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傳承團圓的民俗精神

2020-11-30 中華兒女報刊社

  在每一年新舊輪迴、物質生產的間歇時間,不斷播種希望、消解困惑,節日中都有對來年的祈願和設計,有儀式、有神聖感


  ◎本刊記者 華南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特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稱守歲。蘇軾有《守歲》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千香百美團圓飯
  中國的春節,「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這可以算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除夕的重要習俗。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表示,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著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因而,對於身在遠方的子女們來說,利用除夕夜的機會,與父母們一起吃頓團圓飯顯得尤為重要。家人的團聚能夠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一家大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是一種幸福的時光。
  陳竟說,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團圓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千香百美,必須有魚,取「年年有餘」、「吉慶有餘」之意。年夜飯的特點是家人要齊,這是全家人大團圓的宴會,如果屆時有人外出未歸,對全家來說是一個憾事,對父母來說是一件心事,餐桌上要給未歸的人留一個空位,擺一副碗筷,以示全家團聚。
  明清以來,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過年包餃子、南方過年做湯圓的習俗仍然極為普遍。
  年夜飯又稱「分歲」,因為這頓飯以後就要告別舊歲迎來新年了。據說這頓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吃了年飯旺,小鬼不敢撞」,正因為年夜飯如此重要,所以才有「說一千,道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的說法。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動手,在家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為了避免麻煩,就直接將年夜飯的地點放到了飯店,不過,無論在哪裡吃,團圓的主題是不會變的。

  難忘今宵話春晚
  春晚,春節聯歡晚會的簡稱,本特指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1983年的春晚首次現場直播,被視為第一屆央視春晚。
  隨著電視傳媒的普及,除夕夜除了傳統的年俗活動之外,全家人一起看春晚已經變成了中國人過年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以其雅俗共賞的節目、傳承民族文化的宗旨、反映人民生活的內容,被廣大人民所接受。30多年後的今天,現在這臺晚會已經成為中國人每年除夕夜必看的電視大餐,看春晚已經成了新的全家團聚的象徵。
  30多年來的「與民同樂」使春晚成為一道「民亦樂其樂」的文化景觀。春晚成為新的年俗,有人或許會將原因歸結為當時娛樂匱乏,在人們的娛樂方式和內容極其有限時,壟斷最優質文化資源的央視春晚自然能夠一枝獨秀。但即使如此,春晚能夠進入人們內心,還是有其值得珍惜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讓春晚真正成為人們不能捨棄的文化大餐。具體地說,春晚的文化內涵至少包括這樣的兩個方面——聯歡和表達。所謂聯歡,一定是各個群體的互動;所謂表達,一定是群體自身的發生。如果忽視了這兩個文化內涵,則春晚就可能成為僅僅精彩節目的匯演。「歡樂,喜慶,團圓,祥和」,這是春晚一直遵循和追求的創作基調和原則。
  春晚在節目內容上花樣百出、變化多端,但有幾個環節幾乎不曾有過太大的變化:如開場時刻,喜氣洋洋的歌舞、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全體主持人共同表達新年祝福;轉場期間,邊防士兵、駐外使領館、留學生團體的拜年祝福;零點時刻的倒計時;結束曲《難忘今宵》等。這些重要的時刻以及其它元素構成了春晚的「儀式」。

相關焦點

  • 在廣東開平,除夕團圓年夜飯,開平人會吃這些菜,寓意好!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一個晚上。在廣東江門,除夕這一天,是開平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的年夜飯是除夕的重要內容,此時,開平人不僅享受著滿桌佳餚,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 2018狗年除夕拜年吉祥祝福語,除夕慶祝團圓的拜年祝福簡訊
    2018年狗年除夕馬上就要到來啦,不管2017年這一年過得怎麼樣,我們即將要迎來2018年的春節,趕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2018狗年除夕拜年吉祥祝福語吧!萬家燈火映襯團圓,美酒香溢春年大宴。祝你大年喜樂唱,願你健康幸福長!一年四季,新年是中心,千家萬戶皆歡心;朋友很多,你是最貼心,與你常伴好開心;簡訊很多,祝福是重心,傳情達意表衷心:願你新年快樂,天天開心!用鞭炮聲震開一年的煩擾噪音,用歡笑聲譜出一年的幸福曲調,用碰杯聲預祝一年的團圓和睦。用最紅的春聯,最美的煙花,和我最誠摯的祝福,迎接新年。祝你除夕快樂,吉祥如意!
  • 除夕來臨:一頓團圓飯,一個團圓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提起除夕,大家的腦海中會想到什麼?一頓美味的餃子,吃罷年夜飯全家守歲的溫馨,還是貼春聯和窗花?  「爆竹聲中辭舊歲,臘梅笑裡迎春光。」其實,它的內涵遠遠不是一頓年夜飯那麼簡單。在民間,「過年」是個時間段,從小年甚至臘八節開始,人們準備年貨,打掃房屋……忙忙碌碌迎接新年。除夕,是第一場「重頭戲」。
  • 除夕習俗有哪些,想知道的看過來,歡歡喜喜團圓,熱熱鬧鬧過年
    除夕,也就是大年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為大年三十,這一天翻過去就是一年開始的新一天。在除夕當天我們要辭舊迎新,吃團圓飯,是非常重要的一天。這一天最熱鬧的時候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除夕的寓意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農曆年三十,也稱「除夕」。
  • 杜明德:從《金瓶梅》中的部分民俗事象看民俗的傳承變化
    民俗是動態的社會文化活動,也可稱為民俗文化事象,是各種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如果追溯民俗的歷史,足可以與人類的產生相提並論。如此看來,民俗從產生到現在它經歷了相當漫長的各種歷史時期,並且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地創造,不斷地推陳出新。所以,就出現了有的民俗事象多少年來也基本固定,但是不變中有變,同時,有的民俗事象卻在不斷變化更新。
  • 2019新年除夕祝福語 豬年除夕拜年祝福圖片簡訊
    2、春節長假人歡暢,拋開工作來休閒。吃喝玩樂都沾遍,親朋好友聚一堂。人逢喜事精神爽,合家團圓喜洋洋。7、除夕除夕,除去煩惱,除去黴運,迎接美好希望;守歲守歲,守住健康,守住平安,祈禱幸福一生;迎新迎新,迎來快樂,迎來生意隆興。祝2019除夕夜吉祥快樂!
  • 國家級非遺「嗦囉嗹」晉江上演 傳統民俗有傳承
    【解說】當地時間6月18日,在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嗦囉嗹」敲鑼打鼓的歌舞聲中,福建晉江安海鎮各地的採蓮隊舉著長杆彩旗,沿途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街串巷鬧端午。  【同期】嗦囉嗹小演員 肖世煜  因為它能傳承民族的那種風俗,所以說我是覺得它非常有趣。我也為了延長這個風俗,所以說我才會來這裡。  【同期】嗦囉嗹演員 顏永漢  以後這些老演員要是跳不動,能讓年輕人來接手。(你是怎麼培養這些年輕人的)就是有空的時候,在館裡多少教一點。(年輕人會喜歡嗎)他們很喜歡,我走到那演出他們就跟到哪。
  • 大年三十是除夕嗎?
    每到春節的時候,很多單位會放假,讓員工能夠和家人團圓,但是有的特殊崗位是沒辦法和家人團圓的。那麼,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一、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2020年大年三十是2020年1月24日,己亥年(豬年)臘月三十,星期五。今天距離農曆2019年除夕還有5天。很多政府單位會在大年三十那天放假,放到正月初七。
  • 春節民俗日曆---臘月三十(除夕)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 正月初九「拜天公」,閩南人最為重要的節日,甚至於比除夕還重要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今天是正月初九了,民俗稱為「天日」,並且今天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天帝的誕辰日,所以也稱「天公節」。(這是不是就相當於中國傳統的聖誕節了)眾所周知,九為數之極,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數,所以正月初九絕對是個大日子。那麼在正月初九又有哪些民俗及食俗呢?
  • 2021年除夕祝福語
    5、貼上紅紅的對聯,幸福湧入心間;燃起炫爛的煙花,快樂灌入心田;包好團圓的水餃,如意駛入心房;發送除夕的問候,美好堆滿心情;除夕到,願你合家歡樂,幸福美滿!6、熱騰騰的餃子香團圓,紅彤彤的燈籠照如意,鮮亮亮的對聯喜除夕,甜蜜蜜的笑容愛四溢。在這美好的時刻,祝福你年年有今朝,歲歲有今昔。除夕大吉大利。
  • 華光國瓷新春禮丨蒸蒸日上,從除夕餃子宴開始 ​
    一桌餃子宴,一壺守歲茶,團圓中國年,由此(有瓷)節節高。2021年,華光國瓷傾心打造「蒸蒸日上 竹報福康」新春禮,為中國節送上層層心意包裹的中國(china)禮。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宴。餃子,吃出的是熨帖、是暢快,是貼心的暖意,是團圓的年味兒。華光國瓷「蒸蒸日上、竹報福康」新春禮,為年節的水餃,貼心準備了瀝湯餃子盤、水餃篦子、料碟。骨質瓷,百如玉,明似鏡,聲如磬。餃子盛進盤子,可不就是如元寶落玉盤?
  • 原生態的「生活相」,民俗事象傳承著不可不知的歷史文化底蘊
    這些民俗代代傳承,已經與人類生活水乳交融,而民俗本身即是生活,是生活的一種模式性的形式,亦或者說是生活與文化的雙重合體。有些民俗人們已經習以為常,濃厚的生活色彩使我們已經忘記了它作為民俗事象的存在,而變成是我們生活日常。民俗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融入世代人的生活之中,與其說是一種社會生活文化事象,不如說是在向我們傳遞著傳統所孕育的文化精髓,體現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
  • 2019除夕簡訊微信祝福語大全 2019新年除夕祝福語大全精選50條
    除夕大吉大利。5、家是永遠的港灣,家是永遠包容你的地方,在這舉家歡慶,一家團圓的幸福時刻,我向最貼心的親朋好友們問候聲春節好。新年快樂哈!6、吃年夜飯咯!紅燒開心,心情一個順;清蒸吉祥,幸福一個長;爆炒財富,財源一個旺;水煮平安,身體一個康;醬燜浪漫,愛情一個甜。祝除夕合家團圓,好運連連!
  • 2019除夕吃年夜飯的心情說說,朋友圈描寫除夕吃年夜飯的句子精選
    今天迎來了2019年除夕了,在除夕這一天一家人會團聚吃年夜飯,那麼除夕吃年夜飯該怎麼發說說呢,下面來看看2019除夕吃年夜飯的心情說說,朋友圈描寫除夕吃年夜飯的句子精選吧!1、爆竹炸響,空氣中瀰漫新年的味道;鑼鼓喧天,生活中充滿快樂的歡笑;吉祥傳遞,簡訊中發送祝福的話語;樂享除夕,年三十守候幸福的來到。
  • 2019年大年三十除夕祝福
    祝願除夕快樂!6、除夕的爆竹已然綻放,美酒的甘醇散發芬芳,團聚的日子點燃歡笑,幸福和快樂永駐心田。我的祝福早早送上,祝你除夕快樂,合家團圓,狗年吉祥!7、冰雪晶瑩瑩,煙花亮閃閃,美酒香香醇,美味熱騰騰,日子紅火火,喜慶甜蜜蜜,團聚樂呵呵,生活步步高,祝福匆匆到;除夕到,願你全家團圓樂逍遙!8、除夕新年串一串,開心快樂永相伴。好運幸福串一串,家庭和睦財不散。
  • 浙江德清:賦予「舞陽侯會」新的時代含義 傳承忠勇精神
    11月23日,2019德清縣第四屆「舞陽侯會」在舞陽街道地信小鎮熱鬧開場,以忠勇大典、非遺巡遊、舞陽廟會等多種方式,祭奠西漢開國大將舞陽侯樊噲,傳承千年民俗文化。今年,德清縣舞陽街道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賦予舞陽侯會新的時代含義,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傳承與創新的交織,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盛宴。陣陣激昂的鼓聲後,群眾恭獻五穀、瓜果、美酒等祭品。全場氣氛莊重肅穆,所有參祭人員懷著對始祖的虔誠之心,默默肅立,在此共同拜謁祖先,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情。隨後主祭人領讀祭文,全場齊聲朗讀祭文,聲勢浩大,場面壯觀。
  • 今天除夕逢立春!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把除夕盼來了今年除夕可不一般正好趕上了立春當立春遇到除夕這巧合多罕見呢?專家稱,100年裡只有3次!快來看看!立,始建也。作為二十四節氣之始立春的慶祝有非常多講究立春 · 民俗迎 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來。祭 祖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歷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