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 實習生 鄔英傑)2021年伊始,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劉曉瓊就收穫了一個大大的感動。
1月2日,毫不知情的劉曉瓊收到了2本從甘肅嘉峪關寄出、跨越2300多公裡的檯曆,剛拆開快遞她就被驚豔到了,因為檯曆的每一頁都有一張劉曉瓊本人的照片,那是她平時發在微信朋友圈的。「是誰這麼有心呢?」劉曉瓊仔細一看,寄件人是她24年前的學生楊明亮。
24年來一直被學生惦記著,今年將退休的劉曉瓊說這是對她34年教育生涯的最好獎勵,「已不枉教育生涯,足矣……」劉曉瓊將感動發在朋友圈,數百名她教過的學生紛紛點讚、留言懷念過往,一波波溫暖的往事不斷湧出。
「劉老師就像大姐一樣引導我們」
寄檯曆的楊明亮今年45歲,住在離長沙2300多公裡遠的甘肅嘉峪關。畢業24年後,隨著這份定製的驚喜送到長沙,記者也從這對師生的講述中了解到他們濃濃的師生情。
26年前,19歲的楊明亮帶著高考成績不理想的陰影來到長沙,那時的他情緒低落,對未來充滿迷惑,甚至鬧著要回甘肅。擔任楊明亮班主任的劉曉瓊看出了這個小夥子的困惑,經常找楊明亮聊天,鼓勵他重拾信心。
「人生的路不止一條,做好自己就好了,病樹前頭萬木春……」劉曉瓊的耐心開導讓楊明亮變得積極起來。那時候,楊明亮有點內向,不愛與同學交流,劉曉瓊就特意讓楊明亮做班上的生活委員,很多課外活動都讓楊明亮牽頭組織,經過一學期,楊明亮變得開朗起來。「可以說,遇上劉老師是我從一個19歲懵懂的孩子向一個成年人轉變的開始。」楊明亮回憶說。
那時候,劉曉瓊班上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像楊明亮這樣不少來自北方的學生一開始無法適應長沙的氣候和飲食。「初到長沙,面對酷熱的氣候、火熱的辣椒,飲食上很不適應。」楊明亮說,「劉老師都看在眼裡,趁著周末,拉著我們去湖南省植物園野炊,做我們習慣的北方食物,通過活動,我們也慢慢嘗試接受火辣的長沙飲食。」
「她就像大姐一樣引導我們適應長沙的生活,讓我那兩年在長沙沒有留下青春的遺憾。」楊明亮介紹,畢業這麼多年,他還會經常想起劉老師,想起長沙。
「想悄悄地做點事讓她溫暖」
1996年,楊明亮畢業,他回到了老家甘肅,其他同學也散落在全國各地。由於當年通訊不是很發達,同學們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慢慢斷了聯繫。「劉老師把最美好的記憶都留給了我們,我們全班同學都對她抱有感恩之心,這20多年來,我一直想為她做點什麼,這幾乎成了我心裡的執念。」楊明亮說。
2015年,當年的幾位班幹部一個一個聯繫,建了一個微信群,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同學和老師又被凝聚到了一塊,大家訴說著往事,楊明亮越發想為劉曉瓊做一點驚喜的事。這些年來,劉曉瓊發了不少照片在朋友圈,一直關注她的楊明亮在瀏覽老師的朋友圈時突然有一個念頭,為何不用這些照片定製一本檯曆呢?
於是,楊明亮從劉曉瓊朋友圈海量的照片中精心挑選了十幾張,定製了兩本2021年的檯曆。檯曆的封面寫著「新年快樂,青春永駐」幾個字,那是他對老師的美好祝福。他算好日子,想要劉曉瓊在新年第一天就收到這份驚喜。而事先不知情的劉曉瓊以為只是一份普通的快遞,直到1月2日才去領快遞。
「退休前收到這驚喜,已不枉教育生涯」
「我打開快遞後感動得要哭了。」劉曉瓊談起收到檯曆後的感受時說。
劉曉瓊將檯曆的每一頁都拍了照,將這份驚喜發在了朋友圈,很快就有數百人點讚留言。她的教師同行紛紛留言說「感動、羨慕」,她教過的學生則紛紛表達感恩。
這兩本檯曆還翻開了1994級同學們的「回憶錄」,同學們紛紛在班級群裡回憶起學生時代的青春記憶。「一起包餃子、公園野炊、滴水洞遊玩……當年一些調皮的男生把劉老師弄哭,今天這位暖心的男同學又把劉老師弄哭了。」一位姓胡的女同學在群裡說。
楊明亮送給劉曉瓊兩本一樣的檯曆可能是想讓她辦公室和家裡各放一本,但他可能不知道,55歲的劉曉瓊今年將退休了。劉曉瓊介紹,她從教34年,能夠一直被學生惦記,這讓她感到很滿足, 「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退休禮物,很感動,已不枉教育生涯,足矣……」
收到檯曆後,劉曉瓊還和楊明亮通了一次久違的電話。電話中,楊明亮說「能夠讓老師感到溫暖,心裡的執念也排解了」,劉曉瓊則開心地說:「退休後要去嘉峪關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