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倦怠心是很正常的。家長往往很著急,認為孩子不想好好學習了,卻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倦怠期。很多時候,小學生的自律性並不是靠家長的督促達成的,當對學習有倦怠的時候,如何克服懶惰的心理呢?五年級的小學生,因為有小升初的升學壓力,同時還要進行校外補習還有才藝的學習,小學生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家長可以允許因為偶爾的懶惰貪於安逸。一旦找了藉口,把本該今天完成的作業,拖到了明天寫,該如何糾正呢?
因為進行了課外培優,回到家中已經9點了,孩子疲憊不堪,家長看著心疼,打開作業寫了沒一會就哈欠連天。這時候小學生的意志薄弱,將成為自律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往往會說,算了,明天早點起來補寫作業吧。實際上這個藉口的潛意識,就是寫不完作業就算了,到了明天還會有新的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相扣,如何才能和自己的懶惰抗爭呢?學習上的債越欠越多,最終導致的學習結果就是成績的下降,好習慣永遠也養成不了。
1、 正視自己的懶惰,給自己做好學習計劃分配
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在每一次孩子出現倦怠情緒的時候,應該首先告訴學生,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你偶爾不想學習,家長也會偶爾不想工作,有這樣的現象,可能是你的思想有點累了。那麼如何抒發倦怠情緒,老師和家長都有辦法,我們會教給學生,如何正視自己的懶惰。而不是當學生表現出不想寫作業了,想拖到明天寫的時候,訓斥、打罵、甚至是乾脆代寫,這些方法都不是正確幫助孩子梳理懶惰情緒的好方法。
當我們不想寫作業的時候,就想想,拖到明天,自己是否起得來?學會為自己的懶惰承擔結果,是我們需要讓小學生來面對的。當天的作業想拖到第二天寫,那麼就要做好學習計劃的分配任務,幾點起床?花多長時間寫作業?如果起不來怎麼辦?懶惰的問題就是導致學習任務的積壓,如何分配好這些積壓的任務,讓學習有序進行,是我們要教給學生,並且讓學生們理解以及學會落實到實踐中。
2、 學會戰勝自己,當今日事今日畢之後,給自己一個獎勵
當一個學生產生了倦怠心,比如,因為學習太累了,不想寫作業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得到家長的認可,會去求家長來支持和認可他的想法。家長如果心軟一點就無法讓小學生戰勝這種倦怠心情了。直接鼓勵孩子也不太好,畢竟當學習確實疲憊的時候,學習效果不高,還不如不學習,去休息,等休息好了再來學習。那家長如何向孩子解釋堅持的意義呢?作為老師我想建議廣大老師,不解釋。因為你的解釋沒有辦法去驅趕小學生內心的懶惰,所以給孩子一個獎勵,讓他自己決定買什麼禮物,預算多少?再每一次戰勝自己,克服懶惰的時候,給自己一個獎勵。
3、 家長的及時督促
小學生一旦出現不想寫作業了以後,家長如果不能及時督促孩子,那麼很可能就造成了學習任務積壓,最後不得不由家長出面來解決大量未完成作業的的堆集。這就相當於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每一步都將是影響孩子學習進程的「攔路虎」。出現不想寫作業,不想學習的現象後,家長除了和學生做有效的溝通,還有需要監督並且幫助他們按照分配學習計劃表來完成,一定要拖到早上起床後寫作業的,就提前設定好鬧鐘,在早上為孩子做好準備工作,幫助孩子來完成因為倦怠而沒有按時完成的作業,也是家長的義務。
不管家長和老師怎麼做,在面對孩子的倦怠心的時候,一定是以尊重和認可孩子的學習過程為前提。不想學習並不是可怕的念頭,而是當不想學習變成真實的學習行為的時候。關於孩子晚上不想寫作業,總拖到早上來寫的問題,各位家長都是怎麼做的?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