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華敬方 孫靜
一頓「團圓飯」彰顯其樂融融;一張大合影定格「師恩永恆」。1月8日,即墨熱心司機杜鵾鵬、妻子楊愛香及大女兒杜如意,還有楊愛香的大姐楊愛玲一行人,專程來到楊升燕老師家中登門拜謝。當天中午,杜鵾鵬一家還在楊老師家吃了一桌別樣的「團圓飯」,其間暖流湧動,記者一次次被感動。在一場定格師恩的大合影后,杜鵾鵬帶上楊老師布置的「新作業」,繼續踏上康復之路。
一晚上沒睡好,早到了40分鐘
1月7日,放寒假剛回到即墨的杜如意,表達想去楊升燕老師家拜謝的願望,但被楊老師婉言謝絕。當晚,杜鵾鵬一家又與楊老師進行多次溝通,終於如願以償。
1月8日早上,在將小女兒送到學校之後,楊愛香趕緊去超市挑選水果、牛奶等禮品,「我怕叫他們一起去買耽誤行程,就提前把東西買好了。」等楊愛香回到家,發現杜鵾鵬和杜如意已經準備好出發了。楊愛香告訴記者:「昨天晚上知道可以去探望楊老師後,我和如意開心到一晚上沒睡好!這麼長時間,我和楊老師只見過一面,大部分時間都是通過手機微信聯繫。如意也很緊張,昨天晚上我們倆聊到大半夜,她說很羨慕她爸爸有這樣的老師。」
10時許,杜鵾鵬、楊愛香、杜如意及楊愛香大姐楊愛玲四人,帶著準備好的禮品驅車趕往楊老師家,他們擔心路上堵車,所以提前40分鐘出發。
杜鵾鵬一家上門感謝楊老師。
「鵾鵬你看,這一周來社會各界對你的關心真是太多了,楊老師一直以來對你的鼓勵,媒體對你的事連續報導這麼多天,企業為你送崗上門,醫院為你送醫上門,領導們也都來看望你。這幾天天氣這麼冷,可我們心裡真的是覺得太溫暖了。」楊愛玲在路上說道。
「學校對我也挺照顧的,去年我申請助學金提交後學校立即就通過了,還有國家勵志獎學金,包括我以前的同學對我也很關心,在知道爸爸的事情之後,很多同學通過微信聯繫我、安慰我,真的挺感動的。」杜如意補充道。
11時左右,杜鵾鵬一家人到達楊老師家門口,比約定時間早了40分鐘。「一會見到楊老師,我要給楊老師送上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再好好謝謝她。以前我都是通過報導看到楊老師,今天是我第一次跟楊老師見面呢。」杜如意興奮地說道。
「都是一家人」,上門搶著幹活
11時35分,下班後的楊老師趕回家中,等候多時的杜鵾鵬一家趕緊下車。楊愛香攙扶著杜鵾鵬,一家人快步上前去迎楊老師,杜如意更是搶到前面,連連說著「楊老師好,楊老師好,我是如意」,然後緊緊抱住了楊老師……
「今天冷吧?快到屋裡來。」楊老師趕緊邀請大家進屋。她先將自己的電動車停在胡同中間,趕緊用鑰匙去開門,等到杜鵾鵬一家人都進屋後,她才將電動車推進院子,生怕大家著涼。「昨天聽說你們要來,我當時是真的不樂意,這麼冷的天,萬一鵾鵬感冒怎麼辦?如意昨天才剛回來,在家裡多陪陪爸爸比來看我強多了。」楊老師說道。
進屋後,楊老師還沒來得及脫下羽絨服外套,就趕緊找遙控器打開空調,但是空調沒有反應。楊老師這才記起,她家的電閘應該是跳了,又快步走到廚房門口的電箱盒前,合上電閘打開空調。
大家其樂融融地交流。
「快坐,往裡坐。」楊老師示意杜鵾鵬一家人就坐。說著,楊老師又趕忙去燒水。
「楊老師,我來吧。」楊愛香邊說,邊拿過楊老師手中的水壺。
「你們到我家做客,哪有讓你們幹活的道理?」楊老師說。
「咱都是一家人,到這來就得幹活。」楊愛香又說。
「哎呀,你說你們,真能客氣,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楊老師笑得很開心。這時,空調開始吹出了暖風,屋內溫度也隨之攀升。
「你們等會啊,我買了幾個菜,裝一下盤,咱們一會就開飯。」楊老師說,因為中午休息時間比較短,所以來不及下廚做飯招待大家,但是她從熟食店買了現成的菜,只需要煮蝦就行。「咱一起幫忙。」楊愛香、楊愛玲和杜如意開始幫忙張羅午飯。
楊老師煮上了蝦,楊愛香把熟牛肉和香腸拿到廚房開始分切。然後,楊老師和楊愛玲又將涼拌藕片、煎魚、肉丸和涼拌扇貝盛進盤中,杜如意穿梭在廚房和客廳間,將盛好的菜端到茶几上。杜鵾鵬坐在沙發上看著大傢伙兒忙碌,眼神裡充滿了溫柔。
楊愛香、杜如意主動下廚幫忙。
「團圓飯」上桌,頻頻感謝半島
短短10分鐘,8個菜整齊地擺放在了茶几上。
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宴,即將開動。杜鵾鵬坐在最中間,楊老師和杜如意坐在杜鵾鵬兩旁,楊愛香緊挨著楊升燕。「你們快來吃飯,別忙活了。」楊老師邀請記者一起吃飯。儘管記者一再婉拒,卻抵不住楊老師和杜鵾鵬一家的盛情邀請。
「6天了,天天看到你們兩頭跑,為了我們這點小事熬夜加班,真的很過意不去。」楊老師對記者說。「是啊,你們每天採訪完就走,我們一家人內心也很過意不去。每天的好消息都是你們帶來的,一起吃吧,要不我們真覺得對不住你們。」楊愛香附和道。
杜鵾鵬一家與楊老師(中)共享「團圓飯」。
見記者還不肯落座,楊愛香徑直走到記者身邊,拉著記者的胳膊往茶几邊的座位走去……由於盛情難卻,記者也被拉到「團圓飯」前就坐。
「老師,我餵您一口,感謝您為了鵾鵬付出的一切。」楊愛香夾著一塊西藍花,餵到楊老師嘴旁。楊老師欣然吃下,開心和喜悅寫在她的臉上:「鵾鵬啊,我也發現你這幾天的變化了,說話更順暢了。」
「是,老師,這幾天好了一些。」杜鵾鵬回應道。
「我覺得鵾鵬能恢復這麼快,要感謝半島都市報,記者每天都到我家採訪,每天都帶來好消息。現在,杜鵾鵬每天的心情都很好,樂呵呵的,還有企業到我們家送工作,我們倆現在都對生活有了盼頭,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正是因為有這些積極的事情,鵾鵬才能恢復得這麼好。」楊愛香說。
「真好,真是感謝你們,辛苦了。多吃點,來,吃蝦,吃魚。」楊老師邊說邊要為記者夾菜。
布置新「作業」,拍下「全家福」
「鵾鵬啊,你現在語言能力恢復得很好,我覺得可以給你布置新作業了。以後我給你發一段話,你用筆寫下來,拍照發給我,怎麼樣?」楊老師說道。杜鵾鵬因為做了左腦手術,所以右手活動受到影響,聞此頓時面露難色、愁眉不展,像極了一名學生被難題難住的樣子。
「你別擔心,就像發語音一樣,咱剛開始一點一點來,你能每天寫一個字也行。」楊升燕老師看出杜鵾鵬的顧慮,細心安慰道。
「試試吧,這肯定能讓你的手恢復得快一點。」楊愛香補充道。
聽完這些話,杜鵾鵬又高興起來,笑著點了點頭:「好,楊老師,我一定努力加油。」
午飯開始大約10分鐘,杜鵾鵬就放下了筷子說「吃飽了」。下午,楊愛香悄悄告訴記者,杜鵾鵬其實是看到桌上饅頭不多了,擔心饅頭不夠大家吃,才故意不吃的。
大家邊吃邊聊,場面非常溫馨。「真的感謝你們,天天為我們忙碌,咱們也熟了,一起合張影吧。」楊老師提議所有人來張合影。
就在記者拿起相機,準備給楊老師和杜鵾鵬一家合影的時候,卻也被邀請參加合影。「就是,以後咱們都是好朋友,歡迎你們隨時來家裡做客。」楊愛香對記者說道。
楊愛香搬來兩把椅子,杜鵾鵬和楊老師坐在最前面,楊愛香、楊愛玲、杜如意和記者站在後方,聞訊趕來的藍村街道工作人員為大家拍照。
「來,三、二、一……稍等,再來一張」
「咔嚓」,「師恩永恆」定格在畫框中。
記者與楊老師、杜鵾鵬一家合影。
■記者手記
見證「人間大愛」和「愛的傳承」
1月3日,記者與「大愛師生」楊升燕和杜鵾鵬第一次見面,到1月8日,已經是連續第六天見面。雖然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但是諸多場景仿佛曆歷在目,每每想到,心底便充滿溫暖。
這一周,記者從見證這對師生因一份特殊作業被全國人民認識,到即墨區有關部門走訪慰問,到愛心企業全力提供工作崗位,到這段感人佳話登上央視,再到醫生冒著嚴寒上門診斷、全區教師正在向楊老師學習,直到1月8日的溫馨「團圓飯」……
就像杜大哥的愛人楊愛香所說,「鵾鵬因為每天都和你們見面,因為每天你們都會帶來好消息,他的好心情讓病情有了肉眼可見的好轉」。
這是一次難得的「團圓飯」,大家一起見證杜鵾鵬慢慢康復;這是一次生動的「師德課」,楊老師化身榜樣,告訴正在師範就讀的杜如意如何成為真正的教師;這是一次鮮見的師德傳承,在知恩感恩和「師者之道」交錯間,讓師德傳承「潤物無聲」。
這一周,記者接觸最多就是楊升燕與杜家人,他們身上有許多共同的標籤:禮貌、溫柔、和善、感恩、樂觀、積極……假如一個人有了這些品質,他的身邊一定會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和親人。楊升燕與杜鵾鵬都有這些品質,所以,他們的家庭生活一定是充滿愛的,他們的精神一定是富足的。再比如,杜鵾鵬的大女兒如意就非常懂事,非常愛她的爸爸,也非常敬重楊老師,她認定楊老師為榜樣,相信如意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人間之所以有大愛,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杜鵾鵬和楊升燕,他們將一點一滴的小愛匯聚成了大江大河,才感動了這個世界。
愛的傳承,源於楊升燕老師幫助畢業近30年的學生康復,傳承於杜鵾鵬的大女兒如意的一顆感恩之心。未來,願這份愛由如意傳承下去,帶給更多的學生,溫暖更多的世人。(大眾報業 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