  及CELTA(英國劍橋大學教師)證書  青島新東方2020財年優秀教師  從學生到老師:一種傳承  李娜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給學生上課的場景:「他是一個高中生,家長的英語水平其實挺好的。  大學繼續學習雅思、託福課程,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無可比擬的優勢,申請到英國頂尖大學:「在青島新東方當學生的時候,就會對青島新東方的老師有一個印象,這些老師們大多名校畢業,英語水平很好,不僅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同時上課充滿激情,
  • 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都為福建這些老師點讚!
    中間坐了4位老師 周圍環繞了30名穿著 印有「20周年再相聚」白色T恤的同學 首屆入校學生合影留念 1991年 李勤畢業於
  • 畢業24年的學生寄來兩本定製檯曆,都是老師朋友圈照片老師稱……
    畢業24年的學生寄來兩本定製檯曆,都是老師朋友圈照片,老師稱「不枉此生教育生涯」「好感動好感動,不枉此生教育生涯。」日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劉曉瓊收到了一份讓她大為驚喜的新年禮物——已畢業24年的學生從甘肅寄來的兩本定製檯曆,檯曆上皆是劉老師的靚麗倩影。
  • 大學老師留手抄10萬繁體字作業引熱議
    「真的是神一樣的老師啊,還讓學生手抄繁體字」、「網絡時代,提筆忘字已經不稀奇了,我覺得這位老師的做法值得點讚」……記者了解到,布置這份「特殊作業」的老師叫陳士銀,1988年出生的他,今年才31歲,本碩在蘭州大學就讀,博士就讀於清華大學,研究的都是歷史方向,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子」。
  • 點讚!青島10人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
    初中畢業後,他考入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2009年他入職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從事動車組轉向架加工中心操作崗位,先後四次代表公司參加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均獲得大賽「前五名」的好成績,被評為「青島市技術能手」和「青島市工人先鋒」;2013年赴美國費城參加中美國際數控工具機技能大賽,獲得團體「金牌」,個人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和「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2017年參加中國中車第二屆職業技能競賽獲得「中國中車青年崗位能手
  • 當了30年班主任 她帶過的畢業班成績優秀率100%
    當了30年班主任,帶過的20個畢業班成績優秀率100%  「秦姐」被孩子們寫進心願卡  「2019新年祝願:秦姐永葆18歲」「我想當一個跟秦姐一樣的小學老師」「希望秦姐70歲時能返老還童,能見到我們為您建的5☆級大酒店」……在深圳市南山區桃源小學六(5)班,班級後黑板下掛著同學們的心願卡,卡片上出現率最高的名字就是
  • 江蘇五年級小女孩墜樓身亡,家長群瘋狂為老師點讚:你拍馬屁的樣子...
    > 曾罰繆可馨的同學 跪著訂正作業。 孩子身亡後第三天 家長群組織為老師點讚 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 事發之後, 繆可馨媽媽曬出的一張 家長群聊天截圖,顛覆了三觀
  • 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楊女士和往常一樣,在旁邊指導上小學的孩子做作業,是數學問題。樂器店進了一堆樂器,9把小提琴總共花了3600元,問合理的售價是哪個答案。一個選項是400元,還有選項是498元。楊女士教孩子乘法口訣,將3600除以9得到400,計算出琴的價格,兩人覺得很簡單,洋洋得意。
  • 收到畢業24年學生送的定製檯曆,長沙這位老師被溫暖到了
    24年來一直被學生惦記著,今年將退休的劉曉瓊說這是對她34年教育生涯的最好獎勵,「已不枉教育生涯,足矣……」劉曉瓊將感動發在朋友圈,數百名她教過的學生紛紛點讚、留言懷念過往,一波波溫暖的往事不斷湧出。「劉老師就像大姐一樣引導我們」寄檯曆的楊明亮今年45歲,住在離長沙2300多公裡遠的甘肅嘉峪關。
  • 「作業家長改,要老師幹什麼?」寶爸深夜質問老師,引家長共鳴
    這還不算,孩子寫完作業要家長籤字,孩子背書要家長拍視頻打卡,孩子網絡考試要家長在旁監考……也難怪有的家長會訴苦: 「這哪是折騰孩子,分明是折騰我們家長!」
  • 這裡就有你的老師!拱墅區119位溫暖教師亮相,請你為她們點讚
    今年這100多位教師裡,有的是教齡剛滿1年、2年的「青椒(青年教師)」,收穫了一群孩子的喜愛;有的是深耕北部近30年的老教師,依然保持飽滿的熱情。 不管教齡多少年,每位老師的「溫度課堂」,都有專屬的密碼。
  • 一張老師背孩子批改作業的照片,獲十萬網友點讚!(正能量)
    容顏易老,歲月變遷,但總有些事留在心頭宛若昨天。我們一生中經歷了很多場考試,遇到了很多老師,不論是讀書時,還是工作後,我們總會笑著把故事講起,他們總在我們的記憶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愈品愈濃。有人說,教書是一場單相思,費盡心力去愛一群人,但最終只感動了自己。
  • 重慶一年級女生因作業被老師懲罰打傷,老師:我願意下跪道歉
    有的家長覺得老師能體罰孩子說明對孩子負責,也有家長覺得,孩子需要耐心連,光打有什麼用呢?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重慶一名一年級女生因為中午的時候作業沒寫完,被老師帶到辦公室體罰打傷。據老師自己交代,因為小女孩寫作業太慢,所以她才氣急敗壞,跟同事借了個按摩板打了孩子。但是她沒有注意到板子上面有小齒,打完才發現。當她扒開小女孩的褲子發現屁股已經紫了。
  • 64歲「年邁」研究生畢業,老師點讚:上課最認真,論文寫得最好!
    每年畢業季,總會有關於校園的一切記憶向我們襲來,各種拍照,各種問候,都代表著關於自己最好回憶的一段青春消失不見。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都在讀書枯燥無味,但是繼續走下去才發現原來這樣的人生才是彌足精彩的,最起碼是最單純的。
  • 人生第一份評語:數學老師「畫」的
    數學老師教學生跳網絡熱門舞蹈    2020年,1998年出生的王依鈿畢業後進入長沙縣春華鎮中心小學工作,作為一名剛畢業的95後老師,王依鈿平時的教學方式顯得十分有朝氣。    「我日常會刷一下抖音等平臺,看到一些有趣的課程,我會保存下來教給孩子們。」
  • 老師點評作文後,10歲女孩輕生,班級群點讚:這到底是誰的錯?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繆可馨寫了一篇《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卻被老師用紅筆批改的面目全非,一個小學生的作文也就最多400字。結果作文封面卻被紅筆狂舞,像是隨心所欲的作畫,用紅筆勾畫的部分表示寫得不好,需要刪除。結果一篇文章最後只留下最多200字吧。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的是,這位老師的批改讓人不寒而慄,不禁會害怕這樣的老師,會傷害多少學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