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後不用做作業,這樣的教育減負會有什麼效果?

2021-01-17 冰川思想庫

增負,似乎是為孩子好,可是家長問過孩子的需要嗎?同樣,減負,家長也問過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嗎?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蔡志棟

01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俗語,後人可以從中窺見這個時代的成色。五百年後,當那時的人們研究這個時代的教育,就會發現一句俗語:「不輔導作業,父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

前幾日兒子所在小學教學臨近期中,照例會有所謂的「評價」,如果說人話,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期中考試。但現在為了避免於上頭教育管理部門減負的原則相矛盾,改成「評價」。

在我的強制安排下,兒子晚上9點30分上床睡覺了。沒三分鐘,已鼾聲如蚊。我靠在床上刷抖音,進行社會觀察,10點30分,隔壁傳來他同學母親的吼叫。大意是,你這孩子怎麼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巴拉巴拉。11點,還在吼。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都很熟悉。

我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說明今日學校的增負已經達到什麼程度。比如,據說寫作業寫到晚上10點是正常的。寫到晚上12點也是正常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小學,後者是初中。

還比如,我注意到很多學校有所謂的語文或英語閱讀視頻打卡。有的家長上傳視頻的時間是晚上10點多,個別的是凌晨。這當中在時間上當然存在誤差,但大體還是能夠反映出一些真實情況的。

▲網傳南京家長為「減負」問題投訴當地教育主管部門

喜訊來了!近日,南京、浙江等地出臺了有關減負的政策。並且將檢查政策的落實當作「掃黑除惡」一樣進行。孩子下午3點放學。期末考試不超過20個英文單詞,等等等等。紅利喜人。似乎令全中國的家長只恨不生在南京或者浙江。

02

可是,查看網上留言,很多當地家長不為所動、主動增負的不在少數。為什麼?原因大致有這幾條:

一是,高考指揮棒不動的情況下,現在的減負在全國統一的高考面前只會造成自己的孩子高考失利,導致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後果不堪設想。

二是,減負的政策在其他地方早已實施過,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因此沒什麼好欣喜的。與其等待教育部門過幾年糾偏,耽誤了時間,不如現在按照既定方針來。顯然,這個理由也是和第一條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三是,學校減負有教育部門檢查落實,但校外培訓機構還是存在。本地區的校外培訓機構本地教育管理部門還可以監督,但臨近地區的校外培訓機構當地政府管不著。因此,該地區的減負政策不僅催熟了臨近地區的校外培訓產業,而且,也讓高速公路收費飆升了若干百分點。因為要送孩子去培訓。這一條也是以第一條為前提的。

四是,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要做人上人的觀念始終減不了。為什麼要讀書?「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古人在科舉制度下的夢想。

今日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但在工作上還是存在三六九等。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屈居人後。

前幾年有的家長為了給孩子確立學習動機,叫來黃包車,對車夫吆五喝六,形象而生動地展示職業如何將人劃分。

雖然這個事情最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指責,但很多人逼迫子女好好讀書的目的,不就是要做人上人嗎?

03

可是,無論是增負還是減負,都忽略了一件事:教育的目的絕不是找個好工作,也不是寫好作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增負也好,減負也好,都不能忘記這個最根本的事。

▲近日,浙江省14部門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這是減負方案中的33條具體措施

減負,無論怎麼減,哪怕真的如網上有的人所說,個別地區減到了中午11點50分放學,培養孩子做人這個基本道理不能減。

增負,由於課內外各種形式的作業已經多到讓學生崩潰,讓家長憤怒,似乎孩子可以除了做作業,其餘任何事情不管,從自己吃飯到幫助家人做家務,等等,全部撒手不管,甚至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勞動麼就要學會偷懶,——但是,無論如何忙碌,培養孩子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這一條還是不能被繁重的作業擠出孩子成長清單。

從這個角度看,可怕的絕不是減負或者增負,也不是高考指揮棒怎麼轉,而是,很多家長忘了除了作業還有學會做人這一點。

▲在樓道等候孩子補習班下課的家長

近日,某地未滿14周歲孩子殺害鄰居小女孩,手段殘忍,性質惡劣。也許這只是一個極端,不過,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難道你沒有在火車、飛機或者酒店、景區遇到過熊孩子嗎?他們將你難得的假期心情破壞得一團糟。這群熊孩子當中,難道沒有所謂的學霸嗎?但請記住,並不是因為某人是學霸,就可以做熊孩子的。

他們的家長在幹什麼?為什麼培養出了這樣的孩子?正是在一個培訓班一個培訓班趕場子式的教育過程中,做人這一條被一再的往後推。

現如今減負了,可是,看看網上的呼聲,極少有人說要趁機培養孩子的做人道理。大家關注的,只是如何在減負的大背景下,自己的孩子彎道超車。

04

那麼,什麼是做人的道理?這個話題太大了。

上面所說的熊孩子,違反的是基本的禮儀。但恰恰是在減負的檢查過程中,我們的部分學校卻在培養孩子撒謊的品質。明明在學校還是多多少少布置作業的,卻要孩子告訴檢查組的人什麼作業也沒布置。請問,這樣的教育,培養出的孩子就算門門一百分,又如何?考試不及格,似乎是次品;道德品質不過關,卻是地地道道的危險品。

所謂做人的道理,除了基本的禮儀,基本的道德品質,還有一點就是孩子的主體性。

增負,似乎是為孩子好,可是家長問過孩子的需要嗎?給孩子講過道理嗎?和孩子溝通過增負過程中他的感受嗎?大人一周七天都受不了,孩子受得了嗎?

同樣,減負,家長也問過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嗎?不要以為孩子都喜歡所謂的輕鬆的快樂教育。有的孩子一回家,就喜歡看書,看書,看書。那麼,作為家長,為什麼又要以減負的名義逼迫他去看電視?

也許小學生低年級還需要家長、老師督促,但是,中學以上,教育成功的一個外在表徵就是孩子有了主體性。說句俗話,也就是孩子自己要了,即,要學習了,愛學習了。

可惜,可怕的是,我是大學老師,就我在大學對很多大學生的接觸而言,相當一部分孩子就算考上了大學,他們的主體性還是沒確立起來。

證據何在?證據就在,如果你不告訴他們考試範圍,他們連正常的大學課程考試都可能不及格。進入了大學,教科書不看,圖書館也不去。可以肯定的是,這正是在減負、增負話語的爭論中,被忽略的孩子的主體性的培育所導致的惡果之一。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晚上9點後不用寫作業」引網友熱議:磨嘰就不用寫了?
    隨著現在人們對於教育的看重,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們嚴抓嚴打,就像是現在的小學生一樣,很多小學生寫作業、報培訓班都要到九十點,對於孩子來說,現在正是長身體發育的時刻,這麼高強度的學習壓力是否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呢?
  • 小學生晚9點後可以拒寫作業?現實嗎?
    最近《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該意見稿公布了33條減負方案,其中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此條方案引發熱議。 您覺得這條方案是否有操作性?減負只是單純的減少作業量嗎?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
  • 浙江擬定小學9點後可拒絕做作業,網友:多磨蹭一會就不用寫了?
    其中呢,屬下面這條最引人關注: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時,還沒寫完家庭作業的孩子,經家長籤字確認後可以拒絕完成剩餘作業。而且老師不得因此懲罰學生。簡單說來就是,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孩子可以不用再因為作業而半夜才睡覺了!
  • 學校作業為何成了「洪水猛獸」,各地密集出臺規定能起效果嗎
    學校做作業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可如今似乎成為了「洪水猛獸」,各地密集出臺相關規定,要不是限定作業量,要不就是限定作業時間,這些規定到底有多大效果呢?浙江: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不作業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共列舉出33條關於中小學生減負的重點舉措,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不作業。
  • 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河源9部門聯手出臺27條舉措,為中小學生減負
    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為進一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優化基礎教育生態,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市教育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河源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分別從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政府等方面提出了27條具體減負舉措。
  • 兩點水變口字旁並非減負
    「我們家離學校近,但孩子起碼早上6點半就要起床,晚上做完作業就11點了。」他感慨孩子負擔重,但又很無奈。有時即使孩子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他也會額外給孩子布置一些。「你不這樣做,別人也會,誰敢賭孩子的未來!」  李先生的苦惱並非個案,而是眾多學生家長共同的心聲。減負年年喊,卻似乎陷入了越減負擔越重的怪圈。問題出在哪裡,又如何走出這樣的怪圈?
  • 3年內10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能否減負? 教育協同值得關注
    現在父母也有幫助教育孩子的義務,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一方面要看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否超綱。家長有教育孩子的義務,但要看教育義務的範疇。家長要讓孩子養成按時做作業的習慣。從孩子的成長來說,家長起碼要檢查一遍是否有因疏忽大意而出錯的題。老師如果讓家長把所有作業都改對,這是一個高要求,但如果老師讓孩子把會做的題都做對,那麼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 【全國兩會地方談】潮評|教育「減負」需要步履堅定久久為功
    20年前的200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工作電視會議,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實施素質教育的思想,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負擔。新千年的頭件大事就是抓教育「減負」,20年後的今天,「中小學生課業『減負』」依然是兩會熱詞,想說再見不容易的「釘子戶」話題背後,是國家和人民群眾對教育問題的關切和執著。
  • 晚上不想寫作業,拖到早上再寫,丟掉懶惰習慣,你必須學會這樣做
    因為進行了課外培優,回到家中已經9點了,孩子疲憊不堪,家長看著心疼,打開作業寫了沒一會就哈欠連天。這時候小學生的意志薄弱,將成為自律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往往會說,算了,明天早點起來補寫作業吧。實際上這個藉口的潛意識,就是寫不完作業就算了,到了明天還會有新的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相扣,如何才能和自己的懶惰抗爭呢?
  • 初三學生需要熬夜到晚上12點嗎?規劃好時間,不用熬夜也可以提分
    偶爾熬夜是可以的,但是初中生長期熬夜做作業到晚上12點,將是一件「弊大於利」的事情。1、長期熬夜會影響身體健康,並有可能使孩子變笨。對初中生來說,長期熬夜做作業,會讓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孩子每天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並且感到非常疲憊,那麼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會有一些評論說「熬夜會使人變笨」,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一部分孩子晚上如果熬夜的話,白天就會非常疲倦,時不時地的想睡覺。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實踐活動等都會受到影響,變得遲鈍、木訥,相比較於其他孩子來說,就慢慢「變笨了」。
  • 批改家庭作業踢皮球,教師家長各執一詞,法律有規定嗎?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近年來這些溝通渠道多少有點變味,有的家校群的主要任務就是老師布置作業,不光是布置給孩子的,更要命的是家長也難以逃脫,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家長的重頭戲。於是乎,有家長奮起而曰:「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 北京晨報:「替領導女兒寫作業」,做作業也拼爹?
    浙江某單位工作人員小陳向記者吐槽,上班第一天,居然要幫領導女兒做寒假作業,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領導說,做點作業,就當練練手。」說起這事,小陳有些哭笑不得,「這次居然出動了9個員工,連司機都貢獻出來,而且這孩子要求特別高,原本是四道作業任選一,她全部都要做,但自己卻一點不參與。」
  • 9年打通校內+校外智能教育全生態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IPO「交作業」
    原標題:9年打通校內+校外智能教育全生態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IPO「交作業」   北京時間11月14日,國內領先的中小學生在線作業平臺——一起作業及其母
  • 教育部「發布通知」,普惠性幼兒園會增多?「減負」就應該這樣做
    教育部「發布通知」,普惠性幼兒園會增多?「減負」就應該這樣做幼兒園在我國的關注熱度逐漸上升,並且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幼兒園也幾乎成為了人們的日常。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幼兒園不叫幼兒園叫託兒所,或者是學前班。並且幼兒園的發展體制在我國已經非常完善。
  • 一年級的作業有哪些?如何輔導一年級小豆包寫作業?
    隨著學生減負政策的不斷實施,小學生們的課業壓力慢慢減小了。很多地區已經倡導取消一二年級的課後作業,本著讓孩子們過輕鬆的童年,減壓式教育已經在各地小學適時。大多數公辦學校不敢像以前一樣給孩子留過多或過分重複的作業,也適當地順應一些家長的需求,對孩子的成績實行擇優制度,取消分數和排名。
  • 作業叫學生改?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這個部門發出明確規定,網友吵翻..
    來源: 長汀論壇、華商報、新浪微博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近日長汀論壇網友@丘冬水《現在的老師怎麼了,連作業叫學生改,連作業叫學生改,老師你幹嘛呢!我記得小時候上學,作業全部是老師批改的,現在的老師怎麼了!
  • 小學一年級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到底是誰的責任!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兒子今年才6歲半,剛剛踏進小學一年級,但是每天作業多大半夜23點都還在做,這讓還在每天都很疲憊不堪,媽媽也為之心焦!看在媽媽的眼裡,痛在媽媽的心裡啊。看到這樣位媽媽的發言,於是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學一年級會有這麼多的作業?
  • 如果你的孩子寫作業超過11點,請一定看看這篇文章!
    知道孩子家長在全程陪同,於是問:孩子還沒有寫完作業嗎?什麼時候寫完告訴我一聲。那一刻,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 今天早晨醒來拿起手機打開微信,看到的幾條信息是: ○杜老師,孩子剛剛寫完作業,你也早點休息吧(微信顯示時間是1:50) ○孩子每天12點多,今晚又是1點多睡覺。 ○現在他上初一。
  • 初高中學生作業太多寫不完,什麼時候補作業好?起早補還是熬夜補
    走讀生有的熬夜寫作業,有的則是起早寫作業,對此,效果卻是不一樣的,對此,老師也給出了建議。 雖然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但是晚上是學生的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學習。老師建議學生晚上學習最好不要超過11點。 要保證8小時的充足睡眠。睡眠好第二天上課才能精力充沛,更好地學習。如果前一天晚上熬夜太晚,第二天上課就會沒有精神,就不能全神貫注地聽課,這樣損失更大。最好10點準時睡覺。
  • 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做作業,真是天雷勾地火,還有什麼別的選擇?
    作為一名小學生的老母親,著實體會到什麼叫心力交瘁,什麼叫萬念俱灰,什麼叫「作業虐我千百遍,我待作業如初見」。想當年,我家大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我們娘倆除了玩就是玩,日子過得好快活,自從大寶上了小學一年級,我的天哪!整個生活就像帶上了緊箍咒。